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好久不见啊

推荐阅读:徒儿你已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吧龙年,我竟重生为太古青龙鬼谷玄医戏花都大音希声之明月几时有天尊出狱黑色逆流开局被顶替,我越战越勇我的星辰大海从黑科技开始重生七零:迎娶姐妹花,打猎崛起重生九二当学霸,靠写书带富全家

    弘治皇帝的话不只是在问朱厚照的成绩如何。

    其实明的暗的也是在告诫杨廷和。

    国子监的监生都那么严格,那太子身为未来帝国继任者,应该更严才对。

    怎么他就整天游手好闲呢?

    杨廷和显然也听出来了陛下的言外之音。

    有些汗颜的往朱厚照那边看了一眼。

    是啊,本来应该更严的。

    可太子天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让我上哪找去?

    杨廷和毕竟是臣,太子是储君,有的话他不能说出口。

    最后也只好回道:

    “臣,罪该万死。”

    “陛下对臣寄予厚望,将太子交到臣的手中,可臣未能完成陛下的期望,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实属失职。”

    “还望陛下,治臣的罪!”

    他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实际上是把球又给踢回去了。

    明面上,是维护了皇帝和太子的面子,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这是为臣之道。

    但是暗地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

    自己就是个左春坊大学士,有什么能耐限制太子的所作所为?

    潜台词,便是太子出去玩,臣管不住啊。

    果不其然。

    朱厚照脸一红,有点慌了。

    弘治皇帝目露凶光,满是不善的盯着朱厚照。

    “怎么回事?”

    “你说说。”

    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太子不学无术。

    当年先皇帝在位时,便整日沉浸炼丹,甚至让整个朝堂都被外戚所掌控,任由万贵妃操持。

    然后更是听信方士的鬼话,导致亏空了身子。

    所以对于旁门左道,他尤为痛恨。

    眼见父皇的脸渐渐晴转多云。朱厚照越来越慌。

    “儿臣儿臣”

    弘治皇帝猛地一拍桌子,啪的一声,茶水四溅!

    鸡缸杯掉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朱厚照吓得浑身一哆嗦,看到杯子里的茶叶,顿时灵机一动。

    “儿臣近日来在忙精盐的事!”

    “绝没有荒废时间!”

    弘治皇帝气的更厉害了。

    怒斥道:

    “胡闹!”

    “你身为太子,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吗!”

    “匠人的事你也瞎掺和。”

    “莫非以后治理朝政,批折子,要靠你制盐的手艺吗!”

    他一批评,朱厚照的牛脾气也起来了。

    他本来就不是逆来顺受的人。

    泥菩萨尚且有三分火气,放在以前,弘治皇帝骂了也就骂了。

    毕竟自己是真的在玩。

    可现在,忙着做事,怎么父皇还是骂自己玩物丧志呢?

    他当即站直了身子,微微仰起头,毫不畏惧的驳斥道:

    “父皇,儿臣说没玩就是没玩!”

    “为何一定觉得儿臣是钻营旁门左道!”

    “精盐也关系我大明的国家命脉,怎么在父皇眼里就是胡闹呢!”

    气氛愈发僵持。

    杨廷和脸色僵硬,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天家的事,自己一个小小左春坊大学士掺和什么?

    可思来想去,太子没教好也有自己的责任。

    此时陛下就是有点火气,骂两句。

    万一以后真动怒了,怕是自己想掺和进去解释一下也来不及了。

    于是便咬了牙,斗胆进谏道:

    “陛下,治大国若烹小鲜。”

    “太子此举也是心系百姓。”

    “臣以为,若小鲜都烹饪不好,何尝治理国家呢?”

    “所以恳请陛下再给太子一次机会,让他多学点东西。”

    “到时候,再看成果也不迟。”

    弘治皇帝瞪着眼睛,狐疑的瞅着朱厚照。

    这小子真能行吗?

    书都读不好,整天喊着什么打仗。

    他也能做成事?

    杨廷和给朱厚照争取了机会,他也不能傻站着。

    “父皇,要不要和儿臣打个赌,就赌儿臣的细盐!”

    “儿臣赌一个月之内,细盐就会在全京城的权贵之中风靡开来!”

    “父皇可敢与我赌?”

    “赌注,就拿儿臣一个月的自由来算。”

    “儿臣若输了,自愿在詹事府足不出户一个月!”

    弘治皇帝没想到朱厚照居然是来真的,他也来了兴趣。

    “好,那朕就和你赌!”

    朱厚照别的不行,但绝对是言而有信的。

    弘治皇帝也唯独对他的这一点满意。

    不管做了什么事,都敢于承认,绝不把过错甩给别人。

    反正全京城的人那么多,想让他们都吃细盐,简直是天方夜谭。

    弘治皇帝心里暗暗冷笑。

    却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给了太子勇气。

    杨廷和与朱厚照二人走后。

    他望着两人身影渐行渐远,目露沉思之色,问道:

    “萧伴伴,你知不知道太子最近在宫外,和谁往来?”

    萧敬不仅仅是弘治皇帝的贴身大伴,同时也管着整个东厂。

    基本上担当着皇帝耳目的职责。

    他很快答道:

    “回禀陛下,根据东厂打探,是和国子监的一名监生往来。”

    “这位监生,名叫苏策,背景清白,没什么靠山。”

    弘治皇帝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和一个既没功名也没背景的白丁往来。

    一时间不由得忧心,怕他认识了什么不三不四的人。

    但转念一想,好像太子爷不是很正经

    他轻咳两声,正色道:

    “继续盯着点,顺便帮我再查查他的底细。”

    “若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太子应该不会和他往来。”

    “朕倒是想看看,他给太子灌了什么迷魂汤!”

    皇宫内城。

    杨廷和坐在步撵上,面色微微有些忧虑。

    教育太子,不仅仅是他这个左春坊大学士的职责所在。

    更是关乎大明帝国的未来。

    历任太子帝师,后来等到太子登基之后,无不是担任重要职务,飞黄腾达,显赫朝野。

    可谁又能知道,背后代表的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稍有不慎,就要被后世唾弃,遗臭万年。

    所以杨廷和半点不敢马虎。

    即便当初他被誉为神童,十二岁乡试中举,十九岁中进士。

    而后年纪轻轻便被授予翰林检讨一职。

    但在教育上,他依旧觉得自己有些不足。

    自己学会,和让别人学会,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杨廷和准备去国子监。

    拜访自己的老友,担任国子祭酒的章懋,想要请教一番,关于教育的事。

    章懋乃是他的前辈,当初自己进入朝堂的时候。

    因为《谏元宵灯火疏》,章懋名震朝野,杨廷和还特地拜访过对方。

    而在章懋被贬为知府的时候。

    杨廷和也多有帮助。

    两人虽然相差十余岁,却是忘年之交。

    如今一见,很是亲切。

    到国子监后,杨廷和刚迈入辟雍殿的大门,还尚未落座。

    章懋便含着笑说道:

    “杨大人,好久不见啊。”

    “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让老夫猜猜,你是不是因为太子的事犯难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652/70765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652/70765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