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出茅庐(7)
推荐阅读:看守废丹房三年,我偷偷成仙了、你娶青梅当平妻,我养将军夺天下、离谱,天天要抱抱,还冰山魔女?、重生1978,为国铸剑、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东晋北府一丘八、钟焉战纪、网球:开局绑定龙马,倍增返还、千山灵俞:我欲成魔、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几周以后,我收到了田民的信,让我大吃一惊。田民在信中说,他精神病是装的,当海军当成了水稻兵,让他怎么也无法接受。在农场干那个狗屁农活,太苦,还不如在自己家里干。他在信上还说,他跳鱼塘的那个晚上,躲在树的后面很长时间了,没有人,不敢跳。总算等到有人过来,他才跳下鱼塘的,后来才知道,来人是神医夫妻俩。
原来,田民一个人戏弄了我们两个连。不过,为了脱离农场,那么冷的天,他都往水里跳,也够为难他了,真是死心塌地地要离开部队农场了。
田民的事情,我没敢公开真相,怕影响不好,也怕场里领导追究田民的责任。
在生产班工作五个多月后,我和“长腿”被调到场部造酒班,让战友们羡慕得要死。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说我给指导员送了一条大前门香烟。
其实,我从家里带的二十多元钱早在新兵连就被送菜的老头偷了,剩下的10块钱津贴费,全部被洪晓伟借走了,哪还有钱送礼?倒是给指导员送了二十七页稿纸的思想汇报,汇报里写了我的困惑、疑虑、失望,也写了我的理想、抱负、追求,真希望指导员能找我谈谈。可直到我离开一连的前一天晚上,指导员才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了连部,并递给我一封退回的信。
那是一封我写给杨巧云的信,在农场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特想将心中的苦闷和彷徨和她说说,也想问问,她退学以后,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她母亲的腿好没好?可信怎么就退回来的呢?而且还退到了指导员的手中。指导员说:
“王玉成啊,你现在是革命军人,要安心工作,要求进步,这么小的年龄,一切都没有定数,考虑个人感情问题,太早了一点!啊?”
“没没没,指导员,我不是谈情说爱!是同学,就是一般通信。”我回答。
因为信中没有任何敏感字眼,所以我当着指导员的面把信打开了。说:
“真的没什么,真的,不信,你看!”
我的直率和坦诚显然已经打动了指导员,他和颜悦色地说:
“行,相信你,我就不看信了。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我看了你写的思想汇报,你很有才气、很有思想,我敢断定,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到场部后要好好工作。”
“我会给你争气的,请指导员放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还要回来向你请教。”我说。
后来,连部的通信员到处造谣,说我被老家的对象给踹了。
一起到造酒班的除了“长腿”,还有齐兵和乔东名。齐兵看不懂钟表,班长拿着闹钟教他好一会儿,问他:
“你看看现在几点?”
他看了半天才说:“八点半,多七分。”
后来我们就叫他“多七分”。乔东名的嘴整天不闲着,不是唱歌就是传播各种奇闻八卦,或者自言自语,班长叫他“啦啦”。班上原来就有一个老兵,是鞍山人,我们称他“小鞍山”。加上班长、副班长,这就是我的新家庭了。
“小鞍山”很了不起,会拉小提琴,识简谱和五线谱。每到周四他就教我们场部的战士唱歌。一次,他教唱我们由蒋大为作词作曲并演唱的《骏马奔驰保边疆》: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钢枪紧握战刀亮闪闪,挤奶的姑娘向我招手笑,喝一杯奶茶……阿爸帮我饮战马,阿妈给我缝补衣裳……”很好听。
大家正如痴如醉地唱着,突然,门“哐”的一声被踹开了,我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愣住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场部会计满脸通红地闯了进来。会计叫蔡尧庭,大家叫他“车要停”。我一直不明白,班长说他小学都没毕业,怎么就提干当了会计呢?“车要停”大声呵斥:
“想死啊!都想死是不是?嗯?谁让你们唱这个狗屁歌的?谁选的歌?啊?”
“狗屁歌?怎么会是狗……我选的。”“小鞍山”也懵了。
“这个流氓歌怎么能在部队唱?怎么能大张旗鼓地公开唱?”会计的唾液直迸。
“啊?流氓歌?”我们都傻了,怎么会是流氓歌?大家七嘴八舌的小声嘀咕。
会计“咚咚咚”地指着墙上的歌词:
“看看!你们都看看,挤奶的姑娘向我招手笑,这不是流氓是什么?”。
“哦,你说这句啊,挤的是羊奶。”“小鞍山”解释说。
“羊奶?‘羊’这个字在哪?啊?还骗我,你们的脑子是不是有毛病?找死啊!还是革命军人吗?革命军人能唱这个歌?我们虽然是农场,但也是正规军队的编制,属于人民军队,传出去,那还得了,啊?乌烟瘴气的,解散。”
大家“轰”的一声都散了。
我的天,在“车要停”看来:妈妈给儿子补好了衣裳,爸爸把儿子扶上了战马,远处一个姑娘挤着自己的奶,向他们的儿子笑着打招呼,这是一副多么污秽不堪的画面啊!搞得我以后一唱这首歌,脑子里就浮现一个半裸的少女形象。
许多天以后,“车要停”又允许我们唱《骏马奔驰保边疆》了。听说是场部教导员批评他“没文化真可怕”的,还提醒他“要注意加强学习”,只是我们后来一唱到“挤奶的姑娘”那句歌词时,就笑得唱不下去了。场部王助理大声训斥我们:
“严肃点,像什么样?”
但是,当“小鞍山”领着我们再唱时,王助理自己先笑了,大家也跟着笑得更张狂了,“长腿”笑得直跺脚,“多七分”笑得都快没气了,自己直揉肚子。王助理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因他长得很慈祥,我看到他,心里很温暖。他说:
“算了,还唱《团结就是力量》!短小精悍,铿锵有力,琅琅上口。”
唱歌结束,我走到宿舍门口,洪晓伟扛着一把铁锹,哼着小调,笑眯眯地走了过来,主动说:
“王玉成,忙啥呢?”
“哎哟,心情不错啊,小调哼着,四方步迈着,当班长了?”
“当什么班长?管水员,每天一把铁锹跟着我,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嗯,有点像大队支书。”
“什么大队支书,就是比别人自由点。”
“看来表现不错?!”
“狗屁表现,新兵连副连长退回的两条恒大烟,我也不会抽,就送给我们连副连长了,副连长就让我当了管水员。”
看得出,洪晓伟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也为自己找到了干工作的窍门而得意。接着,他把水壶递给我,说:
“来,玉成,给我灌壶酒。”
“凭什么?”我故意问。
“我们哥俩的关系,在农场能找到第二人?你给我灌点儿,我没事的时候,坐在田埂上,咕咚咕咚地来两口,过过瘾。晚上睡觉前再来两口,不想父母不想家!睡得实!”
“我丑话说在前头,你再梦游了,可别怪我!”我想起他在新兵连因为梦游,差点被送回去的可怜样。
“你看我现在工作这么轻松,想梦游都难,你不要咒我!啊,你在做酒班,你不给我灌酒,谁给我灌?快点!”
看着洪晓伟的厚脸皮样,我只好答应。
每到礼拜天,“啦啦”就特别兴奋,早饭后他就迫不及待地从床头柜里拿出洗好的军装穿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还主动而热情地对全班说:
“我去玉楼,谁要稍东西?寄信?”
玉楼是一个小镇,买东西或者去邮局必须经过一个农贸市场。镇不大,可周日的农贸市场还是人山人海。
一次,我和“啦啦”一起去玉楼,发现他喜欢快步钻进人群,左冲右突,似乎急着干什么事。回来后,他会和“长腿”、“多七分”说他在农贸市场撞了几个姑娘。“多七分”听后面无表情,“长腿”却坏坏地笑。我总觉得“啦啦”是资产阶级思想作怪,很危险。好几次想跟班长打他的小报告,可转念一想,“啦啦”在班上特能干,一个人能把一池的酒糟全翻上来,还不喘大气。拖拉机开得又好,平时还给班长洗衣服,洗被子。我如果汇报,班长能信吗?想到这,我就放弃了。
周一,场部例行点名,讲评上周工作,我们班每次受表扬都是“啦啦”。我们几个新兵很郁闷,“多七分”小声嘀咕:
“什么了不起,不就会给班长洗衣服吗?”
不久,我发现“多七分”特别勤快了,扫地、烧水、值班都抢着干。有几次半夜起来给我们掖被子,可没人知道,更谈不上被表扬。
有一天夜里,班长嗷嗷地骂人:
“不睡觉,瞎xx折腾什么?”
原来,“多七分”终于发现班长的被子一半掉在地上了,他把班长推醒说:
“班长,你被子掉地上了,是我给你盖上的。”
班长的睡意正浓,冷不丁被人推醒,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就开骂,把我们几个都吵醒了。我看见“多七分”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早上,“多七分”起得很早,我以为他跑步去了,后来听说他到炊事班一顿瞎忙乎,把碱放多了,蒸出来的馒头的颜色有点像蛋糕。炊事班长一顿劈头盖脸地臭骂,让他走远点!
“多七分”上火了,感冒了,扁桃体发炎了。边神医给他开了药,吃了好几天都不好。
周一点名又唱歌,“车要停”看“多七分”没唱歌,就问他为什么?“多七分”小声但慢条斯理地说:
“我音道发炎,唱不出来。”
老兵都在哄笑,我们新兵没明白老兵为什么会笑。后来场部疯传:造酒班有个新兵得了妇科病。“多七分”又多了个“妇科病”的绰号。他很无奈,看上去更傻了,直到场部王助理找他谈了两次心,“多七分”的脸上才又重新绽放了灿烂的笑容。
周日,我、“长腿”和“啦啦”去玉楼的照相馆照相,路过农贸市场,“啦啦”又故伎重演,快步地在人群中穿插。突然,听到一个女人“嗷”的一嗓子,吓我一大跳,那声音震得我耳膜都疼:
“你给我站住,你个臭当兵的,你……”
“啦啦”差点撞倒了一位大嫂,那位大嫂左手端着一碗面,右手搀着一个孩子往家走。“啦啦”有意无意的一撞,没想到那碗面汤烫到了孩子的脸,孩子哇哇大哭。可大嫂一看“啦啦”可怜样,把下半句脏话给咽了回去。
众人都围了上来劝,“啦啦”自知理亏,又穿着水兵服,众目睽睽之下,把身上仅有的四元钱给了孩子。说:
“对不起,叔叔不是故意的。不哭!”
“行,我也不跟你啰嗦了,我得领孩子去医院检查,看看有没有烫伤,这四元钱,算是检查费,走路都走不好,还当兵!真是的。”
“对不起!对不起!” “啦啦”继续赔礼。
到了照相馆,“啦啦”看着我和“长腿”照相,他在一边傻笑,他的兜里一分钱都没有了。
“长腿”比我勇敢,没有任何犹豫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班长,班长认真地做了“啦啦”的思想工作。从那以后,每到周日,班长给我们禁假,上午要“啦啦”写学习体会,下午带我们几个新兵到菜地施肥、浇水。我们在造酒的同时,在那块菜地里收获了很多的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日子过得艰苦但很充实。
把我们营地和紫河油田隔开的那条小河的河水涨了。司机班的老孙用一根线绑一块鸡肉,再绑一个螺帽,钓螃蟹。我们几个陪班长在柳树下钓鱼,大家说好了,晚上一起到我们造酒班喝酒。班长刚钓了2条鱼,在换鱼饵时,不小心把鱼钩扎进手指头。鱼钩有倒刺,又几乎扎透手指,班长只好去找神医处理。
神医一看,汗一下子就出来了,拿手术刀的手一直抖个不停,半天不敢下刀。班长安慰他说:
“没事,我知道没有麻药会疼,你弄!不怪你。”
然而,神医从左边走到右边,从右边又走到左边,就是找不出合适的位置。我们几个新兵用不解的眼神看着他,神医有点愠怒:
“看什么看?不认识啊?”
原来,田民一个人戏弄了我们两个连。不过,为了脱离农场,那么冷的天,他都往水里跳,也够为难他了,真是死心塌地地要离开部队农场了。
田民的事情,我没敢公开真相,怕影响不好,也怕场里领导追究田民的责任。
在生产班工作五个多月后,我和“长腿”被调到场部造酒班,让战友们羡慕得要死。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说我给指导员送了一条大前门香烟。
其实,我从家里带的二十多元钱早在新兵连就被送菜的老头偷了,剩下的10块钱津贴费,全部被洪晓伟借走了,哪还有钱送礼?倒是给指导员送了二十七页稿纸的思想汇报,汇报里写了我的困惑、疑虑、失望,也写了我的理想、抱负、追求,真希望指导员能找我谈谈。可直到我离开一连的前一天晚上,指导员才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了连部,并递给我一封退回的信。
那是一封我写给杨巧云的信,在农场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特想将心中的苦闷和彷徨和她说说,也想问问,她退学以后,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她母亲的腿好没好?可信怎么就退回来的呢?而且还退到了指导员的手中。指导员说:
“王玉成啊,你现在是革命军人,要安心工作,要求进步,这么小的年龄,一切都没有定数,考虑个人感情问题,太早了一点!啊?”
“没没没,指导员,我不是谈情说爱!是同学,就是一般通信。”我回答。
因为信中没有任何敏感字眼,所以我当着指导员的面把信打开了。说:
“真的没什么,真的,不信,你看!”
我的直率和坦诚显然已经打动了指导员,他和颜悦色地说:
“行,相信你,我就不看信了。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我看了你写的思想汇报,你很有才气、很有思想,我敢断定,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到场部后要好好工作。”
“我会给你争气的,请指导员放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还要回来向你请教。”我说。
后来,连部的通信员到处造谣,说我被老家的对象给踹了。
一起到造酒班的除了“长腿”,还有齐兵和乔东名。齐兵看不懂钟表,班长拿着闹钟教他好一会儿,问他:
“你看看现在几点?”
他看了半天才说:“八点半,多七分。”
后来我们就叫他“多七分”。乔东名的嘴整天不闲着,不是唱歌就是传播各种奇闻八卦,或者自言自语,班长叫他“啦啦”。班上原来就有一个老兵,是鞍山人,我们称他“小鞍山”。加上班长、副班长,这就是我的新家庭了。
“小鞍山”很了不起,会拉小提琴,识简谱和五线谱。每到周四他就教我们场部的战士唱歌。一次,他教唱我们由蒋大为作词作曲并演唱的《骏马奔驰保边疆》: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钢枪紧握战刀亮闪闪,挤奶的姑娘向我招手笑,喝一杯奶茶……阿爸帮我饮战马,阿妈给我缝补衣裳……”很好听。
大家正如痴如醉地唱着,突然,门“哐”的一声被踹开了,我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愣住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场部会计满脸通红地闯了进来。会计叫蔡尧庭,大家叫他“车要停”。我一直不明白,班长说他小学都没毕业,怎么就提干当了会计呢?“车要停”大声呵斥:
“想死啊!都想死是不是?嗯?谁让你们唱这个狗屁歌的?谁选的歌?啊?”
“狗屁歌?怎么会是狗……我选的。”“小鞍山”也懵了。
“这个流氓歌怎么能在部队唱?怎么能大张旗鼓地公开唱?”会计的唾液直迸。
“啊?流氓歌?”我们都傻了,怎么会是流氓歌?大家七嘴八舌的小声嘀咕。
会计“咚咚咚”地指着墙上的歌词:
“看看!你们都看看,挤奶的姑娘向我招手笑,这不是流氓是什么?”。
“哦,你说这句啊,挤的是羊奶。”“小鞍山”解释说。
“羊奶?‘羊’这个字在哪?啊?还骗我,你们的脑子是不是有毛病?找死啊!还是革命军人吗?革命军人能唱这个歌?我们虽然是农场,但也是正规军队的编制,属于人民军队,传出去,那还得了,啊?乌烟瘴气的,解散。”
大家“轰”的一声都散了。
我的天,在“车要停”看来:妈妈给儿子补好了衣裳,爸爸把儿子扶上了战马,远处一个姑娘挤着自己的奶,向他们的儿子笑着打招呼,这是一副多么污秽不堪的画面啊!搞得我以后一唱这首歌,脑子里就浮现一个半裸的少女形象。
许多天以后,“车要停”又允许我们唱《骏马奔驰保边疆》了。听说是场部教导员批评他“没文化真可怕”的,还提醒他“要注意加强学习”,只是我们后来一唱到“挤奶的姑娘”那句歌词时,就笑得唱不下去了。场部王助理大声训斥我们:
“严肃点,像什么样?”
但是,当“小鞍山”领着我们再唱时,王助理自己先笑了,大家也跟着笑得更张狂了,“长腿”笑得直跺脚,“多七分”笑得都快没气了,自己直揉肚子。王助理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因他长得很慈祥,我看到他,心里很温暖。他说:
“算了,还唱《团结就是力量》!短小精悍,铿锵有力,琅琅上口。”
唱歌结束,我走到宿舍门口,洪晓伟扛着一把铁锹,哼着小调,笑眯眯地走了过来,主动说:
“王玉成,忙啥呢?”
“哎哟,心情不错啊,小调哼着,四方步迈着,当班长了?”
“当什么班长?管水员,每天一把铁锹跟着我,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嗯,有点像大队支书。”
“什么大队支书,就是比别人自由点。”
“看来表现不错?!”
“狗屁表现,新兵连副连长退回的两条恒大烟,我也不会抽,就送给我们连副连长了,副连长就让我当了管水员。”
看得出,洪晓伟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也为自己找到了干工作的窍门而得意。接着,他把水壶递给我,说:
“来,玉成,给我灌壶酒。”
“凭什么?”我故意问。
“我们哥俩的关系,在农场能找到第二人?你给我灌点儿,我没事的时候,坐在田埂上,咕咚咕咚地来两口,过过瘾。晚上睡觉前再来两口,不想父母不想家!睡得实!”
“我丑话说在前头,你再梦游了,可别怪我!”我想起他在新兵连因为梦游,差点被送回去的可怜样。
“你看我现在工作这么轻松,想梦游都难,你不要咒我!啊,你在做酒班,你不给我灌酒,谁给我灌?快点!”
看着洪晓伟的厚脸皮样,我只好答应。
每到礼拜天,“啦啦”就特别兴奋,早饭后他就迫不及待地从床头柜里拿出洗好的军装穿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还主动而热情地对全班说:
“我去玉楼,谁要稍东西?寄信?”
玉楼是一个小镇,买东西或者去邮局必须经过一个农贸市场。镇不大,可周日的农贸市场还是人山人海。
一次,我和“啦啦”一起去玉楼,发现他喜欢快步钻进人群,左冲右突,似乎急着干什么事。回来后,他会和“长腿”、“多七分”说他在农贸市场撞了几个姑娘。“多七分”听后面无表情,“长腿”却坏坏地笑。我总觉得“啦啦”是资产阶级思想作怪,很危险。好几次想跟班长打他的小报告,可转念一想,“啦啦”在班上特能干,一个人能把一池的酒糟全翻上来,还不喘大气。拖拉机开得又好,平时还给班长洗衣服,洗被子。我如果汇报,班长能信吗?想到这,我就放弃了。
周一,场部例行点名,讲评上周工作,我们班每次受表扬都是“啦啦”。我们几个新兵很郁闷,“多七分”小声嘀咕:
“什么了不起,不就会给班长洗衣服吗?”
不久,我发现“多七分”特别勤快了,扫地、烧水、值班都抢着干。有几次半夜起来给我们掖被子,可没人知道,更谈不上被表扬。
有一天夜里,班长嗷嗷地骂人:
“不睡觉,瞎xx折腾什么?”
原来,“多七分”终于发现班长的被子一半掉在地上了,他把班长推醒说:
“班长,你被子掉地上了,是我给你盖上的。”
班长的睡意正浓,冷不丁被人推醒,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就开骂,把我们几个都吵醒了。我看见“多七分”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早上,“多七分”起得很早,我以为他跑步去了,后来听说他到炊事班一顿瞎忙乎,把碱放多了,蒸出来的馒头的颜色有点像蛋糕。炊事班长一顿劈头盖脸地臭骂,让他走远点!
“多七分”上火了,感冒了,扁桃体发炎了。边神医给他开了药,吃了好几天都不好。
周一点名又唱歌,“车要停”看“多七分”没唱歌,就问他为什么?“多七分”小声但慢条斯理地说:
“我音道发炎,唱不出来。”
老兵都在哄笑,我们新兵没明白老兵为什么会笑。后来场部疯传:造酒班有个新兵得了妇科病。“多七分”又多了个“妇科病”的绰号。他很无奈,看上去更傻了,直到场部王助理找他谈了两次心,“多七分”的脸上才又重新绽放了灿烂的笑容。
周日,我、“长腿”和“啦啦”去玉楼的照相馆照相,路过农贸市场,“啦啦”又故伎重演,快步地在人群中穿插。突然,听到一个女人“嗷”的一嗓子,吓我一大跳,那声音震得我耳膜都疼:
“你给我站住,你个臭当兵的,你……”
“啦啦”差点撞倒了一位大嫂,那位大嫂左手端着一碗面,右手搀着一个孩子往家走。“啦啦”有意无意的一撞,没想到那碗面汤烫到了孩子的脸,孩子哇哇大哭。可大嫂一看“啦啦”可怜样,把下半句脏话给咽了回去。
众人都围了上来劝,“啦啦”自知理亏,又穿着水兵服,众目睽睽之下,把身上仅有的四元钱给了孩子。说:
“对不起,叔叔不是故意的。不哭!”
“行,我也不跟你啰嗦了,我得领孩子去医院检查,看看有没有烫伤,这四元钱,算是检查费,走路都走不好,还当兵!真是的。”
“对不起!对不起!” “啦啦”继续赔礼。
到了照相馆,“啦啦”看着我和“长腿”照相,他在一边傻笑,他的兜里一分钱都没有了。
“长腿”比我勇敢,没有任何犹豫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班长,班长认真地做了“啦啦”的思想工作。从那以后,每到周日,班长给我们禁假,上午要“啦啦”写学习体会,下午带我们几个新兵到菜地施肥、浇水。我们在造酒的同时,在那块菜地里收获了很多的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日子过得艰苦但很充实。
把我们营地和紫河油田隔开的那条小河的河水涨了。司机班的老孙用一根线绑一块鸡肉,再绑一个螺帽,钓螃蟹。我们几个陪班长在柳树下钓鱼,大家说好了,晚上一起到我们造酒班喝酒。班长刚钓了2条鱼,在换鱼饵时,不小心把鱼钩扎进手指头。鱼钩有倒刺,又几乎扎透手指,班长只好去找神医处理。
神医一看,汗一下子就出来了,拿手术刀的手一直抖个不停,半天不敢下刀。班长安慰他说:
“没事,我知道没有麻药会疼,你弄!不怪你。”
然而,神医从左边走到右边,从右边又走到左边,就是找不出合适的位置。我们几个新兵用不解的眼神看着他,神医有点愠怒:
“看什么看?不认识啊?”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567/571836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567/5718361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