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袁熙:三国种田王 > 第172章 武卜的机遇

第172章 武卜的机遇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武卜一看是个兵爷,但语气很友好,就把身上的牌子摘了递给他。

    李大壮看了看,虽然他不识字,可是他让此地负责的官吏看了看。

    那官吏一看,惊讶道“这是豫州昆阳县令牌子。你是那县令的亲戚?”

    “不是。我和大家一样。”

    那官吏一想,这人应该也是有些能耐,不然也不会让县令写上优秀两个字,“不管你是不是,有这个牌子,你就可以担任一定的职位了。”

    “刚好我这边也缺人手,你也帮忙处理处理一些事情。”

    武卜受宠若惊,不过一路走来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不会那么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是对这官吏道谢。并表示愿意接受安排。

    官吏一看,果然这人和其他流民不同,像是能成事的人。

    “此牌子我会呈给县令大人,让大人给你做一个劝农掾牌子,以后你的职位就是劝农掾,掌管敦煌附近县城的农桑耕种,并辅助主簿做好户口登记以及人员安排等事务。”

    “是大人!”

    武卜把事情接了下来,并且下定决心等安定下来,一定要找个学堂先生好好学习认字。当然他不会占用白天做事的时间,而是晚上挤出时间来学。

    武卜的家人以及其他流民都很困惑,为什么老老实实的武卜会被提拔做了一个小官吏,品级虽小,可也算是官爷了。

    在他们印象中,他们这种泥腿子根本不可能有成为官老爷的一天,而武卜就做到了。

    武卜对众人说,“你看,晋王没有骗我们!如今我们有了活计,以后还有有田产有房屋,这些也绝不是嘴上说说,你们掂量掂量手里的东西,这份量,难道是假的吗?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晋王给我们的!”

    武卜说的很激动,走了这么远的路,跨越千里,如今晋王当初说的事情一步步得到兑现,他当初也是坚信不疑,这份心被得到证实,怎么会不激动?

    此时没有人反驳,就算是当初叫的最凶的几个人也无话可说了。不说现在手里拿的东西,就是一路上的吃用,已经让他们不会说什么了。

    官吏办事很快,第二天武卜就有新的官服,官服在身就是不一样,整个人都显得神采奕奕。武卜特地准备了一些东西来感谢李大壮。虽然他的这些东西是先前发给他的救助物,但是为了表示心意,他拿了出来。

    李大壮一看,笑嘻嘻和他说,“兄弟,不用了,这你留着,现在你们还比较困难,等以后条件好了,你喊上我喝酒!”

    “那好!大哥留个地儿,到时候小弟去找你!”

    “好!”李大壮真的给武卜留了一张纸条,可能现在武卜不识字看不懂,以后学习识字后肯定能看懂。

    武卜决定就先从这个纸条上的字学起。

    因为这里有了新的小吏武卜,有了人手,李大壮等人再此县城休整了一天后,就告别县令和武卜他们,去了酒泉郡辅助那边事务处理。

    其他郡县没有流民安置情况,只需要救助贫困的人就行,这些事情倒是相对容易一些。

    现在无论是武卜这样的流民出身官吏,还是像李大壮这样从农户运粮劳力出身的官兵,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宣扬晋王袁熙的恩德,这让袁熙的名望无论是贵族世家还是平民百姓都深入他们的心中。

    以至于袁熙领地的人只知道晋王袁熙不知汉帝。

    再加上各地百家学堂的不断扩大,儒家独尊的地位已经削弱,新任官吏多数都是各家学派人员一同任职,本身对晋王袁熙非常崇敬,即使袁熙现在称帝,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反而会纷纷支持。

    因为各地已经有迹象想要奉袁熙为帝,张廾和袁熙已经收到一些有这些意思的奏疏了。

    但是袁熙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

    武卜帮助主簿东奔西跑,既要管理自己的乡亲们,还要安排开荒的事情。除此之外还要管理其他的村庄农耕的事情。

    在凉州这个地方,可和内地不同,这里最缺的就是水,农耕要水,所以做好农耕的事情难度比地内高很多。

    武卜不识字,但是却擅长观察和询问,问当地有经验的老者,问问水源,问问耕种的技巧。毕竟这些地方的作物和耕作方式和他的老家荆州有很大区别。

    “所有的田地都是在河水,湖水边,其他地方太过干旱,又是沙地,无法耕种,目前我们只需要沿着湖水,河水先找未开垦的地开荒,以后再考虑水源灌溉的事情。”武卜把近来了解的情况向上官汇报。

    上官听着点头表示同意。

    “好,你继续做,需要什么人手和我说,我这边给你安排!”

    “是,大人!”

    敦煌郡农耕事和硝石矿的事情进展的很好,墨刍等人也认识了武卜这个人,觉得他是个很能干的人,硝石开始源源不断运送到许都。

    墨刍葛成等人不止看了硝石矿,既然好不容易来到西北,也要看看西北的情况,他们裹着厚厚的冬衣,来到玉门关,看到关外一大片的荒漠,还有风吹起刺脸的沙子。让他们觉得这个地方气候确实有些严酷。

    没待几天,他们就打算回许都。敦煌太守亲自送了他们。

    武卜也跟着,并且找了咨询了一些问题,比如工匠营是否可以做出运送水的工具,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方便翻土播种。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方便挖矿。。。

    这些问题墨刍他们没有马上回答,但是他们都记下,回许都后,好好钻研一下。

    敦煌太守也对这个叫武卜的小伙子印象不错,算是在他这里挂了一个名。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我叫武卜。”

    “可曾上过学堂?”

    “没有。”

    “城内现在开设不少学堂,都是的,你想要进来学习吗?”

    “那是当然!”

    “好!等你手头的事情做完了,就来学堂上学!”

    “是大人!”

    能够被太守选中进入学堂,那么能学成出来,基本可以担任县里的县丞或者主簿了,甚至可以担任一县的县令。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5/135445/579978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5/135445/5799781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