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进行朝议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第二天清晨,早早起身的叶庭芳打开屋门。

    一眼看到谭灵泽,正背对着她的屋门坐在台阶上。

    “哎呦,这一大早的就开始想心事了呀?越来越像女孩子了。”叶庭芳故意开起了玩笑。

    “担心你,可又笨得想不出办法,所以愁得半夜就坐在这里了。”谭灵泽低声说道。

    叶庭芳看了看谭灵泽,“没撒谎,头发和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谭灵泽说:“我什么时候跟你撒过谎。”

    “这倒是。”叶庭芳满意地说道。

    谭灵泽问:“昨天你为什么哭?”

    “这还用问,还不是因为你。”

    “因为我什么?我又没去宫里吃饭。”谭灵泽想知道真正的原因。

    “你是没有出席的出席者。”叶庭芳说道。

    谭灵泽问:“此话怎讲?”

    “兄长竟然看出我和仲达二哥定亲是假,而我真正的定亲者另有其人。”叶庭芳无奈地说道。

    谭灵泽说:“兄长毕竟读了太多的书,做了君王之后又阅人无数,不好骗呀!”

    “兄长这么聪明,日子过得却不好。长嫂爱兄长如珍宝,可兄长却并不幸福。”叶庭芳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兄长的感情被活生生地杀死了。”谭灵泽说道。

    叶庭芳说:“我听兄长说过,他不肯成婚,一直在等梦中的蓝衣女子。可是,成人不自在,好多事身不由己。后来,蓝衣女子真的被他找到了,可是人家已经定亲了。”

    “定亲又不是成亲,他为什么不告诉对方呢?”谭灵泽有些吃惊。

    叶庭芳说:“这就是兄长让人敬服的地方,他宁可自己忍受痛苦,却不肯吐露半个字。这也是兄长为什么如此多愁多病的原因。”

    “难,为人难,为君王更难。看,关于粮食的事儿,很多人会给他出难题的。”谭灵泽忧心忡忡地说道。

    “真是对不住兄长。”此时叶庭芳非常歉疚。

    “大概为君王的都一样。你说伯达大哥难不难?他那么刚硬的性格,可是遇到过不去的坎,不也得低头求人吗?”

    叶庭芳说:“我们要让这两位兄长成为朋友。”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仲达咱们三个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做事,让这两位兄长都能度过粮食这道难关。”谭灵泽说道。

    “怪不得伯达大哥派你一起来,在关键时刻你最冷静也最清醒,想得也最周全。”叶庭芳由衷地说道。

    谭灵泽说:“可是现在,咱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兄长朝议的消息了。”

    同天上午,谭扶摇亲自组织了朝议。

    大臣们很吃惊,在谭灵泽发动所谓的“叛乱”之后,他们的皇上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正常上朝了。

    他们知道自己的皇上在和自己的母亲闹别扭,所以才称病不出。

    而精力旺盛的谭太后以前参政还有所遮掩,这次却愈发得寸进尺,明目张胆地大权独揽,真让自己的儿子成了赋闲的皇上。

    谭扶摇是个孝子,他不想让母亲太难堪,所以就一直隐忍着。

    但这并不代表他放任不管,母亲太出格的话他就会站出来纠正。

    比如,谭灵泽的事,就是母亲背着他操办的,结果不光流血还出了人命。后期,谭太后要定谭灵泽反叛的罪名,却被谭扶摇压着一直没办成。

    现在,卫梁国要购粮这件涉及国策的大事,他就要亲自操办了,不会交给自己的母亲决断。

    听大臣们报告完近期的重大事项及对策后,谭扶摇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大家便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还是怕这个皇上的。

    他轻易不会说话,但只要他说了的事情就得按他说的去办。因为,他会把事情彻底想清楚。而他想清楚的事情,谁敢逆着来,谁就是自找倒霉。

    见大臣们无事奏报了,谭扶摇便开了口。

    “有件事跟各位臣工商量一下。”

    大臣们知道,肯定是大事,都屏住呼吸认真听。

    “今年,卫梁国遭遇了大旱,粮食全面歉收或不收。昨天,卫梁国皇帝派御弟为特使,到我国来谈购粮的事情。”

    他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这个钱,谭柘国要不要赚呢?大家说说。”

    大臣不知道皇上是什么心意,互相看了看。

    “先跟朕说说,咱们谭柘国今年的耕种情况。”谭扶摇说道。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奏报,“皇上,今年从初春开始就风调雨顺,应该是个丰收年。”

    谭扶摇说:“好!那就再把粮食的库存情况,也跟朕说说。”

    又一位具体负责的大臣说道:“皇上,因为年景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需要赈济的灾情,所以储存的粮食还颗粒未动。”

    “你们的回答,让朕心甚安。国家有现在的良好局面,都是列位的功劳,大家辛苦了。朕都记在心里了。”谭扶摇动情地说道。

    “皇上仁厚贤达,是国之幸,民之福。”大臣们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看火候已到,谭扶摇说道:“再回到前面朕提到的问题,卫梁国买粮的钱要不要赚?”

    有位大臣站出来说道:“皇上,依臣陋见,这是一笔不错的交易。咱们除了能赚到银子,还可以把粮库的陈粮卖给他们,然后接今年的新粮入库。”

    谭扶摇不动声色地问道:“列位有没有不同意见?”

    他问完,却没有大臣站出来回话。

    “看来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都同意将粮食卖给卫梁国。”

    说到这儿,他又看了看自己的臣子,继续说道:

    “朕也同意。不过,朕想这么办,你们听听是否可行。”

    大臣们都竖着耳朵听。

    谭扶摇说:“朕的意思是,库存的粮食,一半让卫梁国花钱购买,一半出借。”

    大臣们听了,互相对望了一眼,不知道自己的皇上打的是什么主意。

    “朕来解释一下。大家都知道,自古就是靠天吃饭。今年卫梁国遭旱灾,老百姓就吃不上饭了。朕想,我们也要未雨绸缪,有一半借给他们,就当是咱们的储粮先放在他们那里。”

    “朕又想,谁还没有个为难的时候,咱们这时不要心太黑,只想赚钱,不然本来救急的粮食给了人家,反倒让人把我们当成借机发财,等咱们有求于人时,人家也会翻咱们的旧账。”

    “所以,钱要赚,但不能赚得太狠。咱们还是留一半仁义,让他们举国上下心存感激。这就是存人心,将来都会有回报的。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5/135711/580705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5/135711/580705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