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爆!系统44驾到:直播通古 > 第39章 第三次直播任务8

第39章 第三次直播任务8

推荐阅读:阎王下山大胆热恋:霍总怀里撒个娇天下第一狱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我在四合院,禽兽只是菜!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重生之侯府嫡女夺天下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我钓鱼佬,怎么成道家天师了头七索命?我能御大凶之物

    系统44接收到徐宜珩发出的检测系统通古任务的指令。随后立即执行。

    [报告宿主,系统无异常]

    “44,那就好,接着计划来就行!”

    [好的,宿主]

    “那现在讲到哪儿了?”徐宜珩关切道。

    [报告宿主,到了泽兰老师介绍到隋文帝的功绩相关的数据]

    “那速度还行,我们一起接着看!”徐宜珩想着自己也来感受下泽兰老师的文学素养!

    天幕这边,泽兰老师的声音继续响起:“那还有什么数据呢?

    国库存银也是一个关键数据。

    根据史书记载,“隋仓库盈溢……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也就是说隋朝的仓库堆积成山,堆积起来的粮食都已经溢出了仓库,等到隋朝末年的时候,哪怕是用来供应全天下的百姓,也可以支撑五六十年,这个数据是很夸张。但也可见隋朝的粮食积累有多丰厚。

    当然粮食能够积累到这个程度,固然与隋朝重视囤积有关,同时也与隋文帝杨坚的雄才大略有关。

    记载往前翻翻,老师查到了一下叙述,翻译为大白话的表述就是:

    在开皇十二年(592年)的时候,当时管理财政赋税与人口的户部尚书,因为工作上遇到了难题而向隋文帝杨坚上书:“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也就是说国库里的银两实在太多,已经没有地方装得下,只能够堆到走廊上去了,这样子长期下去也不太好,所以请求皇帝给个解决办法。

    杨坚听完以后也很纳闷,自己时不时地就减免赋税,而且还经常给人赏赐,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钱呢?

    原来是因为当时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以及宽松的官府条件,让人口大规模增长,同时商业农业也迅速增长,导致了国家经济总量的迅速上升,所以虽然杨坚有减免赋税,但是国家财富还是大量增加。

    不过杨坚并不觉得将这些财富积累在国库中是件好事,他说了8个字,一直流传到今天,那就是“宁积于人,无藏府库”,也就是说宁可将财富分给众多百姓,也不要积累在府库之中,这也就是中国古代早期的“藏富于民”思想。

    于是在之后,隋文帝直接下令停收一年正赋。

    凭而这一点,真的可见在当时,隋朝国库的充足。

    ”

    秦

    国库竟然能这么充足!秦始皇嬴政从这次的数据又一次感受到了隋朝的强盛,也就是说隋文帝给自己的儿子的开局真的……好让他羡慕!

    秦始皇直接总结:“隋朝……强盛者也!隋文帝……有为之君也!”

    天幕的每一个数据,都让他直观的被这富足的朝代给冲击!但心底的钦佩愈加激烈!

    这一刻,秦始皇嬴政真的很强烈的想掌握这天幕穿越时空的技术,最好能和隋文帝见上一面,好好一聊!

    国库如此充足,还想着“藏富于民”——直接免税一年!

    也是,这样的看重百姓,百姓也很好的回馈!

    但目前秦朝对于看重百姓还可以改改!至于免税,这不可能,之前是他没想到,这以后是不是他不想,而是秦朝目前真的做不到!

    但很多问题依旧在他脑海中盘旋却找不到答案!

    汉

    “免税一年?!能富足到这个地步?”汉武帝刘彻羡慕到眼睛发红。

    这,他不得不承认啊,真的会眼红啊!羡慕嫉妒恨!

    这,哪一个皇帝能坦诚的说自己一点都不……眼红吗?

    “臣妾”额,不对,这儿是“朕”,做不到啊!

    汉武帝为什么对于匈奴这么痛恨却犹豫着不敢打呢?大臣在朝堂上一派主忍让,一派主战,哪一个大臣不是不知道匈奴要打的必要性,可,打仗是需要后方的啊!人!粮食!武器!……哪一个都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啊!

    人?缺的要紧!

    粮食?不足到汲黯一次次来和自己商量和计算试图说服自己再忍忍!

    武器?也缺的厉害!

    现在,肯定有很多人认为,汉武帝刘彻打得起匈奴是因为“文景之治”。

    的确有,但不都是啊!

    先不说“文景之治”的经济遗留问题亟待汉武帝上位后的解决,仓库的铜钱等到真正打仗,真的能用到的又有多少?

    而且粮食存下来,要什么!时间!

    所以汉武帝刘彻真的太太太眼红了!

    但这还不是努努力就能够成功的!很多时候,粮食一年下来和上一年比,或减少,或增加,都是在一定范围里的来回波动,不会超过这个范围的。

    除非科技革命、技术革命、生产力改造、人口大爆发、粮食种子新发现培育与推广到民间……

    这一个比一个难实现!

    要打仗,这些因素还需要协调起来!

    “文景之治”是积累了很多的钱财,但钱财不等同于粮食啊!

    大家每次看关于古代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例如《大秦帝国》、《三国演义》等等,总是被里面动辄几十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所震撼。

    但让我们用脑子好好想想!

    先闭上眼睛冥想一下,来一位统帅,他指挥着千军万马——步兵、骑兵、粮草辎重,奔赴战场。

    接着两军交战,几十万人厮杀在一起,枪戟挥舞、杀声震天、血流成河停,停,醒醒!

    这就是一种文学的夸张和艺术感染力的渲染!这就是为了展示战争的宏大场面、艺术效果的夸张表现。

    在我国古代战争根本就可能有这样规模的战争,不是统治者不想,是现实条件: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亩产根本不允许。下面我们就简要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史记平淮书》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至一石。也就是说,汉代攻打西南夷人,每运送一石粮食,就要消耗10倍粮食。汉代5万大军,每日消耗粮食6000石,折合现在约162吨,如果加上后勤人员、马匹、工匠等辅助人员,每日消耗更大。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691/572171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691/572171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