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第69章 会试考题,弹性祖制

第69章 会试考题,弹性祖制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为何?

    当然是此届考题与以往大不相同咯!

    尤其是时政。

    去年秋八月,上皇几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威风赫赫。结果被以少胜多,几十万精锐尽丧,天子直接北狩,成了敌军手里敲门砖。

    三次宣府,再次大同,出入紫荆关如若无人之境。

    拥圣驾至京城,让御驾亲征差点打出了灭国之战的绝惨结局。好在天赐今上,文韬武略、虚心纳谏、智慧无俦。

    不但打赢了京城保卫战,还计赚瓦剌。

    直接一雪前耻并拓土开疆,让瓦剌彻底消失,直接消灭北方边患。

    确实不世之功。

    但上皇还在呢,直接以此命题都没有什么忌讳么?

    还以土木之变跟宣府大捷两次以少胜多为例,解析何以大明能安然无恙,瓦剌却有灭国之祸。

    光看这题目,就有无数考生的眼睛差点瞪到脱窗。

    说,说好的海禁问题呢?

    他们还为此昼夜不停地查找相关资料,为此不知道找了多少先生斧正,润笔费都花出去好些个。

    结果你临场换题不算,还换这么个敏感的?

    忒不仗义啊!

    得到过提示的考生们心里跟喝了黄连水似的,提笔又放下,放下又提笔。

    简直不知从何答起。

    无边震惊又失落后,有人开启狂捧模式。

    大书特书太后巾帼英雄,群臣铁骨铮铮。今上英明神武,智计百出,才能终于一雪前耻。

    顺利迎回上皇,使昔日扰边之寇仇变成大明新属,有拓土开疆之功。皇爷与杨大将军,哦不,昌平侯爷那场苦肉计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古来临危受命者众,但无人能出皇爷之右!

    彩虹屁放的是华丽又热情。

    可惜,帝王享受不了一点,还颇为不适。倒是那些虽然在大肆批判他,但所言有理有据,笔触激烈又却又未曾罔顾事实的被留了下来。

    当然录取率最高的,还得是那些认认真真分析且言之有物,更有自己独到看法的。

    没错。

    按惯例,这会试该从礼部选出两名监考、加上御史和按察使司官员。把收掌试卷,弥封、誊录、对读跟考场纪律等都负责起来。

    尽量杜绝徇私舞弊,争取做到公平公正。

    可这试题不但考生麻,批卷的也麻啊!完全不知道这卷子出现在会试考场前,他们的老大──太子太师礼部尚书胡濙是为什么没宁可撞柱也要阻止的。

    胡濙:???

    他疯了,他要阻止?

    咳咳。

    皇爷这题虽然出得有些过于剑走偏锋,让人意想不到,但确确实实颇有妙用啊。

    要知道如今朝中个顶个正统旧臣,虽当时迫不得已拥立今上即位。但心里头到底怎么想的,还真都是个未知数。

    今上啊,迫切需要一些完全听命于他,能跟得上他步调的股肱之臣。

    以往胡濙瞧着这位皇爷好虽好,但未免太重感情。

    真心真意把自己放在代班的位置上。

    纵然上皇跟母后皇太后如此,皇爷也依旧毕恭毕敬,全无二志。让胡濙一度担忧,生怕他年轻不知道深浅。一腔热血的,还真把皇位又还回去了。

    虽然两个都是宣宗子,前头那个还更名正言顺些。

    但只有今上在位,大明才有重新步入巅峰的机会。

    至于那位?

    呵呵。

    臣不言君过,他一把年纪了,没有别的念想,只盼着看到大明如永乐朝那样威加海外。

    现在皇爷见多了亲哥的不靠谱,熄了把皇位还回去的心不说,还知道给自己培养人手了。胡濙支持都支持不过来,又怎么会阻止呢!

    至于说这考题过于敏感,考生回答方向也截然相反、五花八门。

    阅卷考官也不知道该如何批阅?

    好办。

    解铃还需系铃人。

    让皇爷亲自来便是,横竖科举取士,取的也都是协助皇爷治理天下的人才。

    由皇爷阅选,再交几名擢选出来的官员按规矩复阅。

    如此,既不违规,也免得皇爷拣选时个人好恶严重,把某些水平不够的也录了进来。

    尽量做到宁缺毋滥。

    至于南北分卷?

    当然要!

    别说现在,几百年后还坚持分卷呢,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他又不是梦中的代宗。

    屁股底下的龙椅还没坐稳,北边的瓦剌也没打服。不省心的亲哥倒是北狩归来了,朝野间人心浮动。逼着他不得不拥抱南方官员集团,取消了南北分卷。

    结果饮鸩止渴,后头夺门之变时,北方官员参加的可多啦!

    现在啊,瓦剌已平,北方边患除。

    他这个铁丝网与铁丝网加双头铳战术发明者,跟杨洪一起计赚瓦剌的英明君主风头无两。

    好皇兄只顾自己,不顾天下,差点因为一己之私就搅黄了宣府大捷。

    还过度解读,差点剑斩功臣。

    现在还顶着个‘心病’的名头缩在南宫养病呢。

    除了孙太后跟孙家那些姻亲,上皇后的钱家、几位皇子的母家还做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时的鸡犬,谁还搭理他那个名声臭到皂角都洗不白的上皇啊?

    优势在他。

    如此前提下,他当然持弹性祖制。

    符合他理念的留着──祖宗之制,岂可擅改?

    否则的话……

    那当然要与时俱进!

    想当年太祖爷穷极思变,才一路从淮右布衣成为天下之主。否则的话,说不定他也饿死在那丧乱年代了,哪还有煌煌大明?

    打从这离经叛道甚至有点大逆不道的会试题被默默通过,没见几声反对后。

    朱祁钰就知道,或者他可以更放肆些了。

    果然,南北分卷被顺利保留。

    他自己亲自甄选的那些个栋梁才们么,频被质疑。

    时不时的,还能让相关官员眉头紧皱,甚至骂声竖子敢尔的。

    朱祁钰好奇,停下阅卷的动作凑过去瞧。

    好么!

    一个两个,个保个都是措辞激烈,狠狠抨击他的。

    都是京城之战的亲历者,谁不知道当初若不是还是郕王的今上挺身而出,接下监国重任。可能贼兵就直接拥着上皇圣驾,破了京城。亦或者直接迁都,让大明变成第二个南宋了呢?

    且说今上别的也就罢了,说他不孝不悌?

    简直放屁!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972/575640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972/5756404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