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上古仙医 > 第59章 论伤寒论的药物计量

第59章 论伤寒论的药物计量

推荐阅读: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禅境觅心:修行之路穿成年代娇娇女,靠空间带飞全家宿舍求生:给我配校花,我拿校花孵金蛋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偏执爱恋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刚上高三,系统说校花暗恋我30年?我是清冷师尊惨死的女儿冥王出狱

    唐堂淡淡的说:“急劳是五劳虚极赢瘦,用针灸治疗,取穴命门、绝骨,用六六阴补泻法,至阴用阳中隐阴手法,均留针40分钟;命门针上加灸20分钟,每日一次”

    李德林一行名老中医听完后,都在心里想着,这针灸术,能把这急劳治好吗?

    毕竟这病太麻烦了。

    唐堂接着说:“这病,不是修了医道的治疗,那针灸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要四个月时间。”

    “再配上药方治疗,干地黄十两、芍药四两、甘草三两、黄芩二两,干漆一两、大黄十分(蒸)”

    “每一两按照1002克折算。”

    “上十二味,加工成粉末,用蜜炼制为丸,小豆大,每次用米酒饮服五丸,每日三服。此方为丸药之剂,取其缓攻之意。”

    唐堂给女儿服用的药物,采取的汤剂,是考虑到汤剂的吸收比散剂要快,更吸收到位。

    便再把自己给女儿服用的汤剂,说出来。

    “这两种药方选其一就行了。”

    “散剂吸收慢,要多喝水。服用方便。”

    李德林这些老中医的助手们,都拿笔记着。

    对于这个药方,在《金匮要略》里有记载,他们都看到过。只是,对于这个计量,和他们所理解的不同。

    有点比唐堂这用量小,有的比唐堂的用量大。

    李德林忙确认一下:“师父,你这一两是多少克?”

    大家都仔细的听着。

    唐堂淡淡的说:“一两是现在的1002克。”

    李德林忙问:“为什么是1002克?”

    “东汉时期,一斤十六两,是现在22273克。一两是139克。”

    唐堂笑道:“很多人认为,张仲景是东汉人,用的剂量就是东汉的计量。”

    “不知道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在《汤液经》的基础上提升的,他是沿用了伊尹《汤液经》的计量标准,一两为1002克。”

    “麻黄汤中的杏仁,七十枚就是三两,称一下多少克就知道了。”

    吴传声忙说:“那七十枚杏仁,就30到31克。”

    李德林忙说:“不对啊,是二十一二克的样子。”

    吴传声笑了笑:“你那是去皮去尖后称的重量。”

    李德林惊道:“麻黄汤是说去皮尖的。”

    唐堂淡淡的笑道:“那你用的甘草是不是直接用的炙甘草。”

    李德林马上点头:“对,就是用炙甘草。”

    王宽成那些名老中医也马上点头,都说他们直接用炙甘草。

    唐堂就看着吴传声:“我早就告诉了宝生,麻黄汤的甘草一两,是生甘草一两,然后,再去炙。”

    “那你们把一两生甘草,炙了后,那就不是一两生甘草的重量了。”

    “现在的用药,为了图方便,直接出售炙甘草。这就会出现药量的偏差。”

    “现在提醒你们。麻黄汤的杏仁,是以七十枚为计量,在没有去皮尖前,就是三两。”

    大家惊得面面相嘘,用了那么久的麻黄汤,都还没有注意这一点。

    李德林忙笑道:“我们在用甘草和炙甘草时候,都没有考虑那加工后的用量了。不知道是生甘草的用量,再去炙。”

    唐堂再提醒着:“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你们不可能是把先去掉节的麻黄用三两,把去皮的桂枝用二两。”

    李德林这些名老中医都惊瞪着眼睛看着唐堂:“我,我们是这么用的。”

    唐堂看了一下吴传声:“你告诉他们。”

    吴传声笑道:“伤寒论中的剂量,都是先称好,再去皮去节的。”

    “那些重量都是包括还没有去皮去节的重量。”

    李德林惊道:“吴老,怪不得,你的医术比我们高。”

    吴传声笑道:“你都忘记了,叫师兄。”

    李德林惊醒过来,马上笑道:“师兄,原来你是得了师父的真传啊,医术比我们高多了。”

    吴传声继续笑道:“这就是师父当初告诉我,一两是三钱三分四厘,就是现在的1002克。那些药材,都是先称好,再按照后面的提示去节、去皮。不是先去节、去皮再称。”

    “甘草也是生甘草的重量,然后再炙。”

    肖晴忍不住说:“那好麻烦。”

    唐堂淡淡的说:“这是治病救人,你还嫌弃麻烦。”

    “那你就别当医生了。”

    放在以前,肖晴马上就怒对唐堂了,可现在,唐堂是导师的师祖了,她可不敢冒犯了,马上就缩着脖子,不敢再做声。

    这些名老中医,却都感觉到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他们用了一辈子的伤寒论的药方,没想到一直用错了方法和剂量。怪不得,有很多病都出现反反复复,甚至治不好。

    黄同声忙向唐堂打拱道谢:“谢谢唐先生是指点。”

    “我回去了,就按照您指导的方法用药。”

    虽然他觉得唐堂年轻,说的话不敢相信,可有吴传声作证,他就不能不相信了。

    毕竟吴传声的医术,让他们无法比的。

    欧阳长和谢林生也激动的向唐堂道谢,感觉就听了今天这一堂课,就让他们受用不尽了。

    然而,肖晴静静的听了好一阵子,还是忍不住说:“那唐大师,我去拿杏仁和电子秤来称一下重量,好不好?”

    她想当场证实一下,毕竟这个她以前都没有注意。

    大家都惊了一下,马上不悦的看着了她。感觉肖晴太不懂规矩了。

    王宽成当即想怒斥肖晴。

    唐堂淡淡笑道:“可以,把麻黄汤的药物都拿一袋来,杏仁是苦杏仁,不是甜杏仁啊。”

    王宽成忙说:“我打电话,叫人送来。”

    肖晴马上看着了王宽成:“是苦杏仁?我们用的都是南杏仁。”

    唐堂看了王宽成一眼:“你没有看清楚伤寒论中,对杏仁都要去皮去尖啊。”

    “那就是苦杏仁有毒,都在皮和尖,这才要去掉入药。你们竟然用甜杏仁代替。”

    “这两种杏仁都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甜杏仁甘甜,无毒,对干咳无痰,废虚久咳等有些缓解作用,不能平喘。苦杏仁就是平喘,止咳,润肺。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多痰、咳嗽、气喘等有很好的作用。”

    “麻黄汤就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用了甜杏仁,就不对症了,而且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这计量都不对。”

    王宽成老脸通红的笑着:“都是我没有得到真传,用的都是南杏仁。”

    肖晴没想到导师在唐堂面前如此的认错了,都搞得她脸色通红,很是尴尬。

    傍边的一个研究生悄悄的拉了她一下,示意她别乱说话了。

    唐堂就对王宽成笑了笑:“这是你们对药理不精通。以为这两种杏仁的区别不大,就可以代替。”

    “现在这样的中医,不少啊。才导致药方开队了,其中的药物被替代了,就对病情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甚至导致病情反反复复。”

    这些老中医,可都是中医泰斗,是行家。听了唐堂这一番话,当即都明白了,唐堂说的却是很有见地,不愧是能起死回生的仙医。

    李德林的老脸都忍不住红了起来,不好意思的说:“师父,我也犯过这种错。”

    “有些药方,因为其中的药物不全时,就用区别不大的同类药物代替。那效果真的是不很好,甚至反反复复。”

    “现在师父这一指点,我就明白了原因了。”

    其他的中医泰斗,也都不好意思的点头承认了自己的错。

    他们在和唐堂说说笑笑。

    王家派来的杀手,在唐堂的别墅附近密切关注着。

    他们都准备等吴传声那些名老中医离开唐堂家后,就准备对唐堂动手,除掉他。

    过了一个钟头,省中医院药剂科的副主任亲自把麻黄汤的药物送来了,苦杏仁和甜杏仁各一袋。

    那电子秤,别墅有。

    保姆很熟悉的拿了出来。

    唐堂就对肖晴淡淡的说:“你来。”

    “先把甜杏仁称下,再把苦杏仁称一下,都是七十枚。”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316/70068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316/70068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