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第121章 越级提拔:春日进士,冬日便做了知府?

第121章 越级提拔:春日进士,冬日便做了知府?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荆襄之地流民汇聚,所以他们这些地头蛇们怕被迁怒,被严惩。

    别的藩王封地可没这回事,自然无所畏惧,更不会好端端就把自己半副身家都无偿奉献咯!

    朱祁钰挠头,一脸侄儿还是浅薄了的模样:“那依着皇叔之见?”

    襄王殿下也没有特别好的法子。

    只强调不能来硬的,免得适得其反。不如也跟改土归流与解除海禁一样,先以荆襄之地作为试点。

    如今这些家献地的王爵先成立个船队,就依着陛下那提议、那运作方式。

    等路线熟了,挣到真金白银了,自有眼红的自己闻着味儿过来。

    到时候主动权掌握在陛下手里,相关规矩自然而然的也都由他定制。怕宗室子弟恃强凌弱,知法犯法?把相关处罚条件跟分红联系起来。

    绝对比爵位更有诱惑力。

    毕竟爵位再好,那也数量有限。但分红按支发,与那一支所有人利益相关。

    自然都会自我约束,互相监督。

    英雄所见略同!

    朱祁钰心中暗乐,面上却满满佩服:“好好好,五叔这建议极好,听五叔的。那户籍事呢?您可有更妥善些的法子?”

    依着梦里所见,现在被视为奇技淫巧的工业、科技等,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才是国之重器。

    制霸未来的关键所在。

    经济也十分重要。

    那现在不公平的户籍制度必须得改,必须得让匠人与商户得到尊重,军户也一样!

    保持现在这样或许可以安定,但朱祁钰要的不只是安定。

    襄王殿下不知他这番奇遇,自然也无从了解他这宏韬伟略。只以自己的眼光觉着,现行的户籍制度或许对某些人群来说不大公平,但最经济实惠。

    比如因军户而出现的府兵制,就让大明用最少的银钱养了最多的兵马。

    提起这个,朱祁钰就不免苦笑:“皇叔说的都是以前了,现在……”

    屯田被将领、镇守太监、地方豪强等侵吞。军户本就微薄的收入骤减,兵力也大降。

    吃不饱穿不暖,提升艰难,还要自带武器、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

    还子子孙孙重复,但有战死,还要抽家中余丁补上。甚至一家子男丁死绝,还得往宗亲、甚至户籍所在地去钩补。

    这谁受得了呢?

    干脆狠狠心当了逃户,做了流民。

    洪武三年,逃亡军士就已经有四万七千九百余了。

    后来四海搜捕,大力严惩。

    情况才略微好转。

    可班军京操,虽本为训练兵士之善念。但海内燕安,训练懈怠。

    好好的班军却都成了劳动力。

    军士忙时务农,闲时还要赶赴京城干苦力。稍有延期,便按违限罪,轻的罚去居庸关、密云、山海关半年。重的,直接发到边卫去。

    又苦又累还无偿,军士们不跑才奇了怪呢!

    宣德年间,军弊越来越多。不得不诏令清理天下军卫,相关律例从十一条增到二十二条。

    也没挡住逃户越来越多。

    正统年间,天下卫所逃户就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之多。

    襄王觉得事情若想根治,就得再度清军。严查侵占卫所田地的将领、镇守太监与乡绅豪强等。提高军士待遇,严明法度。

    可朱祁钰觉得不过是饮鸩止渴。

    军户制度本就有很大的缺憾,就算按襄王所说,也不过是扬汤止沸。

    但襄王有句话说得对,事关国本,再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他才登基一年多呢!

    很多事情,完全可以徐徐图之。先修内政,搞经济。把相关事项准备好了,条件也成熟了,再下手改革。

    因此上,朱祁钰暂时按捺住大规模改革兵制、户籍的想法。

    特别郑重地对襄王行了一礼:“多谢五叔教我。”

    襄王慌忙还礼,心里对这个二侄子的印象却无形中好了太多太多。

    可惜啊!

    这孩子居幼,又非皇兄心心念念的孙氏作出。

    否则若他当年就被立为太子,大明如今就不会有土木之败,也不用牺牲那么多精锐了。

    心有好感,又被交了底。

    襄王殿下再跟叔叔、兄弟侄子们转达时,自然而然地就带了几分规劝之意。

    众人虽有不舍,但来京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现在还被皇帝重谢,有机会被皇帝带着一起发财。那点子不舍,也悄悄变成了期待。

    次日早朝,朱祁钰就好生表扬了周王等人一番,接着就宣布大明皇家船队成立。

    又下旨解开荆襄之地与五台山不许平民开垦的禁令。

    设郇阳府,以秦纮为知府。

    命其核查治下田亩,给流民分发土地,安排流民附籍。免流民复业税,还给耕牛、种子等。

    春日里才中了进士,冬日里就连升数级摇身一变成四品知府?

    这消息一出,满朝震惊。

    纷纷请陛下三思。

    就算那秦纮是个可造之材,也不带这么揠苗助长的啊!而且此例一开,效法者多,容易败坏吏治。

    对于这些反对声音,朱祁钰纷纷无视。

    除了正确答案在手,知道秦纮可堪重用外,他也有意让朝臣们知道:比起才华才名,他更需要能坚决执行他命令。为更好完成任务,不惧生死的能臣、忠臣。

    只要卿不负大明,朕亦不负卿。

    而且……

    朱祁钰眨眼:“怎么能说秦爱卿无功呢?他那份耿介忠言的折子,贡献绝大。”

    因为那封密折,让朝中人心浮动,让他那好皇兄看到了机会,所以才铤而走险。试图如梦中那般,搞夺门之变。

    他才能顺利收网。

    也是那份折子,加上限制宗室人口、废除殉葬两道圣旨,让周王心生忐忑主动投诚,襄王跟上。才有了如今他这绝大收获,才让流民这个大问题有提前解决、彻底解决的先决条件。

    群臣:!!!

    所以您还是听在耳里,记在心上,惦着要丈量天下田亩了么?

    朱祁钰没有,但如海贸、如改土归流般。

    他还是选择了试点,就在荆襄之地的几府。命相关官员核查下辖土地,严问宗室皇亲、文臣武将与大小太监等强买强卖、铁脚诡寄事。

    主打一个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972/575640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972/575640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