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罗家村的情况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罗安见了他们,心中欢喜,几人躲过了战乱,或许罗家村的人,也活下来不少。

    罗老三忙放下怀中抱着的罗小五,把三人迎进屋里,未等坐下,就急忙问道:“二哥,村里的族人,都还好吗?”

    郑氏给几人端了碗热汤过来,“二哥,赶了这一路了,先喝碗热汤缓缓乏。”

    罗怀银接过,说着:“多谢弟妹”,罗怀福三人也忙站起来,“多谢嫂子”,“多谢婶子。”

    罗家村离着肃宁城足有三十多里地,以前来城里,罗怀银都是赶着驴车的,这次,三人却是天不亮就出了村子,一路腿着来的,现在天色都彻底黑下来了,才赶到。

    几人早上喝了一碗棒子面的糊糊,现在真是又渴又饿,又累。

    郑氏又忙去灶间做几样快些的饭菜,给三人填肚子。

    屋里,罗怀银说起了罗家村的情况。

    “族人都还好,鞑子兵过来的时候,巡逻的铁子哥最先发现了,从小路跑回了村里报信。

    村长早就让大家伙准备好了,背了粮食水囊,还有被褥衣裳,就躲进了山里。”

    “只是” 说到这里几人情绪都有些低落,“村里好多老人孩子,受不住冻,都没了。”

    “老大家的小丫丫,也没了。”

    他想到自己出生不到二岁的大孙女,心中不禁悲痛。可总算罗家村逃过一劫,没有被屠村,也算万幸了。

    罗老三拍拍他的肩膀,安慰着:“二哥,老大两口子年轻,咱们往前看。” 那小丫头罗老三也见过,见人就呵呵的逗你笑,衣裳头脸都很干净,家里人伺候的很用心。

    罗老三几岁上,罗老头就搬离了罗家村,除了清明寒食,三节两寿,其他时候很少带着一家人回去。

    罗家的祖父母去世后,罗老太和大嫂子又不对付,罗老头一家更是少回去。

    罗老三对罗家村,除了嫡亲的罗大伯一家,还有近枝的几家,其他的倒是不怎么熟悉。

    唏嘘一番,有些伤感,倒也不至于太难受。

    罗老三又换了个话题,“二哥,村里的地都种上了吗?”

    “种上了,县里发了粮种,上河村的田地还分给我们村一些。” 上河村被屠村,活下来的十之一二,整个村子都空荡荡的,安顺县令还安置了不少流民在上河村。

    “那就好,二哥种地是把好手,但愿今年老天爷能赏脸。”

    提起田地,罗怀银脸色终于见了笑意,

    说起田地,罗怀银可比罗老三强了不是一点半点,渐渐的气氛就热络了起来。

    罗怀银也提起了此行的目的,“三弟,我看前面的铺子都关着,这是还没开张?”

    罗老三:“开着呢,就是现在粮食,肉都少。海子那边听说鞑子也被赶走了,可这一路上太平不太平也不知道,还得打听打听消息,再去拉海货。现在每天开到酉时就关门了。”

    看看旁边的三个少年,罗老三主动开口道,“怀福他们还想出来做工,就还留在铺子里。”

    罗安听了刚才罗怀银的一番话,却是有了一个念头。铺子里现在生意不温不火的,有小四子那些少年人就够了。

    五里镇那边王家的院子已经退了,家宝在庄子这边管着,还雇佣了五个长工。这次春种,也请了短工帮忙。

    罗家村的三个少年人,却是和父祖种惯田地的。

    还有二伯刚才提起田地,有不少想法。

    那田地经年种同一种粮食会减产的情况,却是连司农寺也不曾想过的。

    罗安不由问道,“二伯,是怎么知道减产的,也许是雨水不足的原因?”

    罗怀银拍了下大腿,“那可不就是凑巧。那块地种了好几年的麦子,有一年垄头被徐家的牛吃了两分,第二年却是麦种不够,种的豆子。到了第三年,又全中了麦子,那地头的两分,麦子长得粗壮,那麦穗都长了半指。”

    罗怀银上有父兄压着,种田还是按着老辈的法子按部就班,许多想法都不能做。

    罗安弯起嘴角,“不若二伯来帮我种田。家里在城外有个庄子,二伯这些法子,尽管试。”

    “还有怀福叔,米堂兄和业堂兄,也去给二伯帮忙。”

    “二伯看咋样?”

    罗怀银没想到还有这好事,惊喜的不知道如何作答。

    罗老三是信得过二堂兄的人品的,也符合着,“就是不知道二哥家里能不能脱得开身?”

    罗怀银重重的点点头,“家里的田地有孩子她娘,和老大两口子,尽够了。” 他和米小子都出来,也给家里省了口粮。

    说定了罗怀银来庄子帮忙的事,郑氏手脚麻利的也张罗好了饭菜,端上来桌。

    热的白面馒头,白米粥,拌了碟萝卜丝,还有一碟子土豆丝炒肉,还有早几天卤的猪头肉切了一碟子。

    几人见了,不由眼睛发直,现在村里能喝上糊涂粥的人家都不多了。

    “二哥,你们先凑合着垫垫,明儿,让孩子他娘整治几个好菜,咱哥俩好好喝几杯。”

    罗怀银忙摆手,“够了,这就够了。”

    几人也确实饿了,狼吞虎咽的就大口吃了起来。

    第二日,罗怀银去车马行打听到了有去安顺县的行商,给了脚钱,托人给家里带了信,就跟着罗安去了庄子。

    杨县令揣着严至的书信,送到罗家时,却扑了个空。

    把信恭敬的交给了罗老三,得了罗安去庄子的消息,也打马出城,找了过去。

    罗安正带着罗怀银几人,介绍着她的规划,“二伯,这三块地都是试验田,已经种上了。旁边那几块就按着二伯的法子来。”

    “不过,种植的数据,生长周期和情况,可都要记录明白。”

    什么数据,什么周期,罗怀银有些听不懂,一脸迷惑的看着罗安。

    罗米却是听懂了,“爹,记录下来,有了收成,才好有比对,得个结果出来。”

    罗安点头赞道,“不错,就是这个意思。要不就米堂兄来记录。”

    罗怀银忙点头,“要的,要的。我年轻时会那几个字,早就饭吃了。”

    几人边走边说,罗安就看见杨县令从村子那头的田埂走过来。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6/136166/581981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6/136166/581981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