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测字有道 > 第52章 巧遇活佛

第52章 巧遇活佛

推荐阅读: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傲世狂帝恩仇录禅境觅心:修行之路诡玲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大师兄万岁!摆烂后,满级大佬成了团宠真千金穿成唯一远古圣雌被强制索爱

    海拔4300米的小镇花石峡。

    就像青藏公路上的五道梁,是检验游客高原反应的一大“门槛”。

    到了这里,如果你有明显高反症状,那么最好从此折返。

    因为前方的路况和自然环境更不会给你任何调养身体的机会。

    严酷的自然条件是花石峡的一大特点。

    据说这里常年低温寒冷,并且劲吹七级大风,曾经某着名旅行攻略对花石峡评价是“214国道上的鬼门关”!

    对于习惯了舒适、便捷的内地自驾游客来说,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地方,用餐、住宿都得尽量看开点,千万不能计较细节。

    我们来到小镇时,只有一家开着门的包子馆,店主是一位热情的河南人。

    他家当时只能提供牛肉馅、猪肉馅和素馅三种包子,再就是猪头肉拌菜。

    如果你觉得吃得不够丰富,也可以从隔壁小卖店买一瓶廉价青稞酒就着吃。

    但如果你还打算餐后吃点酸奶、水果之类,那么真抱歉,这里确实没有。

    不过小卖店里兴许摆着几瓶陈年水果罐头,千万别看保质期,闭着眼吃就行了。

    镇上有两家宾馆,没有了比较的余地,哪家有房就住哪家。

    我们就选了其中藏式风格比较突出的一家靠近雪山的宾馆。

    其他驴友对我们说,如果你选的那家既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厕所,也不用大惊小怪,因为另一家情况也差不多。

    而镇子上唯一的公共厕所则在距宾馆几百米外的加油站里……

    其实,唐蕃古道对于食宿来说,普遍都是如此,唐蕃古道景美路难行,所以食宿我们也就没有拘于小节。

    起床后,周蓉我们洗漱完毕,收拾好行装,准备奔赴下一个地点。

    结果在我们准备上车的时候,发现酒店前台,往厨房那边拐弯的地方,躺着一个人。

    通过服饰判断,这是典型的藏传佛教的一个活佛。

    因为学医的关系,救死扶伤就是我的自然天职,下意识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我就快速趋步向前,帮他检查了下呼吸,摸了下脉搏。

    这时候,我发现他呼吸几乎没有了,脉搏也如游丝。

    我抓紧时间给他做了心脏复苏和人工呼吸,并且顺手从手腕上随身携带的针灸银针,给他入穴针灸。

    过了大约五分钟,他逐渐有了自主呼吸,然后咳嗽了两声。

    当他睁开眼时候,发现是我们救治了他,他表示非常感激。

    他说:“我叫杰华嘉措,是这边哲苏寺的一位活佛,昨天来这里,为几位吉人诵经超度。

    然后今天早上起床,准备吃早餐时候,端着酥油茶,就忽然昏倒了。

    多亏了你们二位好心人的救助,也算是咱们前世的缘分。”

    然后,活佛就盛情邀请我们进寺,在静室里,招待了我们。

    他给我们讲述了他的身世。

    杰华嘉措上师说:“我虽然出生在文革期间,但由于当时年纪小,对文革没有什么很深刻的印象。毛主席是1976年9月9日圆寂,朱德、周恩来也是在那一年过世。”

    毛主席圆寂时,我在读小学,我们学校与村民一起举办了一场哀悼会。

    我当时只有6岁,老师让我拿着毛主席语录本,在毛主席的照片和花圈面前站了两小时,以此哀悼,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许笑,这个对我的影响很深。

    自1979年起,我国宗教政策逐步放开,那时我才9岁,一直在寺庙学习读经,同时在村校里学习汉文;

    1984年,四川甘孜州炉霍县的二十二座寺院得到政府的批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之光逐步照射到藏区,僧人们开始忙于寺院建设,召集僧人,培养后人。

    当时我才14岁,可以与其他僧人一起参与超度仪轨、会供法会等各种法事活动。

    在我12岁时,着名大圆满灵修导师尼玛慈诚仁波切从西藏那曲的巴青县来到康区新龙贡嘉寺,炉霍易日寺、旺达寺、吉绒寺的很多僧人去新龙,拜见尼玛慈诚大师,学修《阿赤大圆满》、《耳传大圆满法》。

    回来后,经常给我们讲他的故事,比如尼玛慈诚长期辟谷、晚上不睡觉、常修托噶法,即光修等等。

    我13岁时,尼玛慈诚仁波切从新龙赶往阿坝,路过炉霍县,在炉霍县泥巴乡旺达寺待了几天,那时我小学已毕业,初中没能上,所以可以在寺院里专职学习经文。

    之前我是兼职学读经,因为我还要上小学。

    自从拜尼玛慈诚大师为师起,我不但专职读经,还对大圆满前行法进行闻、思、修慧,打下修行旅程的基础。

    记得当时我与易日寺的几位老僧一同前往旺达寺,拜访这位虽未曾见过、但却充满了传奇故事的大师,顺便求法。

    易日寺离旺达寺有70公里,步行有一天的旅程。我记得当时我们走了很长时间的路,路上遇到了一辆拖拉机,坐了一段路,中途又下了拖拉机,步行一段才到达目的地。

    大师住在南喀俄色活佛家,我们进门后,大师很高兴地告诉我们说:我的愿望就是收一些乐意修行的弟子并传法,如今你们有需求传法或闻法,这就是最好的安排,珍惜缘分好好修行。

    大师为我们传授了夏匝巴大师的《大圆满前行法海言教》的传承,同时传授盖阔本尊的灌顶。

    但当年我还太小,加上与大师语言不通,文化相差甚远,没有特别深刻的体会,就听懂了一句话,说:拖拉乐松,是一种带有玩笑性质的成语,意思是一直往上。

    后来他的弟子,也是我的第一位大圆满老师江华嘉措仁波切给我详细讲了一遍《法海言教》、《法身佛发言文》的全部内容,我就这样稀里糊涂走上了修行路。

    同时,也让我成为了真正的密宗信徒。

    当然受到灌顶之后,必须修本尊,最起码闭关百日,可我当时年小,家庭条件不允许,所以二十七岁才能闭关百日

    杰华嘉措上师一口气给我们讲述了他前半生的故事,也讲述了他这么多年所领悟的佛法真谛,让我们受益匪浅。

    上师还说:“贵人你一看很有佛缘,医者仁心,佛道医三道皆通,功德无量。”

    上师还送了我和周蓉一人一件法物,一个活佛亲身佩戴多年的藏传天珠,一个活佛念经盘玩的金刚手串。

    并且祝福我们:“扎西德勒。”

    我们辞别上师,又踏上了继续前行之路,上师表示,我们还有缘分再会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9/139562/593319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9/139562/593319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