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十月十五

推荐阅读:再相遇,又陷恨海情渊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

    “陛下,医科侍郎念端到。”

    两本书,嬴政研究了许久,赵高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念端到了。

    此刻念端的心情有些忐忑不安。

    她也不是第一次被嬴政召见。

    但,嬴政这次召见她的地方,是嬴政的寝宫。

    念端研究了一辈子医学,在年不到四十的情况下就已经能坐到医家领袖的位子,根本就没有时间时间和精力处理自己的个人问题。

    如今被嬴政叫到他的寝宫,由不得念端不胡思乱想啊。

    “微臣念端,见过陛下。”

    怀着忐忑的心情,念端跟在赵高身后走进了嬴政的寝宫。

    唯一让念端比较安心的是,嬴政并没有让赵高退下。

    见到念端走进来,嬴政也没有收起自己面前的书,反而是将书交给了拱手站在一旁的赵高。

    “念侍郎,这本书你先简单翻阅一下。”

    念端接过《本草纲目》,眼睛都直了,心里的那点忐忑直接一扫而空。

    她甚至都忘了回嬴政的话,直接就开始查看书里中药理论和所载药物。

    《本草纲目》一书,虽然名为中医学书,但其中也有关于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等学说的大量记载。

    念端最感兴趣的自然就是中药理论,以及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相关知识。

    “咳咳。”

    五分钟后,赵高的咳嗽声把沉浸到书里的念端拉回到现实中。

    “念侍郎,陛下问你话呢。”

    “啊?陛下,实在抱歉,此书此书实在是太过精妙,臣一时失神,望陛下见谅。”

    念端有些惶恐。

    不过就算如此,她手里却依旧死死地捏着这本《本草纲目》。

    “无妨,那朕再问你一次,有此书,未来五年,让你留在章台宫不得外出,你可愿意?”

    “啪嗒!”

    书掉了。

    “陛陛下,臣臣立过誓,此生只为救治天下百姓,无心无心男女之事。”

    尽管手中的医书非常精妙,但如果让她就此深居宫中,无法为人治病,那抱着这医书又有何用呢。

    至于那什么五年之类的话,念端是根本就没有听到,只听到了‘留在章台宫不得外出’这几个字。

    皇帝让一个女子留在宫中不得外出,还能有什么事!

    正常情况下,念端拒绝嬴政之后,赵高得站出来骂两句‘大胆’,‘不知好歹’之类的话。

    以此来向嬴政表示自己的忠心,同时也向这些外臣展示自己的权势。

    但现在的赵高已经不是往日的那个赵高了。

    把嬴政奉为神明的赵高,此刻站在一旁一动不动。

    嬴政没有说话,他就不会有任何动作。

    “念侍郎,你误会了。”

    念端的反应倒是让嬴政有些哭笑不得。

    也不知道这女人的脑回路为何会如此清奇,嬴政的后宫都已经三年没有进新人了。

    “朕让你留在宫中,是因为接下来让你做的事情需要严格保密,不仅是你,还需要你挑出十位天赋最高的弟子,一同在宫中住五年。

    如果,你们能尽早完成这件事,那么早些离开也是可以的。”

    嬴政的话,让念端愣住了。

    脸颊肉眼可见的爬上两抹红色,这个时候,她恨不得能有个地缝让自己钻进去。

    “当然,你要是不愿意,朕换太医署的人来也是一样的。”

    其实,从忠诚以及听话的角度来看,太医署的太医更好用。

    嬴政先问念端,也是因为医家的人比太医要更年轻。

    年轻人学习理解新事物的能力就是要更强。

    嬴政主动询问念端的意见,也是想让他们愿意主动承担下这件事情。

    不然,他直接下令就可以了。

    念端调整好心情,开口问道。

    “陛下,此事是否和这《本草纲目》有关?”

    “正是。”

    时间一晃,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天,距离武庙立碑之事刚好过去整整一年。

    虽然朝廷没有颁布具体的法令,但十月十五这天,在全国老秦人的心中,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了。

    而且他们相信,再过些年月。

    随着剑碑上出现更多的名字,除了老秦人之外,其他百姓也会把今天当成一个重要的日子。

    就像楚地之人纪念屈原一样。

    尽管如今北方战局不利,但在这天,咸阳城和骊山脚下的小镇,依旧是人声鼎沸。

    两个多月的时间,嬴政也终于把修炼的相关事项安排好了。

    黑冰台,秦墨相里氏,念端和医家弟子,都各自开始了秘密修炼。

    这次,就连赵高也拿到了一份《长春决》。

    十月十五,嬴政带着文庙祭碑来到了骊山广场。

    按照流程祭奠了一番武庙剑碑,一道熟悉的流光冲天而起。

    这一年时间里,剑碑收集到的香火,正好可以召唤一位武将之魂。

    嬴政并没有着急上前查看这次的武将是谁,而是拿出了文庙祭碑。

    文庙前的金属竹简打开,张仪、商鞅、百里奚、范睢等辅佐大秦六世明君的各文臣的名字出现在了上面。

    只是,相比于召唤武庙祭碑的时候,文庙祭碑的动静就要小很多了。

    相应的,文庙祭碑也只召唤了两名文臣之魂。

    第一道文魂升空,朝着北方飞去。

    而第二道文魂流光竟然在空中转了一圈,然后一头扎进了赵高的身体里,这是让嬴政没有想到的。

    不过,不管流光如何选择,嬴政都没有进行干扰。

    这是他们自己的机缘。

    倒是赵高,流光入体,脑子里出现一些奇怪的知识,以及对大海的莫名向往。

    “多谢陛下赐福!臣必当肝脑涂地!”

    嬴政没有理会赵高的高呼,来到竹简的面前。

    伸手一摸,两个名字出现。

    对于这两个人,嬴政是有些意外的。

    他本以为会像之前的武将一样,不说能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能排到前几,但最起码也是功盖一时,名留青史的。

    没想到文庙这边第一次召唤出来的两道文魂,竟然都不是常规的文官。

    郑和。

    历史上难得的有正面记载和评价的太监。

    不出意外的话,赵高得到的应该就是郑和的能力和天赋。

    至于,另外一道向北而去的流光。

    沈万三。

    一个嬴政完全没有印象的名字。

    具体是谁,嬴政还得去翻书找找看有没有这个人的记载。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5/135490/580098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5/135490/580098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