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各有各的问题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恰好,她也准备做点营生赚钱。
二郎的想法用在商业上倒是不错,可以加以引导。
这么想着,季晚晚看向二儿子的目光总算不再是嫌弃了。
落在秦秦雷的眼中,只觉得有些恍惚。
那个向来眼中只有四弟的娘,竟然夸他了!
秦雷怀疑自己在做梦。
季晚晚不知道他内心的震撼,顺势说起自己的计划。
“这两年收成不太好,靠地里的那些东西,怕是迟早要饿死。”
“所以我想着,趁着秋收之前做吃食挣点铜板也好。”
家里要做吃食了!
其他人心中同时出现这句话,不过想法却并不相同。
秦风第一反应是家里没什么东西,就算做吃食怕是也卖不了几个钱。
况且郑秋娘做得饭菜说不上好吃,她来之前家里是三妹做饭。
娘已经许久没有下过厨,想来做出的吃食也不会好吃到哪去。
这么想着,秦风更是想要劝阻季晚晚。
“娘,我们从没做过吃食买卖,这么热的天做多了若是没卖出去也不经放”
庄稼户,最怕的就是浪费粮食。
秦雷却并不这么想:“娘,我也觉得现在可以试着做些吃食。”
现在距离丰收还有些时日,平日里只需要时不时去地里除草施肥。
前两年地里的粮食产出就不多,都得勒紧裤腰带忍饥挨饿。
今年天气也不如往年那般,怕是挨不到来年丰收。
况且,刚才娘好似说了,要采纳他的主意!
季晚晚不是个一意孤行的人。
秦风秦雷各有想法,她还想听听其他人的意思。
“秋娘,阿云,说说你们的想法。”
“啊?我,我听大郎的。”
“娘我,我没,没想法。”
二人骤然被点名,下意识的慌忙摆手。
实在是这个世界本就男尊女卑,女人地位本就低。
她们两个以往在家中,便没有任何话语权。
季晚晚也没有想着立刻就改变她们的思想,倒也没在意。
“既然你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听我的。”
嗯,秦大郎的意见可以忽略。
获得了厨艺的她,虽说比不上后世那些顶级大厨,但那些家常菜可谓是手到擒来。
而且按照穿越定律——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她相信能够在那些在后世琳琅满目小吃零食中火了许久的食物,在这里的受众也不会少。
凉糕这种东西,就是夏季消暑小吃。
“这事就这么定了,二郎,后厨的锅里还给你温着一碗杂面,你吃了记得把碗洗了。”
“至于你们,今天早些睡,明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做吃食。”
其他人好似就等她这句话,忙不迭点头回屋去了。
倒是秦雷,怎么都没想到季晚晚还给他留了一碗,不由有些惊喜。
“娘,你太好了!”
看着秦雷匆匆往后厨而去的背影,季晚晚不由得摇了摇头,嘴角微微扬起。
这个二儿子看着混不吝的,可实际上何尝不是觉得自己在家一无所长,缺乏关爱。
众人散去后,季晚晚便回屋,将那三斤大米给倒在盆里用水泡上。
她打算明天早上早些做好,然后在井里吊几个时辰。
这样下午最热的时候吃上冰冰凉凉的凉糕,绝对会让人难以忘怀。
说到这,季晚晚不由得感叹原主丈夫真是个聪明人。
除了秦家,村子里还有两口井水与一汪湖。
一口在村头,一口在村子中央,也就是村长家附近。
秦家在村尾,距离村里人比较远,更靠近山脚,所以打水很不方便。
原主丈夫秦大勇是个秀才,名下挂了些村里人的田地免交田税,每年又能得到一些粮食。
不仅如此,秦大勇还是个特别勤劳的人。
除了地里是一把好手外,就是闲暇时候也会想办法到镇上抄书或是帮人写信赚点铜板。
所以秦家起了好几间房屋不说,还造了个井。
如今,倒是方便她做凉糕生意了。
吃完饭,知道第二天要早起,众人便早早歇下了。
季晚晚却是有些睡不着,脑中不停地胡思乱想。
家中的几个孩子,在原主的威压以及洗脑下,各有各的问题。
老大秦风憨厚孝顺,勤劳肯干,但对妻子的尊重不足。
在原主记忆里老大没对郑秋娘动过手。
今天拿着棍子怕也是打算让她动手消气,以皮肉之苦打消她让儿子休妻的想法。
二郎秦雷非常向往到镇上做活计。
平日里地里的事情喜欢偷奸耍滑,大多都是大郎做的。
人向往更好的生活没有错,有点小聪明也没什么。
她还发觉秦雷似乎在经商之道上有些见解,日后可以在这方面引导一二。
三女儿秦云,因为是女孩,自小便承担起了家里的大部分活计。
勤劳,但却太过沉闷怯懦,性格胆小。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还有大儿媳郑秋娘。
别看才嫁进来没多久,却被磨搓得只知道服从,连丝毫反抗意识都没有。
这要是搁在后世,原主这种婆婆怕是得被媳妇家里人打上门的。
至于那个还在镇上读书的小儿子秦书
从原主的记忆中,她也多少有些了解。
秦书因为是幺儿,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原主对他就越发溺爱。
而且在秦书三四岁的时候,原主想要让小儿子读书。
不想让他余生在地里刨食,便带着他去镇上寻找学堂。
恰好问到一个束修较为便宜的老先生在家开办的学堂,原主便带着他去了。
秦书只在学堂外听那老先生念了一首诗,就记住了。
老先生又询问了几个问题,就感叹秦书的聪慧,也成功让他入学。
今年初,秦书不过八岁的年纪,便成功通过了童生考试。
原主更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
就盼望着能够靠着儿子成为官老爷的娘,过上富贵日子。
秦书的确是有读书的天赋,可惜被养的太骄纵冷血,又爱攀比。
一方面享受着兄长姐姐们的付出和赚取的钱财读书,另一方面又嫌弃他们是土里刨食之人,上不得台面。
在原主的默许下,更是把自己当成少爷,家中之人好似他的奴仆。
不过,这一切也离不了原主多年授意,不然这些孩子也不至于如此不齐心。
好在,她来了!
二郎的想法用在商业上倒是不错,可以加以引导。
这么想着,季晚晚看向二儿子的目光总算不再是嫌弃了。
落在秦秦雷的眼中,只觉得有些恍惚。
那个向来眼中只有四弟的娘,竟然夸他了!
秦雷怀疑自己在做梦。
季晚晚不知道他内心的震撼,顺势说起自己的计划。
“这两年收成不太好,靠地里的那些东西,怕是迟早要饿死。”
“所以我想着,趁着秋收之前做吃食挣点铜板也好。”
家里要做吃食了!
其他人心中同时出现这句话,不过想法却并不相同。
秦风第一反应是家里没什么东西,就算做吃食怕是也卖不了几个钱。
况且郑秋娘做得饭菜说不上好吃,她来之前家里是三妹做饭。
娘已经许久没有下过厨,想来做出的吃食也不会好吃到哪去。
这么想着,秦风更是想要劝阻季晚晚。
“娘,我们从没做过吃食买卖,这么热的天做多了若是没卖出去也不经放”
庄稼户,最怕的就是浪费粮食。
秦雷却并不这么想:“娘,我也觉得现在可以试着做些吃食。”
现在距离丰收还有些时日,平日里只需要时不时去地里除草施肥。
前两年地里的粮食产出就不多,都得勒紧裤腰带忍饥挨饿。
今年天气也不如往年那般,怕是挨不到来年丰收。
况且,刚才娘好似说了,要采纳他的主意!
季晚晚不是个一意孤行的人。
秦风秦雷各有想法,她还想听听其他人的意思。
“秋娘,阿云,说说你们的想法。”
“啊?我,我听大郎的。”
“娘我,我没,没想法。”
二人骤然被点名,下意识的慌忙摆手。
实在是这个世界本就男尊女卑,女人地位本就低。
她们两个以往在家中,便没有任何话语权。
季晚晚也没有想着立刻就改变她们的思想,倒也没在意。
“既然你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听我的。”
嗯,秦大郎的意见可以忽略。
获得了厨艺的她,虽说比不上后世那些顶级大厨,但那些家常菜可谓是手到擒来。
而且按照穿越定律——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她相信能够在那些在后世琳琅满目小吃零食中火了许久的食物,在这里的受众也不会少。
凉糕这种东西,就是夏季消暑小吃。
“这事就这么定了,二郎,后厨的锅里还给你温着一碗杂面,你吃了记得把碗洗了。”
“至于你们,今天早些睡,明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做吃食。”
其他人好似就等她这句话,忙不迭点头回屋去了。
倒是秦雷,怎么都没想到季晚晚还给他留了一碗,不由有些惊喜。
“娘,你太好了!”
看着秦雷匆匆往后厨而去的背影,季晚晚不由得摇了摇头,嘴角微微扬起。
这个二儿子看着混不吝的,可实际上何尝不是觉得自己在家一无所长,缺乏关爱。
众人散去后,季晚晚便回屋,将那三斤大米给倒在盆里用水泡上。
她打算明天早上早些做好,然后在井里吊几个时辰。
这样下午最热的时候吃上冰冰凉凉的凉糕,绝对会让人难以忘怀。
说到这,季晚晚不由得感叹原主丈夫真是个聪明人。
除了秦家,村子里还有两口井水与一汪湖。
一口在村头,一口在村子中央,也就是村长家附近。
秦家在村尾,距离村里人比较远,更靠近山脚,所以打水很不方便。
原主丈夫秦大勇是个秀才,名下挂了些村里人的田地免交田税,每年又能得到一些粮食。
不仅如此,秦大勇还是个特别勤劳的人。
除了地里是一把好手外,就是闲暇时候也会想办法到镇上抄书或是帮人写信赚点铜板。
所以秦家起了好几间房屋不说,还造了个井。
如今,倒是方便她做凉糕生意了。
吃完饭,知道第二天要早起,众人便早早歇下了。
季晚晚却是有些睡不着,脑中不停地胡思乱想。
家中的几个孩子,在原主的威压以及洗脑下,各有各的问题。
老大秦风憨厚孝顺,勤劳肯干,但对妻子的尊重不足。
在原主记忆里老大没对郑秋娘动过手。
今天拿着棍子怕也是打算让她动手消气,以皮肉之苦打消她让儿子休妻的想法。
二郎秦雷非常向往到镇上做活计。
平日里地里的事情喜欢偷奸耍滑,大多都是大郎做的。
人向往更好的生活没有错,有点小聪明也没什么。
她还发觉秦雷似乎在经商之道上有些见解,日后可以在这方面引导一二。
三女儿秦云,因为是女孩,自小便承担起了家里的大部分活计。
勤劳,但却太过沉闷怯懦,性格胆小。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还有大儿媳郑秋娘。
别看才嫁进来没多久,却被磨搓得只知道服从,连丝毫反抗意识都没有。
这要是搁在后世,原主这种婆婆怕是得被媳妇家里人打上门的。
至于那个还在镇上读书的小儿子秦书
从原主的记忆中,她也多少有些了解。
秦书因为是幺儿,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原主对他就越发溺爱。
而且在秦书三四岁的时候,原主想要让小儿子读书。
不想让他余生在地里刨食,便带着他去镇上寻找学堂。
恰好问到一个束修较为便宜的老先生在家开办的学堂,原主便带着他去了。
秦书只在学堂外听那老先生念了一首诗,就记住了。
老先生又询问了几个问题,就感叹秦书的聪慧,也成功让他入学。
今年初,秦书不过八岁的年纪,便成功通过了童生考试。
原主更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
就盼望着能够靠着儿子成为官老爷的娘,过上富贵日子。
秦书的确是有读书的天赋,可惜被养的太骄纵冷血,又爱攀比。
一方面享受着兄长姐姐们的付出和赚取的钱财读书,另一方面又嫌弃他们是土里刨食之人,上不得台面。
在原主的默许下,更是把自己当成少爷,家中之人好似他的奴仆。
不过,这一切也离不了原主多年授意,不然这些孩子也不至于如此不齐心。
好在,她来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0/140588/596083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0/140588/596083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