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华章 > 第1312章 请朝廷为晋国公准备后事

第1312章 请朝廷为晋国公准备后事

推荐阅读:重生后,我把渣男贱女锁一窝神女之恋武侠:从落魄侯府世子到绝世武帝不小心成了狼人透视:十万大山成了我的黄金宝库魔兽:狼人传虚镜之逆命宠妃作妖日常我在轮回中枯萎的碎冰蓝

    太医院的首席太医汤济世亲自上前为王忠嗣把脉,一炷香之后方才给出诊断。

    “晋国公脉象紊乱,身体高热,五脏不稳,看起来确实病的不轻。”

    公孙芷恳求道:“请汤太医赐我夫君良药,让他早日康复。”

    “老朽定当尽力而为!”

    汤太医起身,又让随行的其他太医为王忠嗣把脉。

    随后,五位太医聚在一起来了个会诊,对王忠嗣的病情交换了意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风寒反复发作,并得了一种瘟疫。

    这年头还没有“病毒”这个词语,对反复发作的疾病统统冠以“瘟疫、疠风”等称呼,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谓是要命的大病。

    公孙芷闻言惊慌不已,再三恳求汤太医等人配药。

    几名太医从长安来的时候带了许多草药,很快就为王忠嗣配了药方,公孙芷亲自下厨为丈夫煎药。

    王忠嗣在床上病恹恹的道:“咳咳……连三郎都来龙泉接我这个病夫了,愚兄不能再拖下去了,咳咳……我们明日便出发。”

    李琚担忧的道:“义兄病的如此严重,我看暂时不宜上路,等病情好转一些再上路不迟。”

    李亨道:“那你我兄弟便给陛下上书,禀告义兄的病情。”

    当下李亨亲自提笔,把王忠嗣的病情如实描述了一番,最后又让李琚与五名太医全部签了字,这才交给驿站发出,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夜晚王忠嗣不让公孙芷与自己住在一起:“为夫得了瘟疫,你与我住在一起有感染的风险,不可同住。”

    “你是妾身的丈夫,妾身理当与夫君同患难。”公孙氏一开始不同意。

    但王忠嗣态度十分坚决:“若为夫病死了,莫非你也要与我共赴黄泉?你我若是都死了,谁来抚养四郎?”

    公孙芷没办法,只能与王忠嗣分房睡。

    打发走了公孙芷,王忠嗣趁着深夜无人,再次跑到后殿的水缸里泡了两个时辰。

    大殿周围有好几口水缸,里面常年装满水,主要是为了防患火灾,谁也没想到王忠嗣会在里面自虐。

    虽然已经是四月中旬,但长白山附近的深夜仍旧有些寒冷,晚上的温度低至五六度左右。

    别说王忠嗣一个感冒患者,就算是健康的汉子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我要把自己折腾的半死,我看谁还敢说我装病?”

    王忠嗣踉踉跄跄的从水缸里爬出来,悄悄走进浴房换了衣衫,踉踉跄跄的返回了卧室。

    连续吃了两天的药,王忠嗣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这让汤济世等太医束手无策。

    “唉……这可如何是好?”

    李亨傻眼了,实在没想到王忠嗣病的这样厉害。

    “回长安、回长安……咳咳!”

    王忠嗣在床上大喊大叫,“只恐我王忠嗣命不久矣,就算要死,我……王忠嗣也要死在长安,免得有人诋毁我,说我拥兵自重,诈病不归……”

    汤济世等人又给王忠嗣把了把脉,悄悄对李亨道:“晋国公已经病入膏肓,只恐命不久矣!”

    李亨见状与李琚、公孙芷一商量,决定趁着王忠嗣还没死,带着他回长安,走到哪算哪!

    吕恢见了王忠嗣这副模样,心中佩服的五体投地,实在想不到他是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副模样的?

    李亨命人准备了一辆马车,派人把王忠嗣抬进车厢,辞别龙泉郡的官员,踏上了返回长安的旅途。

    “回长安、回长安!”

    王忠嗣尽管难受的要死,但依旧扯着嗓子在马车里大喊:“我王忠嗣就算要死也要死在长安……”

    除了迎接王忠嗣回长安之外,李亨又奉命把渤海国王大钦茂以及一些重要官员押解回京,让他们在长安受审,免得在渤海出现变故。

    出城之前,李亨再次给皇帝写了一封书信,禀报王忠嗣病入膏肓,不知道能不能回到长安,请礼部提前做好发丧准备。

    伴随着粼粼的车轮声,李亨一行两千余人离开龙泉郡,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

    刚刚率兵抵达的安思顺与吕恢等地方官员一起送行,看到王忠嗣病情如此严重,安思顺惊讶不已。

    “哎呀……去年十月我离开龙泉,西征莫州的时候晋公尚且无恙,半年不见,竟然病的如此严重?”

    吕恢解释道:“晋公的病情初始尚可,只是后来反复发作,以至于越来越严重。”

    安思顺感慨道:“唉……果真是人有祸福旦夕,想不到晋公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病的如此严重。”

    “诸位公务繁忙,都回去!”

    李亨勒马挥手,阻止了送行的官员,“这都出来二十多里路了,到此为止!”

    吕恢来到马车前抹泪:“此次一别,还不知道能否再见到晋公,还望多多珍重。”

    王忠嗣病恹恹的演戏:“咳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先生保重……”

    等队伍逐渐消失在视野中,安思顺与吕恢等人方才返回龙泉郡。

    王忠嗣敢把渤海皇宫当做衙门,安思顺可没有这个胆量,他派人把宫门锁了,将原来的“渤海大将军府”当做衙门。

    安顿好了之后,安思顺立刻提笔写了一封奏折,向大唐皇帝禀报自己已经率兵掌控了龙泉郡,并顺带报告了王忠嗣的病情。

    奏折写好之后火漆封缄,传给驿站,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

    大概五六天之后,李瑛收到了李亨的第一封奏折,顺带还有王忠嗣的奏折。

    李亨在书信中说王忠嗣病情严重,不能下床,附带着还有李琚以及五名太医的签名。

    李瑛对此半信半疑。

    之所以怀疑,是因为李亨与王忠嗣交好,他完全有可能替王忠嗣撒谎,掩盖他抗旨不归,拥兵自重的行为。

    而相信的原因则是因为有汤济世等五名太医的签名。

    这五人是吉小庆奉命从太医院挑选的,平日里关系不怎么融洽,有人性格孤僻,有人沉默寡言,有人热衷于功名,反正很难抱团撒谎。

    如今五个人一致认为王忠嗣病重,确实有一定的可信度,李瑛不觉得王忠嗣敢拿刀逼着五个人欺君撒谎。

    毕竟王忠嗣在书信中已经明确表示将会择日返京,并在接到诏书之后派遣白孝德、卫伯玉三人统兵赶往辽东,已经服服体贴的交出了兵权。

    既然王忠嗣已经交出兵权了,怎么可能再威胁五名太医替他做伪证?

    “也许王忠嗣最近确实患了病,被五名太医恰好赶上!”

    李瑛做出了自己的猜测,同时感慨终于把王忠嗣整服气认怂了,他终究是没敢走出最后一步。

    “哼……有些人就这样,畏威而不畏德!”

    站在龙首原眺望关中大地的春色,李瑛心情大好,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根据李亨与王忠嗣的奏折来看,用不了几天,他们应该就会启程回长安了,大唐最大的隐患终于被化解了。

    另外,王忠嗣在书信中坚决不肯出任侍中之职,说自己只是长于军事,不通政事,不能担此重任,并建议重新启用颜杲卿为相。

    李瑛当即在第二天的早朝上出示了王忠嗣的诏书,并宣布召回正在弘农郡担任刺史的颜杲卿回京,重新出任门下省侍中。

    “陛下圣明!”

    对于李瑛的这个决定,满朝文武齐声称颂,一致赞成颜杲卿重任宰相。

    只有韦坚心里不是滋味,怎么看都像是李瑛跟颜杲卿在演戏,目的就是为了把王忠嗣给诳回长安。

    但颜杲卿众望所归,韦坚也不敢公开唱反调,只能跟随着大流一起支持颜杲卿重回中枢。

    三天之后,李瑛又收到了李亨的一封奏折,看完之后不由得瞠目结舌。

    李亨在书信中言之凿凿,下面还有李琚以及五名太医的签名,说王忠嗣不一定能活着回到长安,请礼部做好发丧准备。

    “什么?王忠嗣病入膏肓,快要死了?”

    李瑛一时间大脑有些短路。

    难道是自己误会王忠嗣了,他并没有拥兵自重,而是真的得了大病?

    “这事弄得……”

    李瑛有点不会了,下一步怎么操作?

    王忠嗣真要是死在了路上,那倒是显得自己疑心重,把王忠嗣给逼死了,弄不好还会有人怀疑自己派李亨把王忠嗣给毒死了。

    除了李亨的书信之外,还有安思顺的书信佐证,证明王忠嗣的病情确实很严重,让李瑛不得不信。

    前思后想一番,李瑛决定派遣老五李瑶、礼部尚书令狐承快马加鞭北上探望。

    如果王忠嗣病的确实厉害,那就在营州或者幽州养一段时间,免得在路上颠簸死了,自己再背上一个逼死功臣的骂名。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9/139128/623288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9/139128/623288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