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生意爆火

推荐阅读:洪荒:化先天阵灵,守截教百万年二嫁摄政王,我扬了前夫骨灰撒喜床王爷跪好,王妃她是玄学大佬重生73:怒怼吸血亲戚,坐拥空间吃香喝辣冻死桥洞?老太重生八零六亲不认了贵妃她靠咸鱼拿下宫斗冠军因人而异的系统末世重生女主她内力深厚我嫁过去就暴富了崩坏:给卡牌世界一点小震撼

    回到家,快速洗漱完,姜瑶就准备记账了。

    “瑶瑶,这个给你,以后你就用这个记账。”屋里姜恒拿出一套新的笔墨纸砚给姜瑶,今日书院公布月旬考试成绩,他考了第三名,比上次进步了七名,这是书院奖励的。

    姜瑶高兴地接过:“好啊,谢谢大哥,刚好可以用上。”

    姜瑶拿着一叠纸,想着可以缝订成一个本子。她拿出一张纸,简单画了一个支出收入表格。

    不过姜瑶用不习惯毛笔,做的表格字都填不下。一旁的姜恒看不下去,帮她把表格里的明细都写上,让她直接填金额就可以。

    填着金额,姜瑶又不禁怀念起前世使用的阿拉伯数字。于是,她把数字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反正账本是自己看的。

    姜恒就在她旁边看她在支出栏填着:筒骨两根,金额写着零;肥肠四十斤,金额写着二十文;白糖一斤半,金额写着六十文;清油三勺半,金额写着十五文;姜片、葱、盐、酱油黄酒,金额七文;柴一小捆,金额写十八文;油纸袋四十八张,金额八文;香料半斤,一百零一文;莲藕七斤,四十二文;花生三斤,三十文;干海带半斤,十五文;花椒油、花生芝麻黄豆酱小半碗,十文;猪油半碗,五文。

    支出统计三百三十一文。

    收入栏写着:卤肥肠,卖十八斤,四百一十四文;爆炒肥肠,卖二十斤,七百文;

    藕片,一百零五文;花生,六十文;海带,三十文。

    收入统计一两三百零九文。

    净收入栏写着九百七十八文。

    早上的早食摊净收入是七百八十五文。

    所以她们早、晚摊子挣了一两七百六十三文,这还是不算人工成本的收入,按照本朝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日薪大概是三十文到五十文。

    她们家按照一日使用三个劳动者,用最低工钱算,一个三十文,那么一日的的人工成本就是九十文,这样她们着一天的摆摊挣了一两六百七十三文。

    还不错,够一家老小一天的吃喝了,明日早食摊和夜摊的食材都多准备一倍,一天就能把这个月的房租就能挣回来了。

    隔天,东方鱼肚白,空气还带着点潮湿,巷子里还静悄悄的,还在睡梦中的人隐约听到巷子里车轮滚动声和走路零散的声音。

    有人醒过来好奇地走出门往外看,是前日巷子里新搬来的人家,出门看的人嘀咕,“这是要出去摆摊啊。”

    昨日半条巷子里的人可都闻到了从他们家飘出来诱人的香味,虽然有人好奇,但顾忌到他们才搬来不熟悉,就没去上门去叨扰。

    醒过来的人好奇,也跟着走出巷子,反正都醒了,就去他们摊上吃早食。

    早市,过食的客人络绎不绝。

    姜阿爹放下桌子和凳子就赶车回去继续做鱼丸,姜恒留下帮忙把炉子点燃,然后就在一旁边等饼煎熟,顺便帮忙招呼食客。

    “姜兄。”严礼从对面的马车走过来,笑着朝姜恒拱手。

    “可找到你家的摊子了,我让车夫绕了一圈才找到,快给我三个煎饼,一颗卤鸡蛋。”

    严礼说着往锅里看,正好鱼丸煮熟了,一颗颗雪白的丸子在沸汤里翻滚着,鲜香扑鼻。

    “这就是鱼丸?也给我来一碗,姜兄也一起坐着吃,吃完我们一起去书院。”

    姜恒笑着招呼他到桌前坐下,给他送上煎饼、卤鸡蛋和鱼丸汤。

    “大人,是严尚书家的小公子。”侍从买了吃食过来,低声对车内的京兆尹说道。

    “嗯。”

    严礼是严尚书最小的公子,最得严老夫人宠爱,在盛京一众纨绔子弟中算是品行比较好的,平时也不聚众斗殴,伤害百姓。

    就是喜欢吃,经常听说他在哪里哪里又找到好吃。

    京兆尹作为盛京城的市长,对于时不时就扰乱治安的这一群纨绔子弟自然是十分了解的。

    严礼出生钟鼎世家什么好吃的没吃过,但是这种嫩滑鲜香的鱼丸还是第一次吃到。

    少年连吃了两碗鱼丸汤和四个煎饼、三颗卤蛋才恋恋不舍的停下,不好意思朝姜恒笑笑。

    “这鱼丸汤很适合家里的老人吃,等会就让车夫买一罐回去,让我祖母和母亲也尝尝。”

    说着付了钱,笑着朝姜阿娘和姜瑶行礼摆手,就和姜恒一起上马车去书院。

    车夫送他们到了书院,便调头回到摊位买了一罐鱼丸汤、十颗卤鸡蛋和十个煎饼回府。

    今日带罐子来买鱼丸汤的人不少,一罐装三碗、五碗的都有。而带走汤的,自然也少不了带几个饼回去配着吃,就这样,她们今早的生意爆火,煎饼的速度都跟不上卖出的速度,来的人都自发排起队等候。

    她们摊子附近已经有两家卖韭菜鸡蛋煎饼的摊子,价钱比他们少一文,卖三文,不过人家只放了韭菜鸡蛋,不像姜瑶这样舍得放料,吃过的人都知道哪家的煎饼好吃,也不在意贵一文钱。

    姜瑶她们也不在意,模仿就模仿,这条街上卖同款吃食的不少,有模仿就有创新,她打算再过半个月,韭菜不那么嫩了,食客们也差不多吃腻了韭菜饼,就改卖煎饼果子。

    只要不是恶意竞争,大家凭本事挣钱,姜瑶就不管,她们每天忙得团团转,没有心思去计较这个。

    半个时辰不到,她们带来的食材见底了,姜阿爹赶着驴车又送了两盆面和馅,一锅鱼丸过来。饶是这样,排队的仍有人没买到。

    长安街,京兆尹的府邸,两岁的小小姐坐在桌前,一脸期待地望向门外,等仆人买鱼丸汤和卤鸡蛋回来。旁边的夫人也不阻止,姜家的鱼丸汤不止女儿、儿子喜欢吃,她也喜欢,家里的老太太老太爷也喜欢。她已经决定每天让人买一罐回来,有了鱼丸汤,儿子女儿都能多吃一碗饭。

    收摊回家,吃了早食,姜家父女就拿上竹筐赶着驴车出门买食材了。

    先到猪肉摊,猪肉佬一看到姜遥就笑了:“小娘子,我猜你肯定还会来,大肠我都给你留着呢。”

    姜瑶笑着说:“叔,你今日的肥肠可不够,今日我要买四副。”四副八十斤,摊子上只有两副。

    猪肉佬很惊讶:“等着,我去我兄弟摊子给你拿两副过来。”说着便吩咐身边徒弟去拿。

    离开的时候姜瑶又买了两个猪耳朵、三斤猪板油,一块猪肝、四斤五花肉,两根肋排,当然还有猪肉佬送的两根踢光肉的筒骨,两人说好了明日还来买肥肠。

    路过卖鸡蛋摊子,看着鸡蛋还新鲜,也买了一百颗回去。

    继续往里走,昨日卖莲藕的老农还没走,走过去发现莲藕只剩下十几斤了,姜瑶便全部买下来,老农很高兴,可以收摊回家了。

    昨晚卤花生卖得不错,家里没有花生,于是去粮铺买了三十斤花生。

    “回家,不着急用的下午再买。”看阿爹看了看日头说道。

    “好。”

    回到家,就要开始了洗八十斤肥肠这项折磨人的活。

    “家里的草木灰不够了,我去邻居借要点?就是我们刚搬过来,都不认识,虽然草木灰不值钱,但是也不好意思开口。”

    姜阿奶拿出一个麻袋,“我去问看看。”

    姜瑶:“阿奶,我和你一起去,我们找间食肆里问看看,如果有的话,一袋两、三文我们买了。”

    于是,祖孙两人来到巷子口的一间卖羊肉汤的羊肉馆,掌柜听说他们要买草木灰也没说什么,草木灰的用处可多着呢,很多穷苦人家洗澡洗头洗碗都是用草木灰,只是很少有人是用买的,他这里的草木灰每天可不少,一般都直接倒掉。

    于是大方的给她们扒拉的半麻袋,“今日的还没开火了,只有这么多了,你们如果还要的话,我让伙计给你们留着。”

    “行,谢谢掌柜,我们就住在巷子里,晚上过来拿。”姜瑶说着递给对方一个铜板。掌柜也没拒绝,钱虽少但也是生意嘛。

    回去路上姜阿奶说:“这个法子好,也不用上门讨要,平白欠人人情。”

    “嗯,能用钱解决,就用钱解决,人情不好还。为这点小钱欠人情,不值当。”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4/134188/576326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4/134188/576326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