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测字有道 > 第215章 错综复杂

第215章 错综复杂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马副市长宴请我们以后

    他跟二师兄和我说道:“张总,钱先生,我接下来还有政府的几个重要会要参加。

    非常抱歉,接下来恐怕就没有充足时间陪两位考察了。

    我已经把业务部分,交代给了我们旅游局的翟局长负责。

    接下来他会和你们对接参观行程和业务,祝你们信城考察愉快!”

    说完,信城旅游局副局长:翟凌峰

    快步走过来和我们握手接洽,我和二师兄跟马市长握手告别。

    翟局长本人,看起来也非常精干,西装革履,说话干脆利落。

    通过刚才宴会介绍,我们才得知。

    以前翟局是在恩施做旅游局副局长,因为业绩突出。

    在的“全国百强县人才扶贫交流会”上,主动要求到信城市任职的。

    接下来,翟局首先安排,陪我们一起去信城市规模最大的茶企:文欣茶叶去考察。

    翟局长介绍道:“文欣茶业”,目前可是我们信城市的优势龙头茶企。

    “企业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深挖信城本地深厚茶文化,推陈出新。

    打造了豫南地区茶文化发展的优秀典范。”

    二师兄听完,微微一笑:“翟局长,您说的没错!

    其实我们上京文旅,和‘文欣茶业’打交道的日子也有些年头了。”

    “喔?是吗?”

    “看来我们叫英雄所见略同啊,这样看来,咱们企业政府之间,更有友好合作的基础了。”

    翟局长开朗地笑着说道。

    “那咱们就老朋友重逢,再听听老朋友的新故事!”二师兄和翟局我们一起走向了外面的考察车队。

    车队一路奔驰,平稳抵达了文欣茶园。

    文欣茶业老总,张文欣已经在茶园门口带人等候了。

    “翟局,张总,钱先生,久违了!

    欢迎你们光临文欣茶业,莅临指导。”

    翟局长伸手和文欣茶业老总握手。

    二师兄和我也依次和张总握手。

    翟局长打趣道:

    “两位张总,你们说白了,还是一家人啊,天下张家一家亲嘛。”

    二师兄,张文欣,我们一起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我们两家也算是老相识了,欢迎逸尘兄来文欣考察。

    希望我们能够达成新的合作,为信城茶文化产业,增砖添瓦”。

    张文欣张总说完,就引领我们走进了企业文化大厅。

    他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述了“文欣茶业”的发展创业史:

    “十四岁时,我就从初中辍学回家,成了家里的得力劳动力;

    十七岁时,我离开乡村,走入城市,想要闯出一片天下;

    二十岁时,我倾尽积蓄开了第一家茶庄,成了信城最年轻的茶庄老板;

    三十三岁时,我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称号;

    四十一岁时,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说实在话,这是我小时候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就。

    我的一生,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卖鸡蛋的穷小子,到一个信城茶文化代言人。

    从一个不分日夜奔波于茶园乡间四处采购茶叶的商贩。

    到进入人民大会堂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言献策的人大代表,我一直感谢国家的培养。

    我与茶,互相成全,可以说:茶改变了我的命运,而‘文欣茶业’也改变了信城茶的命运。

    张文欣张总声情并茂,饱含深情继续讲道:

    “做茶叶是一次机缘巧合。”

    “接触茶前,为了补贴家用,我养过鸭子,卖过菜,也卖过鸡蛋。

    都没有赚到什么大钱。

    那时候的我还不过是个十七岁左右的少年。

    一个人到离家三十五公里外的信城市贩卖鸡蛋。

    一枚鸡蛋能赚五厘钱,我常常提着鸡蛋穿梭在大街小巷,还得提防鸡蛋被打碎。”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姐夫。

    我发现卖茶叶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卖鸡蛋,而且茶叶容易携带又没有打碎的风险。

    就这样,我更弦易辙,卖起了茶叶。

    开始的时候,同所有的茶贩一样,我们都是摆地摊卖茶叶。

    但是不同的是,我处处留心,总是能先行一步,把自家茶叶抬高一个层次。

    别人摆一个编织袋,我就摆两三个编织袋。

    而在选择心理的影响下,顾客便容易被我的摊位吸引过来。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贩开始用报纸包茶。

    我便做了市场调研,发现用塑料袋装茶,能防潮防虫,更受顾客欢迎。

    其他茶贩换用塑料袋时,我又换用铁桶装茶,总是快人一步。

    到最后,其他人还在路边摆摊时,我已经买了三轮,摆在三轮上面卖。

    就这样,我的茶叶总是比别人的卖得好。

    两年后,信城市提出建设“中国茶都”,决定举办第一届茶叶节。

    并投巨资建设了幸福路茶叶市场。

    当时,茶叶市场规定的商铺房租为一个月五百元,加上税收和水电费以及其他各项费用。

    若要维持这样一个市场,一年差不多得一万元。

    而当时的一万元是笔大钱,所以在大风险面前,习惯了摆地摊经营的茶商们,没一个人敢进驻市场。

    而这时候的我,凭借着三年的勤劳,已经积攒了一万多元钱。

    拥有了进驻市场的资本,但是如果经营不善,那我三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我经过认真思考,认为茶庄的消费群体要高于地摊,利润会更丰厚。

    就这样,我选择进驻市场,成了信城茶叶市场最年轻的茶庄老板。

    而事实证明,我的这一选择是相当正确的。

    “茶庄的经营甚至好得超过了我的想象。”

    生意虽好,却也是十分辛苦的。

    为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信誉,在谷雨前的采茶时节,我常常深夜两三点就起床到五十公里外的大山茶区。

    穿梭于茶叶批发市场,翻山越岭到茶园和茶农家中看茶样,挑选质量可靠的茶叶。

    饿了,啃一个干馒头;渴了,喝几口清凉的山泉水。

    有付出就有回报,我的生意在我的努力下节节上升。

    而之后的信城每年都举办中国信城茶叶节。

    从历年的茶叶节盛况中,我看到了茶叶的美好前景。

    而长期与茶打交道,也使得我爱上了茶。

    我认为经营茶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从那时起,我就再也没有改变过主意,决定一辈子都专心经营茶叶,推广茶文化。

    1994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勾划和筹备,我成立了文欣茶叶有限公司。

    我花三万八千元买了一间房,作为文欣茶叶有限公司的办公室。

    从此开始了在茶途中漫长的征程。

    张文欣激动地说道:“我把茶当做我的事业,干事业,最重要的就是专注、执着,才能达到‘水滴石穿’的目的。

    才能在你所从事的那个行业成为顶尖。”

    与茶结缘后,我就没再尝试其他行业,他相信只要方向选对了,再加上执着专注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

    张总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述,让我们对“文欣茶业”的品牌和张总本人,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印象。

    张总稍事停顿,热情邀请翟局长和我们走进文欣茶室品茶。

    “来来来,翟局,张总,钱经理,一起尝尝我们最新款的信城毛尖。”

    我们走进茶室坐定,被周边美景所陶醉: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茶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

    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听张文欣张总继续分享他的创业史:

    “创业就像人生道路,没有所谓一帆风顺。

    我们文欣茶业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9/139562/593321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9/139562/593321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