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 第3章 体察民情的太子

第3章 体察民情的太子

推荐阅读:大国院士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听懂兽语后,我退圈吃上国家饭了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四合院:开局从办事员开始别想甩开也无法放下巫师追逐着真理重生之傲仕三国全服第一刺客竟在甜品店打工?

    大明,皇宫。

    黄照。

    便是当今大明唯一的皇太子朱厚照。

    黄取“皇”之意,而照,便是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

    实际上。

    朱厚照时常化名跑出宫去。

    美名其曰:“体察民情。”

    刚才和苏策聊完之后。

    见到自己父皇,朱厚照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要告诉自己父皇。

    但刚刚迈进御书房的门槛。

    朱厚照便看见自己父皇,也就是弘治皇帝脸色有些阴沉。

    “父皇?”

    他探头探脑的伸了伸脖子,想看清自己父皇桌子上的奏章。

    却被弘治皇帝一个眼神给瞪了回来。

    “你还知道回宫?”

    “詹事府也不去了,东宫也不待了,你这逆子,让我说什么好?”

    弘治皇帝板着脸。

    一副严肃的样子对着朱厚照说教。

    “唉。”

    “朕就你一个太子,身为储君,未来皇帝,你怎么就一点自觉都没有?”

    “整日就知道出宫去玩乐,这个大明朕还怎么放心交给你?”

    朱厚照知道父皇的脾气。

    越是这个时候。

    自己越是不能顶嘴。

    于是便乖乖的站在一旁,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靴子。

    见父皇停下了。

    他忙端起桌上的茶水。

    “父皇,消消气,喝点茶。”

    “儿臣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了!”

    弘治皇帝瞪着眼睛。

    却又无可奈何。

    朱厚照每次都是这副模样。

    乖乖认错,但绝不悔改。

    不过。

    兴许是因为这杯热茶。

    弘治皇帝说教了他一番之后,便也没有再继续了。

    见父皇气消了。

    朱厚照厚着脸皮,凑到了他身边。

    “父皇日理万机,身体要紧,让儿臣来替你批点奏章。”

    “您也好好休息休息,千万别累坏了。”

    朱厚照打开折子。

    弘治皇帝一看,又是地方上奏,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朕能歇得,但大明确实一日歇不得啊。”

    “奏章一日不批,那些守灾的百姓便要多挨饿受苦一日。”

    “你说朕怎么能歇?”

    与以往能征善战的先帝们不同。

    弘治皇帝更偏向于文治。

    在他看来。

    兵戈相向,必然劳民伤财。

    只有大明休养生息,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他喝了口茶水,接着拿起奏章批阅起来。

    这时候。

    朱厚照觉得时机成熟了。

    挪着步子,凑到弘治皇帝身边。

    开口道:“父皇,是在为了那些银子忧愁吗?”

    无论是赈灾,还是修桥铺路。

    都是国库开销,一项项的支出。

    弘治皇帝心里有些烦闷。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四处都向朕伸手要钱,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的衣食住行,哪个不要开销?”

    “朕是为银子发愁,也是为大明发愁啊。”

    无意间看着自己父皇鬓发间掺杂的几根银丝。

    朱厚照一阵心酸。

    才三十来岁,正直春秋鼎盛之际的父皇,现在竟然就有了白发。

    饶是平常贪玩的他,现在也有了几分愧疚。

    要是自己能多替父皇分担一些就好了。

    看着因为国库空虚,整天发愁的父皇。

    朱厚照心里一动。

    之前苏策和自己说的法子,这会不正好排上用场了吗?

    思忖片刻,他说道:“既然大明主要财政收入都来自税收。”

    “那,父皇为何不试试提高商税呢?”

    这话一出。

    弘治皇帝愣了片刻。

    刚想说祖宗之法是铁律。

    不能轻易变更。

    但看见自己的太子有心思,考虑政事。

    便忍住了到嘴边的话,没有打击他的信心。

    而是鼓励的说道:“为何突然提到商税?”

    “你有什么想法,都说来让朕听听。”

    父皇鼓励自己,朱厚照就壮着胆子,继续说道:“大明轻商税已有百年之久了。”

    “那些商贾,不知道家里都有多少银子了。”

    “现在羊养肥了,正是下手的好时候啊。”

    朱厚照觉得这没什么不可以的。

    甚至说十分合适大明现在情况。

    他别出心裁的比喻让弘治皇帝心中一动。

    “你继续说。”

    得到肯定后。

    朱厚照接着侃侃而谈的说了下去。

    “不仅如此,提高商税还能让朝廷真正算清楚,那些商人到底有多少钱。”

    “既能充盈国库内帑,又能厘清地方财权,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在他看来。

    苏策的方法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大明羸弱的财政不就是因为税收种类过于单一。

    总是把眼光放在那些种地的百姓身上。

    所以才导致征收困难吗?

    只要打开视野,变换一下思路。

    扩大征收的深度,自然就有了钱财。

    那时候,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话音落下。

    弘治皇帝不由得心思一动。

    似乎觉得自己的太子说的有些道理。

    听起来,似乎很是可行。

    但旋即眉毛又皱了起来。

    毕竟太子还是太年轻。

    还有很多角度没有考虑到。

    他有些质疑的说道:“单说这些,确实如此。”

    “可你想的还是有些简单了。”

    “若真的要提高商税,只怕朝中文臣又要一阵口诛笔伐。”

    “但凡商人交税超过田赋,那他们的地位势必要提高。”

    “到了那个时候,商贾话语权提高,势必要祸乱朝纲。”

    “这些都是桎梏,朕想做,但不能做。”

    身居高位。

    弘治皇帝所要考虑的东西自然比朱厚照要更多。

    他不仅要照顾到收入,让这些银两流向他们该去的地方。

    同时还要想到这收入是否合理,不能厚此薄彼,让那些大臣在背后戳自己脊梁骨。

    可朱厚照却心直口快。

    直接反驳道:“既然那些文人批判父皇,那就让他们给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啊。”

    “他们给不了钱,解决不了事情,又何必考虑那些人?”

    “要不就用我的办法,很快便能把钱收回来赈灾。”

    朱厚照这么近乎胡搅蛮缠的一番话。

    不由得让弘治皇帝有些兴趣。

    “胡闹,朝中都是国之栋梁,哪有你这样的?”

    “不过,商税一事,确实值得考虑考虑,现在大明上下忧患,继续一笔银子来救济,你说的朕会考虑考虑的。”

    朱厚照急了。

    “父皇还考虑什么啊,说做就做呗!”

    朱厚照兴奋的挥挥拳头。

    “早点征税,早点把窟窿补上不就好了。”

    弘治皇帝皱了皱眉,想让太子参政,现在看来还是太早了。

    有心参政是好事,但步子太大,牵扯到的东西太多。

    反而会捅出来更大的篓子。

    他叹了口气,说道:“好了,不要再提商税的事了。”

    “朕要继续批阅奏章了,你下去!”

    朱厚照还想说些什么,发觉父皇有些不耐烦了。

    心里感觉很是堵得慌。

    无奈,也是幽幽的叹了口气。

    父皇向来就是这样,自己无论说什么都好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没什么效果。

    朱厚照嘴上服软了,但是心里依旧有些不服。

    想着这次必须要证明自己。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652/70764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652/70764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