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2章 竟有如此狂妄之人

第42章 竟有如此狂妄之人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按理来说,晋君午是一国之君,应该享有君主的特权,也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然而,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理所当然呢?本身的能力不足,或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格局,拥有权柄却是遭受压制,讲道理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智氏、魏氏和韩氏在范氏、中行氏对上赵氏的事情中,或多或少都有做点什么,可能是推波助澜,也能是从中许下一些什么承诺,可算等到范氏和中行氏做出了发昏的行为,晋君午想伸手摘熟透的桃子,纯粹就是在想屁吃了。

    当然了,智跞、韩不信和魏侈并没有直接拒绝或顶撞晋君午,尽力维持着君臣该有的体面,说来讲去则就是不答应晋君午的一些决议。

    听说,只是听说,近来晋君午不断闹脾气,甚至破骂所有卿大夫都是乱臣贼子。

    看起来晋君午非常暴怒,有点失去了作为君主的体面,一旦有除了破骂之外的举动,说不得需要旁人做点什么来帮忙维持体面了。

    “城邑归属变幻,三家却是无甚兵力折损,实力仍旧俱在,我等此时介入胜败难料。”

    “中军佐龟缩‘晋阳’一地,赵氏必有其谋划?我若轻举妄动,恐使中军佐谋划难以施行。”

    “范氏、中行氏、赵氏耗费数岁部署、调兵,我等仓促应对,难有短时准备妥当之能,奈何奈何。”

    前面说的都对,最后一句就有点不要脸了。

    智宵看着还在继续说话的韩不信,心想:“连一惯与赵氏交好的韩氏都这样,怎么能怪智氏和魏氏不地道呢?”

    说句难听的话,智氏、魏氏和韩氏或许有所谋划,范氏与赵氏的矛盾却是早就存在了。

    那么一旦智氏、魏氏和韩氏过早下场,不管是向哪一方开战,范氏、中行氏或赵氏的实力没有受损,过早下场不止是在帮其中的一方挡刀,做替死鬼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老大和老二做斗争,老三却是被打死了,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对?

    总而言之,赵氏、范氏、中行氏都还保存实力,智氏、魏氏和韩氏要的是他们打得两败俱伤再下场,不可能随随便便入场的。

    因为赵鞅玩了一手闪击战又马上龟缩回去,范氏、中行、邯郸氏等等家族的这一个阵营春播遭受影响,连带智氏、魏氏、韩氏等保持中立的家族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响。

    不管这一次晋国的内战结果怎么样,打从实际上晋国的国力绝对是受损了。

    智跞脸色有些不好看地说道:“楚国、齐国、郑国、卫国……”,念了将近十个诸侯国的国号,再接着往下说:“齐国、宋国、鲁国、卫国蠢蠢欲动,有介入我国内战趋势。”

    魏侈立刻比较紧张地问道:“楚国可有异动?”

    楚国啊?晋国曾经最大的对手,哪怕楚国现在状况堪忧,晋国说什么也不能放松警惕心的。

    如果不是楚国正在跟吴国纠缠不清,与晋国打了百多年的楚国不可能放过这一次干涉晋国内政的绝佳机会。

    现如今的楚国非常不好受,他们在跟吴国的较量中可以说全面落于下风,一度连都城“郢”都被吴军攻占。

    想着要挑战晋国霸权的吴国倒是想介入,但是夫差只是提了一个话头,马上遭到了伍子胥、孙武、公孙圣,王孙骆等人的反对。

    这些吴国大臣就一个意思,很辛苦才压制住楚国,吴国更应该做的是想办法蚕食楚国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乃至于彻底将楚国打死,暂时还是不要去刺激晋国的神经了。

    该怎么说呢?吴王夫差的这一套班底确实不错,着实分得清缓急轻重。

    众人听说楚国忙于招架吴国的征讨,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不免有了其它的担忧。

    只是担忧吴国成为下一个强劲对手还为时过早,他们在想的是怎么在这一次内战中获利更多,再来就是阻止国君与公族占太多便宜。

    “主上!”

    众人正在商讨,魏氏的家臣伯庸过来了。

    几乎是后一脚的功夫,张武以及韩氏的家臣阚武也到来。

    他们带来的消息相同,讲的是范吉射传檄四方,大骂晋君午昏聩又无能,同时将智跞、赵鞅、魏侈、韩不信全部骂了一遍。

    这人简直牛逼,无差别开地图炮,把能得罪的人全给得罪了一遍。

    智宵知道范吉射无比嚣张,不理解怎么就能嚣张到这种程度。

    之前,范吉射想要争取智氏、魏氏和韩氏,采取的手段就显得非常不合适。

    现下,范吉射又搞了这么一出。

    他们是以为范氏与中行氏联合,再加上邯郸氏、涉氏、宁氏、瞒氏等一些家族,有抗衡其余所有人的实力了?

    “以前还以为范吉射只是又贪又蠢,没想到完全是脑子不正常。他们不会以为占领赵氏那些城邑,等于是获得内战的胜利,想着要在晋国当第一权臣,才想要传檄强压所有人?”智宵承认自己不懂范吉射的脑回路。

    如果赵鞅知道范吉射传檄得罪那么多人,一定会狂喜的?

    当下的赵氏独木难支,说是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都不为过,十分渴望能够得到外来助力。

    晋君午会那么急切,某方面正是赵鞅一再求援所导致,结果被智氏、魏氏和韩氏一再找理由搪塞。

    这一下范吉射主动招惹智氏、魏氏和韩氏,对赵氏来说不啻是久经大旱之后天降甘露级别一般的好消息。

    智跞不知道是不是怒极而笑,先“哈哈哈……”笑了一会,随后沉下脸说道:“我本不欲手足相残,奈何……”

    檄文上有中行寅的署名。

    智氏是脱离了荀氏,只是无论怎么说跟中行氏还是沾亲带故,哪怕是为了名声好听一些,私底下怎么算计不传出去就好,明面上怎么都该维持基本的体面。

    这下好了,中行寅在范吉射的檄文上署名,开地图炮也就算了,以人臣的身份对晋君午不敬,叛逆的身份也算是坐实。

    那么,智氏执行国君的命令平叛,过程中对中行氏做了什么,是不是变成在执行人臣的本分了呢?

    等,继续等,智跞根本不对范吉射的狂妄有激烈反应,一方是等范氏和中行氏自己犯下致命错误,再来则是看赵氏将有什么新举动。

    到了临近秋季的时候,果然是有了新的变化,赵鞅再一次主动出击,兵发“邯郸”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4261/69932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4261/69932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