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59章 后果自负

第59章 后果自负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智宵要做的事业会很大,有在自行培养人才,帮手则是越多越好,向外部聘任人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不,孔丘已经被驱逐,门徒因为各种原因大半四散,还是有数百人选择跟随,不止智宵想要招揽一些孔丘的门徒,好些人其实都在下手。

    仲由以及一些门徒留在鲁国为三桓效力。

    端木赐(子贡)则是回国的同时,带着一些门徒想为卫国效力。

    其余四散的门徒,基本上也是各自回到母国。

    智宵因为是晋国卿位家族世孙的关系,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报,听说一些回到楚国的门徒正在极力走动,恳求楚国的一些贵族向楚君轸推荐孔丘,似乎是取得了一些成效。

    楚国在任的令尹子西则是清楚孔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极力反对楚君轸聘任孔丘为官。

    话说,孔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春秋各国的史书去看,不止楚国令尹子西反对聘任孔丘为官,齐国的执政晏婴也是大力反对齐景公聘任孔丘做官。

    卫君元的心腹大臣弥子瑕对孔丘的评价也是极差,连带端木赐因为是孔丘的弟子在回国后也发展得极不顺利。

    好些在当代有贤名的人都对孔丘是负面评价,其中晏婴更是一位差点完成“三不朽”的当代贤臣。

    这些人对孔丘的评价,大多还是到现代考古挖掘才现世,要不然谁能想到堂堂的至圣先师在活着的时候会有那般评价呢?

    当然了,人怎么可能全部都给好的评价,比较要命的是给孔丘负面评价的人基本是当时的贤人。

    智宵并不在乎孔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反正他又没想过要聘任孔丘,要的只是那些门徒的一部分罢了。

    这些门徒很厉害,不止一个个文武双全,好些人还早早就搞懂了舆论的重要性,并且给孔丘立了传(论语)。

    日后的百家创始人,他们好些还是那一批门徒的学生!

    作为晋国卿位家族的世孙,智氏的家主智跞目前还是晋国的元戎,亲自过来招揽仲由已经算是给了超高的礼遇。

    仲由却是一脸的犹豫,好像是想拒绝,又怕智宵给出这样的礼遇再拒绝显得很不识相。

    智宵当然不会因为仲由拒绝而杀人,只是传出去的话,不止会让智宵难堪,还会让世人觉得孔丘的弟子非常不识抬举。

    当前的孔丘处境很艰难,一旦得罪了晋国的卿位家族,可以想象孔丘接下来的处境会更艰难,连带鲁国极可能也会遭受牵连。

    老实说,智宵看到仲由露出犹豫的表情,一下子心里就比较不高兴了。

    “仲由若有难处,宵并不勉强。”智宵看似大度地说道。

    智宵以退为进之下,弄得仲由想拒绝都不成了。

    “卞仲由愿为世孙驱策。”仲由说的‘卞’是一个地名。

    现在的人,他们的前缀会根据情况出现变化。

    仲由使用的自称很有讲究,他是一个没有封地的贵族,仲由就是名,字是子路,自称卞仲由就是在正式介绍自己的详细来历。

    如果仲由是在跟不知道自己出身的人介绍,应该自称鲁仲由,也就是以国号为前缀。

    这种规则适用在任何人身上,比如智宵跟不知道智氏的人自我介绍,会使用的自称叫晋宵,进而再介绍自己的姓与氏。

    类似的情况在后世依旧相通,主持秦国变法的那位鞅,他因为是卫国人的关系,给秦孝公的自称就是卫鞅,后来改称商鞅是因为获得了一块叫“商”的封地。

    带着兴致而来的智宵虽然成功招揽了仲由,走时则是没怎么高兴,甚至都没有第一时间将仲由从战俘营带走。

    “宰,这是……”程集一直在等智宵回来,看到智宵的脸色,好奇发问。

    智宵没有什么好隐瞒,将刚才去招揽仲由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

    听完的程集露出了不忿的表情,话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先讲在等智宵的本意,道:“正卿已下令,两日后开拔往‘共’地。”

    智宵马上将脑子里的杂念驱离。

    五万齐军已经去了“沫”地,证实了一些猜测。也就是齐军根本不想像宋军、鲁军和卫军直接与晋军交战。

    明知道齐军往“沫”地而去,智跞却下令大军前往“共”地,显然同样不想在这个时候跟齐军作战。

    怎么说呢?只能说范氏、中行氏等家族没有和赵氏分出胜负或是两败俱伤之前,大家的想法相当一致,只想着尽可能保存实力。

    然而,发生在汾水中上游的战事不会那么快出现结果,甚至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等家族根本不会在汾水中上游的东岸分出胜负,能够让这一场交战出现最终结果的地点一定是在“晋阳”这个地方。

    再一次踏上行军路途的时候,智宵与智跞同乘一乘战车。

    之前智跞太忙,忙到没有时间了解智宵为什么那么能打,一路上不停在问相关的事情。

    这一世,智宵发现自己天生神力,怎么可能不玩命学习杀人技?

    别看致师只是发生在同一天,背后是智宵四年多的时间内不知道挥洒了多少的汗水。

    智跞问起了其它的事情,道:“听闻宵招揽仲由,为何不使之同伍而行?”

    那一天之后,智宵又让仲由在战俘营待了两天,随后才派程集去接人。

    将人接出来之后,智宵并没有让仲由待在军中,给了一乘战车,又在鲁军战俘里挑了一名驭手和十名士兵,连车带马还配上驭手与士兵一起交给仲由,并且还赠予了一些粮食。

    这样的行为就一个意思,仲由既然不想为智氏效力大可走人。

    至于仲由是真的离去,还是什么个情况,后面智宵就没有关注了。

    用现代的一句话,谁还不是个宝宝,没有一个傲娇的时候。

    小破球又不是离开仲由就不会转,对不对?

    若是仲由真的就此离开,智宵必定会得到一个美名,作为衬托的仲由会是什么名声都懂的。

    在接下来,智氏与魏氏的联军要前往“共”地尽情攻城略地,一边等着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等家族交战的结果。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261/69932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261/69932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