第144章 我师父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请公子移步至玉石台,我们庄家想与公子聊聊那两幅佳作。”银袍男子道。

    即是请她去,长芸也不作扭捏之态,大方的就跟他去了。

    等缓缓走近,她听到了台下有人惊诧低呼,有人鼓掌喝彩。

    庄家一瞧,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公子。

    但见“他”身着一袭墨绿色碧霞长裳,黑发以一绸带高高挽起。面若冠玉,眉目美逸。眼尾微挑,一双眼眸凌冽有神,唇边似笑非笑。举止间透露出不羁与雍容。

    确是庄家所想的,能写出这两首诗之人的模样。

    他迎上这位公子,正想说话。

    台下突然有人道:“不对啊,这公子也未免太年轻了些,哪像诗中所述,经历过大战争,行军走过八百里的人。”

    话音一落,众人听罢,有人只道他是心生妒忌,酸别人能写出极好的诗来,故默不作声。

    也有人仔细想来,便心中起疑,又重新回看那两首诗,目光在长芸和诗的身上频繁挪移。

    “是呀,不是说‘可怜白发生’么,但这人的头发乌黑得不见一丝白,哪会是诗中所述的迟暮老人?

    这诗到底是挪用借鉴他人之文,还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又有一人站了出来,问出心中疑惑。

    天下文人者,最忌讳的便是抄袭。果然当他的话一问出,底下有些文人墨客确是坐不住了,开始说闲言碎语,甚至道出些不好听的话。石台边上也聚集起了围观的人,对长芸指指点点。

    洛晟在台下见罢,脸色阴沉,正想派人武力镇压那群该死的酸儒。却被长芸淡淡瞥来的一个眼神止住了。

    面对他们的唇枪舌剑,长芸亦不生气,只是从容地站着,拍了拍身旁的桌面,明明只是看似极小的动作,厚实的红木桌就在她的轻拍下裂了几根桌腿,显得摇摇欲坠。

    有人瞧见了,惊讶过后不敢多说,声音才渐渐小了。

    “说完了吗?”长芸的问话里不带一丝情绪。

    人群开始哑然不语,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轮到我说了?”长芸嗤笑一声。

    她继续道:“我没有在这诗旁署名,更没有说这诗是我写的,有的人何必自扮恶人,急着把我的罪名钉死?”

    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承认此诗不是自己创作的了?有人露出了“我就知道”的轻蔑模样。

    长芸气定神闲地拢了拢衣袖,转而看向身边的那庄家:“试问这次评选的诗,有临场而作的规定吗?”

    庄家不知“他”怎么突然问这个,目光复杂的想了想,终是摇摇头。

    纹锦诗会的比试并不强求参与者要当场创作,故有些人是在家中写好才带过来的,甚至有人精挑着自己的一些陈年旧诗写出来。

    长芸点点头,便再次面向那些所谓的文者,道:“此诗确实不是我创作的。”

    经过长芸的亲口承认,底下终于彻底沸腾了起来。

    “不过……这两首诗皆出自我师父之手。我只是把他老人家的文拿出来,会会这号称奇国最大的纹锦诗会。”

    长芸挑眉,看着底下刚刚声音最大的几位,眼看他们的脸色由白转黑,又由青转紫的滑稽模样,颇觉好笑的勾了勾唇。

    “再者,方才第一个出头质问的人,说诗中的‘八百里’是行军走过的八百里,这种解释是错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中,八百里其实是牛的代称。”长芸说罢,便桀骜不恭的,转身就走。

    庄家听后眼里闪过惊异与了然,连忙拉住长芸,放低姿态,说:“公子请留步!”

    若说这两首诗从今日传开,定能轰动奇国半个文坛,噢不,应该是各国的文坛。他又怎能就这样错过仅有一次的了解机会。

    长芸停下脚步,眼里带上几分意味。

    庄家忍不住恭敬道:“请问公子,这两首诗可有名字?能否透露一下这老诗人的姓名,好让我等膜拜膜拜。”

    长芸酒下大作时,只写了诗,没有写诗名,故她不介意把诗名补上,留给让这世人传唱:

    “榜一的叫《破阵子》,榜二的叫《青玉案·元夕》。至于我的师父,他已隐世多年,不方便告知名讳,我只能透露他姓辛,目前在芸神国隐居。”

    长芸说的都是大实话,除了在芸神国隐居这事。

    她的话像石子丢进湖面,又激起台下的一阵涟漪。

    庄家听罢,面上亦露出了笑容,眼尾处的笑纹使整个人显得没那么严肃了,他道:

    “既是辛大家的徒弟,我见公子仪表堂堂,也像是作诗的好手,可否请公子提笔写上一首自己的?”

    长芸忍不住笑了两声,笑声爽朗清越,让闻者心生明快。她意味深长地道:“我师父门生众多,我只是资质平平的那个,就不露手出丑了。”

    “众多”两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辛弃疾的学生有数亿之多,多少人是背着他的诗长大的?又有多少代人是受他诗中的精神所感染?

    想到这里,长芸神色一顿,转身看向那被挂在墙上的诗好一会,觉得诗歌也是传递生生不息精神文明的一种方式。

    故在众人的灼灼目光下,她终是松口了:“既在场众人如此感兴趣,我便说这最后一首,你们想记便记,我只说一遍。”

    她纵然喜欢那首《鹧鸪天·送人》,但诗歌离恨沧桑,过于深沉悲伤,不是长芸想留下来的诗,所以她改口说了另一首。

    长芸将目光望至远处,那是,芸神国的方向,绵延的山遮住了家乡的模样。

    “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长芸的话语抑扬顿挫,不慢亦不快,在场竟有大半的人都提笔将诗歌完整地记下了。

    众人纷纷惊叹诗歌里明快的风格,阔大的气魄,为长芸道出的一腔热血豪情而扼腕唏嘘。

    从此这位在芸神国隐居的辛大家定能凭借这三首诗载入书册,流传千古。

    “年少万兜鍪……天下英雄谁敌手。”洛晟看向台上那墨发随风轻扬,目光坚毅,吐字豪迈的女子,心下一悸,沉喃道。

    他知道,阿元就该是那样的人。

    …

    长芸走下玉石阶,不顾周遭人的殷切挽留,拉着洛晟就想离开了。

    长芸扶额—— 什么鬼,不过是登台吟诵一首诗而已,怎么说着说着,自己都差点掉眼泪,想要立马调头回国,和盛启酣畅淋漓地打上一战,至死方休了?

    洛晟虽不知长芸心中所想,但见她神色异常,低头不免问道:“怎么了?”

    长芸摇摇头,喉间一紧,继续往前走:“没事,只是忽然想起了父皇。”

    洛晟沉默了,阿元的父亲于她而言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他亦不曾想五年前玺芸帝在宫门外温暖的目送即将离开皇都的他,便是他见他的最后一面。

    “阿元,我会陪着你的。”洛晟握紧她的手,忽然道。

    长芸微怔,偏头看他。

    洛晟漆黑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眸光,似是任世间的一切都不能改动分毫的意志。

    像你父皇对你的疼爱那般,护着你,爱着你。

    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便能代替千言万语。长芸望着洛晟,忽然拥他入怀,勾唇笑了笑 : “ 谢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141273/597848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141273/597848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