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第237章 混进天鹅群里的大鹅

第237章 混进天鹅群里的大鹅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秦纮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他与李琏兄弟紧密配合,恩威并施的那一套玩得可熟练。硬是快刀斩乱麻,当年就在其地清丈土地、清查人口,给百姓们都分了地。

    再每户抽一定数量青壮,编入矿上,伐木队里。

    种地、矿与伐木三手一起抓,三手都很硬不说。人家连朱砂、倭刀都没落下。

    至于说那些大名跟武士们不甘心自己利益受到侵犯,不止一次地组织人手破坏。甚至呼吁百姓众志成城,将可恶的大明人赶回大明去?

    呵呵。

    都不用李琏率兵出手,得到实惠的百姓就能拿起石头瓦块打得他们满头包。

    普通百姓才不管王宫里住的到底是谁呢!

    他们只想分地,少交税。

    以往幕府将军还在的时候,他们一亩地收成就得拿出去一半做税赋。后来足利义政被刺杀,各大家为了争夺幕府将军之位打得你死我活,百姓们就更惨了。

    不但要交更多的赋税,还得被抓去当炮灰。连年征战间,家家挂白幡,户户传悲声。

    现在可算天皇投降,大家都成了大明百姓。不但能分地,还一亩地只交三升三合五勺,算算五斤多而已。

    一个个都干劲十足着呢,吃饱了撑的才受人怂恿搞事呢!

    冒着生命危险把明军赶出去,再过上以前那种辛辛苦苦忙碌一季,可算收获些许,至少有一半交税的苦日子吗?

    两相比较一下,什么热血都凉了好么!

    都有不少直接做了间谍,往李琏或者秦纮处告密的。

    这俩人多聪明呢?

    立即厚赏!

    然后不着痕迹的把这个事透露出去,不愁没有更多心思灵动者。

    而那些为了保护名下土地不被侵吞的大名和武士们?

    自然要以与大明做对,试图分裂倭奴省的罪名斩首示众,并抄没所有家产喽。金银且不论,那土地绝对是以最快速度分给无地百姓的。

    打一个,拉一群。

    而不得不说,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倭奴,都是富者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不管是贫富差距,还是数量差距,都大到惊人。

    秦纮就是利用绝大多数穷人想要拥有土地,贫困的心理。再加上李琏所率领的四十万水师的绝对压迫,迅速而又平稳地将按人定分地,按田数缴纳税赋的新策略给施行了下去。

    期间多方调整,仔细记录。

    真·拿整个倭奴作试点,等一切成熟之后再考量如何陆续在大明境内施行。

    当然,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倭奴省地方不算大,人口却非常多。

    一旦真让他们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抗明。就算李琏武器再如何先进,军纪再多严明,怕也无法轻轻松松就把事态控制住。

    所以,借着反抗不配合的苗头,秦纮把省内威胁性较大的大名都收拾了个遍。

    然后同步安抚普通百姓,把自己所有的出发点都放在为了顺利推行新土地政策上。自然而然的,就让渴望分地的百姓视那些大名为寇仇。

    根本团结不了一点。

    两年下来,秦纮可以说政绩斐然。

    不但完成了分地事,把土地所有权牢牢掌握在朝廷手里。认真执行税赋额度,让倭奴百姓更加归心、信服,还在省内建了四个府。

    虽粮食方面还不能达到自给自足,但人家还多勘探出了不少金、银、铜、硫磺、铅等矿啊!

    样样都是朝廷需要的。

    尤其铜矿。

    虽然如今大明银子多到都得按计划开采或者流入民间,以防银多货少引起通货膨胀了。但实际上,百姓日常生活基本用不上银子。

    多以铜钱交易。

    偏大明铜矿少,走私又多。

    盖因大明前些年虽施行海禁,却未禁朝贡贸易。当年郑和七下西洋,使周边列国对大明所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喜爱至深。

    而以那些小国的实力,根本不足发动战争进行掠夺。

    朝贡那点限量又完全不够所需。

    只能规规矩矩,或者也不那么规矩地向敢于冒险走私的大明商人购买,自然就需要银钱交易。

    而那些小国常动荡不安,政权迭变。

    所发行的货币自然也没什么人认同,遂都用大明铜钱,不惜高价购买。商人逐利,走私渐渐而起,屡禁不绝。

    让原就缺铜钱的大明雪上加霜。

    甚至在朱祁钰的梦里,明朝加速灭亡都有其原因在。

    现在新发现铜矿,朱祁钰自然喜出望外。早朝之上都把秦纮夸了又夸,直让那些以他到底年轻资历浅恐难胜任一省之地长官的官员们默然。

    好半晌才重新组织起语言来,大夸特夸皇爷圣明。

    知人善用,亦敢用。

    否则的话,就算秦大人再怎么学贯古今,才华横竖都溢,也断寻不到如此广博施展空间云云。

    花样彩虹屁就算了,最难得还是人家一个赛一个的情真意切。

    让向来淳朴的大皇子朱见济叹为观止。

    往前面一瞧,好嘛!

    前面,父皇喜悦中带着些许赧然,言说这都是自己分内之事,且得再接再厉。争取不闲置任何一个人才,让天下贤者都能各尽其能,为大明发展献策出力。

    身边太子弟弟亦满脸虔诚,表示要向父皇学习,向诸位贤臣学习。

    倾尽所能,做个合格的太子,给大明建设添砖加瓦。

    一浪高过一浪的赞许声中,朱见济就觉得自己在人群中有股强烈的违和。那感觉就好像混进了天鹅堆里的大鹅,长相不一样,叫声不一样,走路姿态等等都不一样。

    就算他尽心竭力想融入,人家一飞,也立即把他这个大鹅给显出来了。

    现在,他只庆幸当初早早阐明了心意。

    如今尘埃落定,二弟当了太子。母妃心里那点小希冀终于烟消云散,不再若有若无撺掇他积极表现。

    而是改让他好好与太子维护兄弟情。

    日后也好寻个富庶点的藩国,或者在皇家船队里多占些许股。甚至有意让他娶汪氏女,与皇后母子几个再近一层。

    唔。

    虽才虚十三,远没开情窍的朱见济想来有些臊得慌,可没脸总比没命好不是?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972/575642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972/575642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