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吃堑长智(1)
推荐阅读:看守废丹房三年,我偷偷成仙了、你娶青梅当平妻,我养将军夺天下、离谱,天天要抱抱,还冰山魔女?、重生1978,为国铸剑、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东晋北府一丘八、钟焉战纪、网球:开局绑定龙马,倍增返还、千山灵俞:我欲成魔、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摘录于《诗经》)
——题记
列车“咣当咣当”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我闭着眼昏昏沉沉地坐着,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李霞夹在我物理书中的那张纸条,纸条始终在我眼前翻过来覆过去……或许,在离开盘山农场前,我没有来得及和李霞作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再说,我现在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未来的变数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能给她带来什么希望?又能给她提供什么安全保护呢?其实,我和李霞的相识,可能注定就是我生命的旅程里一次美丽的邂逅,仅此而已。
我拿出笔记本,在晃动的座位上歪歪扭扭地写了几行字:
残阳斜照站台旗,人如乱蝉嘶。朔风骤起,寒鸟离枝,目断冷天际。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千里烟波,鸿雁萧索,难有初识时。
我收好笔,晃了晃头,长吁了一口气,努力地排遣着心中的积郁。忽然,听到有人问我话:
“王玉成,这段时间你的胃怎么样啊?”
我扭过头,发现是场部教导员,吓得我赶紧站了起来,满脑子还没有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说:
“啊?胃?噢!还行!”
“出过一次血,就容易出第二次,你呀,下连队以后自己要注意点。身体要紧啊,没有好身体,怎么干好革命工作?对?”
“啊?还这样?第二次出血,行,我一定注意,谢谢教导员的提醒和关心。”可我心里却想:我怎么注意?!最好能去一个不吃高粱米的单位,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能做的,就是给你挑选一个适合你的单位,放心。该考虑的,我们党委已经考虑了!”说完,教导员拍了拍我的肩膀,给我留下了一个很温暖的笑容,走了。
但我没有明白教导员的意思,难道分配的去向还没有定?离开盘山时,场部会计悄悄告诉我,我被分到赤尾海军5086医院当卫生员,让我别声张,会招人嫉妒。那么,教导员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我糊涂了。
火车在春明站停稳后,不停地喘着粗气。寒风中,我看到几盏昏暗的路灯,睁着惺忪的睡眼正打量着我们。偌大的一个站台,因为我们这批“水稻兵”的回来而立刻显得躁动起来。
我跟着人流往前挤,还没有走出春明市站前广场,教导员把我拽了出来,说:
“王玉成,别走,你留在春明市。”
“啊?留在春明市?我不想留!我不是去5086医院吗?”我连忙拒绝。
教导员拍了拍我的肩头,笑眯眯地说:
“傻啊?!去,去了就知道了,春明市只留3个兵。多少人抢呢,你是场部的兵,胃又不好,我照顾你!别吱声了!”
说完,教导员又捏了一下我的肩,好像示意我别吵吵。
照顾我?怎么会?在农场一年的正规或私下场合,我好像和教导员没说过几句话,凭什么照顾我?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春明市去接兵的人找不到我档案,教导员把两百多份新兵的档案全部摊在广场的地上,打着手电找了半天才找到。
洪晓伟挤了过来,苦苦哀求我:
“王玉成,你跟教导员说说,让我也留在春明市呗,咱俩要是分开了,我以后怎么找你?”
“啊?嗯……我都不知道我怎么留在春明市的……”我不知道说什么,我哪有那能耐。
“教导员,求你把我和王玉成分在一起!”
教导员收拾好档案,生硬地说:
“你,单位在赤尾,早就定好了!马上上车!”
洪晓伟裂开嘴,哭了。他拥抱着我,我也哭了。
接我的人,是海军赤尾基地春明市供应站军务科于科长、延吉路军人招待所陈所长。礼节性地寒暄后,我们就乘吉普车离开广场。可我光顾着和洪晓伟哭,竟然忘了和教导员说声谢谢,很后悔,因为我知道,这一次分别,教导员这一辈子也许再也听不到我说谢谢了。
黑咕隆咚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车和人,我顺着吉普车的灯光,能看见路面上一堆一堆的黑乎乎的残雪,人行道上,不知是谁堆了几个雪人,都歪着头,好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从我眼前一闪而过。寒风,不停地从车窗的缝隙中钻进来,我不禁连打了几个寒颤。陈所长打破沉寂说:
“王玉成,分兵的干部对你很照顾啊,你能分到我们单位,多好,一是我们驻地在春明市的市中心,二是我们单位的工作很轻松。”
“能分到招待所接受所长的领导,我非常的荣幸,以后还请所长多批评教育。”我拍马屁。
“好说好说,我是不会让好兵吃亏的。”所长双手交叉在胸前,看了我一眼,连声回答。看得出,所长觉得我说的话很受用。
“你要记住今天这个日子,两个干部接你一个小新兵,这,多高的待遇啊!”科长幽默地说。
“是的是的,一定一定。谢谢领导的厚爱。”我随声附和。
听完两位领导的话,我内心温暖起来,寒意顿时也减轻了许多。
吉普车刚拐过南山区延吉路春明市外国语学院的门口,一群穿着海军服的人拿着脸盆往外冲,有人边跑边尖叫:
“来人啦,快救火啊!”
司机一个急刹车,军务科长“呼”地跳下车就问:
“哪儿着火了?”
“就在门岗外面。”
所长喊道:“李班长,把人都叫上!”
“都来了。”有人答应。
所长转过头说:“小顾,把新兵王玉成先送回去。”说完,跟着那群人就跑了。
救火?我的心也跟着狂跳起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怎么能当逃兵呢?于是,我扔下背包,从网兜里拿出脸盆也追了上去。
我们到现场比消防员还早,着火点是离营门口一百米远的居民楼一楼。现场火很大,楼梯口全是烟,看不见里面情况。
有一个妇女在哭喊:“陈新,你别找了,快呀,快跑出来啊!”
听身边一个老人说,本来她一家四口都跑出来了,她丈夫又折回去了,不知是拿钱,还是拿存折,现在,堵在屋里出不来了。小孩拽住所长的手,哀求说:
“海军叔叔,我爸爸还在屋里,快救救我爸爸。”
现场没有水,大家找不着东西,只好用手上的脸盆、木棍和脚去破窗。七八个人一起使劲,终于把那扇窗给拽了下来。我看见一个穿着军装的瘦高个从窗户敏捷地跳了进去,一会儿,抱出一个火人。瘦高个的头发,眉毛都烧卷了,棉衣也烧着了,手上全是血。那个妇女跑过来,声嘶力竭地喊着:
“陈新,你没事……陈新,你又进屋干什么了……你不要命啦……”
那男的已经不能说话,摆了摆手,算是告诉老婆,他还活着。这时,消防员赶到,用专用的设备很快把火灭了。瘦高个被烧得很严重,手上的伤好像更严重,有一个老兵把自己的海魂衫撕了,给瘦高个包扎,瘦高个的手腕处还不停地滴着血。
军务科长让机关的值班人员给海军5083医院打电话,叫救护车,所长、班长跟着救护车把瘦高个和那个被救的老百姓都送往医院。
刚刚到单位,让我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惊得我有点喘不上气了。
司机小顾把我送到了招待所指导员的办公室,指导员满脸黑灰,显然,他刚才也在救火现场。他表情严肃地打量了一下我,问:
“救火去了?”
“去了,不过现场没有水,我没有帮上忙。”我不好意思地说。
“嗯,敢去就行,关键时候,军人就要这样。”指导员表扬我。
接着,他把我送到招待班,我看见房间里一个老兵手上拿着脸盆在发呆,脸盆已经严重变形,瓷也掉得差不多了,估计他刚才砸窗没少使劲。还有一个老兵的脚被玻璃划伤了。指导员关切地问:
“没事?要不要去卫生所处理一下?”
“没事,太晚了,明天再说。”老兵毫不介意。
“新兵报到来了,你给安排一下。”
老兵接过了我的行李,送到了早已准备好的床铺前。
由于过度地惊吓再加上旅途的疲劳,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倒头就睡了。
接下来几天,我渐渐地熟悉了环境,我们班有个东津兵,长得老成,大家都称他“王老”。海苏兵小迟说话有个口头禅“乖乖”,索性就叫他“乖乖”。京都兵小沈喜欢捣鼓电子元件,班长叫他“三极管”。南吉兵小王很机灵、会来事,有人叫他“鬼精”。还有刚刚送到医院抢救的小孔,东平曲城人,让人联想到孔老二!就叫他“孔二”。李班长是宁都团口人,长得黝黑黝黑的,这就是我在春明市的新家了。所长陈少,指导员史奋,这两个人的名字很是搞笑。能一起做搭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了。
第一次所务会,所长表扬了参加救火的全体同志,通报了“孔二”的受伤情况,说“孔二”的呼吸道严重灼伤,另外,估计他的手要残疾,因为伤到了神经。我们都很伤感,觉得可惜。指导员说:
“前段时间,我们要求大家向中瓦边境作战中的英雄学习,学习他们对党、对祖国忠诚,学习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孔凡成同志就是在这个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我们都要以他为榜样。小孔受伤了,他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受伤的,无比光荣,我们要给水警区党委上报,给小孔记功、评残。”
会后,指导员给我们班发了两本李存葆写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过了几天,京都兵“三极管”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穿的军装的袖口、膝盖等处污渍斑斑,油光锃亮,似乎衣服从穿上身到现在就没有洗过。我趁“三极管”不在场,就去请教“王老”,“王老”马上来了精神,说:
“你刚来,还不知道?我们班流行一首打油诗:被子翻着盖,衣服从不晒,鞋子扔室外,鬼神都发呆。说的就是他。”“王老”看我似懂非懂,继续说:
“你掀开‘三极管’的床垫看看。”
我狐疑地掀开垫子,发现下面有七双脏袜子。
“王老”说:“加上脚上一双,共八双。穿脏了,就从这里挑出一双比较不脏的继续穿,从来不洗,你看看他的袜子如果扔在地上,是不是可以站起来?”我被“王老”逗乐了。我说:
“大家住一起,这样的卫生习惯不好?”
正说着,班长拧着“三极管”耳朵进来了:
“你个死臭,洗脚去!毛病!”
“三极管”一边“哎哟哎哟”地嚎叫,一边拿着盆子洗脚去了。我和“乖乖”、“鬼精”偷偷地笑。
“三极管”稀里糊涂地洗完脚就回来了。班长问:
“这么快就回来了,你洗没洗?”
“洗了洗了,不信,你闻闻?你要觉得臭,我再去洗。”“三极管”边说边把一只脚杵到班长面前。
班长说:“滚远点!你这几天不把垫子底下的臭袜子洗了,我一把火给你烧了。”
“三极管”不紧不慢地说:“真是的,也没人学个雷锋什么的?要不,班长,你先带头学雷锋呗!帮我把袜子都洗了?”
班长说:“毛病,想得美,嬉皮笑脸的,你哪像个城市兵。”
“王老”戏谑地说:“我建议我们集资买头猪,给‘三极管’养,他俩谁也不会嫌谁脏。”
“三极管”却较上了劲,说:“你真的敢买,我就真的敢当宠物养,我会带上猪跟你们一起上课,一起打扫卫生,等我退伍了,我把猪一卖,还赚一笔!买呀!谁去买?快去买呀!”
“没皮没脸!没治了!”“王老”苦笑。
招待所地处市中心,没有军体活动的场所。每周一早上跑步,我们吭哧吭哧地绕着春明市儿童公园跑一圈。周二四早上的队列,我们就在二楼有个八十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上训练。
一个春寒料峭的早上,天还下着毛毛细雨,许多人都想睡个懒觉,班长却坚持要出队列操。
“乖乖”小声地说:“下雨了,还出什么操啊?”
“就是,弄几个感冒出来,就老实了!”“三极管”附和。
——题记
列车“咣当咣当”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我闭着眼昏昏沉沉地坐着,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李霞夹在我物理书中的那张纸条,纸条始终在我眼前翻过来覆过去……或许,在离开盘山农场前,我没有来得及和李霞作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再说,我现在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未来的变数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能给她带来什么希望?又能给她提供什么安全保护呢?其实,我和李霞的相识,可能注定就是我生命的旅程里一次美丽的邂逅,仅此而已。
我拿出笔记本,在晃动的座位上歪歪扭扭地写了几行字:
残阳斜照站台旗,人如乱蝉嘶。朔风骤起,寒鸟离枝,目断冷天际。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千里烟波,鸿雁萧索,难有初识时。
我收好笔,晃了晃头,长吁了一口气,努力地排遣着心中的积郁。忽然,听到有人问我话:
“王玉成,这段时间你的胃怎么样啊?”
我扭过头,发现是场部教导员,吓得我赶紧站了起来,满脑子还没有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说:
“啊?胃?噢!还行!”
“出过一次血,就容易出第二次,你呀,下连队以后自己要注意点。身体要紧啊,没有好身体,怎么干好革命工作?对?”
“啊?还这样?第二次出血,行,我一定注意,谢谢教导员的提醒和关心。”可我心里却想:我怎么注意?!最好能去一个不吃高粱米的单位,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能做的,就是给你挑选一个适合你的单位,放心。该考虑的,我们党委已经考虑了!”说完,教导员拍了拍我的肩膀,给我留下了一个很温暖的笑容,走了。
但我没有明白教导员的意思,难道分配的去向还没有定?离开盘山时,场部会计悄悄告诉我,我被分到赤尾海军5086医院当卫生员,让我别声张,会招人嫉妒。那么,教导员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我糊涂了。
火车在春明站停稳后,不停地喘着粗气。寒风中,我看到几盏昏暗的路灯,睁着惺忪的睡眼正打量着我们。偌大的一个站台,因为我们这批“水稻兵”的回来而立刻显得躁动起来。
我跟着人流往前挤,还没有走出春明市站前广场,教导员把我拽了出来,说:
“王玉成,别走,你留在春明市。”
“啊?留在春明市?我不想留!我不是去5086医院吗?”我连忙拒绝。
教导员拍了拍我的肩头,笑眯眯地说:
“傻啊?!去,去了就知道了,春明市只留3个兵。多少人抢呢,你是场部的兵,胃又不好,我照顾你!别吱声了!”
说完,教导员又捏了一下我的肩,好像示意我别吵吵。
照顾我?怎么会?在农场一年的正规或私下场合,我好像和教导员没说过几句话,凭什么照顾我?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春明市去接兵的人找不到我档案,教导员把两百多份新兵的档案全部摊在广场的地上,打着手电找了半天才找到。
洪晓伟挤了过来,苦苦哀求我:
“王玉成,你跟教导员说说,让我也留在春明市呗,咱俩要是分开了,我以后怎么找你?”
“啊?嗯……我都不知道我怎么留在春明市的……”我不知道说什么,我哪有那能耐。
“教导员,求你把我和王玉成分在一起!”
教导员收拾好档案,生硬地说:
“你,单位在赤尾,早就定好了!马上上车!”
洪晓伟裂开嘴,哭了。他拥抱着我,我也哭了。
接我的人,是海军赤尾基地春明市供应站军务科于科长、延吉路军人招待所陈所长。礼节性地寒暄后,我们就乘吉普车离开广场。可我光顾着和洪晓伟哭,竟然忘了和教导员说声谢谢,很后悔,因为我知道,这一次分别,教导员这一辈子也许再也听不到我说谢谢了。
黑咕隆咚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车和人,我顺着吉普车的灯光,能看见路面上一堆一堆的黑乎乎的残雪,人行道上,不知是谁堆了几个雪人,都歪着头,好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从我眼前一闪而过。寒风,不停地从车窗的缝隙中钻进来,我不禁连打了几个寒颤。陈所长打破沉寂说:
“王玉成,分兵的干部对你很照顾啊,你能分到我们单位,多好,一是我们驻地在春明市的市中心,二是我们单位的工作很轻松。”
“能分到招待所接受所长的领导,我非常的荣幸,以后还请所长多批评教育。”我拍马屁。
“好说好说,我是不会让好兵吃亏的。”所长双手交叉在胸前,看了我一眼,连声回答。看得出,所长觉得我说的话很受用。
“你要记住今天这个日子,两个干部接你一个小新兵,这,多高的待遇啊!”科长幽默地说。
“是的是的,一定一定。谢谢领导的厚爱。”我随声附和。
听完两位领导的话,我内心温暖起来,寒意顿时也减轻了许多。
吉普车刚拐过南山区延吉路春明市外国语学院的门口,一群穿着海军服的人拿着脸盆往外冲,有人边跑边尖叫:
“来人啦,快救火啊!”
司机一个急刹车,军务科长“呼”地跳下车就问:
“哪儿着火了?”
“就在门岗外面。”
所长喊道:“李班长,把人都叫上!”
“都来了。”有人答应。
所长转过头说:“小顾,把新兵王玉成先送回去。”说完,跟着那群人就跑了。
救火?我的心也跟着狂跳起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怎么能当逃兵呢?于是,我扔下背包,从网兜里拿出脸盆也追了上去。
我们到现场比消防员还早,着火点是离营门口一百米远的居民楼一楼。现场火很大,楼梯口全是烟,看不见里面情况。
有一个妇女在哭喊:“陈新,你别找了,快呀,快跑出来啊!”
听身边一个老人说,本来她一家四口都跑出来了,她丈夫又折回去了,不知是拿钱,还是拿存折,现在,堵在屋里出不来了。小孩拽住所长的手,哀求说:
“海军叔叔,我爸爸还在屋里,快救救我爸爸。”
现场没有水,大家找不着东西,只好用手上的脸盆、木棍和脚去破窗。七八个人一起使劲,终于把那扇窗给拽了下来。我看见一个穿着军装的瘦高个从窗户敏捷地跳了进去,一会儿,抱出一个火人。瘦高个的头发,眉毛都烧卷了,棉衣也烧着了,手上全是血。那个妇女跑过来,声嘶力竭地喊着:
“陈新,你没事……陈新,你又进屋干什么了……你不要命啦……”
那男的已经不能说话,摆了摆手,算是告诉老婆,他还活着。这时,消防员赶到,用专用的设备很快把火灭了。瘦高个被烧得很严重,手上的伤好像更严重,有一个老兵把自己的海魂衫撕了,给瘦高个包扎,瘦高个的手腕处还不停地滴着血。
军务科长让机关的值班人员给海军5083医院打电话,叫救护车,所长、班长跟着救护车把瘦高个和那个被救的老百姓都送往医院。
刚刚到单位,让我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惊得我有点喘不上气了。
司机小顾把我送到了招待所指导员的办公室,指导员满脸黑灰,显然,他刚才也在救火现场。他表情严肃地打量了一下我,问:
“救火去了?”
“去了,不过现场没有水,我没有帮上忙。”我不好意思地说。
“嗯,敢去就行,关键时候,军人就要这样。”指导员表扬我。
接着,他把我送到招待班,我看见房间里一个老兵手上拿着脸盆在发呆,脸盆已经严重变形,瓷也掉得差不多了,估计他刚才砸窗没少使劲。还有一个老兵的脚被玻璃划伤了。指导员关切地问:
“没事?要不要去卫生所处理一下?”
“没事,太晚了,明天再说。”老兵毫不介意。
“新兵报到来了,你给安排一下。”
老兵接过了我的行李,送到了早已准备好的床铺前。
由于过度地惊吓再加上旅途的疲劳,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倒头就睡了。
接下来几天,我渐渐地熟悉了环境,我们班有个东津兵,长得老成,大家都称他“王老”。海苏兵小迟说话有个口头禅“乖乖”,索性就叫他“乖乖”。京都兵小沈喜欢捣鼓电子元件,班长叫他“三极管”。南吉兵小王很机灵、会来事,有人叫他“鬼精”。还有刚刚送到医院抢救的小孔,东平曲城人,让人联想到孔老二!就叫他“孔二”。李班长是宁都团口人,长得黝黑黝黑的,这就是我在春明市的新家了。所长陈少,指导员史奋,这两个人的名字很是搞笑。能一起做搭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了。
第一次所务会,所长表扬了参加救火的全体同志,通报了“孔二”的受伤情况,说“孔二”的呼吸道严重灼伤,另外,估计他的手要残疾,因为伤到了神经。我们都很伤感,觉得可惜。指导员说:
“前段时间,我们要求大家向中瓦边境作战中的英雄学习,学习他们对党、对祖国忠诚,学习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孔凡成同志就是在这个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我们都要以他为榜样。小孔受伤了,他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受伤的,无比光荣,我们要给水警区党委上报,给小孔记功、评残。”
会后,指导员给我们班发了两本李存葆写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过了几天,京都兵“三极管”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穿的军装的袖口、膝盖等处污渍斑斑,油光锃亮,似乎衣服从穿上身到现在就没有洗过。我趁“三极管”不在场,就去请教“王老”,“王老”马上来了精神,说:
“你刚来,还不知道?我们班流行一首打油诗:被子翻着盖,衣服从不晒,鞋子扔室外,鬼神都发呆。说的就是他。”“王老”看我似懂非懂,继续说:
“你掀开‘三极管’的床垫看看。”
我狐疑地掀开垫子,发现下面有七双脏袜子。
“王老”说:“加上脚上一双,共八双。穿脏了,就从这里挑出一双比较不脏的继续穿,从来不洗,你看看他的袜子如果扔在地上,是不是可以站起来?”我被“王老”逗乐了。我说:
“大家住一起,这样的卫生习惯不好?”
正说着,班长拧着“三极管”耳朵进来了:
“你个死臭,洗脚去!毛病!”
“三极管”一边“哎哟哎哟”地嚎叫,一边拿着盆子洗脚去了。我和“乖乖”、“鬼精”偷偷地笑。
“三极管”稀里糊涂地洗完脚就回来了。班长问:
“这么快就回来了,你洗没洗?”
“洗了洗了,不信,你闻闻?你要觉得臭,我再去洗。”“三极管”边说边把一只脚杵到班长面前。
班长说:“滚远点!你这几天不把垫子底下的臭袜子洗了,我一把火给你烧了。”
“三极管”不紧不慢地说:“真是的,也没人学个雷锋什么的?要不,班长,你先带头学雷锋呗!帮我把袜子都洗了?”
班长说:“毛病,想得美,嬉皮笑脸的,你哪像个城市兵。”
“王老”戏谑地说:“我建议我们集资买头猪,给‘三极管’养,他俩谁也不会嫌谁脏。”
“三极管”却较上了劲,说:“你真的敢买,我就真的敢当宠物养,我会带上猪跟你们一起上课,一起打扫卫生,等我退伍了,我把猪一卖,还赚一笔!买呀!谁去买?快去买呀!”
“没皮没脸!没治了!”“王老”苦笑。
招待所地处市中心,没有军体活动的场所。每周一早上跑步,我们吭哧吭哧地绕着春明市儿童公园跑一圈。周二四早上的队列,我们就在二楼有个八十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上训练。
一个春寒料峭的早上,天还下着毛毛细雨,许多人都想睡个懒觉,班长却坚持要出队列操。
“乖乖”小声地说:“下雨了,还出什么操啊?”
“就是,弄几个感冒出来,就老实了!”“三极管”附和。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567/571836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567/571836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