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学堂

推荐阅读:征服女帝后,我以天地灵炉证道!开局捡漏天价帝王绿,冰山总裁为我倾倒假如命运捉弄了你傲娇校花学姐,竟是隐藏恋爱脑?垂涎已久穿成首富恶毒前妻后,我在八零躺赢重生92:从纺织厂开始成为科技巨头璃丫头,还好始终是你逍遥炼器师盗笔:从老九门开始的黑心莲

    虎子娘走后,婉宁有些奇怪,

    “姐姐,你真要帮着盖学堂啊,那可要不少银子呢。”

    林清月手里拨弄着算盘,

    “我算了,咱们村的孩子顶多来个十几个,要不了多大地方。而且盖学堂不在气派,结实、遮风挡雨就行,桌椅什么的不讲究木料,也要不了几个钱。秀才先生的工钱咱们家出了,还能收些束修,七七八八算下来,这回也就出个五六百两就够了。”

    婉宁笑了,“姐姐真是善心。”

    “倒不是善不善心的话。”

    林清月放下手中的算盘,看着婉宁,

    “咱们家如今运势好,生意是日进斗金,我又封了宜人,不为村里做些事,散些财,只怕落人口实、遭人妒忌。更何况,这事也是积德积福的好事,左右没多少钱,盖了就盖了。”

    婉宁点点头,还是姐姐想得长远。

    虎子娘不负婉宁所望,一晚上就把这事嚷得全村都知道了。

    第二天,村里有孩子的,惦记学堂的,都挤到了林清月家门口。

    不过,林清月到底是七品宜人,众人又都还记得她一年前是如何对付祸害林家的那些人的,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害怕。

    所以,来得早归来得早,还是只敢在院外站着,没人敢上去叫人。

    等到林清月起了床,见着外头这么多人,也是吓了一跳。

    村长赶紧上前,对着林清月行礼,

    “林宜人安,昨儿个林宜人说要给村里盖学堂,大伙儿都高兴呢,这不,早早的就赶来想听听信儿,只是叨扰了林宜人休息,实在是对不住。”

    村民们见村长行礼,也都赶紧跟着给林清月行礼,嘴里念着林宜人安。

    林清月被她们左一个林宜人,右一个林宜人弄得哭笑不得,

    “都是乡里乡亲的,大伙儿还跟往常一样叫我林姑娘,别生分了。”

    这话一出,大家都是松了口气。

    屋里坐不下这么些人,索性就在院里说。

    出乎林清月意料的是,村里只要是有孩子的,都来了。

    她心里一沉,只怕是虎子娘没有将话说清楚,半点都没提束修的事,大伙儿才来得这么齐。

    否则,有几家刚刚吃上饱饭的,连最便宜的纸笔都买不起,如何能进学堂读书?

    果然不出林清月所料,她将束修一事一说,人群里有几个汉子脸上的笑就消失了,小声说道,

    “啊?还要收钱,我们可拿不出钱啊!”

    林清月也不恼,接着说道,

    “我是要办学堂不错,可我也只是想给村里的娃娃们都留条路,给我林家积点德。束修的这点钱,说实话,我林家不缺。你们来与不来,我并不多在意。”

    “我是瞧着村里,有虎子这样天资好的娃娃,耽误了可惜,才要办这个学堂。束修这事,我也同你们说清楚,凡是在林家做工半年以上的,都可以送娃娃去学堂读书,其他的,每个月三百文束修。若有外村想来的,则收五百文束修。拿不出钱的,可别怪我赶人。”

    这话一出,果然有些看热闹的就领着孩子走了。

    “三百文,你老子我一个月都赚不到三百文,读什么书,跟我种地去!”

    “别看了别看了,要钱的,走走走!”

    “唉,就说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啊,人家这是做生意呢。”

    村长看着这些离开的人,摇头叹气。

    鼠目寸光啊,要知道,临安城里的学堂,最少都是一年十两银子的束修。

    算下来,林家这个学堂,完全是在做善事啊

    不一会儿,院子里的人就走了一大半。

    林清月的面前,只剩下七八户人家,这些人家要么就是在林家干活儿的,要么就是家里有人在临安城里谋了差事的。

    “林姑娘,我家的是女娃娃,女娃娃也能去学堂上学吗?”

    一个妇人搂着自家女儿,怯生生问道,

    “当然能!”林清月眼睛一亮。

    那妇人听了这回答,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

    “我闺女最喜欢小星姑娘了,瞧着她上学,也闹着要上学呢,这回村里有学堂就好了。”

    筛去了那些凑数的,这学堂办起来也顺利了许多。

    林清月在外头定了石料木头,在村里找的工匠盖学堂,又找了村里的木工打桌椅。

    连帮工都不用请,那些想送孩子来学堂的人家,自己就主动跑来帮忙,盼着村里的这学堂快快建起来。

    三弟在城里寻了个老秀才,才学自然是比不上周先生,但是胜在人品好,加上年岁大,也算是熟读圣贤书的了。

    林家给了他八十两银子一年,包吃包住,每年四身新衣服,算是将他定了下来。

    笔墨纸砚都是金贵东西,这些农户们买起来也是吃力。

    三弟索性直接找到了造纸和造笔的工坊,订了一批最便宜的,又因为量大,将价格再降下了一成。再买上成壶的墨汁。

    这些东西在学堂里卖,比外头整整便宜一半。

    老秀才虽然没有功名,可藏书却不少,教这些娃娃们绰绰有余。

    如此,便又省了一笔开销。

    帮忙得人多,工匠惦记着将自己的孩子也送过来,干起活根本不惜力,大半个月工夫,学堂就建好了。

    陈景听说林家在村里建了学堂,也觉得这是件大好事,不过他最近忙碌,没空来林家看学堂怎么样了,缺些什么。

    索性直接让阿迁送了一盒金小锭和一百匹细棉布过来,做学堂的采买和给娃娃们留着做衣裳用。

    每个学生一年两件,就从陈景这布料里出。

    这下,那些原本说不来的,都是看着眼红了。

    三百文钱,就能换两身细棉布的衣裳,这学堂就跟一样啊。

    可林清月早就料到这些人会这样,一概拒之门外,只留下了一开始那些坚定要送孩子来学堂的人家。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637/574607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637/574607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