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惊为天人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姜祺看了眼时间,已经4点了,她过去不堵车也要40分钟,还有工作人员吃饭和表演化妆的时间,实际上能给她彩排的时间都不够1小时。
但越是这样,她就越兴奋。
“你有用惯手的琵琶可以带过来,没有的话这边也有,然后你尺码可能要报一下,这边准备演出服。”
“需要什么样的演出服,我可以自带。”
姜祺问。
傅之笙愣了愣,这才想到,这姑娘拍视频的衣服,好像都没重复过。
“你有汉服或者唐装,白色或者红色之类的,都可以,只要颜色别太突兀,合群一些都可以。”
傅之笙仔细叮嘱道。
“好的。”说话间,姜祺已经叫司机备车了,自己去衣柜取了一件唐装、还有一件汉服,还拿了一个首饰盒,里面是一盒子的发钗、耳环甚至还有璎珞。
“小周,麻烦你今晚加下班,加班费按合同里的算。我突然接到一个演出项目,你直接从工作室去中央台大楼等我。”
刚才谈话间,傅之笙已经告诉她到时候会有人在楼下接她。
“好的祺姐。”
小周迅速做出反应,结束通话后立马驱车前往。
“傅老师,再打扰您一下,我想知道今天的曲子是什么?”
姜祺上了车以后,才有功夫仔细打听这些事儿。
“瞧我这脑袋!是今天的《兰陵王入阵曲》的琵琶独奏和明天国乐专场合奏。前面两首琵琶曲你估计会,但是明天的国乐专场曲子,都是这边新作的曲子,没有对外公开过的。”
言下之意就是,那几首曲子对他而言完全就是陌生的,难也就难在这儿。
一天之内学会几首新曲子还要和几个大师一起配合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演,怎么听都觉得压力山大。
“《兰陵王入阵曲》?我知道了。”
姜祺挑了挑眉。
“是这样,琵琶行是倒数第二期的节目,是今天录制。然后呢,《象王行》是最后一集的片头,国乐开场。但是我们有两个老师两个月之前就定了国外的行程,明晚录制完就得出发,然后大家一合计,就今晚录制完你的部分之后,咱们再在把明天的部分给过一遍,然后明天白天彩排,下午就得化妆了,明晚正式录制。”
傅之笙解释道。
真够波折的。
姜祺在车里小声嘀咕了一句。
她其实学过原版的《兰陵王入阵曲》,可是这个时代好像已经失传了,流入了岛国。
她听过岛国雅乐中的曲子,已经不是战舞乐了,倒成了哀乐。
她可以复原,但是却不能说这是原版,真是一大憾事。
至于《象王行》,是她没有听说过的新曲子,所以难度才大?
其实高手配合,重要的是合,倒不是个人技艺有多高超了。
她不出错就好。
所以她还是把重点放到了独奏上。
这才是临阵磨枪,让人压力山大的东西。
但是幸运的是,临阵要上的是她死都记得的曲子。
在家庭群里给家里人说了晚上不回来吃饭后,没几分钟她就到了地方。
“祺姐!”刚到,小周就火急火燎的冲了过来,旁边还跟了个小姑娘,想来就是节目组派来接她的。
“我东西都在后备箱,司机跟我们一起拿东西上去没问题?”
她对工作人员笑了笑,问道。
不用自己搬东西,那当然好,她忙不迭点头,司机把车开到了一旁停好,跟着他们上了楼。
“来了啊?”
上了楼到了待机室,发现几个和傅之笙年纪相仿的中年人坐在一起,傅之笙在一旁焦急地走来走去,看到她到了,立马眼神一亮。
“傅老师。”
她笑着点了点头,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起在场的几个人来。
“先给你介绍下,这位是负责竹笛的周老师,这位是负责二胡的金老师,这二位是负责大鼓的朱老师和黄老师,这位是原本负责琵琶的崔老师。”
傅之笙热情的给她做着介绍,几位也热情的打着招呼。
没办法,人家是临时来救场的,不管水平如何,可算是帮了大忙了,总不能冷脸相迎。
“几位老师好,我叫姜祺。”姜祺也礼貌的回应着,只是在撇过那位崔老师时,总觉得有些眼熟,再加上这个姓氏并不常见,难免她多想。
“人来了就听听看,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门口突然传来一道声音,众人循声望去,是导演崔陵。
还有个不应该出现在这儿的人桓钦。
“崔老师有些不放心,所以提议还是想让你先弹一下听听看,再录制。”
傅之笙小声说道。
实际上他也没把握,只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试试罢了,毕竟他也没听过姜祺的弹琵琶。
“好。”
姜祺到是面色如常,毕竟她还真没有在今生在外人面前谈过琵琶曲。
“那就开始。”
她主动开口,示意小周把她的琵琶取过来。
她在路上就已经把现如今的《兰陵王入阵曲》给听了,来了这个时代也重新学习了这个时代的乐谱,这些对她而言都不是难事。
抱着琵琶的她,突然周身气质一变,弦动,声起。
琵琶,本就是既能婉约柔美,又能充满肃杀之气,所以能弹好琵琶的人,不一定就柔弱。
比如姜祺,外表柔弱,内心却如同磐石一般坚硬。
曲目震撼,用琵琶生生弹出了金戈之声,却又带了一丝曲目主人公自带的悲凉之意。
一曲毕,那位崔老师率先鼓起了掌,面露欣赏之色。
“很好。”
然后转头对崔陵说,“可以放心了,有这水平,今天明天的演出都不是问题。”
崔陵点了点头,心里却很震惊。
他从未见过她弹琵琶,以往也只是见她摆弄几把琴,角落里的琵琶都蒙了尘。
“我可以,提个要求么?”
姜祺笑着提问。
“你说。”
崔陵的目光,一直没有在她身上离开。
“我觉得这个曲子,琵琶独奏太单调了,可以加上鼓声,更有气势些。”
“这里也有两位擅鼓的老师,我觉得合一次应该就能上台。”
这首曲子本身就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功绩而编写的歌舞曲,应该是气势磅礴的。
但越是这样,她就越兴奋。
“你有用惯手的琵琶可以带过来,没有的话这边也有,然后你尺码可能要报一下,这边准备演出服。”
“需要什么样的演出服,我可以自带。”
姜祺问。
傅之笙愣了愣,这才想到,这姑娘拍视频的衣服,好像都没重复过。
“你有汉服或者唐装,白色或者红色之类的,都可以,只要颜色别太突兀,合群一些都可以。”
傅之笙仔细叮嘱道。
“好的。”说话间,姜祺已经叫司机备车了,自己去衣柜取了一件唐装、还有一件汉服,还拿了一个首饰盒,里面是一盒子的发钗、耳环甚至还有璎珞。
“小周,麻烦你今晚加下班,加班费按合同里的算。我突然接到一个演出项目,你直接从工作室去中央台大楼等我。”
刚才谈话间,傅之笙已经告诉她到时候会有人在楼下接她。
“好的祺姐。”
小周迅速做出反应,结束通话后立马驱车前往。
“傅老师,再打扰您一下,我想知道今天的曲子是什么?”
姜祺上了车以后,才有功夫仔细打听这些事儿。
“瞧我这脑袋!是今天的《兰陵王入阵曲》的琵琶独奏和明天国乐专场合奏。前面两首琵琶曲你估计会,但是明天的国乐专场曲子,都是这边新作的曲子,没有对外公开过的。”
言下之意就是,那几首曲子对他而言完全就是陌生的,难也就难在这儿。
一天之内学会几首新曲子还要和几个大师一起配合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演,怎么听都觉得压力山大。
“《兰陵王入阵曲》?我知道了。”
姜祺挑了挑眉。
“是这样,琵琶行是倒数第二期的节目,是今天录制。然后呢,《象王行》是最后一集的片头,国乐开场。但是我们有两个老师两个月之前就定了国外的行程,明晚录制完就得出发,然后大家一合计,就今晚录制完你的部分之后,咱们再在把明天的部分给过一遍,然后明天白天彩排,下午就得化妆了,明晚正式录制。”
傅之笙解释道。
真够波折的。
姜祺在车里小声嘀咕了一句。
她其实学过原版的《兰陵王入阵曲》,可是这个时代好像已经失传了,流入了岛国。
她听过岛国雅乐中的曲子,已经不是战舞乐了,倒成了哀乐。
她可以复原,但是却不能说这是原版,真是一大憾事。
至于《象王行》,是她没有听说过的新曲子,所以难度才大?
其实高手配合,重要的是合,倒不是个人技艺有多高超了。
她不出错就好。
所以她还是把重点放到了独奏上。
这才是临阵磨枪,让人压力山大的东西。
但是幸运的是,临阵要上的是她死都记得的曲子。
在家庭群里给家里人说了晚上不回来吃饭后,没几分钟她就到了地方。
“祺姐!”刚到,小周就火急火燎的冲了过来,旁边还跟了个小姑娘,想来就是节目组派来接她的。
“我东西都在后备箱,司机跟我们一起拿东西上去没问题?”
她对工作人员笑了笑,问道。
不用自己搬东西,那当然好,她忙不迭点头,司机把车开到了一旁停好,跟着他们上了楼。
“来了啊?”
上了楼到了待机室,发现几个和傅之笙年纪相仿的中年人坐在一起,傅之笙在一旁焦急地走来走去,看到她到了,立马眼神一亮。
“傅老师。”
她笑着点了点头,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起在场的几个人来。
“先给你介绍下,这位是负责竹笛的周老师,这位是负责二胡的金老师,这二位是负责大鼓的朱老师和黄老师,这位是原本负责琵琶的崔老师。”
傅之笙热情的给她做着介绍,几位也热情的打着招呼。
没办法,人家是临时来救场的,不管水平如何,可算是帮了大忙了,总不能冷脸相迎。
“几位老师好,我叫姜祺。”姜祺也礼貌的回应着,只是在撇过那位崔老师时,总觉得有些眼熟,再加上这个姓氏并不常见,难免她多想。
“人来了就听听看,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门口突然传来一道声音,众人循声望去,是导演崔陵。
还有个不应该出现在这儿的人桓钦。
“崔老师有些不放心,所以提议还是想让你先弹一下听听看,再录制。”
傅之笙小声说道。
实际上他也没把握,只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试试罢了,毕竟他也没听过姜祺的弹琵琶。
“好。”
姜祺到是面色如常,毕竟她还真没有在今生在外人面前谈过琵琶曲。
“那就开始。”
她主动开口,示意小周把她的琵琶取过来。
她在路上就已经把现如今的《兰陵王入阵曲》给听了,来了这个时代也重新学习了这个时代的乐谱,这些对她而言都不是难事。
抱着琵琶的她,突然周身气质一变,弦动,声起。
琵琶,本就是既能婉约柔美,又能充满肃杀之气,所以能弹好琵琶的人,不一定就柔弱。
比如姜祺,外表柔弱,内心却如同磐石一般坚硬。
曲目震撼,用琵琶生生弹出了金戈之声,却又带了一丝曲目主人公自带的悲凉之意。
一曲毕,那位崔老师率先鼓起了掌,面露欣赏之色。
“很好。”
然后转头对崔陵说,“可以放心了,有这水平,今天明天的演出都不是问题。”
崔陵点了点头,心里却很震惊。
他从未见过她弹琵琶,以往也只是见她摆弄几把琴,角落里的琵琶都蒙了尘。
“我可以,提个要求么?”
姜祺笑着提问。
“你说。”
崔陵的目光,一直没有在她身上离开。
“我觉得这个曲子,琵琶独奏太单调了,可以加上鼓声,更有气势些。”
“这里也有两位擅鼓的老师,我觉得合一次应该就能上台。”
这首曲子本身就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功绩而编写的歌舞曲,应该是气势磅礴的。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5/135381/579796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5/135381/579796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