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反了反了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好一通乱骂后,卜撒因直接撕了那国书。抬手把桌案拍断:“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祖宗历经多年,几代人千辛万苦才终于打下了这片基业,绝不能断送在本汗手里!”

    底下的大小台吉们脸上发苦:话是那么的话,可对方手里有火枪火炮啊。

    尤其那火炮!

    不但脱离了以往的笨重,还提高了精度与射程。

    就连那炮弹都不知道做了什么改造,再不是乌溜溜一个大铁球子。声响骇人,但杀伤力有限的状态了。现如今的炮弹发射后,在空中就能炸开。

    蔓延出好大一片去,攻击力倍数增加。要不然也不会四万巴图鲁出征,只回来了半数啊!

    想想那般惨烈,经历过现场的人就忍不住瑟瑟发抖。

    赶紧再劝卜撒因,让他千万别意气用事。

    误己误国。

    呵呵。

    卜撒因冷笑:“明廷连这么无耻的要求都提出来了,尔等还欲劝本汗多多隐忍?难道还真要如那狗屁国书上所说的一样,全都把脖子洗干净等着对方来砍?”

    藩属国已经是他最后底线了。

    想让他被一封国书吓倒,直接把国跟国人都白白送出去是不可能的。

    死都不可能!

    大小台吉们纷纷低头,大帐内静到落针可闻。

    良久,卜撒因才振臂一呼:“我帖木儿帝国的勇士没有孬种,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轻易让出自己的国跟粮食牛羊!”

    若是没有哈密安定两卫之战,现场必然赞同声一片。

    跟着大汗一起对抗暴明。

    打击暴明的嚣张气焰,让他们低头服软。不仅要有朝贡贸易,还要开互市,一切规则都由帖木儿帝国的定。

    伟大的帖木儿帝国巴图鲁要像正统年间的瓦剌一样,没钱就去明朝边境抢些。

    讨伐我?

    呵呵,直接抓你们皇帝做俘虏!

    但现在,见识过大炮威力的所有人嘴里都跟被黏住了似的,怎么努力也说不出这等豪言壮语。

    甚至隐隐觉得大汗这不是刚强,不是坚韧。是为了维护他的帝国、他的汗位,拉着所有人一起去做炮灰!

    谁的命不是命啊?

    为了不以卵击石,不被炸到四分五裂,这些个大小台吉们也是绞尽脑汁。

    跪求、力荐,努力发散明军火枪火炮威力。

    没让卜撒因妥协,倒弄得人心惶惶。

    等驰援关东七卫的明军汇成二十万大军,一路往亦力把里方向推进后,亲眼见识到了火器厉害的人越发畏战。

    王廷大帐里,力劝他的人排成排,谏言的书信像雪片一样把他的桌案淹没。

    气得他几次亲自拔刀,砍了好几个‘唱衰’之人。

    试图以此来震慑,聚拢人心。

    架不住明军在主将杨能、副将马文升的约束下令行禁止,绝不趁机抢掠、更不杀伤无辜牧民。每每发起进攻,都要提前劝降。

    只要放下武器,肯为大明顺民的就可以得免。实在负隅顽抗的,才会让其见识枪炮之威。

    耳听轰隆炮声,眼见着好好的人被炸得七零八落后。

    这选择做起来都简单多了呢!

    大家都很从心。

    跑,连夜跑!实在跑不了的,就咕咚一声跪地上,投降,立即投降!

    被弄去挖河工也好,去伐木也好。

    总之好死不如赖活着。

    在这么个指导思想下,卜撒因麻了:派出去的人越多,投降就越多,失去的土地也更大。

    短短三个月功夫,吐鲁番、别失八里等地就已经不归他说了算了!

    而明军还继续朝着王城的方向推进。

    再这么下去,帖木儿帝国怕是要亡在他手里。

    但董山接到的消息恰恰相反,一封接一封号称来自于帖木儿帝国汗亲笔书信上,无不在感谢他这个素未谋面的朋友。

    谢他不吝分享,传授的那些好招数。

    果然是专门克制明军的!

    那些京城膏粱地儿养大的娇气兵本就不是帝国儿郎对手,也就是沾了点新式火器的光儿。

    现在他掌握了应对技巧,打起仗来自然事半功倍。如今屡战屡胜,已经在明廷身上咬了好几块肉了!

    董山欢喜不尽,连忙追问自家心腹:“真的吗?你常在外行走,可知那帖木儿帝国汗所说是否属实?”

    早已经被拿了短处,顺利被策反的心腹接过信纸细看。

    面上沉凝,心里却好一阵翻江倒海。

    他也不想背叛伺候了多年的爷,可阿玛额娘、福晋跟儿女的小命都攥在明廷手里。为了家人的命,也只能委屈爷了。

    在心里默默给自家主子道了个歉后,就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

    把整个形势都给倒过来说。

    因为信任,也因为信息不通,董山还真被顺利骗了过去。

    收到消息后的朱祁钰笑:“如此,就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着人拟旨,派太医、赐御药。看建州右卫都督同知董山伤势痊愈了没,如果有,着其率本部人马往前线驰援。如果还没好?那就让他让贤。”

    “国不可一日无君,卫所也不能常离将官。”

    “尽快选出新的建州右卫都督同知来,既不用担心无法去驰援前线,董爱卿也能安心养病,不至于再每日提心吊胆。”

    啊这!

    群臣惊呆:他们素来仁善无比的帝王啊,居然能想出这等……这等……

    还没等他们找出一个合适的措辞,小太子就腼腆一笑:“这主意是孤出的,诸位大人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

    众人眼里疑云尽散,争先恐后地开始夸太子。

    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谋略,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实在我大明之福云云。

    他们倒是欢喜了,接到圣旨的董山简直要气炸肺:“我本一心向皇爷,不意皇爷竟拿我与建州儿郎们当刀剑!什么硬砍什么,全然不顾刀刃损伤,甚至有意让我等损伤。”

    “如此昏庸恶毒之君,又效忠来做什么呢?”

    反了反了!

    造反第一步,先杀传旨人。

    董山狞笑,一刀扎穿了还在喋喋不休问他如此嚣张,是不是心存反志的传旨太监。同时认真的回了一句:“不止反志,现在还有行动了呢。”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972/575642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972/575642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