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陛…黄师傅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弘治皇帝眼中露出欣赏。

    暗里有了评价。

    此子说话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身处众高位者中,却能临危不乱,滴水不漏。

    堪称有良臣之才啊。

    朱厚照特地殷勤的给父皇搬了个高凳子。

    点头哈腰的,比萧敬还勤快。

    “老苏说的对,我平常就这么跟他说的。”

    “皇帝好啊,能在他身边当官更好啊!”

    弘治皇帝一阵头大。

    怎么人家一张嘴就是高情商发言,你一张嘴,我就想抽你呢?

    他不动声色的落座,对朱厚照说道:

    “瞧瞧人家,平常在国子监勤奋读书。”

    “你呢?”

    “家里专门给你请了先生,上门来教。”

    “你倒好,整天就知道往外跑,像什么样子?”

    朱厚照知道苏策在,有了底气,辩驳道:

    “在哪学不是学?”

    “学圣人的话也是学,跟苏策一块也是学,反正没什么差别!”

    李东阳暗自错愕。

    不愧是太子啊,什么都敢说。

    果然,弘治皇帝面色微微阴沉了下去。

    “那你怎么不看看,苏公子在学什么?”

    “你就会扯些歪理,以后怎么做个好大臣?”

    朱厚照脖子一挺,傲然道:

    “儿子在和老苏学做买卖!”

    “当今国库空虚,不就是因为陛下不会赚银子,不重视商税吗?”

    “我要学会了,以后大明国库再无空虚之日!”

    苏策和李东阳都是眼睛一瞪。

    就差捂住朱厚照的嘴了。

    只有李兆先依旧笑眯眯的,好像朱厚照的话说到了他心坎里。

    果不其然,弘治皇帝一拍桌子,怒斥道:

    “自古以来,商贾身份低贱,你是想入贱籍,坏我名声还是如何?”

    “苏公子做买卖,那是为了糊口。”

    “他家里贫寒,无依无靠,这才行商贾之事。”

    “那你呢?”

    “家里是养不起你了吗?”

    弘治皇帝气的心突突跳。

    都是年轻人,和苏策一比,自己儿子怎么就那么不是东西呢?

    恰逢和李东阳对视。

    两个中年人的眼睛里竟然都有同样的悲哀。

    朱厚照依旧不依不饶,指着墙边靠着的炼盐锅说道:

    “糊口?”

    “糊口用得上一个月赚十几万两银子吗?”

    此言一出,四下寂静!

    苏策羞愧的指正道:

    “哪有十几万两?”

    “你忘啦?上个月才破十万两。”

    朱厚照挠了挠头。

    “噢,那是我不严谨了。”

    李东阳傻眼了。

    好像和李兆先说的不太一样啊?

    一个月十万两,一年就是百万两?

    小小监生,似乎比我一个阁老还富啊?

    他看了看周围的礼物,突然觉得有点“班门弄斧”了。

    就连弘治皇帝也是瞠目结舌。

    之前本以为两人在宫外就是小打小闹。

    赚个几千两银子就算不错了。

    可他说的是一个月十万两纹银啊!

    这买卖,好像有点大啊?

    朱厚照愈发得意,俩手叉腰,侃侃而谈道:

    “老苏说了,大明立国之本在农不假。”

    “但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大明想富起来,让百姓过好日子,就必须要发展商业。”

    弘治皇帝罕见的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此前朱厚照在自己说话的时候,父皇还从来没露出过这种表情。

    似乎是被振奋到了。

    接着说道:

    “我和老苏做的事,就是给天下商贾做个榜样,做个模范。”

    “教教他们,银子是该如何赚的!”

    苏策有点愣。

    前面无商不富,他确实说过。

    但后面这个模范

    怎么像是他自己编的啊?

    弘治皇帝也隐约听出了些不对劲。

    这口气,分明是朱厚照这小子才能说出来的话。

    于是压了压手,转而问苏策道:

    “苏公子,你来说说。”

    “犬子嘴拙,我还是想听你讲。”

    “无商不富,当作何解?”

    李东阳在一旁,起初还微微有些不满。

    明明自己是来报恩的,是主宾。

    可听到后面,面露异色,下意识的就用内阁大臣的身份开始思考了。

    忍不住问道:

    “陛黄师傅说的对。”

    “可依我看来,大明之中平添了商贾,只会让时局动荡,百姓见利而忘本。”

    “如此以来,不还是会越来越糟吗?”

    苏策微微一笑,起身到众人见,丝毫无怯意,开口道:

    “依我看,不重视商业,不重视商税,乃是陛下的一大损失。”

    此言一出,四下皆叹。

    “苏公子详细说说!”

    李兆先兴致勃勃,叫了一声。

    苏策颔首,接着说道:

    “重视商业,重视商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其一,便是可以给朝廷增加收入。”

    “其二,则是也可以降低营商成本,让商贾富起来,从而交更多商税。”

    “最后形成良性循环。”

    弘治皇帝愣住了。

    细细向来,苏策说的好像还真有几分道理。

    增加收入不假,可还是有哪里不对。

    “倘若真依苏公子所言,商税多了,不应该是营商更难了吗?”

    “为何还更利于商贾发展了?”

    “再说了,偌大的大明,总不能靠着商贾立国?”

    似乎这个问题正中苏策下怀,他做出一副了然的表情,解释道:

    “黄叔有所不知。”

    “正是因为朝廷对商税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

    “所以各地对待商贾态度各有不同。”

    “并且地方征税也各有不同。”

    “齐鲁之地,自古沿海富庶,可商税却极为严苛,致使商贾虽业产颇丰,却手无余银。”

    “而江南之地,鱼米之乡,同样富庶,商税却不高。”

    “导致富商频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产生了数不清的世家大族。”

    “这一类都是因为朝廷不重商税导致的。”

    他停顿片刻,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巡视四周都是好奇的眼神,定了下心。

    苏策走的乃是险招。

    现在自己是幕后策划人。

    是不能走到台前来的。

    因为这样会陷入时局,从而影响判断。

    眼下苏策还没有与时局抗衡的资本,所以始终贯彻韬光养晦的想法。

    但不露面,不代表不能露面。

    真到了该表现的时候,还是要上得了台面。

    苏策微微一笑,众人的反应让他很满意,于是继续说道:

    “依在下愚见,重农抑商乃是国策。”

    “我大明自开国之初,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可商业依旧是发展的欣欣向荣,其中依旧有巨大利益可图。”

    “这不正是说明商税与之同步的必要性吗?”

    “再说了,商人牟利,再多不也是为国谋利吗?”

    “羊养肥了,终究是要宰杀的。”

    弘治皇帝没想到,苏策小小年纪,竟能想的如此深刻,立意之深,远不是同龄人能比的。

    弘治皇帝左右看看朱厚照和李兆先。

    朕的娃,李师傅的娃,怎么就都比不上一个苏策呢?

    他眸中奇异之色愈发浓重。

    “苏公子所说,确实在理。”

    “那你说,前段日子朝廷提高了商税合适吗?”

    “接下来又当如何是好?”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652/70765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652/70765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