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爆!系统44驾到:直播通古 > 第103章 第四次直播任务45

第103章 第四次直播任务45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唐太宗李世民继续道:“这司马光因噎废食干什么?还全废了!糟心呢!

    魏征你说得对,他肯定看的到变法的好处,他作为宰相也可以做一个完善补充者即可,这样就可以让政策更好的利国利民。可垂帘听政的太后反对新法,他自己也舍不得自己的利益,这么下来他直接坚持变法得罪了他为代表的士大夫集团的利益。

    所以新法进行中,王安石的主张他必阻之。

    百姓他抛在脑后,无论新法老百姓是否接纳,是否是善政,一律反对。一律废止。

    唉!或许宋朝的命已经注定!

    不过没人守的土地就不要?”

    他真的表示看不懂!

    程知节直接表示气愤,将士拼死拼活,结果他还是认为地无用?

    房玄龄也很费解,到手的土地还不想要?宋朝军事力量如此微弱,打仗艰难更甚,司马光的想法真是毫无道理啊!

    还有国家之间博弈,讲礼节?他莫不是被夏惠宗买通了?

    房玄龄觉得除了这个理由在想不出其他的了。

    长孙无忌和大家一样的想法,觉得司马光不要太太离谱啊!好不容易打回来的地盘又给出去换对方感恩戴德?

    这对对方道德要求真是太高啊!

    *

    宋

    宋太祖赵匡胤气的直跳脚,这就是宋朝的文官?如此短视和昏头?把疆域送出去?

    变法就这样没了,那大宋的气数?

    他心中的怒火直冲脑海,吐血晕厥。

    而一百年时空轨道跳跃之后的宋神宗时期——

    宋神宗赵顼也直接吐了血,胸腔里的气浪和愤恨汇聚一堂直涌脑海,

    “所以朕刮骨疗伤力主进行的变法都被你司马光给废了?我大宋将士浴血占领回来的领土还被你司马光给送了回去?”

    “怎么会有你这样的蠢货!!!”

    司马光眼神无力,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他们怎么是如此的狼子野心?以礼相待怎么了?……”

    *

    天幕:

    “那我们再说说之后的宋朝!

    所有人都知道,当你手上没有足够财富的时候,要是没有匹配的武力保护,那就像三岁小孩儿抱着金砖过世,你留不住自己手上的财富,甚至会赔上性命!

    我们一直说宋朝的“怂”也是基于此。

    宋朝的经济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它很有钱!但它没有与此匹配的武力!

    所以亡朝的结果早已注定!

    我们前面说到宋神宗赵顼短命活到38岁,算早逝了。

    那他的子嗣情况呢?

    他儿子很多的。

    在宋神宗之后,继位的就是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熙,原名叫赵佣,十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了。并在同一年登上帝位。

    这也就是我们前面也已经提到的幼主继位,他的祖母高氏此时也就是太皇太后。幼主继位,高氏垂帘听政。

    这里就串联起来了!

    ”

    *

    明

    明太祖朱元璋看着天幕还好心好意的梳理前后讲解内容,不禁觉得无聊。

    这大“怂”朝到底讲到什么时候?

    朱标则继续全神贯注的表示记录。

    看着朱标和其他几个儿子兴致勃勃,在天幕的引导下这也算学习历史了,朱元璋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

    天幕:

    “

    高太后垂帘听政之后,宋朝的发展怎么样呢?

    说实话,宋朝还是朝着繁荣发展的。

    之后高太后重用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进行“元佑时代”的政治统治!

    历史评论即使其中对元佑时代赞誉甚多,甚至有无限拔高的倾向,有学者就开始称之为“元佑叙事”。

    那听了这么多讲解,大家肯定已经明白了——

    “元佑叙事”是建立在否定熙丰新法的基础之上的。

    熙丰时期官员激励机制空前强化,尽管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并且达到了财政增收的目标,却造成了一批以聚敛着称的官僚(“酷吏”)涌现,民生危机也凸显出来。

    在元丰末年严重的民生危机局面下,元佑大臣们废除新法以缓解危机是顺理成章之事,故历来否定熙丰新法者多肯定元佑更化。

    针对熙丰时期官员激励机制的强化导致了聚敛严重的问题,元佑更化以“宽仁”为理念,主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反对苛政,在废除新法之时,大力整顿监司,在官僚体系内部采用了弱化官员激励的方式,放松对州县官员的监管与考核。

    但这种弱激励的方式很快就导致了政坛上偷堕之风的蔓延,造成了行政运作的制度性瘫痪,并最终影响到国计民生,造成了全面失败的结局。

    元佑政坛对偷堕之风的批判不绝于耳,甚至很多旧党大臣开始转而肯定熙丰时期的行政效率,但朝廷最终无法从体制上解决这一难题,宽仁之政的理念在现实中难以得到落实。

    所以结果当然失败了。

    可熙丰新法的废除到元佑元年(1086年)就已经基本完成,那即使结果失败,大家肯定也想知道——

    此后的若干年里元佑大臣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王夫之有一句:“寥寥焉无一实政之见于设施”。

    尽管吕中盛赞元佑之治,大力褒奖“元佑君子”,然而其内容仅限于“荐贤才”“去小人”之类的论述,不仅没有举出元佑政治实绩,而且最后对“元佑君子”之间的党争提出严厉批评——“熙宁君子之过小,元佑君子之过大。熙宁之争新法,犹出于公,元佑之自为党,皆出于私者也”。

    “元佑君子”之间内斗不断,较之于熙丰时期的新党诸臣在权力斗争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考察当时的政治状况可以发现,元佑时期的冗官问题、吏治腐败都是非常严重的,而在当时高层的权力斗争之中,一直呼声甚高的减吏额主张最后也无果而终,这可以说是元佑更化无建树的一个典型案例。

    诚如学者所论,“旧党支配下的元佑朝廷以尊崇‘道德’相标榜,但德政终未能见行于世,‘道德者不道德’的情形比比皆是”。

    元佑时期新法废罢之后,朝廷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财政危机。

    而这段时期,高太后对于宋哲宗赵熙的控制一直都有,党政争端更为严重就在这样的背景中进行。

    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宋哲宗赵熙继位的第八年,这位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去世了。

    宋哲宗赵熙于这一年开始亲政。

    ”

    *

    秦

    秦始皇嬴政摇了摇头,同样作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他当然明白这个意味着什么!

    八年之间,宋哲宗即使继位了,所以掣肘可想而知。

    那等这位宋哲宗的亲政之后,对于后戚的针对也可想而知。

    所以……

    秦始皇嬴政觉得接下来天幕肯定会提到这些,而且不会有偏移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691/572172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691/572172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