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第218章 果然,还是人设过于成功了吧?

第218章 果然,还是人设过于成功了吧?

推荐阅读:化灵诀一人之下:三一门老祖归来神棍很神要贴贴:哎第三世才追到媳妇凤唳铜雀台快让开!那个女孩是我的在圣玛丽苏学院混学分的日子我在时空开客栈夫人假死后,贺少他疯了球狂

    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践吗?

    朱祁钰眉头轻皱,总觉得自家爱卿们有点太瞧得起那个所谓的后花园天皇了。

    毕竟在梦里,那位就没留下点啥值得大书特书的。

    只幕府的一个吉祥物而已。

    在位期间还发生了应仁之乱,日本战国时代开启,本就不富裕的天皇越发雪上加霜。他惨,他儿子后土御门天皇更惨。

    活着没钱办婚礼,也没钱修宫殿,只能寄居将军府上。

    几度张罗要退位,接连被幕府反对。

    因为再换一个天皇的话,还得出钱给人家修宫殿。就连死后都没钱办葬礼,停灵停了整整四十三天之久。

    天皇都当成笑话了,就很难让朱祁钰生出更多的警惕来。

    于谦等人见状愈发担忧,赶紧又劝。

    让他千万千万别不往心里去,不可轻敌,亦不可……

    杨善踌躇,颇有些欲言又止。

    朱祁钰张口就把他那未尽之语给接上了:“亦不可因仁义二字,而养虎遗患?”

    “微臣僭越,还请皇爷恕罪。”

    朱祁钰眉眼含笑地亲自伸手扶人:“杨爱卿这话从何说起呀?身为臣子,你处处为大明江山考量。朕高兴都还来不及,岂忍心问责于你?”

    “朕啊,只会嘉奖你之功。自打你年近古稀为国朝远渡重洋的那一天,就已经是我大明功臣。更别说你还妙计连出,屡有战果呢!李琏、李震都曾频频上书,言说若无你之相助,日本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变成咱们大明的倭奴省。”

    “皇爷谬赞,微臣愧不敢当。”

    朱祁钰正色:“爱卿不必太谦,不独你,朕与大明会牢记每一个为国朝牺牲奉献的有功将士。绝不让任何一个爱国同胞的血白流,汗白撒。”

    这下不止杨善,听到这番话的所有人都蓦然红了眼眶。

    然后更殷切地劝起了朱祁钰。

    让他万莫轻视,密切注意后花园天皇跟朝鲜小国王。

    朱祁钰:果然,他还是人设立的过于成功了?

    是,是。

    以至于满朝文武都怕他过于仁德,放纵了敌人,给敌人以发展壮大的空间。

    事实上……

    朱祁钰微笑,从后花园天皇上船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此生都回不到故土。

    而朝鲜那个小国王么?

    照秦纮折子里说的,但确实是个不得多得的人才。

    有眼光,有决断,还特别识时务。

    既然这样,朱祁钰就更有理由相信,他日周边国度都姓了朱时,不用大明表示,就能让小国王主动投诚。

    不过这么不符合他仁德形象的话,他是再怎么也不会诉诸于口的。

    只挨个关注自己的股肱之臣。

    体谅他们舟车劳顿,也与家人分别日久。所以格外放了五日大假,等五日后再来奉天殿赴宴。

    举朝贺他们凯旋归来,为大明开疆拓土之功。

    几人连忙谦虚,说论功劳,那还得是李琏李将军最高。他们最多帮着出点小主意,锦上添花而已。只可惜,倭奴省虽全省归附,李瑈惹出来那些烂摊子却远远没有平息。

    再加上采矿与伐木事等。

    一时半会间,李将军等根本回不来。

    朱祁钰笑瞪了他们一眼:“他是他,你们是你们。不管功大功小,是直面敌军,还是居中献策。终归你们共同的努力,才让大明顺利将倭奴纳入版图。”

    “开疆拓土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你们还一举解决了朝廷的两大难题。说上一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都不为过。”

    毕竟掌握了金山银矿,就等于掌握了铸币权。

    可以确保大明日后再无以银铜为主要流通货币,而国中却少金银铜矿的窘境。

    再不会像梦里般,因为海贸大兴,海量银子骤然流入大明而导致物价飞涨。又因为海外中断了白银输入,又让大明闹起钱荒来。

    一切都可有序进行,在丘濬那个经济奇才的帮助下,实现一个良性发展。

    而海贸大兴,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渐渐暴露──比如缺少优质的,可以用来造巨船的木材。

    现行的技术与科技发展,暂时还弄不出铁皮船来。森林密布,遍地优质木材的倭奴省出现,很完美的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越想,陛下就越欢喜。

    而与他相对的,就是后花园天皇的忐忑了。

    自打大船一路往明廷方向,几经波折终于到了京城,他这一颗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除了紧张就是后悔。

    唔。

    要说他也对中原文化颇有了解的,哪能不知道历代皇帝对亡国之君是个什么态度呢?

    越乖服的,才越容易让人放松警惕。

    比如勾践,又是献美人又是尝粪便的。彻底打消吴王忌惮,卧薪尝胆成功,反杀敌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咳咳。

    就算有争议,人家至少有提名?

    最差的也能换成阿斗,以一句此地乐不思蜀,换得平安终老。

    反之,心气越高越容易死。

    前脚李后主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后脚赵二哥就派人给他煎药了。

    曾几何时,后花园天皇都到这一段时还感叹过李后主的蠢。觉得大丈夫就是要能屈能伸,只有留得青山在,才不怕没柴烧,结果……

    一时气恨难消,他就干了比李后主还蠢的事。

    日后……

    他很怕自己就再也没有以后了。

    因而处处小心,饭不敢多吃一口,水不敢多喝一滴,连御药房送来的补药也都悄悄补给了屋里的盆栽。

    倒是认真学习中原礼仪,且尤注意三拜九叩大礼。

    别问,问就是倭奴省初初归附,全省上下对朝廷、对皇爷都景慕已久。

    路远迢迢,百姓们无法跋山涉水来到京城与皇爷请安。那他便代大家伙隆重行礼,感谢皇爷不计前嫌,愿意接受臣的求助。

    派大军前往,解决微臣与倭奴千万百姓于水火之中。

    也感谢皇爷仁心仁德,愿意接受倭奴省,对百姓与大明百姓一般无二。

    要知道倭奴百姓苦幕府、大名与武士们久矣。但势单力薄,无法与之抗衡。皇爷派人收拾了那些可恶的人,还愿意清丈田亩,分地与百姓……

    种种恩遇,怎不让百姓感激涕零?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972/575641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972/5756419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