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雪窗萤几(8)
推荐阅读: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原神:被麒麟仙兽捡回家、四合院:开局从办事员开始、柯南:刚穿越怎么就成别人妻子了、帝娇、被系统抹杀的那日,她跪求我的原谅、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柯学:混在蜡笔小新的假酒、穿越游戏成反派,开局契约邪神、诬陷家族叛国,我带五位嫂子逆势崛起!、
沙瑞国退学以后,学校党委责成我们队立即停止和春明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共建关系。队里也决定,不准我们私下和电视大学的女学生来往,发现一个处分一个,决不手软。
过了段时间,我偶然发现有一位老人在学校的汇溪河边踌躇。
他一头花白蓬乱的头发,饱经风霜的脸被岁月刻满深深的皱纹。一双浑浊呆滞的眼睛深陷在眼窝中,手背上爬满蚯蚓似的血管,每根手指都开裂,粗得好像不能弯曲。衣服显然是临行前刚刚洗过,可胸前的五个纽扣却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和式样,下身着军裤,脚上穿一双军用胶鞋,破得已经露出了脚趾头。
秦波告诉我,他就是沙瑞国的父亲,想到学校对沙瑞国的事做最后的努力。然而,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自家的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出过远门。后来听队长说,他以为到了春明市离学校不会远,拿着小山区龙虎街的学校地址一路打听,整整走了一天。其实,从码头到火车站,车票只需五分钱,从火车站到学校,车票只需七分钱。到校后,他不知道去找谁?不知道说什么?只好在汇溪河边徘徊,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与无助啊?
学员旅领导把他安顿下来,领着他找学校领导讲明家庭情况。然而,法不容情,学校党委做的决定,无法更改。沙瑞国回来上学,不可能!保留学籍,不可能!!保留军籍,不可能!!!我们能做的就是捐点款,把沙瑞国的父亲送上回家的轮船。看着沙瑞国的父亲老泪纵横,我为我爱莫能助而痛心。
学校的3号门外住着很多地方人员,他们到市里上班,通常走学校3号门到2号门的内部通道。学校为了加强管理,有关部门把地方人员和车辆的通道封了,让他们从学校围墙外绕行,这样一来,他们至少增加了半个小时的路程。地方人员联名给春明市市委市政府写信,反映情况。市领导出面做学校的工作,不得已,学校把通道又打开了。
6日凌晨,有一辆地方卡车运送建筑垃圾通过学校的3号门。卡车的引擎声和我们楼窗户的玻璃发生频率共振,动静很大,让人误以为地震了。不知是谁先喊:
“地震了!快跑啊!”
叫喊声在静谧的凌晨极具穿透力,全楼立即又狂躁起来。我坐了起来,发现日光灯管在摇晃,就想,这回真的地震了。一楼又传来熟悉的破窗声,热水瓶爆炸声,呻吟声。跑!我出宿舍门时,看见靠门口而睡的胡景仍然用被子把头蒙上,一动不动。这个心理素质让我震撼,服。等我跑到楼梯口一看,所有二层楼以上的人,大部分堵在楼梯口,证实了胡景说过的“谁跑谁死在楼梯口”的说法。
这时,我定定神,判断好像没震,要真的震了,这个楼不早就倒了?楼梯下不去,我又回到宿舍,屋顶上的日光灯管还在晃。
又虚惊一场,大家骂骂咧咧地回来了。我问:
“是不是震完了?要不,这日光灯管怎么还晃呢?”
“是我,从上铺跳下来的时候碰的。”陆纯子说。
“操,吓死我了!”
事后清查,全楼又受伤二十多人。
两次因害怕地震而引起的误跑,虽然不是学校部署的演练,但起到了演练的效果,无意中对我们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锻炼,对逃生经验是一种积累,不全是坏事。
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次航海实习开始了。当时我们总结了学校存在的八大怪:洗的衣服穿着晒,发的被子反着盖,理的头发像锅盖,吃的面包似砖块,考试题型真奇怪,走的要比跑的快,公差勤务轮着派,实习行李装麻袋。这最后一怪,就是说,我们实习学员所有的用品都装在一个帆布袋里。
保障我们实习的舰艇是海军某部伏牛山登陆舰。据说是哈林国二战后建造,由海城海运局购买了十六条,后分别在海龙海狮海豹海虎四个舰队服役。舰长一百零四米,宽十七米,满载排水量四千吨,巡航速度八节,这个速度真像它的舰名。我们所有实习人员都在坦克舱睡通铺,实习内容地文航海、天文航海、卫导航海等等。
地文航海的主要内容是培养我们识地标、测地标和航海计算的能力。
登陆舰离开码头后,我打开海图,观察了一会图上的高山、岛礁、洋流等名称,兴奋地大喊:
“哎!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南北方对地标命名的文化差异。”
柳飞对我不屑一顾,说:“故弄玄虚,摆活啥?”
“大家看,同样的山的形状,北方命名为奶头山,而南方则命名为笔架山,哪个雅?哪个俗?同样的岛的形状,北方称瘦驴岛,南方叫飞龙岛,再看,北方的耗子岛,獐子岛,南方的桃花岛,九华岛……怎么样?是不是可以写一篇论文,题目叫做《论海图地标命名的南北差异》”
秦波不高兴了,说:“怎么的?你意思说,我们北方人没文化呗?”
“哪里哪里,以长江为界,我也是北方人,但是,是北方人中的南方人。”
“这么说你是南方人当中的坏蛋,北方人中的叛徒呗!”何洋说:
褚成青奚落我:“你就是扬州的第九怪。”
“不敢,扬州八怪何许人也,他们有掀天揭地的文,震雷惊雨的字,空前绝后的画。我区区一小论文,怎敢与八怪齐名?”
秦波嘲笑我:“嘿,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个手电筒的光,你是不是要爬上去?”
教员发现我们这边咕哩哇啦,尤其是我兴高采烈,高声问:
“王玉成,你二十分钟一个舰位定没定?”
“教员,我定了。”我瞪着眼睛撒谎。
我看了一下表,在计划航线附近定下了一个想象的舰位,反推几个陆标的方位,我觉得先应付一下教员,再去观测。
我知道我这样做是犯了航海的大忌,航海日志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原始文件。写错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有规定的修改方式,如果有伪造的舰位点或者涂改。那么,这本航海日志就废了,海上打官司,没有原始真实的航海日志,其他所有的证据都不予采信。但是,地文航海陆标定位,我太熟了!一个舰位点,从观测到计算,到标绘再到填写日志,有2分钟就足够了。剩下的时间,我和过程一起画对景图消磨时间。
登陆舰航行到沧海海峡,风力渐强,海况变差。登陆舰吃水浅,在这样恶劣的海况下,开始无规则地摇晃。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了看大海,远处滔滔白浪翻滚而来,越近越高,越高越响,宛如千军万马裹挟着雷鸣般巨响奔腾而至,猛烈地撞击着舰首,海浪翻过甲板,肆意妄为地溅湿了我们的军装。幸亏我们每个人的海图桌上有一个帆布罩,要不,海图就要被打湿了。
很多人开始“交公粮”,我和褚成青到水池边正哇哇直吐,一扭头,发现水池的顶头,有一只老鼠,它看着我,我看着它,它竟然没有一点逃跑的意思。我跺了一下脚,喊了一声打,它还是用那个姿势看着我。看来,它也晕糊涂了,我本想找个东西打死它。可一想,也许它晕船比我还难受,算了!
我们一边吐,一边作业,总算熬到登陆舰靠银月市港三号码头补给。一靠码头,同学们全活了,一个个蜡黄的小脸渐渐地变得红润起来。当天的晚饭,所有人狂吃,似乎要把在海上吐了的东西,全部吃回来,再把接下来几天的饭先吃下去。
晚上,大家躺在坦克舱休息,因为学英语的缘故,大部分人都买了一个小型录音机,这时,大家都用来听歌。
我拿出了郑绪岚的《大海呀故乡》的磁带,摇头晃脑地听了一会,接着,就把褚成青的耳机拽了下来。问:
“你说,词作者王立平出过海吗?”
褚成青不知我是什么意思,反问:“怎么啦?”
“他说‘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合适吗?有这样的妈妈?他肯定没有出过海,胡编乱造!”
秦波一乐:“后妈呗!后妈也是妈。”
褚成青说:“大海不是妈,大地才是我亲妈,我双脚一踏上大地,心里就踏实温暖,就不吐。”
何洋幽幽地来了一句:“别争了,以后谁也逃不了,我们都归后妈管,选择了这个学校就选择了出生。”
说得有道理,我们都归后妈管,这句话戳到了我们心中的敏感点。大家若有所思,一下子静了下来,连海浪拍击舰体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登陆舰向嵊泗列岛航行,我们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天文。我和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测六分仪的器差、动镜差、固定镜差和指标差。还有校对天文时,一秒都不能错,因为这些指标测不准,将严重影响后面测天的准确性。
观测太阳的时候,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报天文时,一个人测高度。然后,根据航海天文历进行复杂计算,测一个舰位要四十分钟,慢的要需要五十分钟。我问教员:
“这种天体定位方法,一是慢,二是误差大,将来打仗还有用吗?”
教员白了我一眼,没有理我。我有点好奇,是不屑回答我?还是回答不了我?所以,我鼓动宋平安问同样的问题,宋平安问教员:
“教员,现在大洋航行有劳兰a、劳兰c,我们还用学这种笨笨的定位方法吗?”
教员显然有点激动,说:“有卫导?有卫导就高枕无忧了?你们有没有想过,打仗的时候,卫星如果被敌人击毁,你用什么进行定位?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有谁能击毁,啊?你摘个星星下来给我看看!天文航海是一种最基本最保底的定位手段,每个人必须学会,谁再说这种定位方法没有用,我就让谁不及格。”
然后,教员狠狠地看了宋平安一眼。完了,我把宋平安推到坑里去了,如果宋平安天文真的不及格,不就要怪我了?
登陆舰继续南下,向建业的都澳港航行。
教员让我们采用卫星、地文、天文进行复合定位。天文航海中我最怕的就是测星,观察的时间是晨光、昏影时。昏影时测星还好,晨光时测星,天不亮,我们就被教员从睡梦中拖起来做准备工作,好长时间都进入不了情况。
浩瀚的星空,满天的星座,国际上公认的88个星座,我就认识北斗星。什么天龙座、仙王座、蝎虎座、鹿豹座、御夫座、猎犬座、天鹅座……等等,我一个都不认识。就算别人告诉我是哪一颗星,在观测的过程当中,没到水天线,星就丢了,我一次都没有成功过。我预感自己死定了,零分。
临近考试,教员突然宣布一条规定:两人一组,交一份试卷。哎呀,这对我是量体裁衣式的考试规则,我和褚成青一组,拜托褚成青测星,我逃过了一劫。
航海实习结束了。回校的当天,我们突然发现和我们同时入学的地方生队正在做毕业答辩,准备毕业了,一下子刺激得我们部队生队坐卧不安。
以前,学校四年制本科培养的模式是三通一专,即前三年专业学通科,第四年,根据海军各舰队需要各专业人员的数量,确定所学专业,学什么专业,毕业之后就干什么。从地方入学的学员仍然按这种模式培养。而我们部队生是学校第一批全通模式培养,也就是说,我们把舰艇舱面上的航海、枪炮、导弹、观通、水武等专业全学了,毕业以后,根据部队需要,让干什么专业就干什么。增加了大学语文、工程数学、国际航海英语等十几门课程,学制变成了四年半。
同一天入学,而部队生毕业时间却人为的被延长半年,大家觉得不公平,强烈要求学校让我们和地方生队学员同时毕业。可队领导说,此事已报海军批准,无法更改,让我们不要没事找事。矛盾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积累中。
过了段时间,我偶然发现有一位老人在学校的汇溪河边踌躇。
他一头花白蓬乱的头发,饱经风霜的脸被岁月刻满深深的皱纹。一双浑浊呆滞的眼睛深陷在眼窝中,手背上爬满蚯蚓似的血管,每根手指都开裂,粗得好像不能弯曲。衣服显然是临行前刚刚洗过,可胸前的五个纽扣却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和式样,下身着军裤,脚上穿一双军用胶鞋,破得已经露出了脚趾头。
秦波告诉我,他就是沙瑞国的父亲,想到学校对沙瑞国的事做最后的努力。然而,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自家的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出过远门。后来听队长说,他以为到了春明市离学校不会远,拿着小山区龙虎街的学校地址一路打听,整整走了一天。其实,从码头到火车站,车票只需五分钱,从火车站到学校,车票只需七分钱。到校后,他不知道去找谁?不知道说什么?只好在汇溪河边徘徊,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与无助啊?
学员旅领导把他安顿下来,领着他找学校领导讲明家庭情况。然而,法不容情,学校党委做的决定,无法更改。沙瑞国回来上学,不可能!保留学籍,不可能!!保留军籍,不可能!!!我们能做的就是捐点款,把沙瑞国的父亲送上回家的轮船。看着沙瑞国的父亲老泪纵横,我为我爱莫能助而痛心。
学校的3号门外住着很多地方人员,他们到市里上班,通常走学校3号门到2号门的内部通道。学校为了加强管理,有关部门把地方人员和车辆的通道封了,让他们从学校围墙外绕行,这样一来,他们至少增加了半个小时的路程。地方人员联名给春明市市委市政府写信,反映情况。市领导出面做学校的工作,不得已,学校把通道又打开了。
6日凌晨,有一辆地方卡车运送建筑垃圾通过学校的3号门。卡车的引擎声和我们楼窗户的玻璃发生频率共振,动静很大,让人误以为地震了。不知是谁先喊:
“地震了!快跑啊!”
叫喊声在静谧的凌晨极具穿透力,全楼立即又狂躁起来。我坐了起来,发现日光灯管在摇晃,就想,这回真的地震了。一楼又传来熟悉的破窗声,热水瓶爆炸声,呻吟声。跑!我出宿舍门时,看见靠门口而睡的胡景仍然用被子把头蒙上,一动不动。这个心理素质让我震撼,服。等我跑到楼梯口一看,所有二层楼以上的人,大部分堵在楼梯口,证实了胡景说过的“谁跑谁死在楼梯口”的说法。
这时,我定定神,判断好像没震,要真的震了,这个楼不早就倒了?楼梯下不去,我又回到宿舍,屋顶上的日光灯管还在晃。
又虚惊一场,大家骂骂咧咧地回来了。我问:
“是不是震完了?要不,这日光灯管怎么还晃呢?”
“是我,从上铺跳下来的时候碰的。”陆纯子说。
“操,吓死我了!”
事后清查,全楼又受伤二十多人。
两次因害怕地震而引起的误跑,虽然不是学校部署的演练,但起到了演练的效果,无意中对我们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锻炼,对逃生经验是一种积累,不全是坏事。
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次航海实习开始了。当时我们总结了学校存在的八大怪:洗的衣服穿着晒,发的被子反着盖,理的头发像锅盖,吃的面包似砖块,考试题型真奇怪,走的要比跑的快,公差勤务轮着派,实习行李装麻袋。这最后一怪,就是说,我们实习学员所有的用品都装在一个帆布袋里。
保障我们实习的舰艇是海军某部伏牛山登陆舰。据说是哈林国二战后建造,由海城海运局购买了十六条,后分别在海龙海狮海豹海虎四个舰队服役。舰长一百零四米,宽十七米,满载排水量四千吨,巡航速度八节,这个速度真像它的舰名。我们所有实习人员都在坦克舱睡通铺,实习内容地文航海、天文航海、卫导航海等等。
地文航海的主要内容是培养我们识地标、测地标和航海计算的能力。
登陆舰离开码头后,我打开海图,观察了一会图上的高山、岛礁、洋流等名称,兴奋地大喊:
“哎!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南北方对地标命名的文化差异。”
柳飞对我不屑一顾,说:“故弄玄虚,摆活啥?”
“大家看,同样的山的形状,北方命名为奶头山,而南方则命名为笔架山,哪个雅?哪个俗?同样的岛的形状,北方称瘦驴岛,南方叫飞龙岛,再看,北方的耗子岛,獐子岛,南方的桃花岛,九华岛……怎么样?是不是可以写一篇论文,题目叫做《论海图地标命名的南北差异》”
秦波不高兴了,说:“怎么的?你意思说,我们北方人没文化呗?”
“哪里哪里,以长江为界,我也是北方人,但是,是北方人中的南方人。”
“这么说你是南方人当中的坏蛋,北方人中的叛徒呗!”何洋说:
褚成青奚落我:“你就是扬州的第九怪。”
“不敢,扬州八怪何许人也,他们有掀天揭地的文,震雷惊雨的字,空前绝后的画。我区区一小论文,怎敢与八怪齐名?”
秦波嘲笑我:“嘿,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个手电筒的光,你是不是要爬上去?”
教员发现我们这边咕哩哇啦,尤其是我兴高采烈,高声问:
“王玉成,你二十分钟一个舰位定没定?”
“教员,我定了。”我瞪着眼睛撒谎。
我看了一下表,在计划航线附近定下了一个想象的舰位,反推几个陆标的方位,我觉得先应付一下教员,再去观测。
我知道我这样做是犯了航海的大忌,航海日志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原始文件。写错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有规定的修改方式,如果有伪造的舰位点或者涂改。那么,这本航海日志就废了,海上打官司,没有原始真实的航海日志,其他所有的证据都不予采信。但是,地文航海陆标定位,我太熟了!一个舰位点,从观测到计算,到标绘再到填写日志,有2分钟就足够了。剩下的时间,我和过程一起画对景图消磨时间。
登陆舰航行到沧海海峡,风力渐强,海况变差。登陆舰吃水浅,在这样恶劣的海况下,开始无规则地摇晃。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了看大海,远处滔滔白浪翻滚而来,越近越高,越高越响,宛如千军万马裹挟着雷鸣般巨响奔腾而至,猛烈地撞击着舰首,海浪翻过甲板,肆意妄为地溅湿了我们的军装。幸亏我们每个人的海图桌上有一个帆布罩,要不,海图就要被打湿了。
很多人开始“交公粮”,我和褚成青到水池边正哇哇直吐,一扭头,发现水池的顶头,有一只老鼠,它看着我,我看着它,它竟然没有一点逃跑的意思。我跺了一下脚,喊了一声打,它还是用那个姿势看着我。看来,它也晕糊涂了,我本想找个东西打死它。可一想,也许它晕船比我还难受,算了!
我们一边吐,一边作业,总算熬到登陆舰靠银月市港三号码头补给。一靠码头,同学们全活了,一个个蜡黄的小脸渐渐地变得红润起来。当天的晚饭,所有人狂吃,似乎要把在海上吐了的东西,全部吃回来,再把接下来几天的饭先吃下去。
晚上,大家躺在坦克舱休息,因为学英语的缘故,大部分人都买了一个小型录音机,这时,大家都用来听歌。
我拿出了郑绪岚的《大海呀故乡》的磁带,摇头晃脑地听了一会,接着,就把褚成青的耳机拽了下来。问:
“你说,词作者王立平出过海吗?”
褚成青不知我是什么意思,反问:“怎么啦?”
“他说‘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合适吗?有这样的妈妈?他肯定没有出过海,胡编乱造!”
秦波一乐:“后妈呗!后妈也是妈。”
褚成青说:“大海不是妈,大地才是我亲妈,我双脚一踏上大地,心里就踏实温暖,就不吐。”
何洋幽幽地来了一句:“别争了,以后谁也逃不了,我们都归后妈管,选择了这个学校就选择了出生。”
说得有道理,我们都归后妈管,这句话戳到了我们心中的敏感点。大家若有所思,一下子静了下来,连海浪拍击舰体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登陆舰向嵊泗列岛航行,我们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天文。我和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测六分仪的器差、动镜差、固定镜差和指标差。还有校对天文时,一秒都不能错,因为这些指标测不准,将严重影响后面测天的准确性。
观测太阳的时候,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报天文时,一个人测高度。然后,根据航海天文历进行复杂计算,测一个舰位要四十分钟,慢的要需要五十分钟。我问教员:
“这种天体定位方法,一是慢,二是误差大,将来打仗还有用吗?”
教员白了我一眼,没有理我。我有点好奇,是不屑回答我?还是回答不了我?所以,我鼓动宋平安问同样的问题,宋平安问教员:
“教员,现在大洋航行有劳兰a、劳兰c,我们还用学这种笨笨的定位方法吗?”
教员显然有点激动,说:“有卫导?有卫导就高枕无忧了?你们有没有想过,打仗的时候,卫星如果被敌人击毁,你用什么进行定位?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有谁能击毁,啊?你摘个星星下来给我看看!天文航海是一种最基本最保底的定位手段,每个人必须学会,谁再说这种定位方法没有用,我就让谁不及格。”
然后,教员狠狠地看了宋平安一眼。完了,我把宋平安推到坑里去了,如果宋平安天文真的不及格,不就要怪我了?
登陆舰继续南下,向建业的都澳港航行。
教员让我们采用卫星、地文、天文进行复合定位。天文航海中我最怕的就是测星,观察的时间是晨光、昏影时。昏影时测星还好,晨光时测星,天不亮,我们就被教员从睡梦中拖起来做准备工作,好长时间都进入不了情况。
浩瀚的星空,满天的星座,国际上公认的88个星座,我就认识北斗星。什么天龙座、仙王座、蝎虎座、鹿豹座、御夫座、猎犬座、天鹅座……等等,我一个都不认识。就算别人告诉我是哪一颗星,在观测的过程当中,没到水天线,星就丢了,我一次都没有成功过。我预感自己死定了,零分。
临近考试,教员突然宣布一条规定:两人一组,交一份试卷。哎呀,这对我是量体裁衣式的考试规则,我和褚成青一组,拜托褚成青测星,我逃过了一劫。
航海实习结束了。回校的当天,我们突然发现和我们同时入学的地方生队正在做毕业答辩,准备毕业了,一下子刺激得我们部队生队坐卧不安。
以前,学校四年制本科培养的模式是三通一专,即前三年专业学通科,第四年,根据海军各舰队需要各专业人员的数量,确定所学专业,学什么专业,毕业之后就干什么。从地方入学的学员仍然按这种模式培养。而我们部队生是学校第一批全通模式培养,也就是说,我们把舰艇舱面上的航海、枪炮、导弹、观通、水武等专业全学了,毕业以后,根据部队需要,让干什么专业就干什么。增加了大学语文、工程数学、国际航海英语等十几门课程,学制变成了四年半。
同一天入学,而部队生毕业时间却人为的被延长半年,大家觉得不公平,强烈要求学校让我们和地方生队学员同时毕业。可队领导说,此事已报海军批准,无法更改,让我们不要没事找事。矛盾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积累中。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567/571836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567/571836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