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黄发通过考核
推荐阅读: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傲世狂帝恩仇录、禅境觅心:修行之路、诡玲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大师兄万岁!、摆烂后,满级大佬成了团宠真千金、穿成唯一远古圣雌被强制索爱、
“下半晌我还想在孟记帮忙,要不您还是先陪她们四处逛逛,晚上看了灯会,我们再一起回去。”
早上出门时,几人就带了好多柴草,打算晚些时候打着火把回家。
“啊,行。那我先去找她们。你想帮忙就帮。”
原本每日下半晌,就只需王厨子一人炒菜。
但想着早上一同前来的婶子和小妹妹们,方瑶瑶只好放弃早回家的打算。
“那我也晚些时候回去。怎么说牛车也比人走着快。婶儿,我想去买点东西,要不您和我一起。”
方瑶瑶拉着赵三妹便去逛街了。
她为自家姐姐买了几批布,又买了些糕点果干。
买好东西,就碰见村里的人,赵三妹被她们拉着去看戏,方瑶瑶便又一个人拿着东西回了孟记。
孟掌柜在柜台边歇了一会儿,正觉得冷,想要回里间休息。
见方瑶瑶回来,他道:“瑶瑶,你过来,我和你说点事。”
进了雅间。
方瑶瑶问:“怎么了孟大哥?”
“黄发刚才跟我说了,他想留在店里,让我给他一个月的机会,要是自己还是做不好,就回家好好种地。”
“孟大哥您答应了吗?”方瑶瑶问。
“答应了。我见他虽仍有诸多不足,但比起上次,他如今多了许多勇气与决心。这点也实在难得。”
“我们村里念过书的人不多,黄三哥能迈出这一步,其实已经很厉害了。慢慢来,要是他真的不适合,你直接跟他明说就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等到天色开始暗下来,码头上的花灯便全部亮了起来。
不过,由于要忙着店里的生意,方瑶瑶没能去观看。
等食客们吃好饭,纷纷也去码头游玩,赵三妹等人才赶到孟记。
对于因等自己,方瑶瑶不得不很晚回家,几人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方家姑娘,你忙完了吗?”赵三妹问。
“忙完了。要不要再多看一会儿?”方瑶瑶道。
“不用了,我们都看好一阵了。”
“好。太晚了,我也不看了,以后还有机会。孟大哥,那我们就先回去了。”方瑶瑶对孟掌柜等人道别。
回村的路上。
黄发主动对自家娘道:“娘,孟掌柜同意让我留在店里做工了。”
“真的?契书也签了?”
“还没有。孟掌柜说让我先做一个月。到时候要是我通过考核,就可以继续留下来。”
“啊,一个月?”赵三妹还想问这个月的工钱如何算,但见儿子充满了干劲,又忙附和道:“哦,好!”
“嗯!”黄发满脸喜悦,大声应道。
下午在店里休息的时候,他主动找过洪扬说话。
虽然不知道他的月钱究竟有多少。
但却得知,洪扬当初也是从打杂开始做起,如今竟能不再管后厨的事,只管在大厅招呼客人就行。
他瞬间又充满了信心。
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并不算长,但自己定要好好把握机会。
若是努力之后,仍然不适合这行,那他往后就在家好好种地。
至少自己为梦想拼搏过。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黄发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背着店里的菜名。
在将菜名大致记熟的同时,他待人接物方便的本领也增长了不少。
赵三妹夫妻在看着自家儿子愈渐开朗的性子后,也都不再去多想工钱的事情。
两人打心底觉得,当初让儿子留在孟记这个决定是做对了。
二月十五这一日,黄发拿了七百个铜板回家。
“爹,娘,我今儿发工钱了。您收着。”
“这是多少?”赵三妹问。
“七百文。”
“七百?”赵三妹夫妻俩都很吃惊。
“不是工钱二十文一日吗?”三妹问。
“嗯。工钱六百文。但因为是正月年还没过完,孟掌柜给每人都发了一百文的赏钱。”黄发笑道。
“好啊。好好好。”赵三妹连连点头。
她拿着铜板,反复数着数,过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又问:“车费还没除开吗?”
过了正月,方瑶瑶便用不着每日都往镇上去了。
又因天气日渐转暖,洪超便恢复为每日一早到大山村取菜。
故而,除了时不时帮忙载赶集的村民,黄发也会在每日早上乘坐洪超的牛车去孟记。
而洪超念着,自己除了能运送蔬菜、卖野菜田螺,自家阿公养的鸽子和鸽子蛋也能换不少钱。
故而,他也没有收过村民们坐车的钱。
“洪超兄弟耿直。方家妹子也不会要钱,真要感谢她,往后地里的活儿忙不过来,爹娘你们就和大哥二哥多帮帮她和刘婶儿的忙。”
“那是肯定。用不着你提醒。”赵三妹呵呵笑道。
“对了,今日孟掌柜和我签契书了。爹娘,你们瞧。”
黄发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给两人看。
“契书好。契书好啊。家里的活儿你用不着担心,你就好好跟人学本事,争取能尽快做到洪扬那位置。”赵三妹拍拍儿子的肩膀道。
“洪大哥比我厉害多了。我先做好手上的事情再说。”黄发谦虚道。
“什么大哥,云霞都得叫你一声哥呢。”赵三妹一边数着钱,一边纠正儿子的说法。
“娘您不懂。这和刘家妹子没有关系。哦对了,大哥和二哥还没回来吗?”黄发这时才注意到,自家两个哥哥都不在家。
“去山上割草、牵羊了。该是要回来了,你们歇着,我去做晚食。”
“我和您一起。”黄发立即起身,要去帮忙。
“好。”赵三妹眼里含着些泪花,点头道。
-
这一日吃过午食不久,方圆镇西市的车夫便将第二批干牛粪送到方瑶瑶家。
她付过牛粪钱后,又立即去山脚下收集了更多的腐叶。
刘玉兰同她一起,将落叶与牛羊粪、剁碎的烂菜叶、野草,以及从山脚下挖来的沙质土壤,按照一定比例与地里挖的黄泥拌均后,再堆在提前挖好的几个堆肥坑里。
“最近气温慢慢升高了,应该半个月就能成。”拍拍手上的土,方瑶瑶对刘玉兰。
“这里还需要帮忙吗?”刘玉兰问道。
早上出门时,几人就带了好多柴草,打算晚些时候打着火把回家。
“啊,行。那我先去找她们。你想帮忙就帮。”
原本每日下半晌,就只需王厨子一人炒菜。
但想着早上一同前来的婶子和小妹妹们,方瑶瑶只好放弃早回家的打算。
“那我也晚些时候回去。怎么说牛车也比人走着快。婶儿,我想去买点东西,要不您和我一起。”
方瑶瑶拉着赵三妹便去逛街了。
她为自家姐姐买了几批布,又买了些糕点果干。
买好东西,就碰见村里的人,赵三妹被她们拉着去看戏,方瑶瑶便又一个人拿着东西回了孟记。
孟掌柜在柜台边歇了一会儿,正觉得冷,想要回里间休息。
见方瑶瑶回来,他道:“瑶瑶,你过来,我和你说点事。”
进了雅间。
方瑶瑶问:“怎么了孟大哥?”
“黄发刚才跟我说了,他想留在店里,让我给他一个月的机会,要是自己还是做不好,就回家好好种地。”
“孟大哥您答应了吗?”方瑶瑶问。
“答应了。我见他虽仍有诸多不足,但比起上次,他如今多了许多勇气与决心。这点也实在难得。”
“我们村里念过书的人不多,黄三哥能迈出这一步,其实已经很厉害了。慢慢来,要是他真的不适合,你直接跟他明说就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等到天色开始暗下来,码头上的花灯便全部亮了起来。
不过,由于要忙着店里的生意,方瑶瑶没能去观看。
等食客们吃好饭,纷纷也去码头游玩,赵三妹等人才赶到孟记。
对于因等自己,方瑶瑶不得不很晚回家,几人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方家姑娘,你忙完了吗?”赵三妹问。
“忙完了。要不要再多看一会儿?”方瑶瑶道。
“不用了,我们都看好一阵了。”
“好。太晚了,我也不看了,以后还有机会。孟大哥,那我们就先回去了。”方瑶瑶对孟掌柜等人道别。
回村的路上。
黄发主动对自家娘道:“娘,孟掌柜同意让我留在店里做工了。”
“真的?契书也签了?”
“还没有。孟掌柜说让我先做一个月。到时候要是我通过考核,就可以继续留下来。”
“啊,一个月?”赵三妹还想问这个月的工钱如何算,但见儿子充满了干劲,又忙附和道:“哦,好!”
“嗯!”黄发满脸喜悦,大声应道。
下午在店里休息的时候,他主动找过洪扬说话。
虽然不知道他的月钱究竟有多少。
但却得知,洪扬当初也是从打杂开始做起,如今竟能不再管后厨的事,只管在大厅招呼客人就行。
他瞬间又充满了信心。
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并不算长,但自己定要好好把握机会。
若是努力之后,仍然不适合这行,那他往后就在家好好种地。
至少自己为梦想拼搏过。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黄发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背着店里的菜名。
在将菜名大致记熟的同时,他待人接物方便的本领也增长了不少。
赵三妹夫妻在看着自家儿子愈渐开朗的性子后,也都不再去多想工钱的事情。
两人打心底觉得,当初让儿子留在孟记这个决定是做对了。
二月十五这一日,黄发拿了七百个铜板回家。
“爹,娘,我今儿发工钱了。您收着。”
“这是多少?”赵三妹问。
“七百文。”
“七百?”赵三妹夫妻俩都很吃惊。
“不是工钱二十文一日吗?”三妹问。
“嗯。工钱六百文。但因为是正月年还没过完,孟掌柜给每人都发了一百文的赏钱。”黄发笑道。
“好啊。好好好。”赵三妹连连点头。
她拿着铜板,反复数着数,过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又问:“车费还没除开吗?”
过了正月,方瑶瑶便用不着每日都往镇上去了。
又因天气日渐转暖,洪超便恢复为每日一早到大山村取菜。
故而,除了时不时帮忙载赶集的村民,黄发也会在每日早上乘坐洪超的牛车去孟记。
而洪超念着,自己除了能运送蔬菜、卖野菜田螺,自家阿公养的鸽子和鸽子蛋也能换不少钱。
故而,他也没有收过村民们坐车的钱。
“洪超兄弟耿直。方家妹子也不会要钱,真要感谢她,往后地里的活儿忙不过来,爹娘你们就和大哥二哥多帮帮她和刘婶儿的忙。”
“那是肯定。用不着你提醒。”赵三妹呵呵笑道。
“对了,今日孟掌柜和我签契书了。爹娘,你们瞧。”
黄发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给两人看。
“契书好。契书好啊。家里的活儿你用不着担心,你就好好跟人学本事,争取能尽快做到洪扬那位置。”赵三妹拍拍儿子的肩膀道。
“洪大哥比我厉害多了。我先做好手上的事情再说。”黄发谦虚道。
“什么大哥,云霞都得叫你一声哥呢。”赵三妹一边数着钱,一边纠正儿子的说法。
“娘您不懂。这和刘家妹子没有关系。哦对了,大哥和二哥还没回来吗?”黄发这时才注意到,自家两个哥哥都不在家。
“去山上割草、牵羊了。该是要回来了,你们歇着,我去做晚食。”
“我和您一起。”黄发立即起身,要去帮忙。
“好。”赵三妹眼里含着些泪花,点头道。
-
这一日吃过午食不久,方圆镇西市的车夫便将第二批干牛粪送到方瑶瑶家。
她付过牛粪钱后,又立即去山脚下收集了更多的腐叶。
刘玉兰同她一起,将落叶与牛羊粪、剁碎的烂菜叶、野草,以及从山脚下挖来的沙质土壤,按照一定比例与地里挖的黄泥拌均后,再堆在提前挖好的几个堆肥坑里。
“最近气温慢慢升高了,应该半个月就能成。”拍拍手上的土,方瑶瑶对刘玉兰。
“这里还需要帮忙吗?”刘玉兰问道。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943/572826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943/5728269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