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崭露头角(4)
推荐阅读:穿越之我在诸天欠下的情债、傅总,金丝雀她惊艳上海滩了、万人迷女配,开局送六个前夫兄弟、最强末世进化、亿哥带你,钓遍天下鱼、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四合院:开局从办事员开始、穿成炮灰后,小两口在年代文逆袭、末世:预知天灾,为求生洗劫全球、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
“自己夸自己,一点儿不费劲!一点儿不吝啬,脸皮那么厚,啊?!”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这辈子嫁给我。二是这辈子和下辈子都嫁给我。我知道,如果你和我结婚,将是一场跨世纪的豪赌,赢了,那是理所当然的,就算输了……”
“输了就惨了。”
“不惨不惨,输了,你至少还拥有一个我,有我在,本钱就在。”
“本钱要是输了呢?”
“这是一个特殊的本钱,想输都输不掉的本钱。我这辈子也许不能让你在金钱上满足,但我可以让你精神上永远富有。”
张怡沉默!低头微笑着。
“好,今天,那我就让高山和大海给我们作证:我会用我一辈子的时间守候你,风雨我陪,贫病我在,困苦我担。直到天荒地老、地老天荒……”
张怡 “扑哧”一声地笑了。说:
“傻样不,我嫁的是你这个人,其他的,我没多考虑,也不重要!”
这一笑,笑得我心花怒放,我拿出一个做工精致的戒指,像钻石,其实叫鲁冰石,是联华生产的人工红宝石。说:
“这是一颗鲁冰石,莫嫌弃,代表着我一颗忠诚、期待的心。我承诺,总有一天,我会把鲁冰石变成真的钻石。”
张怡的眼中含着泪花,点点头,我把那枚戒指戴在她左手上。八角亭里,微风习习,亭外,满山的树木勃勃生机、绿意盎然,远处,海上有一群海鸥追逐嬉戏,欢快地飞翔。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和张怡相依而坐到很晚很晚。
两个月后的7月10号,是连续阴雨3天后的晴天,艳阳高照。我们到春明市港湾区得胜街道去办理结婚登记,找了半天才找到那个负责登记的老头,他唠叨个不停:
“哦,部队的呀,哦,双军人啊,怎么没来咨询呢?手续都带齐了吗?”
他心不在焉地先把结婚证上我的名字写错了,后来把张怡出生的日期写错了,我有点怀疑,这个老头是不是就是一个看门的。还是张怡反应快,说:
“喜糖呢?王玉成,快,快拿喜烟、喜糖。”
我拿出一盒喜烟、一包喜糖,那个老头这才满脸堆笑,一笔一划地把证件填写完毕。
大队领导批了我一个月的婚假,张怡和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家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乡下的夜晚万籁俱静,母亲为我们点燃了一盏煤油灯,心满意足地、慈祥地看着张怡,说:
“不知祖上哪一辈子积的德,让我们家成子娶上了这么好看的媳妇。小时候,两次差点把成子送给了别人家,命啊!”
“送不出去的孩子都有出息,我们领导被他父母送出去三次,人家不要,又给送了回来,现在,已经是团职干部了。”我说。
“那年,不是你父亲用土方子给你治病,你的小命早就没了。”
母亲的话,让我想起老狂子把我追出芦苇地,我的脚受伤,然后饿晕在油菜田里的事。
“妈,家里这么穷,你们怎么就下决心让王玉成把高中读完了呢?”张怡问。
“你问这事啊!唉,他外公临死前说过,不让成子去读书,我们家要穷三代!我们这里有个六仙姑,她说玉成是财神跟前的童子投胎,将来要做官的。所以,家里节衣缩食地把他供出来了!张怡啊,不容易啊,我们家太穷,你别嫌弃,啊?”
“嫌不嫌弃,我不都嫁过来了吗?”
“你爸爸在部队上,是?”
“嗯,海军赤尾基地作战处长!”
“妈妈呢?也在部队上?”
“不!妈妈在春明市铁路人事部门工作。”
“噢,大干部家庭!”母亲感叹。
“什么大干部,都一样!”张怡回答。
“你真是个善良的姑娘,不嫌弃我们家穷,我们家成子有福气,也是我们家的福气,成子当年一件破棉袄,从8岁穿到18岁,穷啊,没办法……”
我不想让母亲沉浸在伤心往事的回忆中,于是,我给张怡出了个谜,说:
“来,猜个谜语,谜面是,小小枣核一点大,3间房子盛不下。”
“是什么?”张怡想了一会儿,茫然地看着我。
“煤油灯啊。”母亲笑着抢答,因为这是我小时候,母亲给我猜的谜语。
“看看,我妈都知道,因为这是我们家的古董。”
其实,煤油灯在一米开外的余光已经很微弱了,张怡和母亲坐在灯下,宛如一幅天然美妙的生活剪影,我心里暖暖的。
过了一会儿,张怡提议我们出去走走。
鲜蓝的夜空,像刚刚被擦洗过一般,如絮的星星发出神秘的微光,让婆娑的树影与蜿蜒的河流显得高贵而清雅。微风扑面,我们手挽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河堤上,我忽然觉得,我是那么的富有和奢华。张怡说:
“玉成,看来,在乡下睡觉睁眼闭眼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
“都是黑的呀。”
我笑了,也是啊,黑,就是乡村夜晚的主色调。
第二天,我带着张怡到我家的茅屋后,指着一棵槐树说:
“这是父亲在世时就宣布属于我的一棵老槐树,听父亲说,这是一棵家愧,我出生那天,父亲栽下了它。”
这棵树确实和普通的槐树不一样,长得笔直高耸,鹤立鸡群,现在有一人合抱之粗,巨大的树冠遮云蔽日,有一种临风惊鸿的妩媚。张怡目不转睛地看着,调侃地问:
“那你怎么把它运回春明市呢?”
“就留着它陪母亲!我在作战部队工作,每年不一定能回来,这棵树和我一起长大的,快30年了,现在应该都有灵性了。”说完,我有点伤感。
中午,母亲和哥哥拿出最大的接待能力,请亲朋好友吃了个饭,算是完成对我们结婚的告知。
饭后,王玉慧过来了,嗓门又尖又亮:
“哥啊,你真神了,前两年回来一点动静都没有,今天就把漂亮的嫂子带回来了!”
“我堂妹,王玉慧,大老板。”我介绍说。
“哥,你就会说笑,什么大老板,就开了个小店而已,嫂子,到我那儿,看好什么就拿!不过,那些个东西,你们城市人是看不上的!”
“瞧你这话说的,那一会儿你嫂子要是有看好的东西,是拿还是不拿?”
“拿拿拿,这不是一家人了吗?自己家的东西,随便拿。”
“这还差不多。像个大老板的样子!”
一会儿,王玉慧又告诉我:
“哥,知道,关长秋今年5月份回来过一次。”
“哦,休假啊?”
“嗯,这个关长秋,死坏!!”
“怎么了?”
“关长秋不是和大队会计的女儿童慧芳谈上了吗?”
“哦,认识,是我们高中下一届的女孩,挺漂亮的。”
“对!童慧芳的父母对这门亲事一直不满意,嫌弃关长秋没有考上军校,是个大头兵,没出息,前几年关长秋回来,童慧芳也不冷不热的,她父母连饭都没有请,也有点过分!”
“我现在和关长秋书信联系少,这些事,我还真不知道。”
“关长秋回来后,哪儿也不去,天天跟他父母干农活,割麦、插秧、薅草……什么都干,晒得像黑皮,哈哈哈,真是黑皮,黑不溜秋的。童慧芳的父母观察了一个多月,忍不住了,一想,关长秋可能退伍了,童慧芳不能嫁个泥腿子,就到关长秋的家里,把彩礼退了,说亲事不谈了。”
“退婚?童慧芳同意吗?”
“同意啊,她不同意她父母能退婚?关长秋一句话都不说,继续下田干活,他母亲天天在家里哭,说关长秋要打光棍了。可哭了三天后,关长秋母亲突然不哭了,走哪儿还笑嘻嘻的。甚至有人怀疑关长秋的母亲悲伤过度,精神不正常了。40多天后,关长秋换上陆军干部服,雄赳赳气昂昂地在村里逛了一圈后,回部队了,童慧芳的一家人全部傻眼了,你说关长秋坏不坏?死样,坏的要死!”
“关长秋的性格你还不知道?他鬼点子有的是!”
“就是啊,他走得时候……”王玉慧忽然捂嘴不说了。
我一抬头,发现陈队长陪着大队童会计来了,陈队长满脸堆着笑。说:
“王玉成,大队童会计说要看看你!”
“噢,童会计好!”
“童会计,王玉成当年在我手上当兵走的,现在,成了部队连职干部了,结婚了,真快,当年的政审事,就好像在昨天”陈队长介绍说。
陈队长说起当年政审的事,我心里就堵,不知该感谢他,还是该恨他。折腾我父亲的事情,我想起来心里就难受!
一阵寒暄后,童会计说起关长秋的事,对我说:
“玉成啊,目前面对现在这个情况,我们准备动身去部队一趟,问问部队怎么培养出这样的干部?撒谎,不诚实!”
“童会计,部队,你们最好还是不要去了,这件事,我也知道一点,你们家要从自身多找找原因,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不是吗?”我不好说是你们家先退婚的。
可能会计也觉得有点理亏,又换了一个口气说:
“王玉成,你和关长秋是高中同学,又那么要好,你劝劝他,毕竟他和我们家慧芳认识了这么长时间,还是有感情的,对?亲事突然就不谈了,挺可惜的。”
“行,等我和他通信时,一定劝他。”我只能答应。
会计低着头,狠狠地抽了几口烟,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了一下。又说:
“都是家乡人,知根知底的,多好!我们家也不要彩礼了,只要两个孩子乐意就行!我们家慧芳的条件也不差,在宝丰中学当老师,是拿工资的人,对?”
“对,我认识慧芳,人漂亮聪明,又是高中生!”
“就是就是,拜托你了!你千万别忘了!啊?你和关长秋一起长大,他肯定会听你的!你费点心,帮帮忙。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对?”
“嗯。”
“你什么时候走啊?明天,你们两口子到我家吃个饭?”
“不了,明天就走!”
“谢谢童会计,明天上午,我们就走了!”张怡也说。
“噢,是玉成家属,是?长得真好看。那好,等下次回来再来我们家!今天就说好了,啊?”会计拽了拽披在肩头的衣服,笑得很不自然,和陈队长一起走了。
回春明市后,张怡的父母帮我们在昆明街收拾了一间30多平米的小屋,算是我们的小家。买生活日用品时,正好碰到大队政委,他问:
“王玉成,结婚啦?什么时候请客?”
“政委,我们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不请客,只发喜糖。” 我说。
政委先是一愣,接着好像言不由衷地说:
“好啊好啊,年轻人就应该标新立异,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其实不是标新立异,我真的没钱请客。
张怡回单位上班前,我在她的包里偷偷的留了个纸条,是我写的一首散文诗《我欠你的婚礼下辈子还》:
我知道,
你的选择真的好难。
与贫穷为伴,
注定今生充满波澜。
老家,
只有母亲的年迈,
兄长的病残。
茅屋后的一棵老槐树,
已把我的全部财产包含。
我知道,
你的选择真的好难。
与军人为伴,
注定今世永远平凡。
新婚,
缺少满座的高朋
装点面颜。
我欠你的一个婚礼,
下辈子一定加倍偿还。
休完婚假以后,我回到了单位,艇长微笑着说:
“航海长,有任务了,下周一,全水警区所有舰艇部队要来观摩我们艇的反劫持演习,本月16日,赤尾基地训练处组织全基地的舰艇主官要来观摩,并召开现场会,你这几天要进一步优化反劫持演练方案,反复操演,这一次,我们要在全基地好好露露脸。”
“全基地现场观摩会?我的天,这个担子太重了,你让老部门长牵头来办!”
“不行,就你牵头,人员设备配置,演习路径设置,时间节点掌控,演习方案优化……都你来弄,这几天,全艇工作给你让路……”
“这……”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这辈子嫁给我。二是这辈子和下辈子都嫁给我。我知道,如果你和我结婚,将是一场跨世纪的豪赌,赢了,那是理所当然的,就算输了……”
“输了就惨了。”
“不惨不惨,输了,你至少还拥有一个我,有我在,本钱就在。”
“本钱要是输了呢?”
“这是一个特殊的本钱,想输都输不掉的本钱。我这辈子也许不能让你在金钱上满足,但我可以让你精神上永远富有。”
张怡沉默!低头微笑着。
“好,今天,那我就让高山和大海给我们作证:我会用我一辈子的时间守候你,风雨我陪,贫病我在,困苦我担。直到天荒地老、地老天荒……”
张怡 “扑哧”一声地笑了。说:
“傻样不,我嫁的是你这个人,其他的,我没多考虑,也不重要!”
这一笑,笑得我心花怒放,我拿出一个做工精致的戒指,像钻石,其实叫鲁冰石,是联华生产的人工红宝石。说:
“这是一颗鲁冰石,莫嫌弃,代表着我一颗忠诚、期待的心。我承诺,总有一天,我会把鲁冰石变成真的钻石。”
张怡的眼中含着泪花,点点头,我把那枚戒指戴在她左手上。八角亭里,微风习习,亭外,满山的树木勃勃生机、绿意盎然,远处,海上有一群海鸥追逐嬉戏,欢快地飞翔。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和张怡相依而坐到很晚很晚。
两个月后的7月10号,是连续阴雨3天后的晴天,艳阳高照。我们到春明市港湾区得胜街道去办理结婚登记,找了半天才找到那个负责登记的老头,他唠叨个不停:
“哦,部队的呀,哦,双军人啊,怎么没来咨询呢?手续都带齐了吗?”
他心不在焉地先把结婚证上我的名字写错了,后来把张怡出生的日期写错了,我有点怀疑,这个老头是不是就是一个看门的。还是张怡反应快,说:
“喜糖呢?王玉成,快,快拿喜烟、喜糖。”
我拿出一盒喜烟、一包喜糖,那个老头这才满脸堆笑,一笔一划地把证件填写完毕。
大队领导批了我一个月的婚假,张怡和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家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乡下的夜晚万籁俱静,母亲为我们点燃了一盏煤油灯,心满意足地、慈祥地看着张怡,说:
“不知祖上哪一辈子积的德,让我们家成子娶上了这么好看的媳妇。小时候,两次差点把成子送给了别人家,命啊!”
“送不出去的孩子都有出息,我们领导被他父母送出去三次,人家不要,又给送了回来,现在,已经是团职干部了。”我说。
“那年,不是你父亲用土方子给你治病,你的小命早就没了。”
母亲的话,让我想起老狂子把我追出芦苇地,我的脚受伤,然后饿晕在油菜田里的事。
“妈,家里这么穷,你们怎么就下决心让王玉成把高中读完了呢?”张怡问。
“你问这事啊!唉,他外公临死前说过,不让成子去读书,我们家要穷三代!我们这里有个六仙姑,她说玉成是财神跟前的童子投胎,将来要做官的。所以,家里节衣缩食地把他供出来了!张怡啊,不容易啊,我们家太穷,你别嫌弃,啊?”
“嫌不嫌弃,我不都嫁过来了吗?”
“你爸爸在部队上,是?”
“嗯,海军赤尾基地作战处长!”
“妈妈呢?也在部队上?”
“不!妈妈在春明市铁路人事部门工作。”
“噢,大干部家庭!”母亲感叹。
“什么大干部,都一样!”张怡回答。
“你真是个善良的姑娘,不嫌弃我们家穷,我们家成子有福气,也是我们家的福气,成子当年一件破棉袄,从8岁穿到18岁,穷啊,没办法……”
我不想让母亲沉浸在伤心往事的回忆中,于是,我给张怡出了个谜,说:
“来,猜个谜语,谜面是,小小枣核一点大,3间房子盛不下。”
“是什么?”张怡想了一会儿,茫然地看着我。
“煤油灯啊。”母亲笑着抢答,因为这是我小时候,母亲给我猜的谜语。
“看看,我妈都知道,因为这是我们家的古董。”
其实,煤油灯在一米开外的余光已经很微弱了,张怡和母亲坐在灯下,宛如一幅天然美妙的生活剪影,我心里暖暖的。
过了一会儿,张怡提议我们出去走走。
鲜蓝的夜空,像刚刚被擦洗过一般,如絮的星星发出神秘的微光,让婆娑的树影与蜿蜒的河流显得高贵而清雅。微风扑面,我们手挽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河堤上,我忽然觉得,我是那么的富有和奢华。张怡说:
“玉成,看来,在乡下睡觉睁眼闭眼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
“都是黑的呀。”
我笑了,也是啊,黑,就是乡村夜晚的主色调。
第二天,我带着张怡到我家的茅屋后,指着一棵槐树说:
“这是父亲在世时就宣布属于我的一棵老槐树,听父亲说,这是一棵家愧,我出生那天,父亲栽下了它。”
这棵树确实和普通的槐树不一样,长得笔直高耸,鹤立鸡群,现在有一人合抱之粗,巨大的树冠遮云蔽日,有一种临风惊鸿的妩媚。张怡目不转睛地看着,调侃地问:
“那你怎么把它运回春明市呢?”
“就留着它陪母亲!我在作战部队工作,每年不一定能回来,这棵树和我一起长大的,快30年了,现在应该都有灵性了。”说完,我有点伤感。
中午,母亲和哥哥拿出最大的接待能力,请亲朋好友吃了个饭,算是完成对我们结婚的告知。
饭后,王玉慧过来了,嗓门又尖又亮:
“哥啊,你真神了,前两年回来一点动静都没有,今天就把漂亮的嫂子带回来了!”
“我堂妹,王玉慧,大老板。”我介绍说。
“哥,你就会说笑,什么大老板,就开了个小店而已,嫂子,到我那儿,看好什么就拿!不过,那些个东西,你们城市人是看不上的!”
“瞧你这话说的,那一会儿你嫂子要是有看好的东西,是拿还是不拿?”
“拿拿拿,这不是一家人了吗?自己家的东西,随便拿。”
“这还差不多。像个大老板的样子!”
一会儿,王玉慧又告诉我:
“哥,知道,关长秋今年5月份回来过一次。”
“哦,休假啊?”
“嗯,这个关长秋,死坏!!”
“怎么了?”
“关长秋不是和大队会计的女儿童慧芳谈上了吗?”
“哦,认识,是我们高中下一届的女孩,挺漂亮的。”
“对!童慧芳的父母对这门亲事一直不满意,嫌弃关长秋没有考上军校,是个大头兵,没出息,前几年关长秋回来,童慧芳也不冷不热的,她父母连饭都没有请,也有点过分!”
“我现在和关长秋书信联系少,这些事,我还真不知道。”
“关长秋回来后,哪儿也不去,天天跟他父母干农活,割麦、插秧、薅草……什么都干,晒得像黑皮,哈哈哈,真是黑皮,黑不溜秋的。童慧芳的父母观察了一个多月,忍不住了,一想,关长秋可能退伍了,童慧芳不能嫁个泥腿子,就到关长秋的家里,把彩礼退了,说亲事不谈了。”
“退婚?童慧芳同意吗?”
“同意啊,她不同意她父母能退婚?关长秋一句话都不说,继续下田干活,他母亲天天在家里哭,说关长秋要打光棍了。可哭了三天后,关长秋母亲突然不哭了,走哪儿还笑嘻嘻的。甚至有人怀疑关长秋的母亲悲伤过度,精神不正常了。40多天后,关长秋换上陆军干部服,雄赳赳气昂昂地在村里逛了一圈后,回部队了,童慧芳的一家人全部傻眼了,你说关长秋坏不坏?死样,坏的要死!”
“关长秋的性格你还不知道?他鬼点子有的是!”
“就是啊,他走得时候……”王玉慧忽然捂嘴不说了。
我一抬头,发现陈队长陪着大队童会计来了,陈队长满脸堆着笑。说:
“王玉成,大队童会计说要看看你!”
“噢,童会计好!”
“童会计,王玉成当年在我手上当兵走的,现在,成了部队连职干部了,结婚了,真快,当年的政审事,就好像在昨天”陈队长介绍说。
陈队长说起当年政审的事,我心里就堵,不知该感谢他,还是该恨他。折腾我父亲的事情,我想起来心里就难受!
一阵寒暄后,童会计说起关长秋的事,对我说:
“玉成啊,目前面对现在这个情况,我们准备动身去部队一趟,问问部队怎么培养出这样的干部?撒谎,不诚实!”
“童会计,部队,你们最好还是不要去了,这件事,我也知道一点,你们家要从自身多找找原因,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不是吗?”我不好说是你们家先退婚的。
可能会计也觉得有点理亏,又换了一个口气说:
“王玉成,你和关长秋是高中同学,又那么要好,你劝劝他,毕竟他和我们家慧芳认识了这么长时间,还是有感情的,对?亲事突然就不谈了,挺可惜的。”
“行,等我和他通信时,一定劝他。”我只能答应。
会计低着头,狠狠地抽了几口烟,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了一下。又说:
“都是家乡人,知根知底的,多好!我们家也不要彩礼了,只要两个孩子乐意就行!我们家慧芳的条件也不差,在宝丰中学当老师,是拿工资的人,对?”
“对,我认识慧芳,人漂亮聪明,又是高中生!”
“就是就是,拜托你了!你千万别忘了!啊?你和关长秋一起长大,他肯定会听你的!你费点心,帮帮忙。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对?”
“嗯。”
“你什么时候走啊?明天,你们两口子到我家吃个饭?”
“不了,明天就走!”
“谢谢童会计,明天上午,我们就走了!”张怡也说。
“噢,是玉成家属,是?长得真好看。那好,等下次回来再来我们家!今天就说好了,啊?”会计拽了拽披在肩头的衣服,笑得很不自然,和陈队长一起走了。
回春明市后,张怡的父母帮我们在昆明街收拾了一间30多平米的小屋,算是我们的小家。买生活日用品时,正好碰到大队政委,他问:
“王玉成,结婚啦?什么时候请客?”
“政委,我们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不请客,只发喜糖。” 我说。
政委先是一愣,接着好像言不由衷地说:
“好啊好啊,年轻人就应该标新立异,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其实不是标新立异,我真的没钱请客。
张怡回单位上班前,我在她的包里偷偷的留了个纸条,是我写的一首散文诗《我欠你的婚礼下辈子还》:
我知道,
你的选择真的好难。
与贫穷为伴,
注定今生充满波澜。
老家,
只有母亲的年迈,
兄长的病残。
茅屋后的一棵老槐树,
已把我的全部财产包含。
我知道,
你的选择真的好难。
与军人为伴,
注定今世永远平凡。
新婚,
缺少满座的高朋
装点面颜。
我欠你的一个婚礼,
下辈子一定加倍偿还。
休完婚假以后,我回到了单位,艇长微笑着说:
“航海长,有任务了,下周一,全水警区所有舰艇部队要来观摩我们艇的反劫持演习,本月16日,赤尾基地训练处组织全基地的舰艇主官要来观摩,并召开现场会,你这几天要进一步优化反劫持演练方案,反复操演,这一次,我们要在全基地好好露露脸。”
“全基地现场观摩会?我的天,这个担子太重了,你让老部门长牵头来办!”
“不行,就你牵头,人员设备配置,演习路径设置,时间节点掌控,演习方案优化……都你来弄,这几天,全艇工作给你让路……”
“这……”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567/571836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567/571836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