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中山靖王儿子多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刘备入内觐见时,最为紧张的,算是太监张怀了。

    因为之前张杨让暗影卫要他转告天子,不要搞任何小动作,就简简单单挨着时间就好。

    可是天子似乎并不认同。

    原本刘备想要觐见时,荀彧还曾暗示过,要天子回绝。

    张怀也觉得应该回绝。

    可是天子却难得的硬气了。

    这样的结果,荀彧不是很开心,张怀也不开心。

    不是因为张怀站在张杨这边的,事实上张怀更在意天子的安危。

    正是因为张怀更在意天子的安危,所以他才更相信张杨的话。

    天子不愿意听,张怀也不好多说。

    荀彧也是一样,原本在他看来,曹操不在许昌,实在不想节外生枝,刘备见不见天子本没多大意义。

    就是因为没多大意义,他才不想刘备去觐见。

    可天子坚持,那就让他坚持,仔细看着就好。

    天子与刘备闲聊几句之后,就谈到了刘备的出身问题。

    “臣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备的声音洪亮,在殿门附近站立的荀彧也听得清清楚楚。

    荀彧心中一凛,暗道事终于还是来了!

    他就知道刘备不会无缘无故要来觐见天子,而且还选在曹操不在的时候。

    这其中若说没有一点意图他荀彧是不信的。

    刘备出招,天子肯定会顺势接招,然后由天子承认刘备的汉室正统?

    荀彧脑子飞快地转动着。

    这时候,他就见有一名太监正朝宫门外走来。

    他知道,这是天子要太监去拿宗族世谱查验。

    怎么办?

    在荀彧来讲,在他主持许昌的时候,要是让刘备顺利得到天子的诏令认可,让他成了正统,那他的罪责可就大了去了!

    荀彧忠于汉室,但是他忠于的是天子汉献帝所在的正统汉室,而不是刘备这样的卖草鞋的所谓汉室宗亲。

    荀彧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太监,想看看太监打算怎么做。

    却见那太监在走过自己身边时,脚步放慢了下来。

    “大人,小的是不是可以一会回复陛下说宗族世谱当年在洛阳已经遗失了?”

    荀彧点点头,觉得这个内侍聪明,自己没说一句话,他就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

    他刚想让内侍就这么干,忽而一想,又轻声道:“不用,你去拿过来,把刘备和他父亲那一栏抹掉!”

    内侍点点头,出了宫殿门。

    张怀来到宗族典柜,取出世谱,快速看了一眼,发现中山靖王刘胜竟然有一百多位儿子,张怀立即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他直接不找了,就拿着中山靖王刘胜这一份子女的世谱就回到内殿。

    荀彧在宫门口朝他看了一眼,张怀微微点头。

    荀彧就明白了。

    张怀来到天子陛下一侧,展开世谱,道:“陛下,经查中山靖王刘胜世谱,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

    天子和刘备均都一喜。

    “中山靖王刘胜生一百二十一子。由于子嗣实在众多,世谱便只有记载中山靖王刘胜一百二十一子以及三代内的名字,并无这一百二十一子三代后子嗣的信息。”

    “啊?”

    这下天子刘协和刘备都惊讶了!

    大家只是想着不知道有没有记载刘备的名字,哪知这中山靖王有一百二十一子,更不用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第十六七代子孙,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天子忽然也理解了为什么会没有记载后面的,实在是难以记载啊!

    刘备听了之后,差点晕过去。

    他来觐见天子,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天子的背书。若是天子有诏令,认可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那么,自己之后就可以凭此身份名正言顺地扩大势力了。

    哪知……

    但是他也无法反驳,因为隐约记得当年父亲也曾说过。

    更何况,这是明明白白记录在册的,也由不得刘备反驳。

    荀彧听到这话,站在宫门口不禁咧嘴笑了。

    原来是虚惊一场。

    他也相信这个肯定不是小太监做的手脚,因为这事随便往上一查就可以查明,现在的天子也已经不是孩子了,这个骗不了他。

    也就是说,这是真的。

    怪不得刘备会在那卖草鞋,确实,就算是真的汉室宗亲,一百多个儿子的第十七代子孙,那数量庞大的卖草鞋也不出奇。

    听到这个结果,天子刘协意兴阑珊的和刘备敷衍了几句,随便给刘备封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官职,然后刘备就出了宫门。

    天子刘协还不甘心,问太监张怀拿来世谱,他要亲自验证。

    事实上他只是看了中山靖王刘胜十几个儿子孙子的记录之后头就开始晕了。

    因为他知道后面还有一百多个,加上孙子有四五百甚至一千以上。

    这还是第三辈孙子辈,而刘备就算存在世谱之中,那也是至少十六七代之后,这世谱又哪里写得下?又有谁能去梳理得清楚?

    天子将世谱交给张怀,叹了一口气,晃晃悠悠地回寝宫了。

    张怀则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荀彧远远地看着天子转入内宫的模样,背负双手,转头离开了皇宫。

    这时候,心灰意冷的刘备正走出宫门,送他出门的,正是刘备之前的好友孔融。

    “玄德毋须失意,玄德汉室宗亲之后,融等都是确信的,实是皇宫几度搬迁,世谱有损,也属正常。”

    刘备听闻,对着孔融鞠躬道:“备谢孔大人为备正名。”

    孔融微微一笑,道:“不知玄德如今意欲何往?”

    刘备如今的尴尬处境,孔融就算身在许昌也是知晓的。

    说是豫州刺史,可豫州基本已经被曹操和张杨瓜分了,刘备只是占据了沛郡的三两城而已。

    别说刺史了,就算是太守都名不副实。

    刘备感受到了孔融的关切之意,想着自己现在兵马全都带出来了,也不需要忌讳太多,更何况孔融也不是会出卖自己的人。

    于是答道:“前些天刘表来信,希望我过去帮他……”

    孔融点点头,道:“既是要去荆州,你可以去拜访一下襄阳水镜先生,必能有所助益。”

    刘备一听,惊喜道:“原来司马先生去了襄阳,备谢孔先生告知……”

    孔融微微笑着,转身回了皇宫。

    刘备离开皇宫之后,又拜会了几位文臣,其中就有伏皇后之父伏完和董贵妃兄长董承。

    拜会之后刘备也不在许昌久留,立即选择离开,前往荆州。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9/139970/594390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9/139970/594390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