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天命在我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据说彭家是去给姻亲送年礼的。

    这支车队的领头人,还是彭家主的长子。

    清晨出城时,五驾辎车上,东西装得满满当当,将土路都轧陷下去。

    负责押车的健仆,更是个个双开门。

    彭家公子坐于轺车中,冷风习习,吹起一角竹帘,也令路旁忙着出摊的黔庶窥见这位士族子弟清贵无双的风姿。

    原以为此去,必是数月未归。

    不成想,傍晚时分,彭家众人就去而复返。

    那些健仆出现在西城门外,人人鼻青脸肿不说,身后也不见了辎车的踪影。

    最惨的当属彭家大公子。

    由书僮搀扶着,身上只有一袭单薄的中衣。

    谢蕴听到衙役说彭公子的大氅和锦衣都叫盗匪给扒走了,回城的时候,冻得嘴唇发紫,走路都不太利索,她亦给大家补了一课:“所以,做人一定要低调;特别是出门在外,衣袍上的补丁数量,决定了你的生命长度。”

    一旁的沈小哥,低头瞧了瞧自己身上昨晚才补的劲服,又去看谢某人肩头的补丁:“咱们打补丁,难道不是因为本来就穷?”

    谢蕴:( ̄?? ̄)

    如小谢郎君这样的霸道屌丝,注定无法与平昌城的新首富彭家主共情。

    彭家主得知自己给朱厌准备的厚礼被山匪截胡,血压直线飙升,身形一晃,若非管事眼疾手快,差点就在大门口摔个倒栽葱。

    那些辎车上装的,可是诸家众筹、价值千金的绸缎与美酒!

    最重要的一点——

    负责去送礼的是他儿子。

    眼下礼物被劫走,也就成了彭家办事不力。

    一千金,彭家当然赔得出来。

    却也免不了伤筋动骨。

    再者,哪怕彭家能再备这样一份厚礼,只要还往雒京去,谁能保证那群山匪不会再抢一次?

    自平昌城去往雒京的这条路上,从前是没山匪的。

    据回来的健仆所述,有些贼匪手上使的,还是叉草的二齿耙。

    恐怕是兵祸后有流民落草当了寇!

    彭家主想明白这一点,当即命管事派人将众士绅请来——

    一群乡野贼子,此番得手,不过是因为送礼的车队未设防;他平昌众家的健仆,焉能不敌一群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

    不多时,管事来报:“家主,县丞大人遣小吏来询问盗匪一事!”

    一听到县丞二字,彭家主眼神就凉下来。

    那姓毕的和小儿太守蛇鼠一窝,早就不是一两日。

    他们送礼与朱厌一事,是不好叫当事人知晓的。

    况且——

    一群流民而已。

    他平昌诸家就当为民除害,剿了便是!

    ……

    “彭家主说,平昌城外无盗匪,误传罢了。”

    一刻钟后,小吏将话带回了县衙。

    毕宜听到此等打发之词,心里也要骂平昌士绅一句不知好歹,彭家公子回城时的嘴可没他老子这么硬,亏得自己特意将姑爷找来,还想请姑爷派那三百郡兵去剿匪。

    彭家改了说辞,这事等于没了苦主。

    显然是在防备他们。

    毕宜也猜到彭家主在担心什么:“以姑爷的为人,帮他寻回那几车年礼,莫非还能独吞不成!”

    谢蕴:“……”

    “难道不是彭家看自己被劫,也想骗旁人步他后尘?”

    毕宜闻言,投向少年的眼神颇为复杂。

    他以为自己够小人之心,没想到啊,山外竟还藏着一个姑爷!

    不过,除了彭家,近日确实未曾有人来告说西城外有贼。

    “彭家如此遮遮掩掩,此事或许另有蹊跷。”

    毕宜话落,跟前也多出一碗茶汤,谢蕴收回右手,一边接茬:“先生要是不放心,明日我带人去看看便是。”

    毕宜巴巴地望来:“倘若真有山匪——”

    谢蕴端起自己的茶碗,轻碰毕宜那只:“三百郡兵,必不是其对手。”

    毕宜:“……”

    谢蕴从县衙里出来,天色也黑透了。

    沈小哥早就等在外面。

    谢蕴没叫沈小哥随她回驿站,而是命他先上彭家附近守着,“过会儿,我再喊两个人过去。”

    “城外当真有山匪?”

    谢蕴不答反问:“你希望有吗?”

    沈俨望着少年澄亮的眼眸,莫名就语尽了。

    他想起了如今在砖窑负责看火的大虎。

    当日谢蕴许他带三名杂役来平昌县,其中就有断手的大虎,营陵城门口,他心中惴惴,以为谢蕴不会收下大虎,结果,谢蕴问了大虎一句,得知大虎极擅髹(xiu)漆,背着手就走开了。

    入了平昌城,谢蕴也没将大虎当成残者来对待。

    安排活计的时候,从未落下过大虎。

    沈俨在郡兵大营就见过刘恒,知道别的使君是什么样,谢蕴这种才属异类,可他还是希望谢蕴这个太守能一直做下去,因为他同样喜欢现在的生活。

    假老实人遇上真老实人,谢蕴良知尚存:“倘若平昌城外有贼,大概就是——”

    她想到一个词:“天命在我。”

    回到驿站,谢蕴免不了又要与江主任叙述衷肠。

    您看——

    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平昌诸公,亦在为新平昌的建设添砖加瓦!

    江箬:“…………”

    “你准备打着剿匪的名头向张清要人?”

    谢蕴不得不提醒江主任:“大邺严格规定了每个郡的郡兵数量。”

    为了剿匪,张清是会派兵过来,但人数超出三百,那些郡兵在平昌县驻上两个月,甭管匪有没有剿完,张清必遣人来催,再将借给她的郡兵统统拉回去。

    只要她还想与大家和睦相处,北海郡的郡兵她就不能动。

    况且——

    “这些郡兵的家人,可都在营陵。”

    他们的心,注定不属于她。

    谢蕴何尝不惆怅:“平昌城的百姓,终须靠自家人来保护。”

    江箬听得眼皮子微跳,原主的记忆已经告诉她,除了郡兵,平昌城还可以拥有一种兵。

    这种兵,不脱产,不如郡兵正规,却是直接听命于县府。

    剿匪,无疑给了谢蕴一个组建民兵的由头。

    “您是知道的,我素来尊老。”

    小谢郎君再开口,可谓一派公心:“平昌诸公若遭贼人欺负,我定为他们讨回公道!”

    江主任:“…………”

    ——

    双开门:指肩宽有肌肉身材好。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755/574913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755/574913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