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 > 第151章 李自成的新想法(一)

第151章 李自成的新想法(一)

推荐阅读: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盘古神藏七零,病弱知青下乡前洗劫了全家七公主竟然敢狂撩高冷的阁主大人重生成为反派也要刷好感?重生拒戴绿帽!我改嫁前夫死对头好好地活末世,抢劫海外天量物资我无敌了综影视穿越与凤行开局签到屠神弩升维人生

    历史上直接降清的是刘良佐、刘泽清二人,高杰则是处于犹豫不决过程中被诱杀的,他死后麾下大军也多数不愿意降清,最终被清军击溃。

    妻子邢氏和儿子高元爵还留在身边,加上有已经降清的刘泽清、刘良佐在后背威胁,高杰历史上都迟迟不愿意降清。

    现在妻子邢氏与儿子高元爵都在金陵,并且高杰一子两女,高元爵是他唯一的儿子,高杰如果降清,他儿子高元爵必死,因此高杰降清的可能性更低。

    当然,朱由简并不打算完全相信高杰,他还要看高杰一次表现,高杰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对大明的忠诚。

    朱由简可以给高杰粮草、大炮、军械等各种物资,但不会现在就直接派新军过去增援。

    高杰得先自己守住徐州府城一段时间,趁着那段时间,朱由简要解决了刘良佐这个隐患,之后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增援徐州府城。

    于是,朱由简给高杰下了一份圣旨。

    “皇上给我多送来了二十门大炮,以及足够五万大军吃一个月的粮草,要我在清军进攻下守住徐州府城至少半个月,说半个月过后必有援兵。”

    “皇上还封我为兴平伯,承诺我儿子元爵将来可以直接袭‘兴平伯’爵位。”相当于保证高杰之后,高家至少还有一代富贵。

    高杰脸色变了又变,复杂至极。

    朝廷显然还是不太相信自己,当然他心里其实也不太相信朝廷,如果他坚守半个月后,朝廷却没有派援兵过来呢?他岂不是必死无疑?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

    ……

    徐州城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淮河流域重要的战略要地,毫无疑问城墙又高又厚,还有护城河,清军满八旗骑兵再精锐,都不可能在攻城上面发挥,因此清军要攻下徐州城,最大的依仗是大炮。

    当前,清军最后一批大炮刚运进山东境内,要运到兖州,再从兖州南下运到徐州城下,至少还要十天左右时间。

    双方都在算着日子,山东兖州与淮北徐州的上空,战云凝聚。

    金陵皇宫,谨身殿。

    朱由简刚批完几十份奏折,正枕着卞玉京的玉腿,闭目养神,同时让卞玉京给他按摩头脑穴道,缓解疲惫。

    有时候朱由简也闭着目,让卞玉京给他读奏折,读完之后他才睁开眼睛看一眼然后直接批红,尽量减少疲惫,劳逸结合。

    崇祯朱由检最后那几年,平均每天睡不到两个时辰,身体透支得有些大了,虽然只有三十五岁,但身体素质却像四十五岁的。

    不养回来,不尽量减少对精神与身体的继续透支,他怕自己未来连五十岁都活不到。

    自己在前世已经死了,能多活一天都是赚的,但既然有这样的机遇,就该珍惜。

    至少他要看到大明与华夏民族重回巅峰,总之不能如原先的历史那般,在这个世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华夏民族不仅不随风冲天,更上一步,反而还越来越退步,最终被打落泥潭,爬一百多年才重新爬起来。

    他要华夏民族继续立于巅峰,再继续站在世界的最高点一千年一万年。

    殿外,王承恩从一名小太监手里接过一份奏折,而后快步走了进来。

    “皇上,武昌府八百里加急!”

    朱由简立刻睁开双眼,翻身坐了起来,接过王承恩呈上来的奏折。

    这份奏折是陈明遇与湖北巡抚联名送上来的,一支流寇趁夜色渡江,流窜到了长江以南武昌府地界。

    “流寇人数只有六七百人,领头之人为李自成麾下大将之一的郝摇旗?”

    ……

    时间回到十日前。

    李自成与数万残兵在大别山中休整了半个月之后,便想杀到山外,重新夺取一两个府的地盘。

    毕竟大别山虽然范围不小,但养不活数万士兵,更没法进一步恢复实力。

    先是李过、高一功派人联系上了李自成,让李自成得知李过、高一功在大洪山也收拢到了一万三千多残兵,算上李自成自己身边的五万多人,便是七万人左右,不比吴三桂拥有的兵力差多少了。

    四月十六的时候,李自成在李过、高一功所部的策应下,突然从大别山西北侧杀出,突袭承天府的随州城。

    “如果能拿下随州城,那么不仅能得近十万百姓,还能将大洪山与大别山连成一片,这是朕东山再起的第一步。”

    李自成是枭雄,有多次东山再起的经验,但吴三桂同样是枭雄,他麾下清军的综合实力在李自成之上,怎么可能让李自成在他的围困下轻易东山再起。

    李自成的出山大军还没有杀到随州城下,就被吴三桂拦截在了半路,双方在距离大别山六十多里,距离随州城四十多里区域大战。

    吴三桂的关宁军已经恢复到了两万八千人,其中关宁铁骑恢复到了一万,关宁军步卒恢复到了一万八千。

    虽说有一些是刚招募没多久的新兵,但每一个新兵也都是十里挑一出来,加上有百战老兵引领,战斗力形成得很快。

    这两万八千关宁军综合实力至少相当于两万五千百战精锐,再有季英、许应龙等三万降兵辅助,五万八千大军攻杀李自成带着出山的五万四千左右大顺军。

    吴三桂一方不仅精兵数量远远多于李自成的大顺军,就连纯兵力数量也比李自成的大顺军多四千左右。

    结局毫无疑问,李自成惨败,折损近两万重新退回大别山。

    李过、高一功所部从大洪山出来的一万三千多大顺军,也被耿精忠率领一万汉旗军步卒,一万三千降兵,总计两万三千人拦截。

    李过、高一功也遭遇惨败,损兵四千多退回大洪山。

    第一次尝试出山拓展而惨遭失败,原本七万左右兵力,减少到了仅剩不到五万,况且看到了吴三桂大致实力,知道就算再次尝试出山,恐怕也依旧不是吴三桂的对手,李自成只能另想他法。

    李自成日思夜想究竟要如何扩大地盘,扩充实力,甚至于他整整三天都睡不着觉,两眼发红。

    “陛下,臣有一策!”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597/70617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597/70617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