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教同原录 > 第83章 糜子仲德消火厄 孙伯符暴动杀机

第83章 糜子仲德消火厄 孙伯符暴动杀机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时己巳六年也。

    去岁,大将军何进闻郑玄名,辟之。

    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

    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

    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留一宿逃去。

    帝信佛,是年始立祠于宫中以奉之。

    四月,帝崩,太子辨即位。

    黄门蹇硕欲诛何进,而立陈留王协。

    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

    进乃召卓使将兵诣京师,并密令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

    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

    中常侍张让、段圭等事急,诈以太后诏何进,斩进于嘉德殿前。

    袁绍、何苗闻进被害,乃引兵屯朱雀阙下,捕得赵忠等斩之,宦官死者二千余人。

    中常侍段圭等劫帝走小平津。董卓引大军至,迎帝于北邙。

    还宫,胁太后废帝,立协为帝。

    时进弟车骑将军苗为进众所杀,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

    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其众,故京都兵权唯在卓。

    卓自为相国,收揽人心,征处士荀爽、陈纪、申屠蟠、蔡邕等,独蟠累召不应。或劝之行,但笑而不答,竟自悠游林下。

    庚午岁,改元初平。

    正月,卓杀何后,少帝、唐妃。

    卓初慕酒泉张奂,遗缣百匹,却而不受。

    奂子芝,母孕时,梦带夫印绶登楼,占者曰:“当生子,复此郡,终此楼。”

    后果亦为武威太守,晚年居一楼,学书终其身。

    卓粟辟不就,人称张有道。

    时曹操刺卓不得,闻行东归。发矫诏驰报关东州郡,众推袁绍为盟主。

    卓同吕布等取虎牢关,布兵败,卓惧,烧洛阳宫庙,发诸陵,取珍宝数千车,劫帝西迁,以皇甫嵩为城门校尉。

    嵩从叔规,其妻善属文,工草篆。

    卓令劫至,夫人骂曰:“君羌胡种,毒害天下,犹未足耶?皇甫氏世为汉臣,君其走卒,敢行非礼!”

    卓怒,悬其头于庭,鞭扑交下。

    夫人顾杖者曰:“速毙为幸。”

    未几气绝,教弃尸于野。

    其子隆夜取母尸,启父墓合葬毕,逃陇西避难。

    辛未二年,孙坚先入汜水关,救灭宫中余火,屯兵城内,设帐于建章殿基上。

    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寝,尽皆掩闭。

    于太庙基上,草创殿屋三间,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祀之。

    祭毕,皆散。

    坚归寨中,是夜星月交辉,乃按剑露坐,仰观天文。

    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坚叹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

    言讫,不觉泪下。

    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光起于井中。”

    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

    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知是御玺,托疾回长沙。

    操追董卓,战于荥阳,大败而回。绍令人接至寨中,会众置酒,与操解闷。

    饮宴间,操叹曰:“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

    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

    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

    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

    绍等无言可对。

    既而席散,操见绍等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投扬州去。

    公孙瓒回北平。

    绍占冀州,奄有河北。

    襄平公孙度自称辽东侯,平州牧。北海管宁、邴原、太原王烈皆往依焉。

    初,董卓慕宁贤名,往征,宁不就,将家属黑夜潜行。众见有火烬前导,以为神光引助。

    家贫甚,值久雪,曰:“恐冻断二足乌脚,宁何足忧哉!”其坦率如此。

    壬申三年,卓自为太师,号尚父。

    时有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

    又有道士书“吕”字于布上,负而行,歌曰:“布乎!布乎!”卓不悟。

    司徒王允密谋诛卓,虑布之勇,以歌姬貂蝉作连环计,两许董、吕,遂使布杀卓。

    卓将攻入长安报仇,遂杀允。

    癸酉四年,黄巾余党寇青、兖。

    曹操领兖州刺史,贼党悉降。

    甲戍,改元兴平。

    操南攻徐州牧陶谦,刘备救却之。谦疾笃,谓縻竺曰:“非备不能安。”

    谦卒,竺率州人迎备领徐州牧。

    竺居淮安,家世富豪,庄户童仆万余人。

    尝往洛阳买卖,回路有美妇求载,竺步行,让于妇。

    妇拜请同坐,竺上车,目不邪视。

    行及数里,妇辞去,曰:“我天使也。奉帝敕,行火灾于人间。汝家亦当被烧,感君见待以礼,故私告耳。”

    竺曰:“娘子何神?”

    答曰:“我南方火德星君化身。”

    竺拜而祈之。

    妇曰:“天命不可回,但速搬出。”

    竺奔归如教,空屋以待。

    傍晚,忽火起,尽烧其屋,竺将家财悉散于贫人。

    谦闻其义,请为别驾从事。及备代为牧,竺以妹嫁为次妻。

    弟芳,亦令善事。

    初,孙坚妻吴氏生策、权、翊、匡四子,梦日月入怀,而生策、权。

    策性阔达听受,闻舒人周瑜英达夙成,便推分结好。年十七渡江,居江都。

    有乔公者,善知人,二女俱国色。公以长女配策,次女配瑜。

    时袁术据寿春,策以玉玺为质,借兵渡江,取吴郡,袭会稽,人称“小霸王”。

    令权同周泰守宣城。

    忽山贼窃发,泰身十二创,金创发胀,命在须臾。

    会稽董习曰:“某曾与海寇相持,身遭数创,得郡吏虞翻荐一医士,疗半月而愈。”

    策即请翻为功曹,令求医者。

    翻引进,乃谯郡华陀,少得励阳公秘传,刀针剖割治病。

    策延坐,问其年。曰:“才百岁,皆以我为仙,只精岐黄术耳。若疾在肠胃者,饮以药酒,剖腹湔洗,去其积滞。传神膏合之立愈。其他外症,尤为易治。”

    策携至宣城视之。曰:“无妨,一月可愈。”

    至期,果平复。

    策以金帛相酬,尽散于弟子之贫者。

    策出巡,见一道人,长八尺,苍须桃面,披鹤氅,扶藜杖,立于当道。

    策问之。稽首曰:“贫道于吉,顺帝朝曾入山采药,得神书于曲阳泉水上。

    白素朱书,凡百余卷,皆守一之道,又有治人疾病方术,名曰《禁咒科》。惟务济人,往来吴会。”

    策招为宾客,独居一室,每夜静坐,日则普施符水,无不立效,特呼“于神仙”。

    更善风角之占。

    策欲讨曹操,使占之。吉曰:“不必构怨,操将谋好也。”

    未几操使至,求结婚姻。

    于是将士益加崇仰,且先拜吉,后见策。

    策知之,数欲收吉,左右劝止。

    时长沙一桓姓妇人死月余,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已生阳道。

    众怪之,以问吉。吉曰:“其后复有由外戚而起为帝王者。”

    丁丑岁,操令策取荆州,封爵吴侯。

    吕布自出武关,来徐州投备,未几自袭为徐州牧。

    备还屯小沛,关、张怀忿。备曰:“屈身安分,以待天时。”

    兴平丙子七月,杨奉、董承迎驾归洛阳,改元建安。

    曹操在许,颍上荀彧劝以首倡义兵,以从人望。

    操将兵诣洛,迁帝都于许,自为大将军,以彧为侍中尚书,彧侄攸为军师,郭嘉为祭酒。

    备为布再攻,奔许都,操表为豫州牧。

    戊寅冬,操约备夹攻布,杀之。

    备回都见帝,推宗谱,乃帝之叔。

    己卯春,帝猎于许田。

    备射中兔,帝射鹿不中。操接箭,射中鹿背,群呼万岁,操遮帝前当之。

    关羽提刀欲出,备送目乃止。

    帝藏密诏于衣带中,召与董承,承与备同谋。

    备常于园中灌菜,席间惧雷失箸,操以为懦。

    袁绍尽并幽燕,术归玺于兄。

    操令备邀击术,术败愤死。备请保徐州,操怒备请。

    郑玄作书与绍,遂与备连和。

    玄名重当世,惟与祢衡善。衡性恶浊俗,高才傲世。

    孔融深爱其才,衡始弱冠,定为忘年交。

    上疏荐衡,操恶其狂,召为鼓吏。

    着岑牟单绞之衣,奏《渔阳三挝》,音节悲壮,听者感慨。

    操遣招刘表,表复使见黄祖。会客请作《鹦鹉赋》,援笔立就。

    后以言词伤祖,杀于洲傍。

    庚辰春,郑玄卒。

    玄实冉伯牛再世,欲行道济时。

    水精见世道大坏,亲往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明年岁在巳。”

    玄寤而叹曰:“尼父谕我,吾命将穷。”

    弟子怪问之,玄曰:“阳气生于子,终于巳。生命不辰,居乱世亦当隐。”

    至是遂卒。

    是夏,董承等事泄,诸家族灭,董贵妃勒死。

    操将军下徐州,备败投绍。

    操围羽,使张辽说其降。因乞三事,允之,羽乃降操。

    回拨一宅,令与二嫂同居。

    羽为两院,夜则秉烛观书达旦。

    操待以客礼,送美女、绫锦、金银无算,一无所用。

    羽早朝,帝见须,赞曰:“美髯公也!”以吕布赤兔送之。

    袁绍军官渡伐操,公请击之,策马斩颜良于万众中,操表封汉寿亭侯,于延津复斩文丑。

    闻汝南黄巾猖獗,公愿往,途遇孙乾,知备在绍军。

    贼去,公回许,作书辞操,请二嫂上车,原从随行。

    操闻封金挂印,追而饯送。

    公投洛阳,过东岭关,斩守将孔秀、孟坦。

    太守韩福射公,公斩之,保车仗投沂水关。

    卞喜素知公勇,计伏刀手镇国寺中。

    适普静云游至此,以手挈戒刀,公会意。窥壁后有人,喝问,喜惊走,公追斩廓下。

    回谢静,静亦他往。

    公至荥阳,太守王植谋于馆驿烧公。

    有从事胡班惊曰:“真天神也。”密告其事。

    公出城,植来追,被斩。

    滑州关隘,公斩秦琪,渡河,闻备转往汝南。

    公于路得周仓为部从。

    张飞在古城,怒公背义降曹。适操将蔡阳追至,公斩之,飞始信,迎备相会。

    赵云亦来归,关平护母寻至,同在汝南驻扎。

    绍欲伐操,遣陈震使吴。

    孙策霸有吴越,遇许贡家客报仇,策身被数枪。召虞翻寻华陀,已往中原救度。

    陀有三徒:长安李当之,广陵吴普,会稽汪禽。

    李、吴常随师行道,同作《药录》。

    禽在吴,命疗。禽曰:“箭带毒,百日内勿怒激。”

    适绍使至,于城楼会饮。诸将纷纷下楼,策怪问之。

    左右曰:“于神仙过。”

    凭栏见部下及城中男女焚香伏道,吉趋却之。策怒,命擒至,叱曰:“狂夫焉敢扇惑!”

    吉曰:“救济群生,不取毫厘之物。”

    策曰:“衣食从何而得?”

    命下狱。

    明日责曰:“天旱水涸,汝不同民之忧,安坐作鬼态?”

    令斩之。

    吕范曰:“闻吉能祈风雨,令其行法赎罪。”

    策允之。

    吉沐浴更衣,谓众将曰:“吾祈三尺甘雨,终不免一死。”

    众曰:“得雨必当免祸。”

    吉曰:“数至恐难逃也。”

    自缚曝日中。策令运柴积于市,日中无雨,活焚之。

    候吏报午时,策叱扛上举火。

    忽黑烟冲上,雷电齐发,大雨如注,顷刻街市成河。

    吉仰卧大喝,即云收雨止。

    扶下棚,衣无点湿。解去绳索,众官罗拜泥中。

    策大怒曰:“妖人偶值其便,蛊惑已深,祸之端也!”

    掣剑令武士斩之,一道青气投东北去,尸暴于市。

    是夜,风雨复作,及晓尸不见。

    欲斩守尸军士,见吉于户内走出,策取剑欲斫,反自倒地。

    自此常见,晓夜不宁,形容憔瘦。

    取镜照之,见吉立于镜中,策拍碎大叫,疮迸昏绝。

    既醒,取印绶付弟权而亡。

    昔刘琬善识人。

    使吴,见孙氏昆仲,曰:“皆禄祚不终,惟仲谋碧眼紫髯,大贵之表,又享高寿。”

    权既掌大事,周瑜荐临淮鲁肃,胸藏韬略,事母至孝。

    僦居曲阿,家极富,大散财粟济贫。殷馗常寓其家,得授经纬之术。

    瑜往聘至,权留同卧。肃曰:“闻先哲秘论云:承天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

    推步事势,当其历数,权披衣起谢。

    肃荐友诸葛瑾。

    瑾自叔卒,婶弟欲归琅琊,瑾送去,回南阳,适吴聘至。

    弟亮游学经年一归,近在襄阳友人处,招回,托以家事,入吴,权待以上宾。

    瑾劝绝绍顺操,后却图之。与张昭同理政事。

    权筑铁瓮城为都,北曰固山。

    是秋,绍大举伐操,败回。

    操陈军河上,土人箪食壶浆,内有数父老,命坐,问其年岁。

    答曰:“皆近百岁。桓帝末,有殷辽东宿此,言黄星现楚宋之分,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间,其锋不可当。以年计之,整应是言。”

    操赐以酒食绢帛。

    刘备攻许昌,操回击。备败,投刘表。

    壬午,操复北伐。

    绍呕血死,后妻矫立己子尚。郭嘉计以缓攻俟衅。长子谭争立,败降操,导取冀州。

    操妾卞氏,于丁卯冬十月生子丕于谯郡。先有青云如车盖上覆,卞见乌龙临寝室而生。

    山阳东郭延望气而至曰:“公子非人臣气也。”

    操谢,令秘之。

    时随军入冀,见一妪抱女而哭。叱问之,乃袁熙妻,上蔡令甄逸女。

    于壬戌十二月,其母张氏梦仙人执玉如意,称:“真人蔡嵖蚜,为尔家凶年,以谷赈给亲邻,当佑尔。”

    携一玉女入房,教以玉衣覆体,遂生女。

    相士刘良见之,曰:“此女大贵,非常人配也。”

    绍娶为仲子妇。复为丕所纳。

    操攻幽州,熙、尚奔乌丸。

    丙戌秋,操引轻骑击破乌丸,熙、尚投公孙康,斩其首驰献,封康襄平侯。

    时有人求见,操召问之,云是安定皇甫隆,避董贼难于陇西。

    道士封君达名衡,幼得文始真人秘,服黄连五十余年,乘青牛,入鸟鼠山采药。

    又服水银百余年,还乡如二十许颜。

    遇病将死者,与药与针即愈,时号“青牛师”。

    隆奉事数十年,惟传萤火丸,言得于冠军将军刘子南,因名武威丸。居家佩之,辟盗贼诸毒。

    陇西守令隆至单于界,虏骑追逐集射,皆不能伤,始知此丸之妙。

    闻公抚定河北,戒军勿杀,呈备行军之用。

    操亟索观,丸如杏仁,意轻之。

    隆请一试。

    操令持丸而立,四以矢射之,近辄堕,方信而喜曰:“得此何虑征伐乎?”

    命名冠军丸,时刻佩带。拜隆为中郎将,辞不受。

    操还冀州,夜见金光地起。令掘之,得一铜雀,以为瑞,建台于漳河上。

    操子丕、彰、植、熊,而钟爱植,留邺郡造台,自回许屯田,兵足南征。

    荆州刘表赞备马骏,备送之。

    谋士蒯越曰:“扶风灵寿光,能瞻天象,察百物。

    云年七十,得朱英九方合服之,祛疾转少壮。

    建安初,已二百二十岁,寄江陵胡田家。先兄良从游三载,稍得其术,善相马,越亦颇晓。

    备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的卢,骑则妨主。张武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3/133389/573981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3/133389/573981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