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剑江湖一剑生 > 第58章 上山,进城

第58章 上山,进城

推荐阅读: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官路浮沉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风流小村医戮神高校星际:从清洁工开始医毒狂妃路子野神豪:开局日入一万块山野奇医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百春楼,坐落在白马义从后面的望东山上,而关于此山,在这岱屿附近则有一则神话广为流传。

    传说,这里曾经是一对道家仙侣居住之地,后因天下大乱,世间妖邪频出,危害人间,那对仙侣不忍人间遭受此难,二人便离岛去斩妖除魔,可这一去,便再也没能回来。

    而这岛上的一草一木,甚至那一石一土,或许是因为仙人在此修道的缘故,皆是有了灵性,与那对仙侣之间也是产生了丝丝情谊。

    仙侣久去未归,岛上万物便就一直盼着,望向那对仙侣离去的方向,久而久之,便就成了这望东山。

    当然,这等玄之又玄的东西自然是一番神怪妄谈,不过却也给这望东山挣了个名头。

    当初宁泉中刚来这岱屿之时,一眼就瞧中了这座位于岛中央的最高之山,便想着将其买下,也好为小世子来时做些准备。

    可他毕竟是后来者,这望东山早已被一青州的落魄世家占了去,作修建诗台之用,宁泉中知道后,来到那世家府门,想着商议一下,看能否将这望东山出与他手。

    却不想,那世家主事一听,当即就将他轰出了门去,还直说他这等只知铜臭之人怎能懂得他们心中的诗野沟壑,说他是在辱世家门风。

    对此,宁泉中却是不以为意,纵横商界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若有人能对一事抱有决绝的态度,无他,只不过是开价者筹码不够高而已,尤其是这种自诩清高之人,他这些年见得实在太多。

    于是第二日,宁泉中便派人送去了一箱黄金于那世家府门,那世家主事对此,却是不为所动,第三日,宁泉中又送去了一箱,那主事对此还是嗤之以鼻,可回府时瞟向那两箱黄金的眼角,便让宁泉中知道了此事必定能成。

    第三日,那主事见府门前又多了箱黄金,便派人将宁泉中请了去,劝说他不要再做这等无用之举,自己万不可能将这世家风骨卖与他。

    宁泉中满口答应,于是第四日,那主事出门时便瞧见原本放于府门前的三箱黄金果然没了踪影,当即就有些急了,他原本只是想与宁泉中推脱一番,以此往来,能再多挣几箱黄金,却不想这宁泉中果真听劝,将三箱黄金悉数收回。

    不过到底是读书之人,心眼颇多,自己心里虽然着急,却还是在家中硬等了一天,想瞧瞧这宁泉中接下来是否还有些什么动作。

    而那些府内的一众家族成员见状则是纷纷劝说他去与宁泉中商议商议,惹得他直骂他们有辱世家门风。

    可第二日,那人特意出门,却还是未曾瞧见一箱箱的黄金,终究是急了,当即便找到宁泉中商议这望东山买卖之事,宁泉中到底是商界狐狸,从那人来之时,他便知道此事已经是十拿九稳。

    可他却是不慌不忙,反而告诉那人,说自己用这等铜臭之物辱没他世家风骨实属不应该,这望东山他也不打算要了,说着便要将那人请回。

    此话一出,那人脸上一僵,随即赔笑着说自己愿意低价出让,而宁泉中却始终都挂着一副全然不在意的表情,这一来二去,一番商谈之后,宁泉中最终凭借一箱黄金将望东山买了下来。

    其他世家听说此事后,纷纷讥讽那人是个软骨头,有辱世家风骨,青州的世家更是文章频出,将那人骂的狗血淋头,直说他丢了青州文人的清徐之气,甚至就连他在青州的祖坟都让人刨了出来。

    都说文人傲骨,武人正形,那人哪里经得住此等羞辱,不过几日,便郁郁而终,随后,宁泉中又将其府邸也是收入囊中,至于其家族之人,当日便遣散了去,毕竟他们,也实在没脸再在这岱屿待下去了。

    百春楼上,袁北庭正一边擦拭着手中的桃花柳,一边望向东方。他酒醒之时已是后半夜,说书先生也早就没了影,身边只剩下一直陪同的张怀钰。

    可能是因为实在太过劳累的缘故,待袁北庭醒来之时,张怀钰已经趴在桌上睡了去,他小心翼翼地将她抱回房间,期间张怀钰几次都差点惊醒,直到袁北庭将其放回软榻之上,看着她安然熟睡的模样,才长舒一口气。

    过后,袁北庭便独身一人来到了百春楼,这百春楼是宁泉中特意为袁北庭所建,为得就是这小世子能够在此处,也能有北境那般意味。

    整个百春楼,高九层,皆是由上好的金丝楠木修建,这等手笔,可谓世间罕见,站在楼阁之上,便可将整个岱屿尽收眼底,亦能望向三江三州。

    除此之外,这楼内也是极尽奢华,上好檀木做成的各种璇桌,木椅随处可见,上面不仅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还镶嵌着金丝。

    高大的檀木架上摆放着各种极品玉器和四处搜罗来的前朝古玩字画,就连这楼内照明所用的灯油也是来自东海鲛人所炼,无风长明。

    大堂中央,一座有三层楼高的亭山流水当镇其中,比那青山居内的,都是要大上不少,与其他故作风雅之流不同的是,这亭山之间流得不是那清水山泉,而是上好得桃花酿,浓郁的芬芳,让人一进来便就有些不自觉得醉了。

    至于为何叫百春楼,那是因为当时宁泉中听说世子殿下回北境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将万花楼包下三天三夜,以为袁北庭对此爱得紧。

    于是便在此楼建起之后,从各州各地网罗了一百名绝世美女于这楼中,只等着袁北庭来宠幸玩乐,却不想袁北庭听后,赶忙让他将其散了去。

    乖乖,这要是让张怀钰见着了,结果简直不堪设想,让他哄,他不如去找人打一架来得痛快!

    “你这小子,怎得一个人在此处?莫不是与那小丫头闹别扭了?”

    袁北庭望着深渊方向望得入了神,却不知徐玄参何时出现在了自己身后,面对徐玄参的提问,袁北庭依旧怔怔地望着远方。

    “前辈,你说人死之后是入阴曹地府,还是羽化飞天,亦或就在这世间烟消云散,什么也不剩?”

    徐玄参不明白袁北庭为何没来由地问些这般问题,打趣道:“老夫又未曾死过,怎会知晓?”

    可随后,一想起那青州红衣小黎芦,心里便不是滋味,改说道:“人死道生,故道法自然,这是赵永清那老东西告诉我的,至于死后上天或者入地,老夫不知,也不想知。”

    看着袁北庭依旧那副出神地模样,徐玄参终是忍不住。

    “你小子怎得今天这般沮丧,莫不是被人揍了个屁滚尿流?你若大方承认,老夫便去替你寻寻场子。”

    “前辈,老苏死了。”袁北庭淡淡地说道。

    徐玄参听后,心里一怔,手中的酒壶也是放下,无言。

    片刻过后,徐玄参将一壶酒径直洒在了地上,轻声道:“老东西,走好。”

    皇都,江宁城。

    清晨时分,天将灰蒙蒙亮。

    官道之上,三百铁骑疾奔而来,尘土飞扬。

    京城疯传北境王袁冲即将入城,这座天下唯一一座人口达百万的巨城一时间暗流涌动。

    城内,主轴道上的楼阁亭台都被各色人物占领,只求一睹这北境大将军的真面目,即便是见不着,能瞧见这车马阵仗,那也是心满意足,至少往后有个吹嘘的资本,不算乱邹。

    清流士子焦躁,江湖武夫不安,达官显贵喧闹,更是有不少翰林院侍读,一手拿着笔杆,一手拿着典书,就要记录这北境王入城阵势是如何如何奢靡,如何如何僭越皇家之礼,这以后无论是参一本还是写篇骂章都能有所依据不是?

    而且还听闻有些自诩清流的世家文人准备联诀拦车,去冒死怒斥那杀神的生灵涂炭,去骂其毁掉了天下大半读书才人,更传言有无数武林好汉准备当道将其刺杀。

    各大茶楼的说书先生,也不约而同地开始老调重弹,说起了春秋国战,那些听过地没听过的,都是听得津津有味,世上人常有,这般人物,能得几回闻?

    京城内,临街地枝桠上,响起了无数刺耳地虫鸣。

    江宁城城门有五孔,寻常之理,只有皇上才能从中门入城,可自从袁冲被封北境王兼大将军后,也可由中门入城,这便是,皇权特许!

    城门内外,闲杂人等都已被城门校尉早早肃清,不远处,马踏大地爆发出地阵阵轰鸣渐行渐近,城内地虫鸣也渐渐被压了下去。

    当城门以及城墙上众人看到那一杆猩红醒目的袁字王旗,本是潮气蓬勃的清晨,顿时窒息起来。

    原本袁冲是不愿带这三百铁骑,可无奈夫人说不能让宫里那群家伙看了笑话,说北境王怎得一年不如一年。

    袁冲自然知道夫人是好心,也就不再推辞,毕竟,看北境王的笑话,这本身便就是天大玩笑!

    可到底从北境来这皇都路途遥远,袁冲不似从前那般,想着低调为好,一上路便就遣散了这三百龙虎铁骑,只是约定到江宁城集合便好。

    马队缓缓踏入城门。

    除了阵阵马蹄声,整座京城都开始寂静无声。

    江宁城的主轴大道上,原本还因为未占好位置而推推嚷嚷的旁观者们不由自主的开始屏住气息。直到马队愈行愈远,才面面相觑,如释重负。

    那些翰林院侍读疯狂的记录着,甭管是不是真,总之是用尽全力,写就是了,杀神袁冲,就算是假,谁又不敢当真?

    伴随着一溜消失不见的马队,早日的江宁城恢复了往日繁华景象,进进出出的商贾小贩,出门郊游的世家公子小姐,络绎不绝。

    城门之外,只见走来了两个行人,其中一位,身着一身青衣长衫,手拿一柄摇扇,神情淡然,只是面目上那道划过的疤与他这身装束看起来实在违和。

    另一位,身姿倒还算挺拔,穿着寻常富翁家的装扮,只是头上的根根银丝展现出此人年纪应是颇大。那人抬头望了一眼城墙,微微一笑,与身旁的青衣书生以及一些晨起生意的贩夫走卒一同由侧门走进。

    这一路上,虽偶有视线注目,却也都是放在了那书生身上,毕竟这颇为健硕的身躯加上脸上那道斜疤,这番模样,委实看起来不像是个读书人。

    只不过在这人口众多的宁江城,多奇怪的事儿都算不得稀奇,除了北境王回京,而那些行人,也多是瞟过两眼,便不再上心。

    至于那书生身旁的老人,更是不惹人注意,这里是皇都,连寻常巷陌,市井里的小名都是自称见识过某某大将军,某某侍读,这寻常富家老头,谁乐意瞧谁瞧呗。

    穿过城墙侧门,富家翁与青衣书生缓步前行,只见那富家翁不时地望望这儿,又看看那儿,叹道:“沈刀疤,这江宁城,我可是许久没来咯,还是如十几年前那般繁华。”

    青衣书生轻笑道:“你还是别来的好,来一次就将这京城天翻地覆,今日你入城,想来那宫里几位又怕是睡不着了。”

    富家翁大笑一声,却是不反驳,转而问道:“不拿刀了?”

    那青衣书生手摇着锦扇,摇了摇头,轻笑一声:“不拿了,累得很,要不是你也试试拿笔?这可比拿刀要轻松得多了。”

    富家翁听后,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笑骂道:“你莫要将我拖下水,你这身装扮,丑陋之极不说,我当真是看不惯呐。”

    还不待那人反骂回来,富家翁突觉又想起一事,转而看向青衣书生。

    “对了,你是不是写文章骂我来着?”

    青衣书生听后,先是一脸错愕,随后便是大笑。

    “这事儿都传到北境去了?我怎么记得我从未写信与你说过此事,你怎会知晓?”

    “哈哈哈,也就你小子有点才气,写出来的文章被那群只会写几个破字腐儒大肆转载,这传来传去,自然就传到我北境来了不是?”

    青衣书生听后,哈哈大笑:“那不知你家小女对此,作何评价?”

    “想听?”

    “想听。”

    “狗屁不通!”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4/134914/578446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4/134914/578446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