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得其如此死而无憾
推荐阅读:叶无尘、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重生我要复仇我恨的人、七零:霍团长,你媳妇被国家收编啦!、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重回60年代不遗憾、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
赴蜀不是一个好差事。
李严是前车之鉴。
他不过就是过去监了个军,就把脑袋永远地留在了成都府。无论谁听到孟知祥三个字,都会气愤地骂一句——
“丧心病狂!”
但李嗣源不能对蜀用兵。
据柴守玉所说,耶律德光逃到了蜀地。为了回到契丹,他需要借助孟知祥的力量。与此同时,契丹也会给予蜀地同样的回报。
打仗是个旷日持久的事儿,非十天半月可以结束。攻蜀之战打到一半,耶律德光回了契丹,在述律太后的帮助下登上帝位,就会履行对蜀的诺言。
因着共同的利益,这结盟变得坚不可摧。
李嗣源怎么敢在这个时候轻易出兵?武不成,只好来文的。或哄或骗,或劝或诈,只要能令孟知祥臣服大唐,任何方法都是好方法。
政治同生意一样,既有利益纠葛,就有人趁机钻营。要想分清奸佞贤德谈何容易,分清之后又如何调和,又是一门大学问。
李嗣源打仗的时候一往无前,面对政事倒要叹上两叹。早年从戎,未跟着先生读书论道,实在是心里的遗憾。
但他有任圜。
任圜文武兼备,朝中的尚书郎当得,黔南的节度使亦担得。他出身好,受过正儿八经的礼仪教化,为人明敏,善于言谈,论议纵横,为时所重。曾因一篇文章风动洛阳,文人墨客竞相传读。早些年书卷气重,性子也拗,与官场八字不合,入不了先帝李存勖的眼。几次贬谪,受尽磋磨,倒开始自省,懂得了圆滑与周全,渐渐地显出了璞玉的样子来。
直依然是直,直路中岔开去许多羊肠小道。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是非利弊,心里门儿清。偏还是秉持一副直来直往的老样子,叫人起不了提防的心。
同僚都在背后说:“嗨,任圜嘛,就算当了宰相,还是以前的驴性子。得亏遇上新帝这样的明君,否则这一辈子都别想再翻身。”
李嗣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任圜的形象根深蒂固,任谁都无法把他与“奸妄”两字联系起来。办起有些事来,倒有数倍之功。
哪儿有浑水,任大人去蹚;同僚攻歼时,任大人又出来打圆场;不讨好的活儿,任大人任劳任怨;没油水的差事,任大人也照单全收。
朝廷需要各种人才,任大人自有妙用。
可魏楚楚呢?魏楚楚又该如何处置?
就凭一个荷包,她是不会认罪的。且宫中绣娘只懂针法,不能分辨风格,所以要令他人信服,确是万万不能。李嗣源若是个昏君还好,杀伐自可由着性子来,但他要当这乱世的明君,少不得要被章程牵着鼻子走。
另则,他还要考虑李从珂。
这孩子虽不是他亲生,却是他看着长大的,在战场之上,又屡立奇功。恩人之子的身份,多年相处的情分,无论哪一点,都不能叫李从珂平白受了冤枉。
如果潞王有份参与,李嗣源自然是要公事公办,但如果这只是魏楚楚一人所为,那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如何分辨潞王的忠奸,成了让天子头痛的大难题。
李嗣源忽然想起了三个字——
有我在。
他精神一震,望向了璇珠。所有的软弱倾泻而出,化为一句求助的话:“璇珠,朕该如何处置魏楚楚母子?”
璇珠回道:“不难。选魏婕妤为刺绣的胜出者,依言让她主持蚕桑大会。”
“为何?”李嗣源大感讶异。
“因为只有在最得意的时候,狐狸尾巴才会露出来。”王璇珠言简意赅地说,“这段时日皇上只要查整朝纲,为切除毒瘤做准备,后宫之事,就交给妾身好了。就算皇上信不过妾身,也该相信玉儿妹妹,她那脑袋瓜里藏了多少古古怪怪的主意,你又不是不知道。”
李嗣源故作生气道:“你怎知朕信不过你?”
他像是惩罚一般,狠狠将王璇珠揽入了怀里,手上的动作粗鲁,嘴里的情话却格外甜蜜:“朕在这个世上,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璇珠,你要永远记得这句话。”
他爱上璇珠,初时的确是因为美貌。可最终维持这段感情的,却是相依相守一起走来的情分。无论她毁容也好,不能生育也罢,在他心里,王璇珠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若他不入皇家,只愿有她一个妻子。两个人携手平凡地老去,比任何惊心动魄的爱情都要美妙。但他现在是帝王,应该负起帝王的责任。
雨露均沾,泽被天下。尤其是那些个大臣的女儿,一个都不能冷落。
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把王璇珠放在第一位。
柴守玉端着点心进来的时候,刚好看到两人相拥,她识相地退了出去,脑海中闪过郭威的脸。
只要解决了这桩大麻烦,她就可以和小哥双宿双栖了。
翌日,李嗣源上朝时,提起了赴蜀安抚孟知祥一事。
果然,无人敢应。
李嗣源气得大骂:“你们这帮逆臣,是要气死朕吗?吃着朝廷的俸禄,连个孟知祥都劝不动。如果……如果任圜在就好了,凡是朕交给他的任务,他从无推卸过……这世上哪有什么骨鲠之臣啊,唯有一个听话的任圜!”
吴懿第一个不答应:“皇上三思,任大人现在可是重犯,为了国本考虑,请皇上务必收回成命啊……”
李嗣源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朕知道他是重犯,可这不是被你们逼得没法子了么?既然你如此大义凛然,就由你去和孟知祥交涉。”
李嗣源的话说得很明白——你行你上,不行闭嘴。
吴懿犹如吃了个苍蝇,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转念一想:这任圜性格莽撞,怕是一到蜀地就会和孟知祥发生冲突,到时候孟知祥的刀下,又能增加一个亡魂。
反正他要的只是任圜死,早死晚死都一样,任圜死在蜀地,还能免了一身骚呢。遂大呼:“圣上英明,任大人确是最佳人选。”恭敬归列。
李嗣源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轻轻地叹了口气。
若吴懿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不长了,会是什么反应?
对付朝廷命官远比查处宫妃要来得容易,因他们手中权利广大,相交之人又多,难免不落下把柄。凡有大事,均是一群蚂蚱串一根绳上,只消打通其中一个关节,就能将呼风唤雨的权臣拉下台。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朝廷命官,禁不得查。
结果无非是大罪小罪的区别。
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两袖清风之人,身带仙气死得最快。大浪淘沙后的朝廷,放眼都是人精。
璇珠说了,对付吴懿这样的恶人,无需依事论罪。他们要的只是结果,让吴懿得到应有的惩罚。
吏部已经着手调查吴懿自任命以来的桩桩件件,并成功撬开了兵部侍郎的嘴。吴懿不会想到,他在觊觎他人位置的同时,别人也在觊觎他。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七日后,吏部拿到了吴懿贪污的罪证,还顺藤摸瓜查出了吴懿贩卖“发机飞火”制造图纸的事实。虽不是直接与叛军交易,却辗转被李继韬得到,继而发生了李继韬攻陷邢州,李嗣源出兵讨伐之事。
原来是他,害得柴氏一家背井离乡。
也是他,造成了多年的混战。
更因为他,李嗣源不能陪在王璇珠身边,害她被人掳去,发生了后悔终身的事。
李嗣源看着满桌的罪证,愤怒地将之挥在地上:“传朕旨意,兵部尚书吴懿贪赃枉法,又与叛军勾结,罪不容诛,立斩于市,九族之内,与之同罪!”
“且慢。”王璇珠入得御书房,捡起了地上的纸张,“妾身知道,皇上动怒是为了妾身。事情已经过去,无论如何也挽不回了,不如趁此机会,将吴懿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可朕心疼你。”他用仅能让璇珠一人听到的声音说。
璇珠挥了挥手,示意众人下去。谁都知道这位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一言不发地退下了。
王璇珠循循善诱:“反正吴懿总归是要死的,不如让妾身去问问他是如何与魏婕妤狼狈为奸的,潞王又是否参与其中。现在魏婕妤正为蚕桑之事高兴呢,还以为吴懿真是因其它罪行被查的,皇上判罪又快,说不定她还会因吴懿株连九族一事松了口气呢。毕竟吴懿死了,再也没有人知道她干过的那些事儿。她也绝对想不到,妾身会有此一招。”
“哪一招?”
“妾身会装扮成胥吏进去,然后骗他,说只要老实供出他与魏婕妤之间的阴谋,并写下供词、按下手印,妾身就可劝皇上放过他的家人。妾身在京城的名声皇上也是知道的,虽有才名,但为人蠢笨,不会使诈。退一万步说,无论妾身是怎样的人,吴大人都没得路选。”
李嗣源眼睛一眯:“璇珠,你什么时候学会骗人了?”
璇珠笑:“还不是听玉儿那丫头说的。我听着言之有理,不妨一试。”
李嗣源若有所指地道:“朕的后宫,又多了一个任大人啊。有妻如此,朕心甚慰。”
李严是前车之鉴。
他不过就是过去监了个军,就把脑袋永远地留在了成都府。无论谁听到孟知祥三个字,都会气愤地骂一句——
“丧心病狂!”
但李嗣源不能对蜀用兵。
据柴守玉所说,耶律德光逃到了蜀地。为了回到契丹,他需要借助孟知祥的力量。与此同时,契丹也会给予蜀地同样的回报。
打仗是个旷日持久的事儿,非十天半月可以结束。攻蜀之战打到一半,耶律德光回了契丹,在述律太后的帮助下登上帝位,就会履行对蜀的诺言。
因着共同的利益,这结盟变得坚不可摧。
李嗣源怎么敢在这个时候轻易出兵?武不成,只好来文的。或哄或骗,或劝或诈,只要能令孟知祥臣服大唐,任何方法都是好方法。
政治同生意一样,既有利益纠葛,就有人趁机钻营。要想分清奸佞贤德谈何容易,分清之后又如何调和,又是一门大学问。
李嗣源打仗的时候一往无前,面对政事倒要叹上两叹。早年从戎,未跟着先生读书论道,实在是心里的遗憾。
但他有任圜。
任圜文武兼备,朝中的尚书郎当得,黔南的节度使亦担得。他出身好,受过正儿八经的礼仪教化,为人明敏,善于言谈,论议纵横,为时所重。曾因一篇文章风动洛阳,文人墨客竞相传读。早些年书卷气重,性子也拗,与官场八字不合,入不了先帝李存勖的眼。几次贬谪,受尽磋磨,倒开始自省,懂得了圆滑与周全,渐渐地显出了璞玉的样子来。
直依然是直,直路中岔开去许多羊肠小道。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是非利弊,心里门儿清。偏还是秉持一副直来直往的老样子,叫人起不了提防的心。
同僚都在背后说:“嗨,任圜嘛,就算当了宰相,还是以前的驴性子。得亏遇上新帝这样的明君,否则这一辈子都别想再翻身。”
李嗣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任圜的形象根深蒂固,任谁都无法把他与“奸妄”两字联系起来。办起有些事来,倒有数倍之功。
哪儿有浑水,任大人去蹚;同僚攻歼时,任大人又出来打圆场;不讨好的活儿,任大人任劳任怨;没油水的差事,任大人也照单全收。
朝廷需要各种人才,任大人自有妙用。
可魏楚楚呢?魏楚楚又该如何处置?
就凭一个荷包,她是不会认罪的。且宫中绣娘只懂针法,不能分辨风格,所以要令他人信服,确是万万不能。李嗣源若是个昏君还好,杀伐自可由着性子来,但他要当这乱世的明君,少不得要被章程牵着鼻子走。
另则,他还要考虑李从珂。
这孩子虽不是他亲生,却是他看着长大的,在战场之上,又屡立奇功。恩人之子的身份,多年相处的情分,无论哪一点,都不能叫李从珂平白受了冤枉。
如果潞王有份参与,李嗣源自然是要公事公办,但如果这只是魏楚楚一人所为,那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如何分辨潞王的忠奸,成了让天子头痛的大难题。
李嗣源忽然想起了三个字——
有我在。
他精神一震,望向了璇珠。所有的软弱倾泻而出,化为一句求助的话:“璇珠,朕该如何处置魏楚楚母子?”
璇珠回道:“不难。选魏婕妤为刺绣的胜出者,依言让她主持蚕桑大会。”
“为何?”李嗣源大感讶异。
“因为只有在最得意的时候,狐狸尾巴才会露出来。”王璇珠言简意赅地说,“这段时日皇上只要查整朝纲,为切除毒瘤做准备,后宫之事,就交给妾身好了。就算皇上信不过妾身,也该相信玉儿妹妹,她那脑袋瓜里藏了多少古古怪怪的主意,你又不是不知道。”
李嗣源故作生气道:“你怎知朕信不过你?”
他像是惩罚一般,狠狠将王璇珠揽入了怀里,手上的动作粗鲁,嘴里的情话却格外甜蜜:“朕在这个世上,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璇珠,你要永远记得这句话。”
他爱上璇珠,初时的确是因为美貌。可最终维持这段感情的,却是相依相守一起走来的情分。无论她毁容也好,不能生育也罢,在他心里,王璇珠永远是不可替代的。
若他不入皇家,只愿有她一个妻子。两个人携手平凡地老去,比任何惊心动魄的爱情都要美妙。但他现在是帝王,应该负起帝王的责任。
雨露均沾,泽被天下。尤其是那些个大臣的女儿,一个都不能冷落。
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把王璇珠放在第一位。
柴守玉端着点心进来的时候,刚好看到两人相拥,她识相地退了出去,脑海中闪过郭威的脸。
只要解决了这桩大麻烦,她就可以和小哥双宿双栖了。
翌日,李嗣源上朝时,提起了赴蜀安抚孟知祥一事。
果然,无人敢应。
李嗣源气得大骂:“你们这帮逆臣,是要气死朕吗?吃着朝廷的俸禄,连个孟知祥都劝不动。如果……如果任圜在就好了,凡是朕交给他的任务,他从无推卸过……这世上哪有什么骨鲠之臣啊,唯有一个听话的任圜!”
吴懿第一个不答应:“皇上三思,任大人现在可是重犯,为了国本考虑,请皇上务必收回成命啊……”
李嗣源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朕知道他是重犯,可这不是被你们逼得没法子了么?既然你如此大义凛然,就由你去和孟知祥交涉。”
李嗣源的话说得很明白——你行你上,不行闭嘴。
吴懿犹如吃了个苍蝇,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转念一想:这任圜性格莽撞,怕是一到蜀地就会和孟知祥发生冲突,到时候孟知祥的刀下,又能增加一个亡魂。
反正他要的只是任圜死,早死晚死都一样,任圜死在蜀地,还能免了一身骚呢。遂大呼:“圣上英明,任大人确是最佳人选。”恭敬归列。
李嗣源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轻轻地叹了口气。
若吴懿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不长了,会是什么反应?
对付朝廷命官远比查处宫妃要来得容易,因他们手中权利广大,相交之人又多,难免不落下把柄。凡有大事,均是一群蚂蚱串一根绳上,只消打通其中一个关节,就能将呼风唤雨的权臣拉下台。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朝廷命官,禁不得查。
结果无非是大罪小罪的区别。
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两袖清风之人,身带仙气死得最快。大浪淘沙后的朝廷,放眼都是人精。
璇珠说了,对付吴懿这样的恶人,无需依事论罪。他们要的只是结果,让吴懿得到应有的惩罚。
吏部已经着手调查吴懿自任命以来的桩桩件件,并成功撬开了兵部侍郎的嘴。吴懿不会想到,他在觊觎他人位置的同时,别人也在觊觎他。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七日后,吏部拿到了吴懿贪污的罪证,还顺藤摸瓜查出了吴懿贩卖“发机飞火”制造图纸的事实。虽不是直接与叛军交易,却辗转被李继韬得到,继而发生了李继韬攻陷邢州,李嗣源出兵讨伐之事。
原来是他,害得柴氏一家背井离乡。
也是他,造成了多年的混战。
更因为他,李嗣源不能陪在王璇珠身边,害她被人掳去,发生了后悔终身的事。
李嗣源看着满桌的罪证,愤怒地将之挥在地上:“传朕旨意,兵部尚书吴懿贪赃枉法,又与叛军勾结,罪不容诛,立斩于市,九族之内,与之同罪!”
“且慢。”王璇珠入得御书房,捡起了地上的纸张,“妾身知道,皇上动怒是为了妾身。事情已经过去,无论如何也挽不回了,不如趁此机会,将吴懿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可朕心疼你。”他用仅能让璇珠一人听到的声音说。
璇珠挥了挥手,示意众人下去。谁都知道这位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一言不发地退下了。
王璇珠循循善诱:“反正吴懿总归是要死的,不如让妾身去问问他是如何与魏婕妤狼狈为奸的,潞王又是否参与其中。现在魏婕妤正为蚕桑之事高兴呢,还以为吴懿真是因其它罪行被查的,皇上判罪又快,说不定她还会因吴懿株连九族一事松了口气呢。毕竟吴懿死了,再也没有人知道她干过的那些事儿。她也绝对想不到,妾身会有此一招。”
“哪一招?”
“妾身会装扮成胥吏进去,然后骗他,说只要老实供出他与魏婕妤之间的阴谋,并写下供词、按下手印,妾身就可劝皇上放过他的家人。妾身在京城的名声皇上也是知道的,虽有才名,但为人蠢笨,不会使诈。退一万步说,无论妾身是怎样的人,吴大人都没得路选。”
李嗣源眼睛一眯:“璇珠,你什么时候学会骗人了?”
璇珠笑:“还不是听玉儿那丫头说的。我听着言之有理,不妨一试。”
李嗣源若有所指地道:“朕的后宫,又多了一个任大人啊。有妻如此,朕心甚慰。”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525/574330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525/574330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