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琉璃

推荐阅读:灯灭:第一夜【九尾神狐】从梁山开始,霸占三国我去相亲让高冷大领导彻底失了控神级大佬:穿越异世界风水大医仙本就神王重生,睁眼又获神豪系统重生之带着全家发家致富1977川西坝子耕猎记孤独摇滚!属于老兵的孤独!一怪长百年寿命,我直接杀崩末世

    有了这次立威,小探花的威名传遍周边几个府衙。

    原本便对小探花好奇的知府对傅媛更加礼遇,心知这小探花并非脑子生锈跑到这穷苦地界来的,真有大展拳脚的本事。

    过不了几年,恐怕这位风头劲于一时的探花便会回到京城,跟他们这些困在偏远地方的外放官不同。

    傅媛带领良县脱贫的工作越来越顺利。

    在傅媛的带领下,农忙过后,闲在家里的汉子出门找活,不再为了那一张大饼。

    而女子们也开始做起了手工活,更多女子穿着简陋蔽体的衣服进入田间干活。

    修路的工程也在邵师傅的带领下井井有条。

    因着周边几个府衙都穷得叮当响,这次给良县修通往外地的水泥路,相当于是苏溱半资助的,还有一半费用苏溱跟良县县衙签订了契书,将来良县情况好起来,再慢慢还给苏溱。

    苏溱也开始给自己的选地,旱稻研究需要时间,她倒也不着急。

    她每日都往当地一处圣山上跑,传闻千年前,这里曾是就九天仙女下凡的地方,因着尘世浑浊俗气,九天仙女为了隐藏自己神女身份,从袖中取出一块美玉化作一汪灵水,洗下了周身仙气,幻化作寻常女子模样,才从山上步入人间。

    那汪水至今还在圣山上,终年薄雾缭绕,犹如仙境。

    这个传闻年代久远,是这个世界比较出名的神话故事。

    苏溱当初选中良县作为傅媛赴任的县城,看中的便是那灵水。

    灵水自然不是真的仙水,不过是因为当地独特的地势,导致地下水上涌,加上那处刚好有个低洼,就汇聚成了一方深潭。

    而那常年不散的雾气,苏溱也是通过她猜测,潭水下恐怕有丰富的硫磺。

    先前她引爆升天的烟花,就是用水潭里的硫磺试验做的。

    对于做炸药这事,苏溱心里没底,这就像是关在笼子里的恶魔,可以用它威慑心怀不轨的宵小之辈,但你永远不知道这恶魔什么时候会跑出来失去控制。

    可是,这个恶魔是她不制造就不会存在的吗?

    出现炸药超出这个时代范畴的热武器,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进程,即便不由她亲自研究出来,也会有其他人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做出。

    这个世界的炼丹炸炉又不是没有,只是那些炼丹的道士,没有想到自己懊悔无比的坏丹,里面还有这样的乾坤。

    思来想去,苏溱还是选择将炸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东西不会从她手中传出来,但可以为她所用。

    有时候,威慑,比真的死伤更有作用。

    苏溱开始白日研究旱稻,夜里调配比例的炸药的生活,便是傅媛也不告诉。

    以至于这些时日,圣山附近,常有村民听到剧烈的声响,往往还伴随着轻微的地动,朝拜圣山的人开始变多,还有人传神女娘娘又要下凡了。

    苏溱听到这些消息,笑笑便过去了,她加深这个美丽的误会,说不定千百年后,圣山说不定还能开发成旅游风景区。

    白驹过隙,时间一晃而过,很快皑皑白雪将黄土覆盖。

    由于大雪来得猛烈,严重耽误了修路的进度。

    但烧窑坊里却传来好消息,有师傅误打误撞烧出了透明的琉璃。

    苏溱闻言一喜,赶忙跟傅媛下窑看那琉璃。

    琉璃跟玻璃其实是一样的东西,只是透明度远远不如玻璃。

    可物以稀为贵,如果有稳定的烧玻璃手艺,即便没有后世那般清澈透明,那也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甚至可以试着发展成完整的产业链,做成工艺品。

    “你还记得烧出琉璃的步骤吗?可以复刻吗?”一下到窑,便有几个熟练的师傅正围着琉璃谈论。

    苏溱一问话,就有烧窑师傅站出来,颇为难地说,“这炉是我烧的,我也不知怎么”

    见烧窑师傅面上有几分忐忑,苏溱毫不吝啬赞许,“做得很好,这东西比瓷值钱多了,你还记得怎么做的吗?能不能稳定把握好方法,重新烧。”

    烧窑师傅傻了眼,没想到这位京城来的女娘如此看重那块琉璃,这烧得也不纯净,应该不值得多少钱才是。

    “我,我试试?”

    “无妨,你多试几次,今后你不必烧窑了,循着今日的感觉,你给找出稳定烧出琉璃的法子。”

    真是天给良县百姓活路,琉璃虽然算不上价值千金,却也难得一见。

    仅仅靠做琉璃工艺品,能赚多少?

    烧再多的琉璃,时间长了,世家贵族谁家都摆了琉璃,这东西也没一开始值钱了。

    与其做工艺品,倒不如做生活必需品,她要用玻璃,瓷器,带动良县以及周边经济,让良县闲赋在家人手,都有事情可做。

    玻璃水杯,玻璃灯泡球,雕刻精巧的窗页,中间可以夹一块琉璃。

    美轮美奂的琉璃灯罩,养鱼的鱼缸,玻璃簪子,都可以让玻璃很好流通。

    现在缺的就是这门稳定的烧琉璃手艺。

    “母亲,琉璃这东西物以稀为贵,若是多了,良县能依靠琉璃富裕起来吗?”

    傅媛早已不是原先那个天真的小姑娘,她一开始兴奋师傅烧出琉璃,但很快发现琉璃并不是解决良县贫困的渠道。

    一个产业,能带动的,只有这条产业上的人。

    做瓷器,只有那些愿意出门干活的人,可以多些额外收入。

    更多人,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岗位,闲在家里。

    “你不是同知府申请,要全府百姓,一同在春日开垦新田,播种黄豆吗?豆子能在这里长活,也是一件好事了。”

    “除了我县,其余七县进展都不顺利,光是动员百姓,便多有波折。据说隔壁县,县令将知府拨下的种子送到百姓家中,第二日就被煮了吃了。”

    苏溱:“”

    是的,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是勤劳奔着活头去的。

    有的是地方的人,根本懒得为将来打算,他们只想着活过眼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914/572757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914/572757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