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来自襄王的颂歌

推荐阅读: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傲世狂帝恩仇录禅境觅心:修行之路诡玲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大师兄万岁!摆烂后,满级大佬成了团宠真千金穿成唯一远古圣雌被强制索爱

    襄王唇角微弯:“无他,瞧瞧本王哪像个傻子来着!”

    王妃微愣,特别迷茫地瞧他。

    襄王倒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把那封信摊开来给她看:“瞧瞧,咱们这位太上皇啊,终于醒过神来了。知道反击,还知道借刀杀人了呢。”

    啧~

    可惜呀,他一贯眼神不怎么好。

    以前被个宦官给吹捧得以为自己当世无双,学皇兄御驾亲征。结果几十万大军尽丧,自己也当了瓦剌俘虏。

    又是叫门又是派人往京中要银钱的,丢尽了朱家男儿血性。

    好不容易苟到顺利回京了,还不消停眯着。

    竟还妄想撺掇他去跟新皇打擂台?

    王妃靖氏与他少年结缡,恩爱甚笃,膝下三子皆是嫡出。

    夫妻两个从来没什么秘密,这等军国大事,襄王都不曾瞒着。久而久之,王妃也有了几分普通后宅女子所没有的政治敏锐。

    细细看过之后才哑然:“这……”

    “上皇是觉得今上有意制约宗室,王爷作为亲王利益必然受损。想挑唆着你以嫡亲皇叔的身份,训斥一二?甚至是与宗室们抱团,求母后皇太后废了这忤逆不孝的无道君王?”

    “王妃果然聪慧。”

    王妃:……

    可那位上皇好像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自家王爷要是在乎这些,当初仁宗爷忽然驾崩。宣宗爷人在南京未归,汉王叔等虎视眈眈。太皇太后都有意让王爷即位时,他也不至于坚定拒绝了。

    后来宣宗离世,王爷二度监国。上皇意欲扬威域外,结果圣驾蒙尘,母后皇太后不也又起了让自家王爷监国的主意?

    连唾手可得的皇位都能三次让出去,王爷会因为皇爷削减宗室待遇的事儿与今上起龃龉?

    襄王笑:“要是没有宣府大捷,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毕竟他再怎么淡泊,也得跟京中搞好关系。

    最好两面不伤。

    以后甭管哪个久长,他都是帝王高贵的嫡亲叔叔。

    横竖二侄子宽和到几近软弱,自己就是摆几分长辈架子也无妨。

    所以朱祁钰梦里头,才有襄王写信敦促,让他好生孝顺太后与上皇。晨昏定省,率领大臣们前往跪拜,大事小情勤于请示等等。

    后头朱祁镇复辟成功,因为这些个情谊也对他万分尊重。

    让他成为有明一朝,三次有机会染指皇权却三次坚辞。没被皇帝忌惮,还荣宠一生的知名藩王。

    但现在,印象里的二侄子不但跟杨洪演了出苦肉计,生赚了瓦剌小二十万人马。

    尽雪前耻不说,还立了开疆拓土之功。

    端着国朝第一好弟弟的人设,却让亲哥脸面丢尽。

    逼着曾经宠冠当朝,迷得他那也是一代雄主的大哥无故废后的皇嫂下懿旨将唯一爱子送去南宫。没几天生给加了个当俘虏时受刺激太多,颅内有疾的名声。

    那,那能是什么简单的角色?

    惹不起,也不敢惹的襄王殿下倒是进了书房。却没有如朱祁镇所愿的那般,成为对抗朱祁钰‘违抗祖制’的排头兵。

    而是龙飞凤舞之间,写就一封长长的颂歌。

    称赞皇上智计百出,区区一道改籍恩令就发掘了不少匠户人才,金银堆满库库。还发明铁丝网,想出铁丝网与双头铳结合这样骑兵杀手的盖世妙招。

    迎回上皇,尽雪前耻,兼有拓土开疆之功。

    若能成功实现对瓦剌俘虏们的教化,使其渐渐融入大明,则北方永无边患矣。

    洋洋洒洒一大篇,只在末尾处略提了两句新出的对宗室约束事。还满满都是称赞,言他这个皇爷居安思危,有先见之明。

    太祖皇帝固然是为亲亲之意,怜惜后辈子孙。

    可宗室日益庞大,对朝廷财政确实造成巨大负担。且宗室子弟不得科考,不得为官,不得经商,不得务农。

    整日里养尊处优,难免日渐沉迷享乐。

    于国于王,都非好事……

    虽然依旧长辈姿态,但满满都是我家侄子能耐的自豪,简直对朱祁钰全方位无死角的夸奖。

    以及对后辈子孙的担忧。

    还以为会被如梦里那般劝诫甚至数落一番的朱祁钰困惑,俄尔才缓缓笑开。

    果然,仁宗诸子,襄王叔才是最聪明的。

    这信一出,直接就打破了好皇兄的幻想,还大大跟他这个新皇表了一波忠心。

    但实际上,人家损失什么了么?

    没有,丁点都没有。

    襄王叔夫妇出了名的恩爱,三个嫡子也受他们影响。就算不至于一生一世一双人,也不大重女色,根本无人出格。

    至于侵占庄田?

    人家也犯不着这个!

    有仁、宣跟正统三位皇帝赐地,他本身就是个肥蝈蝈。

    但知道归知道,了解归了解,毫不耽搁朱祁钰拿这事儿去刺激他好皇兄。

    让他细看书信,对襄王好顿夸奖,再问:“皇叔如此体恤,皇兄觉得该怎么褒奖才好?”

    朱祁镇:!!!

    还褒奖?朕想剥了你们叔侄。

    真是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从皇上变成上皇之后,就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到他面前阴阳怪气,跟他阳奉阴违了!

    偏他理亏,手里又没人又没兵的。

    还得生生往自己心口上插刀,痛到鲜血淋漓也努力笑得和蔼:“是啊,皇叔一向因大义而无视小利,最是个一心为公的。”

    “谁说不是?”朱祁钰笑:“当初皇兄您……京中群龙无首,母后有意让弟弟监国。可弟弟全无半点经验,哪敢骤然间挑如此大梁?”

    “赶紧力荐襄王叔,就想着他老人家经验丰富。定能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

    “不想王叔从距离与大宗小宗等方面细细解说,不见半点私心,只有为国朝利弊考虑。弟弟这才不得不临危上阵,尝试着担负起一切。”

    那句多亏了襄王叔劝诫听在朱祁镇耳朵里就是多亏了王叔相让。

    江山啊!

    他的江,就被他们爷俩物件似的让来让去。

    尤其眼前这货,明明捡了天大的便宜,还满心不得已的样子。

    真是看着就让人恼火。

    不过好在襄王油盐不进,滑不溜手,但二十大几个王、二百来个郡王呢,大部分都指望俸禄跟庄田呢!

    总有人要挥动祖制大旗。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972/575640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972/575640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