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李治赐婚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李治突然想起,对了,五姓七望!

    这颗毒瘤还没有解决,似乎已经拖了半年之久。

    李治瞬间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他毫不犹豫的在丝绸上写下。

    “赐清河崔氏之女”

    然后,他忘了宋真心仪之女的名字,有些尴尬的望向武媚娘。

    武媚娘笑了笑,回答道:“陛下,守正喜欢的人,名叫崔梦竹,字念真。”

    “念真啊?这个字是前面起的,还是后面改的?”

    “五姓七望的子孙,字一般都是由长辈在其及笄和加冠之时起的。当然,有极少部分是自己起的。”

    她说的极少部分,便是卢杨这个老逼登。

    武媚娘在确定宋真为心腹之前,自然对他身边的所有人都调查过一遍,甚至祖宗十八代都查过了。

    只是可惜,当时查不到他的祖宗是谁。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汾州宋氏啊?

    只是武媚娘有些奇怪,你一个出自汴州的人,怎么会跟相隔数百里的汾州扯上关系呢?

    她没有深究,只是将疑惑默默的埋藏在心底。

    当天下午申时,清河崔氏接到了一份圣旨。

    【门下,鸥鹭合萃,鸳鸯成池。丹心目悦,欣逢合卺。吉辰良兮,鸾凤和鸣。珠联璧合,锦堂此夜。

    太常寺卿宋真,字守正,综务朝端,政书有闻,有功于社稷,无愧于乡里。清河崔氏之女崔梦竹,字念真亭亭玉立,德馨怡蕊,温香恭淑,有徽柔之质。

    圣人御旨,佳偶天成。兹指婚二人喜结连理,命择吉日备典。

    往,尔其钦哉!】

    “”清河崔氏听闻黄寺监念完《赐婚诏书》后,每个人的表情都十分精彩。

    刚好,赵郡李氏和荥阳郑氏就有人过来做客,他们的表情更加精彩。

    刚好,就瞥到了崔玉一脸像吃了苍蝇的臭脸。

    黄寺监可不跟你多哔哔,直接将诏书合拢,笑吟吟朝清河崔氏众人说道:“恭喜啊,崔族老。门第风光了。”

    “”风光你个狗鼠辈的头?

    “还不速速接旨?感谢皇恩浩荡?”

    “”崔玉强忍住吐槽,她装出一副和善的模样说道,“抱歉了,黄寺监。崔梦竹已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已许配他人。”

    黄寺监脸色一黑,他阴阳怪气道:“哦?到底是哪家的郎君啊?你且与我说说?”

    “是”

    没想到,黄寺监下面一句话直接让崔玉哑了火。

    “此乃圣人御旨,我劝你早点推辞了那边,圣人说了,谁敢破坏赐婚,三辈之内,不可进朝为官。”

    “”倘若是以前,崔玉绝对一句狠话放下。

    可是如今,清河崔氏人口锐减,人才凋零,早已不复当日盛景。

    黄寺监似笑非笑的问道:“崔族老,究竟是哪家的郎君啊?你与我说说?”

    崔玉扭头一看,只见赵郡李氏和荥阳郑氏两家代表,不自觉的坐远了点,仿佛在说,你可不要把锅推给我啊?

    崔玉很没办法,她知道,这两家由于实力相对不济,就是墙头草的角色。

    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关系最佳,而且在与宋真的斗争之中,得到的支持也是最多的。

    虽然说,博陵崔氏内部分歧,出现了强硬派和中立派,目前来说,还是强硬派更占上风。

    可是,《唐律疏议·卷十四》中的记载:“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

    即便没有这条法律规定,一直传承的礼法,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崔玉十分难为情,目前支持自己的仅剩下博陵崔氏一家,总不能说,崔梦竹未来的夫婿也是姓崔的?

    可是,另外几家都是墙头草,如果自己随意指鹿为马,恐怕后果会更加严重。

    还好,黄寺监给了她一个台阶下。

    “看来,崔族老是还没有付诸行动啊?是不是两家尚未交换婚书?”

    崔玉艰难的点点头。

    “中原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知道,崔族老一定是个聪明人。”

    黄寺监将《赐婚诏书》交到对方手里后,直接告退。

    出门后,他扭头低声对身旁的千牛卫说道:“暗中观察,到底是哪家哪脉的人,与其接触,每日汇报。”

    “喏。”

    黄寺监饶有深意的回头望了眼“崔府”的牌匾。

    “清河崔氏啊,看看这次你能拉多少人下水?”

    等到宫里的人全部离去后,崔玉无力的瘫软在椅子上。

    这一次,她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倘若在以前,她看都不看皇家一眼,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清河崔氏要想恢复到以前的巅峰,必须依托李唐家。

    只有让子孙登上至高官职,才能将声望再度拉回来。

    “崔族老,其实有一个办法。”

    “说。”

    赵郡李氏的代表,和身旁的荥阳郑氏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后说道:“建议放下恩怨,与宋真联姻,方为上策。”

    “滚!”

    “再见!”

    几人马上跑路,一分钟都不想待在崔府。

    如今圣人御旨已到,他们为了保全家族仅剩的火种,必须与其划清界限。

    这一仗,打得太惨烈了。

    不仅家族声望跌至谷底,最关键的是,人走了。

    一个家族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人。

    可是族人们之前听闻家族与永州温虞两家有勾结,纷纷退族,明哲保身。

    尽管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可是回来的族人,寥寥无几。

    原因就是,那群退族的人突然发现,好像自己不再是五姓七望子弟,生活得更加舒服了。

    出门在外,不用被路过的读书人吐口水。

    前往市坊,不用被小商小贩拒绝交易。

    甚至,一个个都夸赞自己急流勇退,大义灭亲!

    久而久之,他们渐渐对那个家族开始淡忘,感觉,好像也不是非你不可嘛?

    退族的人,大部分都是已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或中年人,他们有的已经高中,有的已经入朝为官,有的还在奋斗科举。

    年纪小的,还留在家族里蹭吃蹭喝,有能力的早就跑出来了。

    这就是,崔玉为何那么着急和无助的根本原因。

    因为目前家族里,只剩下老弱病残,一群不能为家族出力,反而在家当蛀虫的人。

    他们根本不是为了支持而留下,而是为了生活与未来。

    崔玉可以想象,只要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分分钟连夜跑路。

    头也不回的跑。

    “难道,真要低头吗?”

    “真的要我做出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吗?”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693/87532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693/87532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