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 第21章 我有一个朋友...

第21章 我有一个朋友...

推荐阅读:重生之侯府嫡女夺天下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我在四合院,禽兽只是菜!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我钓鱼佬,怎么成道家天师了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头七索命?我能御大凶之物兽世修仙:我靠攻略雄性摆烂飞升野路子出马仙修仙从养蛇开始

    “听别人说起的?”

    弘治皇帝把朱厚照身边的人想了一个遍。

    心说太子身边来来去去就詹事府和东宫里的那些人。

    最多加上左春坊,右春坊和司经局的人。

    周围的太监们平常就是陪着他玩,哪有心思讲历史典故?

    纯粹就是哄着太子乐呵的。

    而左右春坊负责伺候太子起居,司经局则是专门掌管太子藏书和养马等杂七杂八的工作。

    和什么文化沾边的事就更没有了。

    弘治皇帝理所当然的想到。

    多半是詹事府上的老师们,讲课讲了,朱厚照才拿出来用。

    詹事府上的课程和国子监的有些类似。

    除了儒学经典,大明法律之外,就是多出来了一些帝王之术。

    像《淮南子》这种书,自然也是在讲授范围里的。

    想到这,弘治皇帝的脑子里忽然浮现出杨廷和的身影来。

    “朕知道了,多半是杨廷和?”

    “他身为东阁大学士,专司诰敕,平常政务繁忙,还如此用心的教导你,实在是有心了。”

    大明自从土木堡一战,武官一脉惨败之后,文官权力便到达了顶峰。

    可手中权力越大, 文官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

    能在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下,还出色的完成任务。

    杨廷和等人确实是太尽责。

    朱厚照在一边无聊的吃着桂花糕,还时不时看看窗户外头的鸟儿。

    他也不知道父皇在想什么。

    身为太子,不在父皇考虑事情的时候打扰他,这点眼力见他还是有的。

    一会,见父皇开口,他大大咧咧的回答道:

    “杨廷和?不是他,是儿臣在宫外遇见的一位读书人。”

    “父皇,儿臣发现孔圣人说的话有道理啊,三人行必有我师。”

    “和他在一块,儿臣是真觉得能学到不少东西。”

    弘治皇帝讶异的说道:

    “宫外的读书人?”

    他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

    朱厚照提起苏策,放下吃了一半的桂花糕,搓搓手,兴致勃勃的解释道:

    “那位读书人虽然只是秀才,但是儿臣觉得他肚子里头东西可多了去了。”

    朱厚照搜刮了一下肚子里面夸人的词。

    但好像实在找不出来多少,憋了半天,憋出来了一句,道:

    “反正,反正比宫里的老大臣懂得还多?”

    弘治皇帝没把太子的话放在心上。

    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有这个想法很正常。

    平常长辈的话听不进去,反倒是对周围狐朋狗友的“谏言”很在乎。

    多半也是因为性子到了该叛逆的时候了。

    不太在乎权威说的话。

    在弘治皇帝看来。

    全天下的最会读书的一帮天才都在自己的朝中了。

    能留在京城做官的,绝对都是整个大明最顶尖上的一小撮人。

    宫外一个还在读书的秀才怎么能比?

    弘治皇帝叫人来续上茶水,温声道:

    “既然如此,那照儿就多学学人家身上的长处,回来和朕,和杨师傅也多讨论讨论。”

    “也让朕听听,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朱厚照点点头,想起来苏策说的话。

    下意识的一笑,说道:

    “父皇看儿臣这段日子的表现,还看不出来吗?”

    “儿臣跟杨师傅学了这么久,都没和他认识一段时间学的多。”

    “所以嘛,肯定比詹事府里的老学究们厉害。”

    弘治皇帝有些不悦,严肃的说道:

    “天地君亲师,詹事府里都是传授给你学问的老师,要尊重!你说的什么混账话,什么叫老学究。”

    “他们都是穷经皓首,把书读透了的学问人。”

    “是你不够虚心,没有认真揣摩老师们说的话才会这么想。”

    朱厚照近些日子确实有长进,说话做事让自己刮目相看。

    但他顽劣的性子还是没有改多少。

    整天固执己见,听不进去别人的教导。

    这一点,弘治皇帝觉得他还是要改。

    自己身为皇帝,有必要敲打一番。

    朱厚照不屑道:

    “不管那些老师们怎么想,会多少东西,结果就在那摆着呢嘛。”

    “儿臣没弄明白,就不能老说是儿臣不用心学。”

    “也有他们不会教的原因在里面啊。”

    “孔老圣人还说了,教学生要因材施教。”

    有道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才是最好的教育。

    苏策常常在家里手不释卷,说话也是引经据典。

    最后还成功的让朱厚照学到了东西,施展出来,尝到了甜头。

    所以最近小朱太子也学会了拿着本书,闲的没事就瞅两眼。

    还真别说,以朱厚照的天资之聪颖。

    很快就学到了不少东西。

    以前都说他生性好玩,不务正业,只不过是心思没在学习上罢了。

    现在用心了,长进很快。

    弘治皇帝被朱厚照一同“诡辩”给搞得有点生气了。

    厉声训斥道:

    “胡闹!”

    “朕给你挑的都是全天下最会读书的老师,怎么可能不会教?”

    “你若一直这么固执下去,以后怎么能执掌大明?”

    “下面的臣子又不是都会顺着你的心思说话,他们也有忠言逆耳的时候。”

    “以后要是别人说了你不爱听的话怎么办?就闭塞言路吗?”

    弘治皇帝时常翻阅史书,每当看见昏君沉浸享乐,不识忠奸的时候就觉得很痛心。

    以至于下定决心,以史为鉴,时刻提醒自己。

    可没想到,自己的太子竟然大有这方面的倾向。

    一时间,之前的高兴都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见朱厚照低头不吭声了,弘治皇帝也知道自己有些言重了。

    便放缓了语气,和声说道:

    “算了算了,朕说的话你可能也听不进去。”

    “总之多听听别人说的话,对你没坏处。”

    “你不最近在看孔圣人的书吗?”

    “父皇也有一句话送给你,见贤思齐,善莫大焉。”

    “你的书读得还是不够多,以后学习要再勤勉点才是。”

    “去,朕还有政务要处理。”

    朱厚照低着头,沉着脸离开了。

    他以为自己有长进父皇就会夸奖自己。

    可在父皇看来,自己还是小孩子。

    他抱怨的自言自语嘟囔道:

    “看就看,等本宫全看完了,看我能不能辩过你!”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652/70764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652/70764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