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下场考试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孟行这会发挥了大用处,五大三粗的小伙,又是当过兵的人,一马当先,带着两人使了巧劲往前挤。

    等三人终于走到跟夫子约定的地方,身上全都有些汗津津,两两相望,不由想笑。这还只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竞争就那般大。

    这会除却送考之人,只说来科考的学子也是不少。

    果然考试这种事,从古至今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到了约定的地方,县学的学子还有几人没到。

    温玉宁跟夫子与同窗打了声招呼,三人找了不远处,稍微宽敞的地儿,站了等着。

    大约过了半盏茶时间,所有学子全都来了集合点。

    只听前方砰的一声响,县衙上空,响起了礼炮声。

    大家这会也都朝声音那处看。

    温大哥,这是什么,在放礼花?

    不是,这是鸣炮,告诉要考试的学子,需得准备从家里来考试了。等过会还会有一声鸣响,那会就要唱名排队,进入考场,验明正身!

    哦哦,林荷儿还真不知,古代考试还有这么个流程。

    果然又等了会,又听得一声炮鸣,这会安静站着的学子,开始慢慢往考场大门处走动。

    温兄,快来,我们要去排队了。

    温玉宁县学里的同窗,朝这边喊了声。

    我去了,你们一会回去小心些,温玉宁看了眼媳妇,让孟行回去时,小心护着人。

    放心恩人,不用担心我们。

    温大哥,看好你的考篮啊,林荷儿又跟人叮嘱句。

    嗯,我晓得。说完话,便跟着同窗往考场大门处走去。

    林荷儿看着众人慢慢往前走,这会大门那,已有两排兵丁排了队,分别站了大门两侧。

    随着考场内大门打开,众学子逐一排队,等着兵丁检查携带的考篮,才能进入考场。

    此处门前竟排了四队,温玉宁这支队伍排了最外一侧,林荷儿往前又走了几步,看着人走进门口,将考篮放了桌上,有一兵丁上前将考篮打开,拿手在里面仔细翻看,没发现什么特殊物品,才将篮子还了考生,把人放了进去。

    看温玉宁顺利进入考场,两人又等了等,直到大多数送考之人,走得差不多,才抬脚慢慢往铺子那边去。

    回了铺里,这会林荷儿才觉困意浓厚,从天没亮起来到现在,精神终于有些撑不住,回了房间,只想躺着补觉。

    也不知温玉宁跟自己一样起得那般早,是不是这会,也是困顿。

    被媳妇儿念叨的某人,这会可不会有丝毫困意。

    从考场大门进入后,检查并没有结束。因科举考试,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大事,所以历来每次考试,都需搜身再验一遍。

    待学子入了考场后,自有一队兵丁将一众人,有序引到一布帘围挡的空地,学子们依次排队进入里面,将身上衣物脱了,进行第二轮更细致的检查。

    忍着尴尬,被人从上到下瞅了一遍,就是这会再有困意,也被这检查搞到头脑清明。就问有谁能在自己全裸,被人上下打量时,还能睡得着?

    待检查没问题后,学子们才被允许穿了衣物,拿着考篮,往考棚处走去。

    从门口排队到完成进入考棚,差不多过去了半个时辰。

    这会已然天色大亮。

    要说温玉宁这场考试运气不错,分得的考棚,在了过道中间处。

    进了考棚,将手里拎着的考篮放了地上,将架于墙上的木板放下,拿了手帕仔细擦干净,以防待会再污了试卷。

    做完这些,温玉宁便取出笔墨,放了桌板上,闭了会眼睛,等待考官发卷。

    童生试三场皆由本县县令做主考官。

    开阳县地处南北交界处,不过此处气候,还要算是北方。

    开阳县县令孟庆丰,今年四十有五,本人在知县这位置上,已经坐了十年。对于每三年一次的科考,自然再熟悉不过。

    满打满算,自个在开阳县令这位置上,也经历了一次监考。

    不过这边文风不比南边,学子的平均水平,放眼周边各州县,也是属于中下等。是以自己对于任地科举成绩,心里也不会抱有太大希望。

    按着流程,唱念完作保之事,这科举考试也就正式开始。

    待知县大人亲手拆了试卷封条,这边从排头开始,兵丁们依次将答题纸跟草稿纸发了下来。

    待发完答题纸这些,只听铜锣咚的声,科考正式开始,兵丁举了试题从各考棚来回绕了两遍。

    温玉宁看着试题,先不慌不忙地将题目抄写下来,放了笔,认真沉思起来。

    科举考试第一场,一般都是出自四书,取其中两篇来考。

    今日上半响这题就是一道四书题。

    温玉宁坐了桌前,思考了会,拿起笔,开始在草稿纸上作答。

    一晃半响午时间过去,林荷儿这一觉直睡到快要午时,起身下了床,来了院里。

    就见李氏正拿了针线,坐了石桌上做衣裳。

    这活是林荷儿吩咐的,现在天气慢慢要热起来,自己跟温玉宁并没有带太多衣服过来县城。

    前儿翻箱笼正好想起,该是要做了夏裳备着了。

    家里目前只靠李氏一人做衣裳,主仆三人,可要好几身,因着这,李氏每日里除了收拾灶房饭食,得了空就会拿了针钱筐,院里做活。

    嬷嬷,你说这会考场该要吃饭了,也不知温大哥吃了没。林荷儿抬了头,往考场方向望去。

    夫人不用忧心,这一天过得快着呢,想来姑爷这会应该是吃上饭了。

    咱们也开饭,自己也进不去考场,在外面瞎担心也是无用。

    这会考场里,温玉宁可不知外面媳妇儿在担心自己,花了半个时辰在草稿纸上写好答案。

    此时第二道题也来了近前。看了下牌子,这题是作诗。一首五言试帖诗。

    作诗对于自己来说,不算强项。准确来说,应该是对于大多数寒门学子来说,都没优势。

    普通农家子弟,能读得起书以是不错,哪里再有闲钱去买诗集来观摩。

    温玉宁也是如此,除了没钱外,自己读书时日太短。更是其中较大弊端。

    目前作诗的水平,也就是能对仗工整,至于意境这块,就不多做要求了。

    今儿这首诗,题目也相对简单,只一字概括,以春来命题。

    幸好这题包容性较广,对自己来说难度尚可。

    先将作诗这事放了一边,温玉宁拿了笔墨,准备开始先将上午在草稿纸上做得答案,抄了试卷上。

    等吃了午食,再来作诗。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4/134356/576795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4/134356/576795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