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第113章 一手经济,一手立法

第113章 一手经济,一手立法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如此厚利摆在眼前,朝臣们哪还有什么反对意见?

    毕竟皇爷金口玉言,说了这事儿走上正轨,国库私库皆丰盈的时候,会渐渐以银子代替宝钞,日后官员俸禄也都以银子支付。

    关乎所有官员生计!

    呜呜呜。

    说来凄惨,太祖爷当年发行宝钞本是为了方便百姓。结果经验不足,发行量过大,导致物价疯狂上涨。

    洪武八年,一石米用一贯宝钞就可以购买,永乐元年就得十贯了。

    永乐二年竟然已经到了二十贯宝钞才能买一石米的地步。

    这些年来,朝廷虽然一直努力节制,效果却一直差强人意。现如今除了官员俸禄、宗俸等还坚持用宝钞外。民间交易,已经对其排斥无比了。

    一样购买货物,宝钞结账总是要付出更多些。

    无形中可不就加大了官员的开支吗?直接发银子,就等于给所有官员涨工资呀!

    没有人不道皇爷圣明。

    朱祁钰:……

    他圣明个啥呢?他也是有梦境示警,才明白为何初衷良好的大明宝钞会如江河日下,最后变成废纸一张。

    没有保证金,也印的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且只印,不回收。

    渐渐的,可不就造成了天下所产有限,大明宝钞无限的情况了么?

    也就是梦中后世所说的恶性通货膨胀。

    同样是大明信誉的丧失。

    若想挽回,就得有足够金银储备,让百姓手里的宝钞随时能换成银钱。再按着百姓手里的宝钞数额给人家补差价,然后销毁多余的部分。

    重新建立起大明宝钞的信誉,使之回到良性的货币状态。

    想想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与景泰年间发行的宝钞数量,朱祁钰头皮就一麻。

    赔不起,根本赔不起,只能让宝钞暂且退出历史舞台。

    不但如此,等海贸大开、挖了日本的石见银山后,也得注意相关问题。可别宝钞造成的通货膨胀还没解决,银子又搞出新的通货膨胀来了。

    小本本上狠狠记一笔后,朱祁钰就开始组织人手进行海事方面法律法规的草创。

    主打一个挣钱、治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得硬。

    无规矩不成方圆。

    朝臣们对此也很赞成,并积极对限制盐、铁、火器、粮食等重要物资外流立法。严查走私与贪污、漏税与匪类同流合污等罪。

    且严惩有意将对大明有害之物带进大明之人与事。

    朱祁钰可没忘清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玩意儿不管是叫福寿还是罂罂、鸭鸭,都别想在大明领土上肆虐分毫。

    还有还有……

    对于海贸朱祁钰想得很多,条条框框也涉猎极广。让刑部跟大理寺官员等瞧着都连连颔首,夸他思虑周全。

    朱祁钰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正常立法都是出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再对相关问题立法。

    但他一梦数百年,见多了该出现的、不该出现的各种状况。自然而然的,就会多思忖几分。群臣不知他这份奇遇,只当他未雨绸缪。

    想得深,想得细。

    于是百般夸赞,万般佩服。

    倒是无形之中帮他立了个聪明灵慧,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全才人设。

    让他颇有些羞赧。

    但是帝王嘛,最忌讳被臣子猜透。然后针对弱点以影响、控制甚至架空。

    所以他也不解释,只笑言:“此次海贸圆满成功,足可见利润之厚。朕想着好生发展起来,不但朝廷可以组织个相关部门,专门从事。还能关税、商税,大大提高国库收入。”

    “长此以往,甚至能取代地税等成为朝廷最大收入。届时地税等就可以稍减,减轻百姓负担。也可以多建文武学堂,培养更多可用之才。”

    嗯,还有想法的建一些相关的技术学校,培养各行各业人才。

    梦中清朝用血的例子说明了愚民政策不可取。

    想要让整个国家都积极向上,永远走在世界前沿。就是要大力培养人才,相关技术、武器等不断推陈出新。

    若大明能如现在这样,永远保持火器领先定位,哪个蛮夷小国敢造次?

    朝臣们不知道他们皇爷这若有若无的紧迫感到底从何而来,但很欣赏他这个以民生为要的贤君态度。

    相关官员夜以继日,点灯熬油地反复推敲着。

    争取结合帝王意见,编纂出一部最适合大明国情、尽量面面俱到的大明海事法。

    朱祁钰则亲自提笔,写了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感谢周王叔祖能为大明江山安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四万顷的地啊,说献给朝廷就献给朝廷。这魄力,这忠心,简直前无古人,后也不好琢磨来者。

    但周王叔祖拳拳一片忠心、对晚辈的疼爱之心。

    当晚辈的,也不好蹬鼻子上脸。真就大咧咧地,将周王府几代积累都收入囊中。

    可流民问题日渐严峻,也确实需要更多土地来进行安置,让他们能够安居复业。而不是继续四方游荡,空增威胁。

    所以几番思量之后,他决定按着市价给周王叔祖补偿。

    只是叔祖慷慨,侄孙囊中羞涩。

    先暂付十万两纹银,与叔祖解决府中花销甚巨问题。诚邀叔祖与诸位王叔一道来京过年,届时侄孙也好说说心中想法,尾款问题。

    看看叔祖是愿意多给侄孙些时间,还是趁海贸方兴未艾的时候投入进来。

    或者侄孙安排人考校过各位王叔、堂兄弟们。瞧他们能在哪方面,愿意在哪方面为朝廷出力。

    自从折子呈上去后,朱有爝就日日想,夜夜盼。

    站在开封望京城。

    那茶不吃饭不想的样看得他长子朱子垕都直心疼:“开弓没有回头箭,父王既然都已经做了决定,又何必纠结呢?就算肉包子打狗,直接有去无回,那位也还是会记得您的好儿。”

    “咱们周王府日后或者清贫,但安全想是无虞了。”

    朱有爝一个大巴掌拍过去:“不说话,谁还能把你当哑巴卖了?你什么你,给老子闭嘴!”

    正对凑上来的出气筒狠狠抨击呢,天子使臣就到了周王府。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972/575640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972/575640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