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赢在过去 > 第190章 种红薯和花生

第190章 种红薯和花生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方盈到家受到热烈欢迎。

    张季宁甚至接手赶起马车。

    王秀莲看到一家人一直站在门口不是个事。

    开口说道:“好啦!都到家了,赶紧净手吃饭,都饿坏了。”

    方盈在家人的簇拥下,进了院子。

    王秀莲一发话,长乐姐弟纷纷去净手,到堂屋坐好准备开饭。

    张明海坐在主位,随着他说一声:“开饭。”

    家人纷纷伸筷往自己喜欢吃的菜,手快有,手慢无。

    张明海家的伙食在桃园村算头一份。

    九口人,五菜一汤。

    小石头一岁多,不能吃太硬的食物,单独给他做了鸡蛋羹。

    小家伙很喜欢软软香香的食物,此时正拿个小木勺,舀着吃很开心。

    自从他能走隐路,拿稳勺子就不喜欢别人喂他。

    李玉荣不担心儿子,让他自己吃。

    虽然,有时候吃得嘴两边沾了食物。

    不过有了围兜后,也不怕衣服弄脏了。

    小孩嘛,有自主意识时就要让他习惯自己动手。

    这是她听大嫂说的,听大嫂的不会错。

    她能把自己三个孩子教得这么好,就是现成的例子。

    吃完饭,方盈收好碗筷去洗好,走出灶房,看到家人排排坐在院里的长凳上。

    张明海自己搬张凳子,在下风口远远坐着,手里拿着烟杆子,正在点烟。

    方盈走过去,靠近长乐的空位坐下。

    长乐见娘亲坐自己身边,转头过去问道:“娘,府城是不是很热闹?”

    “是很热闹,以后有空再带你们去玩。”

    张仲元道:“娘,你可要说话算话啊,我都没有去过府城。”

    “放心啦!只要你们都读好书,不只是去府城,京城都能去。”

    方盈给两个儿子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后说道:“明日要种红薯了,公爹,十亩沙地都犁好了吗?”

    张明海不紧不慢道:“都按你的要求犁好了。”

    “行,那我现在分工。家里的孩子要去读书。娘要带小石头。只有五个人下地,公爹去折一尺多长带叶子的树枝,捆好送到地里。”

    “大嫂,那我做什么?”张季远见缝插针问道。

    方盈瞥他一眼:“放心,大把活让你干,少不了你。”

    方盈看一下李玉荣:“弟妹和我去剪红薯藤。二弟三弟挑藤去地里,随后我教你们怎么种。”

    “要浇水吗?”张季宁思索一下才说出口,以往大嫂种东西都是那样做的。

    “当然,所以二弟明天要也带桶去地里。”

    红薯虽然耐旱,但在藤没有生根成活之前,是万万不可偷懒的。

    一家人明日有事情忙,都早早洗漱上床歇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明海出门去折树枝了。

    张季宁先把水桶挑去地里放着,再倒回家里挑着簸箕去红薯育苗地。

    到的时候看到张季远正要挑红薯藤去地里。

    簸箕里一段段红薯藤都是五片叶子,整齐划一一个方向摆好。

    张季宁没有强迫症,但是看这么整齐,心里舒坦。

    方盈抬头:“三弟,你先把这担红薯藤挑过去,片刻之后我就过去。”

    “好的,大嫂。”张季远应下,乖乖照做,红薯藤并不重,一挑上肩,稳稳走了。

    方盈和李玉荣两人剪藤,很快一个就剪好一簸箕。

    方盈看到簸箕满了,从蹲着剪藤站直起来,向张季宁招招手:“二弟,你跟二弟妹学着剪藤,剪刀在这里,我去教三弟种红薯了。”

    张季宁走过去,从地上捡起剪刀:“好的,大嫂,你先行一步。”

    方盈看到张季宁过来后,就挑起红薯藤走了。

    到了红薯地,放下担子,看到张季宁正闲着数蚂蚁。

    “三弟,过来种红薯了。”方盈提醒张季远。

    张季远走过来:“大嫂,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方盈拿起红薯藤,按一尺的距离摆放在斜沟里,两片叶子在上面,三片叶子在泥土里,一个方向。

    “大嫂,为什么三片在下,两片在上面?”张季远好奇问道。

    “这下面的叶片节,以后就是长出红薯的地方,三片刚好,少了红薯虽然大,但是个数太少。”方盈一边摆红薯藤一边给张季远解释。

    “那上面两片叶怎么说?”张季远在另外一垄学着摆上红薯藤一边问。

    “上面两片是防止还没有生根干枯了,只留一片干枯了苗就难种活了。”

    方盈摆好一垄,就拿起锄头把土勾过来盖上三片叶。

    张季远有样学样。

    等种好一垄,张季宁挑着红薯藤到了。

    “二弟,你去挑水,把刚种好的红薯浇上。”方盈立马叫张季宁去挑水了。

    挑水回来后,方盈又教他浇水怎么浇,要浇多少。

    张季宁在一边虚心听讲。

    地之前已经沥过肥,所以没在种的时候放肥。

    张季远一边勾土,一边竖着耳朵听着大嫂教二哥。

    虽然自己更喜欢行商,但是一个农家子,连种地都不会也说不过去。

    三个人种好几垄地,张明海挑着枝叶回来了。

    方盈欣喜道:“公爹,你回来的正好。”

    方盈走过去,拿起一枝枝叶斜插在浇好水的红薯上。

    张明海看一眼:“你这是给红薯遮阳啊?”

    “是啊,等枝叶干枯,红薯也活了,到时候把干枝拔掉就行,叶还能腐化做肥。”方盈漫不经心答道,好像这活干过千百遍,熟得很。

    张明海疑惑,这红薯明明是家里第一次种,大儿媳显然不是第一次种的样子,但秉承不糊涂不做家翁,他并不开口问。

    方盈确实不是第一次种,小时候要交公粮,没有杂交水稻之前,交完公粮,粮食根本不够吃,方老爹都会带她去种红薯。

    人口大爆发,是在税制和红薯推广之后,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朝代的人口过亿。

    饥饿、疾病、战争使人口迅速减少。

    人吃不饱,体质差就容易生病,首要要解决吃的问题。

    疾病,方盈自认自己不是中医圣手,无能为力。

    五人一天就种好三亩红薯。

    一家人剥了两日花生,挑好的花生种子种下去,这个就比红薯简单多了。

    差一点的就炒成花生米,一些拿来炖猪脚。

    连张明海都说好吃,花生米做下酒菜很好。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4/134033/575850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4/134033/575850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