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不破不立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一策一问,弘治皇帝竟是拿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来。

    李东阳都看在眼里,惊在心里。

    这般景象,除了在宫里。

    没想到竟然还会发生在苏策的小院中。

    就连朱厚照也是十分期待的等着苏策的答案。

    他暗戳戳的想着。

    若是老苏再能说点什么“石破天惊”的东西来就好了。

    以后自己再往宫外面跑就不用偷偷的了。

    父皇能看重苏策,自然也会允许自己和苏策往来。

    李兆先也是盯着苏策,饶有趣味的等着他的答案。

    “窃以为”

    数双眼睛在苏策的身上停留。

    他不紧不慢,慢条斯理的接着悠悠说道:

    “这不是我能议论的事。”

    苏策话脱口而出的时候。

    弘治皇帝有些愕然。

    “啊?”

    朱厚照下意识的出了声。

    “老苏,你怎么”

    苏策一摊手。

    “我确实不知道,也不能妄加议论。”

    “大明朝堂上多少国士,哪个不是历代科举选出来的能人。”

    “要是听我一个毛头小子胡诌,岂不是乱了长幼尊卑?”

    弘治皇帝略带苦笑,摇了摇头。

    苏策这小子还真是滑头。

    勾起人心思,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真不知道是该说他知道分寸,懂进退。

    还是说他故弄玄虚,刻意吊胃口。

    反正现在自己的身份就是个寻常中年人,还真没理由继续追问下去了。

    弘治皇帝薄薄的嘴唇抿着,儒雅的眼神中露出一抹难以琢磨的神色。

    唯独李东阳,半张着嘴,怔怔出神。

    本该云淡风轻的脸上,忽的有了几分共情。

    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比他更理解苏策了。

    身为臣子。

    最重要的不是一股脑的将自己的政见全抛出来。

    这样做的无疑是个蠢材。

    尽管嘴上痛快了,最后落得的下场却不见好。

    想要让想法真的落在实处,让陛下采纳。

    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子。

    他入阁近十载,早看透了官场上的波谲云诡。

    当今弘治朝的天子,乃是大明开国至今,数得上的开明。

    素来勤政自勉,胸怀万民,以身作则,绝不铺张浪费。

    可即便如此。

    依旧是人心难测。

    依旧会有那些贪赃枉法的臣子互相包庇。

    依旧会有贪图虚名,以清流自诩,却做结党营私勾当的奸臣。

    所以越是如此,就越要懂得保护自己。

    能活下去,才有推行政见的资格。

    若连性命都丢了,还何谈报国?

    须知真真正正的做些实事,可比敛财图名要难的多。

    苏策的以退为进,清楚言多必失的道理,才是真正能保护自己的手段。

    并且反倒是让弘治皇帝,让太子去琢磨下面的话。

    李东阳头一次在一个后辈的身上,生出了几分共情与敬佩。

    殊不知,他有今天的想法,是经过了多少磨难坎坷才懂的。

    苏策能以一介书生之身,就懂了如此道理。

    简直是天生做官的料子。

    李东阳动心之余,恰巧苏策也看向这边。

    两人对视,眼中竟是都有一份不言自明的默契。

    “黄,黄先生。”

    “苏公子的才识,不仅是在国子监出名。”

    “以我在朝堂上的经验,哪怕是让他现在就去做官也是合格的。”

    李东阳难得在弘治皇帝面前,说了别人的好话。

    为官者,迫切站队乃是大忌。

    而李东阳居然在陛下面前夸了苏策,这一份欣赏已经昭然若揭。

    就连弘治皇帝也有些意外。

    几个阁老都是深谙臣子之道的,平常轻易不会褒贬他人。

    今日倒是例外了。

    “不错,我也这么觉得。”

    “罢了,今天已经够了,我就不多留了。”

    弘治皇帝起身,萧敬急忙跟上。

    临走前,弘治皇帝的眼神从朱厚照的身上略过,大有深意的在苏策身上停留了片刻。

    随后竟是招呼也不打的,扬长而去了。

    只留下李东阳出了不少冷汗,还有一头雾水的李兆先、朱厚照。

    朱厚照不明白,父皇分明是来“抓”自己的。

    怎么和苏策聊了两句之后就走了。

    而李兆先从头到尾,就压根没闹明白形势。

    也不清楚,为什么父亲要做出一副如履薄冰的样子来。

    “这就走了,也不留下吃顿饭。”

    他喃喃说道,遗憾的同时还有丁点的不满。

    李东阳训斥道:

    “苏公子有恩于李家,咱们顾得自家事就好,不要节外生枝。”

    他看着弘治皇帝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

    皇帝出行,必然是暗卫无数,指不定锦衣卫就在哪藏着。

    李兆先的一番话,保不齐就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面。

    所以务必谨言慎行。

    可惜这小子不透气,到头来还是个闷葫芦。

    一顿饭后,几人享用了珍馐,小酌一番美酒。

    李家父子一阵寒暄和感激过后,也离开了小院。

    院子里,就剩下苏策和朱厚照两人,相对而坐,各有各的心思。

    “老苏,刚才当着我爹的面,你怎么不说了?”

    他单抬着左边眉毛,诧异的问道:

    “有啥你就说啥呗。”

    “他又不是皇帝老儿,何必藏着掖着。”

    苏策笑道:

    “你都说了,他又不是皇帝,我说这些干什么?”

    朱厚照傻了。

    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

    苏策接着说道:

    “其实,想要给朝堂扩大收入,给国库多赚点银子,我确实是有法子。”

    朱厚照来了兴致,侧头用心听着。

    “你知不知道,当初太祖先皇帝还在的时候,曾经说过‘片板不得入海’?”

    朱厚照正色道:“当然记得,他老人家的话,想必是个读书人都学过。”

    苏策点点头,有些高深的说道:

    “其实他老人家的政令在当时看来,确实言之有理。”

    “不过放在如今却不太适用了。”

    “要我说,不如开海!”

    “打通和西洋诸国的贸易,才是真正的为富之道!”

    朱厚照惊了。

    旋即来了兴趣。

    他就喜欢这种“违背祖训”的想法。

    像弘治皇帝那样,畏畏缩缩的做守成之君,让朱厚照感觉十分百分的不痛快。

    所谓:不破,不立。

    想当好皇帝,就绝不能束手束脚!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652/70765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652/707654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