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尝试卖鱼
推荐阅读:绿茶雌性声声唤,众兽夫心痒难耐、狱中被退婚,出狱后亲手休了她!、落爱云端、任你独断万古,总有熬死你那天、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野情,燃烧、九个绝色未婚妻都在等着我离婚、华娱俗人传、天意的召唤、都市狂龙医仙、
既然要卖鱼,实践才能出真知。
吕朵朵和兄妹几人吃完饭后就把剩下的鱼钩全部都用麻线串起来,家里也舍得掌灯了。
明天早上还需要砍六根竹子做钓竿,并且要增加钓鱼的人手,后天打算去镇上卖鱼。
吕朵朵做了分工安排。
吕梁柱明天中午去请族老来家吃鱼,打算让族老们先知道鱼的美味。
并且负责借几个水桶。
吕铁柱继续进山造船。
吕丰安早上砍竹子做钓竿,并且负责管理整个钓鱼场。
吕会梅、吕丰达负责找小伙伴钓鱼手,需要至少六人。
还找三个小伙伴运鱼到溪水鱼网存养。
吕会兰负责传信。
陈老婆子、方氏、王氏负责杀鱼、煮鱼和煎鱼。
猪油如果不够先找各家借。
后天打算带煎鱼块到镇上卖,就做辣椒鱼块。
鱼的鱼肠、鱼泡和鱼卵吕朵朵也打算做辣的干锅,卖价要高过鱼肉。
卖鱼的地点就在姑姑铺子里,地方宽得很,而且也有秤。
如果平时把鱼放姑姑店里代卖,姑姑姑父愿意的话,就给姑姑一成利。
吕梁柱问吕朵朵,“明天上午有时间陪爹爹去看看建窑场的地址吗?”
吕朵朵说可以呀,就她没活干哩。
“爹,你觉得给我们的香辣鱼定多少价钱一斤比较合适?”
“现在的猪肉三十文一斤、鸡肉十八文一斤、兔肉十五文一斤,鱼肉十至十二文一斤。”
吕梁柱回答,应该比这个价高一些就行了。
“那我们就卖鱼块三十文一斤,鱼仔四十文一斤。”
吕梁柱咂石,“这么贵?”
“爹爹!我们的是熟食,您说的是生食,而且我们多费油盐呀!重量还缩减,最最主要是我们味道是独一无二的,天下独一份!”
吕梁柱想想也是,那就试试。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吕朵朵让二哥砍竹子的时候砍多些,还要做些竹签子。
吕会梅叫来钓鱼人手顺便先去水库把荒草面积割大一些,每个参与的小伙伴都可以来吃鱼。
王氏先去挖生姜,家里种了好多,以前都是给婆婆泡脚用。
吕朵朵拿出来一大包干辣椒,说是以前看着好看采的。
不相信的话,可以到黄土坡那边去看看呢,那里还有一大片。
等下过去顺便采些辣椒回来。
“爹,我们村有人会做编竹手工吗?”
吕朵朵和吕梁柱去黄土坡的路上突然想起来。
“有啊!从业叔公和他三个儿子都会,他们经常编了拿到镇上卖。”
“闺女想干啥呢?”
“引水。”
“引水?”
“是哩,选了窑场后续再说。”
吕梁栋和吕朵朵来到黄土坡,这里的黄土粘腻无砂石,正是烧砖的好材料。
村里以前盖房子也会来这里取土,人工成本太高,往往用得不多。
翻越几个小山头,吕朵朵选了个向阳的地面做为做胚、晾胚的场地。
这里本身就是大平台,稍微整一整就可以,人工不太大。
几座山都是黄土,取材也方便。
在这里搭上木头棚子,下雨也不怕。
窑孔建在靠山一侧,平台大,建几个窑孔都没有问题。
这个山头上侧,有山泉水流下来,水流比较大,吕梁柱说没见过有断流的时候。
“爹,造胚最重要的还有水,我们从这里引水到窑场去很方便。”
“怎么引?”
吕梁柱又是一个惊喜,不用担水少了多少人工啊。
“用竹子,搭个水道就好,我们村里不是很多比碗还大的竹子吗?竹节打通连接下来就行。”
吕梁柱领悟,一拍手掌“这个从业叔公会!”
嗯,还需要很多筐。
“烧砖瓦需要用到做胚的木架子,这个应该又要叔叔的木工活。”
“有人,我们村木工有的是,家家户户都会一些的,这是简单活。”
吕朵朵索性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从身上拿出张图纸,把烧砖瓦的流程工艺,注意事项一点点解释给吕梁柱听。
也解答了几个疑问,直到吕梁柱完全掌握。
炼泥、制胚、晾晒、摆放、烧制,每个环节都要规范,才能烧出优质的砖瓦来。
还有环境要求、气候变化、窑孔建造、烧窑材料、火候控制,没有核心工艺技术,根本不敢考虑建窑场。
“爹,我们可以买到石膏吗?”吕朵朵问。
“有,不过要到县城买。”
“有没有可能到石膏矿井直接买到石膏?”
“打听一下应该有可能,闺女又想干啥?”
“建房子需要水泥,有机会朵儿想制一些。”
“水泥?”
“是啊,我们有砖,配置上石灰和石膏,烧制后磨成粉末状,就是水泥。使用的时候混上水就好,很是方便。”
“如果做得成,这个可是大生意!大越朝独一份哩!”吕梁柱忍不住脱口而出。
“这个只能以后再说了。”
吕朵朵站在黄土坡上,看着四周起伏的群山。
建了窑场还要修路运砖才行。
“爹,窑场只是您一个人应该是做不来的,可能要请些人帮忙。”
“爹晓得,爹打算让三叔公家的昆明叔、昆山叔帮忙。”
吕朵朵知道吕梁柱说的两个堂叔,昆明叔三十岁,昆山叔二十八岁,就住在吕朵朵家右手边五百米左右的山坳口。
山里人有一个好,就是有一身力气。
太爷爷带给吕氏族人的好处是,都对日常自我保健比较上心,普通药草都知道一二。
吕氏族人现如今身体健康情况还算不错,最多就是些头疼脑热,山上草丛找来草约就解决问题了。
回家路过吕朵朵种辣椒的山面,父女俩采摘了不少红辣椒。
吕朵朵看到这些辣椒树竟然长得好,才几天就扎好根了,也觉得神奇。
不过她有点后悔种了这么远,要采摘管理不好弄。
要不把它们移植到家门口去?
不过有它们做见证,再从空间移植出来一些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回到家,见到各人忙得热火朝天,鱼香味扑鼻。
陈老婆子、方氏、王氏分工明确。
吕朵朵见吕建民和温氏也在帮忙杀鱼,
“建民叔,身体可是大好了?”
“已经好了,多亏了朵儿救命。”
“最好还是多服几次断根。”
“好的,叔回去继续喝药汁。”
吕建民已经知道青蒿的事情,他爹说的。
“建民叔,朵儿还想麻烦您个事哩。”
“朵儿需要叔做啥?”
吕建民神情专注,他从昨天开始关注到了族长家的这个小姑娘。
爹爹也回家里说了太爷爷得道成仙传授吕朵朵技能的事,让家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凡事多配合,少拿自己是长辈说事。
吕建民三兄弟纷纷表示听爹的。
“不做啥,就是想过些天去笔架湖周围探探路,建民叔比较有经验。”
吕建民明白了,打猎的人经常山里面跑,遇到危险也警醒。
对危险和路况有更多直觉和经验,也有防身手段。
朵朵是想让自己保护她呢!
“没有问题,我们几个兄弟一起去,提前通知就行。”
“朵儿先谢谢叔叔了!”
吕朵朵见家里不用帮忙,就去看他们钓鱼的,方氏让她半个时辰后叫人回来吃饭。
刚爬上湖边,吕会兰就跑过来一把抱住她。
“朵朵姐姐!哈哈哈,好多鱼!丰安哥钓得最多,我大姐第二。”
“是嘛,哥哥姐姐真厉害,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走近湖边,已经割开几百米的场地了,九个人、九根钓竿一字排开,每个人桶里都装了鱼,几乎都是草鱼。
吕朵朵给他们的本来也是草鱼饵料。
草鱼煎鱼块比较好。
钓鱼的半大小子都是吕朵朵的堂哥堂弟,看到吕朵朵都叽叽喳喳
“朵朵姐姐,钓鱼真好玩!”
“朵朵妹妹,钓鱼真好玩!明天还要钓吗?”
“要钓。”吕朵朵回答。
吕丰安看到吕朵朵汇报
“妹妹,我们一共钓了一百三十八条了!”
“哇!二哥好厉害,组织安排得很好!”
吕朵朵不愧是领导,懂得给颗糖,崇拜的望着二哥。
吕丰安嘿嘿嘿嘿笑,很有成就感。
吕朵朵走近吕会梅,看到她麻利的把一条七八斤的草鱼收上来,又向吕会梅说,
“哇!姐姐让妹妹眼前一亮呢!原来我姐是这么能干的姐?珍宝要发光了!”
吕会梅咧嘴直笑,“油嘴滑舌!不知道是不是跟太爷爷学的!”
又觉得这样说是对太爷爷不敬,吐了吐舌头。
这两天她发觉越来越喜欢这个堂妹了。
怎么跟以前变了个人似的,人也漂亮了,性格更好了。
妹妹真是幸运儿,入了太爷爷的眼。
快到吃饭时间,吕朵朵就让大伙到家吃鱼去。
半大小子们说说笑笑,好不快活。
吕朵朵知道村里的年轻一代正好有一百人,最大不过十六七岁,最小才刚出生不久。
二叔公会医术,二叔婆也懂得了接生,对吕家村人贡献大呢!还是的,真是令人尊敬的长辈。
这些年轻一代有不少到了要婚配年龄,可是十五六岁还没有定亲,叔叔伯伯婶婶们正头痛呢。
吕家村偏僻贫穷,女孩子嫁出去容易,小伙子娶进来难。
看着阳光灿烂的小子们,
吕朵朵的抱负又多了一个,
就是要让吕家村没有一个光棍。
看她都是什么心态呀,啧啧,跟自己要娶媳妇似的,咸吃萝卜淡操心,操啥心呢。
大家伙热热闹闹吃完午饭。
叔公们坐桌吃,吕朵朵她们就或蹲或站在门口吃。
叔公们本来也让吕朵朵坐在桌上吃的,吕朵朵不答应。
站着吃多好。
叔公们一边吃鱼一边大声讨论,怎么以前不懂得这样子来煮鱼呀?几十年来放着个碧架湖一点没用上,太可惜了!
感谢爷爷得道成仙了还回来指点后辈子孙迷津。
希望族长可以想想办法怎么把碧架湖利用起来。
吕梁柱就和族叔说了,如果鱼好卖,就想把碧架湖租起来。
“如果村里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话,碧架湖就由侄子独立承租,也给村里一百两银子一年。”这个是吕朵朵和吕梁柱商量好了的。
吕朵朵担心族人不愿意,就想如果实在不行,就自己租。
“我们吕氏族人什么时候不是同进退?梁柱侄儿根本不用顾虑那么多!”从业叔公大声说,“叔叔赞成租赁碧架湖。”
“是啊!我们相信爷爷说的话,梁柱侄儿只管做就是了!”东业叔公附和。
“就是!就是!”其他叔公一致同意。
吕朵朵听到租赁碧架湖的想法没有受到叔公们的阻止,心里也是高兴的。
午饭后小子们不愿离开,继续帮忙杀鱼。
一千多斤鱼,方氏她们搞到晚上才弄完。
虽然身体上累,却也比不上心里的焦虑。
明天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啊?费了好多油,借都借了十斤油了!要五六百文银子呢!
吕朵朵家里三个女性长辈心里愁死了。
虽然族老都说好吃,吃撑了都还想吃。
这里吕朵朵和吕梁柱正盘算着呢,
明日赶村里的两辆牛车去镇上!
卖不完的话放在凤娇铺子里继续卖。
煎好了的鱼保存几天应该没有问题。
吕铁柱正好做了几个大木桶在家里呢,还是有盖子的。
没想到这次派上大用途,一个可以装下百多斤。
鱼煎完后估计在七百多斤左右,七成。
四个大木桶再加上几个水桶装鱼,鱼仔鱼泡都装了两个水桶。
明天吕建民也去,带上他的大儿子吕福生,十一岁。
还有他二哥家的两个儿子吕福宝、吕福财,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三岁,也是今天钓鱼的小子。
吕朵朵这边就吕梁柱、吕丰安、吕会梅、吕朵朵。
吕朵朵让吕会梅也去,南方闺女,没有抛头露面一说,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吕会梅很是高兴和兴奋。
还好吕氏族人都懂得简单算术,吕朵朵心想。
天一大早,吕家村一行人已经在路上了,边赶路边随便吃点东西,卯时出发的。
车上绑着桶,桶上盖了草席,大家伙只能走路。
直到巳时中来到镇上,路程实在太远了。
吕梁柱和妹妹妹夫打了招呼,说要在他们铺子门口卖鱼。
吕凤娇很是高兴,宋亚明也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就是担心能不能卖得出去。
吕梁柱沉默把牛牵去寄养,十文钱。
吕建民几个把牛车上的鱼搬了一半下去放在铺里,其余还在牛车上,用桌子撑着。
掀开两个木桶,鱼香味就飘出来了。
“好香啊!什么味道?辣辣的?”吕凤娇喊。
宋亚明比较机灵,转身就进内院拿出纸笔,准备写个招牌。
吕朵朵说就写“吕家村香辣鱼”“吕家村干锅鱼仔鱼泡”,
宋亚明把它贴在铺子门口显眼位置。
三个孩子闻到香味跑出来,吕朵朵就让宋清拿碗装一些进去吃。
宋亚明夫妻两个大人都馋的口水直流,怎么会有这么香的鱼啊?
吕朵朵用竹签扎了两块让他们尝尝,辣的直吐舌头,又直说太香了,完全没有鱼腥味。
经过的人流开始被吸引过来,奇怪鱼怎么有这样的香味。
吕朵朵早就让他们准备好了小片鱼肉,用竹签扎了试吃。
几个小子用洗干净的树叶子托着小鱼块,站在两边敞开嗓门高声叫卖。
“又香又辣的吕家村香辣鱼,过来试吃啰!”
“营养滋补的吕家村鱼仔鱼泡,好吃又营养!”
“大越朝独一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很快就有个中年男人来问价格,听说香辣鱼三十文一斤,鱼仔鱼泡四十文一斤,觉得有点犹豫。
吕会梅挺机灵,让他试吃一块,说大越朝独一份呢,值得买给家人尝尝鲜。
这个人鱼块吃到嘴里,眼睛立马睁大了,
“给我秤二斤。”
“好哩!”
吕梁柱已经手脚麻利的用牛皮纸袋装好了,正好铺子里有。
“鱼仔鱼泡更好吃,也带一些?”
吕会梅给他尝了下鱼泡。
“这个真好,再秤一斤。”
“共一百文。”
吕朵朵负责收钱。
很快镇上赶集的人都听说了宋家豆腐铺有香辣鱼卖,都过来看个热闹。
买的人也越来越多。
午时中,七百多斤香辣鱼和八十斤鱼仔鱼泡竟然卖光了,只留了两斤辣鱼和鱼仔给吕凤娇家吃。
吕朵朵提着装钱的桶在后院数,竟然是两万五千两百五十文!
当吕梁柱提着桶到银庄换了二十两银子回来时,走路都打颤。
卖鱼一天赚了他两年半的月例银子!
什么概念啊?!
五千多文钱等下还要买东西油盐,还买个大铁锅,不用换银子。
给了一千文吕凤娇,又给了五百文吕建民。
两个推辞不受就硬给了。
中途吕梁柱还让吕丰安去买了三十斤猪板油和十斤猪肉。
这个钱还没算进收入哩。
午饭是去买了几十个肉包子和菜包子,大家在豆腐铺子里就着鱼吃了。
第一次挣大钱,庆祝一下。
“我们吕家村有营生了!”吕梁柱数度哽咽。
“恭喜哥哥!”吕凤娇也是很高兴。
考虑到吕梁柱不能每天都来镇上卖鱼,
吕朵朵和姑姑、姑父谈了让他们代卖的事,她们负责供货送到铺子里,给姑姑一成利。
宋亚明的眼睛都睁大了。今天的生意让他羡慕啊!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
宋亚明、吕凤娇夫妻俩高兴的答应了。
今天一天可赚了他们一个月卖豆腐的利钱了呢!
于是暂定赶集日时候送五百斤,平日送二百斤。
鱼仔鱼泡看量多少就送多少。
吕朵朵说如果卖鱼顺利,她要和姑姑合伙开水煮鱼铺,其中鱼头豆腐汤、鱼焖豆腐也需要用到豆腐呢!
高兴的宋亚明嘴都合不拢。
“那个,妹妹借了哥哥的钱就到时候再抵扣啊!”吕凤娇和吕梁柱说,吕梁柱当然说不用还的,妹妹不用记挂在心上。
吕朵朵几个在镇上逛了一圈,买了必须品,就回吕家村了。
吕梁柱怀里揣着二十两银子和剩下的两千六百六十文钱,走路带风。
虽然做了这么多年里长,也还是第一次拿着这么多银子回家呢!
卖鱼可行。
暴利呀!
他决定早点去温家村和钟屋村谈租约的事情。
吕朵朵和兄妹几人吃完饭后就把剩下的鱼钩全部都用麻线串起来,家里也舍得掌灯了。
明天早上还需要砍六根竹子做钓竿,并且要增加钓鱼的人手,后天打算去镇上卖鱼。
吕朵朵做了分工安排。
吕梁柱明天中午去请族老来家吃鱼,打算让族老们先知道鱼的美味。
并且负责借几个水桶。
吕铁柱继续进山造船。
吕丰安早上砍竹子做钓竿,并且负责管理整个钓鱼场。
吕会梅、吕丰达负责找小伙伴钓鱼手,需要至少六人。
还找三个小伙伴运鱼到溪水鱼网存养。
吕会兰负责传信。
陈老婆子、方氏、王氏负责杀鱼、煮鱼和煎鱼。
猪油如果不够先找各家借。
后天打算带煎鱼块到镇上卖,就做辣椒鱼块。
鱼的鱼肠、鱼泡和鱼卵吕朵朵也打算做辣的干锅,卖价要高过鱼肉。
卖鱼的地点就在姑姑铺子里,地方宽得很,而且也有秤。
如果平时把鱼放姑姑店里代卖,姑姑姑父愿意的话,就给姑姑一成利。
吕梁柱问吕朵朵,“明天上午有时间陪爹爹去看看建窑场的地址吗?”
吕朵朵说可以呀,就她没活干哩。
“爹,你觉得给我们的香辣鱼定多少价钱一斤比较合适?”
“现在的猪肉三十文一斤、鸡肉十八文一斤、兔肉十五文一斤,鱼肉十至十二文一斤。”
吕梁柱回答,应该比这个价高一些就行了。
“那我们就卖鱼块三十文一斤,鱼仔四十文一斤。”
吕梁柱咂石,“这么贵?”
“爹爹!我们的是熟食,您说的是生食,而且我们多费油盐呀!重量还缩减,最最主要是我们味道是独一无二的,天下独一份!”
吕梁柱想想也是,那就试试。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吕朵朵让二哥砍竹子的时候砍多些,还要做些竹签子。
吕会梅叫来钓鱼人手顺便先去水库把荒草面积割大一些,每个参与的小伙伴都可以来吃鱼。
王氏先去挖生姜,家里种了好多,以前都是给婆婆泡脚用。
吕朵朵拿出来一大包干辣椒,说是以前看着好看采的。
不相信的话,可以到黄土坡那边去看看呢,那里还有一大片。
等下过去顺便采些辣椒回来。
“爹,我们村有人会做编竹手工吗?”
吕朵朵和吕梁柱去黄土坡的路上突然想起来。
“有啊!从业叔公和他三个儿子都会,他们经常编了拿到镇上卖。”
“闺女想干啥呢?”
“引水。”
“引水?”
“是哩,选了窑场后续再说。”
吕梁栋和吕朵朵来到黄土坡,这里的黄土粘腻无砂石,正是烧砖的好材料。
村里以前盖房子也会来这里取土,人工成本太高,往往用得不多。
翻越几个小山头,吕朵朵选了个向阳的地面做为做胚、晾胚的场地。
这里本身就是大平台,稍微整一整就可以,人工不太大。
几座山都是黄土,取材也方便。
在这里搭上木头棚子,下雨也不怕。
窑孔建在靠山一侧,平台大,建几个窑孔都没有问题。
这个山头上侧,有山泉水流下来,水流比较大,吕梁柱说没见过有断流的时候。
“爹,造胚最重要的还有水,我们从这里引水到窑场去很方便。”
“怎么引?”
吕梁柱又是一个惊喜,不用担水少了多少人工啊。
“用竹子,搭个水道就好,我们村里不是很多比碗还大的竹子吗?竹节打通连接下来就行。”
吕梁柱领悟,一拍手掌“这个从业叔公会!”
嗯,还需要很多筐。
“烧砖瓦需要用到做胚的木架子,这个应该又要叔叔的木工活。”
“有人,我们村木工有的是,家家户户都会一些的,这是简单活。”
吕朵朵索性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从身上拿出张图纸,把烧砖瓦的流程工艺,注意事项一点点解释给吕梁柱听。
也解答了几个疑问,直到吕梁柱完全掌握。
炼泥、制胚、晾晒、摆放、烧制,每个环节都要规范,才能烧出优质的砖瓦来。
还有环境要求、气候变化、窑孔建造、烧窑材料、火候控制,没有核心工艺技术,根本不敢考虑建窑场。
“爹,我们可以买到石膏吗?”吕朵朵问。
“有,不过要到县城买。”
“有没有可能到石膏矿井直接买到石膏?”
“打听一下应该有可能,闺女又想干啥?”
“建房子需要水泥,有机会朵儿想制一些。”
“水泥?”
“是啊,我们有砖,配置上石灰和石膏,烧制后磨成粉末状,就是水泥。使用的时候混上水就好,很是方便。”
“如果做得成,这个可是大生意!大越朝独一份哩!”吕梁柱忍不住脱口而出。
“这个只能以后再说了。”
吕朵朵站在黄土坡上,看着四周起伏的群山。
建了窑场还要修路运砖才行。
“爹,窑场只是您一个人应该是做不来的,可能要请些人帮忙。”
“爹晓得,爹打算让三叔公家的昆明叔、昆山叔帮忙。”
吕朵朵知道吕梁柱说的两个堂叔,昆明叔三十岁,昆山叔二十八岁,就住在吕朵朵家右手边五百米左右的山坳口。
山里人有一个好,就是有一身力气。
太爷爷带给吕氏族人的好处是,都对日常自我保健比较上心,普通药草都知道一二。
吕氏族人现如今身体健康情况还算不错,最多就是些头疼脑热,山上草丛找来草约就解决问题了。
回家路过吕朵朵种辣椒的山面,父女俩采摘了不少红辣椒。
吕朵朵看到这些辣椒树竟然长得好,才几天就扎好根了,也觉得神奇。
不过她有点后悔种了这么远,要采摘管理不好弄。
要不把它们移植到家门口去?
不过有它们做见证,再从空间移植出来一些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回到家,见到各人忙得热火朝天,鱼香味扑鼻。
陈老婆子、方氏、王氏分工明确。
吕朵朵见吕建民和温氏也在帮忙杀鱼,
“建民叔,身体可是大好了?”
“已经好了,多亏了朵儿救命。”
“最好还是多服几次断根。”
“好的,叔回去继续喝药汁。”
吕建民已经知道青蒿的事情,他爹说的。
“建民叔,朵儿还想麻烦您个事哩。”
“朵儿需要叔做啥?”
吕建民神情专注,他从昨天开始关注到了族长家的这个小姑娘。
爹爹也回家里说了太爷爷得道成仙传授吕朵朵技能的事,让家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凡事多配合,少拿自己是长辈说事。
吕建民三兄弟纷纷表示听爹的。
“不做啥,就是想过些天去笔架湖周围探探路,建民叔比较有经验。”
吕建民明白了,打猎的人经常山里面跑,遇到危险也警醒。
对危险和路况有更多直觉和经验,也有防身手段。
朵朵是想让自己保护她呢!
“没有问题,我们几个兄弟一起去,提前通知就行。”
“朵儿先谢谢叔叔了!”
吕朵朵见家里不用帮忙,就去看他们钓鱼的,方氏让她半个时辰后叫人回来吃饭。
刚爬上湖边,吕会兰就跑过来一把抱住她。
“朵朵姐姐!哈哈哈,好多鱼!丰安哥钓得最多,我大姐第二。”
“是嘛,哥哥姐姐真厉害,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走近湖边,已经割开几百米的场地了,九个人、九根钓竿一字排开,每个人桶里都装了鱼,几乎都是草鱼。
吕朵朵给他们的本来也是草鱼饵料。
草鱼煎鱼块比较好。
钓鱼的半大小子都是吕朵朵的堂哥堂弟,看到吕朵朵都叽叽喳喳
“朵朵姐姐,钓鱼真好玩!”
“朵朵妹妹,钓鱼真好玩!明天还要钓吗?”
“要钓。”吕朵朵回答。
吕丰安看到吕朵朵汇报
“妹妹,我们一共钓了一百三十八条了!”
“哇!二哥好厉害,组织安排得很好!”
吕朵朵不愧是领导,懂得给颗糖,崇拜的望着二哥。
吕丰安嘿嘿嘿嘿笑,很有成就感。
吕朵朵走近吕会梅,看到她麻利的把一条七八斤的草鱼收上来,又向吕会梅说,
“哇!姐姐让妹妹眼前一亮呢!原来我姐是这么能干的姐?珍宝要发光了!”
吕会梅咧嘴直笑,“油嘴滑舌!不知道是不是跟太爷爷学的!”
又觉得这样说是对太爷爷不敬,吐了吐舌头。
这两天她发觉越来越喜欢这个堂妹了。
怎么跟以前变了个人似的,人也漂亮了,性格更好了。
妹妹真是幸运儿,入了太爷爷的眼。
快到吃饭时间,吕朵朵就让大伙到家吃鱼去。
半大小子们说说笑笑,好不快活。
吕朵朵知道村里的年轻一代正好有一百人,最大不过十六七岁,最小才刚出生不久。
二叔公会医术,二叔婆也懂得了接生,对吕家村人贡献大呢!还是的,真是令人尊敬的长辈。
这些年轻一代有不少到了要婚配年龄,可是十五六岁还没有定亲,叔叔伯伯婶婶们正头痛呢。
吕家村偏僻贫穷,女孩子嫁出去容易,小伙子娶进来难。
看着阳光灿烂的小子们,
吕朵朵的抱负又多了一个,
就是要让吕家村没有一个光棍。
看她都是什么心态呀,啧啧,跟自己要娶媳妇似的,咸吃萝卜淡操心,操啥心呢。
大家伙热热闹闹吃完午饭。
叔公们坐桌吃,吕朵朵她们就或蹲或站在门口吃。
叔公们本来也让吕朵朵坐在桌上吃的,吕朵朵不答应。
站着吃多好。
叔公们一边吃鱼一边大声讨论,怎么以前不懂得这样子来煮鱼呀?几十年来放着个碧架湖一点没用上,太可惜了!
感谢爷爷得道成仙了还回来指点后辈子孙迷津。
希望族长可以想想办法怎么把碧架湖利用起来。
吕梁柱就和族叔说了,如果鱼好卖,就想把碧架湖租起来。
“如果村里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话,碧架湖就由侄子独立承租,也给村里一百两银子一年。”这个是吕朵朵和吕梁柱商量好了的。
吕朵朵担心族人不愿意,就想如果实在不行,就自己租。
“我们吕氏族人什么时候不是同进退?梁柱侄儿根本不用顾虑那么多!”从业叔公大声说,“叔叔赞成租赁碧架湖。”
“是啊!我们相信爷爷说的话,梁柱侄儿只管做就是了!”东业叔公附和。
“就是!就是!”其他叔公一致同意。
吕朵朵听到租赁碧架湖的想法没有受到叔公们的阻止,心里也是高兴的。
午饭后小子们不愿离开,继续帮忙杀鱼。
一千多斤鱼,方氏她们搞到晚上才弄完。
虽然身体上累,却也比不上心里的焦虑。
明天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啊?费了好多油,借都借了十斤油了!要五六百文银子呢!
吕朵朵家里三个女性长辈心里愁死了。
虽然族老都说好吃,吃撑了都还想吃。
这里吕朵朵和吕梁柱正盘算着呢,
明日赶村里的两辆牛车去镇上!
卖不完的话放在凤娇铺子里继续卖。
煎好了的鱼保存几天应该没有问题。
吕铁柱正好做了几个大木桶在家里呢,还是有盖子的。
没想到这次派上大用途,一个可以装下百多斤。
鱼煎完后估计在七百多斤左右,七成。
四个大木桶再加上几个水桶装鱼,鱼仔鱼泡都装了两个水桶。
明天吕建民也去,带上他的大儿子吕福生,十一岁。
还有他二哥家的两个儿子吕福宝、吕福财,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三岁,也是今天钓鱼的小子。
吕朵朵这边就吕梁柱、吕丰安、吕会梅、吕朵朵。
吕朵朵让吕会梅也去,南方闺女,没有抛头露面一说,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吕会梅很是高兴和兴奋。
还好吕氏族人都懂得简单算术,吕朵朵心想。
天一大早,吕家村一行人已经在路上了,边赶路边随便吃点东西,卯时出发的。
车上绑着桶,桶上盖了草席,大家伙只能走路。
直到巳时中来到镇上,路程实在太远了。
吕梁柱和妹妹妹夫打了招呼,说要在他们铺子门口卖鱼。
吕凤娇很是高兴,宋亚明也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就是担心能不能卖得出去。
吕梁柱沉默把牛牵去寄养,十文钱。
吕建民几个把牛车上的鱼搬了一半下去放在铺里,其余还在牛车上,用桌子撑着。
掀开两个木桶,鱼香味就飘出来了。
“好香啊!什么味道?辣辣的?”吕凤娇喊。
宋亚明比较机灵,转身就进内院拿出纸笔,准备写个招牌。
吕朵朵说就写“吕家村香辣鱼”“吕家村干锅鱼仔鱼泡”,
宋亚明把它贴在铺子门口显眼位置。
三个孩子闻到香味跑出来,吕朵朵就让宋清拿碗装一些进去吃。
宋亚明夫妻两个大人都馋的口水直流,怎么会有这么香的鱼啊?
吕朵朵用竹签扎了两块让他们尝尝,辣的直吐舌头,又直说太香了,完全没有鱼腥味。
经过的人流开始被吸引过来,奇怪鱼怎么有这样的香味。
吕朵朵早就让他们准备好了小片鱼肉,用竹签扎了试吃。
几个小子用洗干净的树叶子托着小鱼块,站在两边敞开嗓门高声叫卖。
“又香又辣的吕家村香辣鱼,过来试吃啰!”
“营养滋补的吕家村鱼仔鱼泡,好吃又营养!”
“大越朝独一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很快就有个中年男人来问价格,听说香辣鱼三十文一斤,鱼仔鱼泡四十文一斤,觉得有点犹豫。
吕会梅挺机灵,让他试吃一块,说大越朝独一份呢,值得买给家人尝尝鲜。
这个人鱼块吃到嘴里,眼睛立马睁大了,
“给我秤二斤。”
“好哩!”
吕梁柱已经手脚麻利的用牛皮纸袋装好了,正好铺子里有。
“鱼仔鱼泡更好吃,也带一些?”
吕会梅给他尝了下鱼泡。
“这个真好,再秤一斤。”
“共一百文。”
吕朵朵负责收钱。
很快镇上赶集的人都听说了宋家豆腐铺有香辣鱼卖,都过来看个热闹。
买的人也越来越多。
午时中,七百多斤香辣鱼和八十斤鱼仔鱼泡竟然卖光了,只留了两斤辣鱼和鱼仔给吕凤娇家吃。
吕朵朵提着装钱的桶在后院数,竟然是两万五千两百五十文!
当吕梁柱提着桶到银庄换了二十两银子回来时,走路都打颤。
卖鱼一天赚了他两年半的月例银子!
什么概念啊?!
五千多文钱等下还要买东西油盐,还买个大铁锅,不用换银子。
给了一千文吕凤娇,又给了五百文吕建民。
两个推辞不受就硬给了。
中途吕梁柱还让吕丰安去买了三十斤猪板油和十斤猪肉。
这个钱还没算进收入哩。
午饭是去买了几十个肉包子和菜包子,大家在豆腐铺子里就着鱼吃了。
第一次挣大钱,庆祝一下。
“我们吕家村有营生了!”吕梁柱数度哽咽。
“恭喜哥哥!”吕凤娇也是很高兴。
考虑到吕梁柱不能每天都来镇上卖鱼,
吕朵朵和姑姑、姑父谈了让他们代卖的事,她们负责供货送到铺子里,给姑姑一成利。
宋亚明的眼睛都睁大了。今天的生意让他羡慕啊!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
宋亚明、吕凤娇夫妻俩高兴的答应了。
今天一天可赚了他们一个月卖豆腐的利钱了呢!
于是暂定赶集日时候送五百斤,平日送二百斤。
鱼仔鱼泡看量多少就送多少。
吕朵朵说如果卖鱼顺利,她要和姑姑合伙开水煮鱼铺,其中鱼头豆腐汤、鱼焖豆腐也需要用到豆腐呢!
高兴的宋亚明嘴都合不拢。
“那个,妹妹借了哥哥的钱就到时候再抵扣啊!”吕凤娇和吕梁柱说,吕梁柱当然说不用还的,妹妹不用记挂在心上。
吕朵朵几个在镇上逛了一圈,买了必须品,就回吕家村了。
吕梁柱怀里揣着二十两银子和剩下的两千六百六十文钱,走路带风。
虽然做了这么多年里长,也还是第一次拿着这么多银子回家呢!
卖鱼可行。
暴利呀!
他决定早点去温家村和钟屋村谈租约的事情。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726/574835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726/574835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