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太后她一心只想躺平 > 第63章 庆丰楼东家杨三(下)

第63章 庆丰楼东家杨三(下)

推荐阅读: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傲世狂帝恩仇录禅境觅心:修行之路诡玲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大师兄万岁!摆烂后,满级大佬成了团宠真千金穿成唯一远古圣雌被强制索爱

    (备注:这章文偏专业,专门讨论古代商业发展和营运模式,内容较枯燥,没有什么爽点,不喜欢这类的小可爱们请略过此章。)

    “贵人请讲。”杨三也不拘谨,落落大方地在鹊起旁边坐了下来。

    阮卿瞄了鹊起一眼,看来杨三与她的关系确实不错,随即张口问道:“你喜欢经商吗?我想听实话。”

    “喜欢,虽然小可读书也不错,但相对而言,小可更喜欢经商。

    看到一家家的铺子,从小可手中茁壮成长,或者一桩桩的生意,通过小可的手顺利成交。

    再看着这些商品,一点点的流向千家万户,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

    而小可手里的钱财也一点点的越积越多,小可打内心感到满足,充实,愉悦。”杨三答道。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眉毛唇角都不自觉的扬了起来,脸上的每个微表情都十分的舒展。

    可见这个行业,让他发自内心的感到放松、且身心愉悦。

    “你说得没错,行商和其他的所有职业一样,是个很了不起的行当。

    只要不昧着良心哄抬物价,挣黑心钱,商人不应该受任何歧视。

    朝廷不仅不应该给商人上紧箍咒,反而应该好生鼓励。

    商业的繁荣,能带动商品的快速流通,能提供更多的用人岗位,同样也能快速的充盈国库。”阮卿一脸深以为然的点头。

    她上辈子虽然是个社畜、打工人,可本质上也算是商业资本阵营里的一员。

    世人动不动就骂资本无情,商人逐利。

    可真正无情的并不是商业,而是人和制度。

    若没有商人,所有商品由世家和权贵垄断,普通百姓的生活会更加的惨不堪言。

    一味的打压商人,贬低他们的身份,并不能让国家和百姓变得富有。

    反而会限制商品的流通,大大降低商品的应有价值以及百姓的生活质量。

    只有完善的制度和律法,才能够在繁荣市场、增加国库和百姓收入的同时,监管好资本恶意操控,以及官商勾结的问题。

    “您,真的这么认为?”杨三听得一呆。

    商贾固然有钱,可在许多贵人的眼里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人,身上沾满了铜臭。

    就像他的本家,大家一边肆意挥霍着他辛苦挣来的钱,一边讥嘲他只会迎来送往,满身铜臭。

    “当然,我尊重任何行业,商业如果有规范的管理,发展顺畅,对充盈国库,改善民生,提升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今天找你过来是想问问,如果皇家想找你合作做生意,你能操控多大的规模?”阮卿问。

    杨三又是一愣,他没有立即搭话,而是怔怔的看了阮卿片刻,才十分谨慎地开口: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商业分很多领域,小可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不敢擅答能做出什么样的成绩。

    没有成绩,单谈规模,那就是空口白话。

    小可能够回答贵人的是小可已经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事,以庆丰楼为例,目前的庆丰楼在咱们大熙共有三十六家一级分店。

    以及一百二十五家由庆丰楼拆分降级的中小铺面。

    小可管理这些店铺,大约需要花费三分之一的时间。

    除此之外,因为有些食材有地域限制,为了确保所有的庆丰楼食材和味道的统一,小可还有两支船队。

    以此类推,若单经营酒楼,如果条件允许,小可能够掌控一家酒楼开遍大熙每一个角落和周边列国。”

    “你还有两支船队?是顺便将食材商行一并做了么?”阮卿一脸诧异地看着他。

    “不,小可不做食材商行,任何行当,想保证良性运转,就不能想着一个人把所有的钱都赚尽。

    小可的运输船队是为了应对货物转运困难而产生的,除了承运我们酒楼需要的食材,我们也会接其他商人的货物。

    如果要将其归类,它应该属于运输行业。”杨三摇了摇头。

    阮卿的眼睛亮了起来,杨三,果然是个商业奇才。

    不仅擅长经营,他的商业眼界视角也非常开阔。

    “杨先生果然有大眼界,货物运输困难确实是咱们大熙当前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

    现在很多北方的货物,只能贱价堆积在北方。

    而南方哪怕对其求之若渴,也只能望而兴叹,南货同样如此。

    偶然有商人费尽周折运过来一些,价格也贵的让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买不起。

    若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输的问题,南北货物流通就能畅通无阻。

    各地货物能够畅通流动,不仅能够丰富百姓的生活,也能大大增加双方百姓的收入 ,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不知先生可有好的解决之法?”阮卿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要致富,先修路,此法古今皆通。

    古代商品流通不畅,就是因为海河陆运输都不发达。

    要保持道路畅通,一是修路,一是河道畅通和建船只。

    可是要解决这几样问题,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

    她暂时想不到什么好法子,想听听专业的商业奇才的看法。

    “当不起贵人的一句先生,您若不弃,可唤小可杨三。

    想要保证南北商品自由流通,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哪怕小可手上有两支船队,也完全不敢承若,可以将任何地方的商品运往任何目的地。

    不过贵人若是想打造专业的、可以四通八达运转的运输商行,小可倒是有点建议。”杨三有些惶恐地起身朝阮卿拱了拱手。

    他胆子再大,也不敢让当朝太后称他一声先生。

    “不必拘礼,坐,坐下来说,我对你的建议非常感兴趣。”

    “咱们大熙的地盘这么大,东西南北,地势和气候都各有不同,道路更是崎岖。

    而陆路运输,不管是马匹,骡子,还是骆驼,能驮的货物数量都有限,速度也慢。

    综合以上几点,想要东西南北的货物自由转换,靠陆运行不通。

    想要大规模转运货物,只能走河道或者海道。

    要走这两条道,最重要的就是探测制定合适的航线……”杨三娓娓道来。

    “大善,杨三,你看能不能根据你的设想制定出一份完善的方案给我。

    即探测制定航线大约需要花多长时间,探测队需要配备什么样的人员,

    制造船只的成本和时间,以及航线上遇到需要修缮路段的成本等等,补一份详细的数据出来,交给鹊起,如何?”阮卿越听越振奋,眼睛也越来越亮。

    “好,给我半个月时间,半个月之后我会做一份完善的方案出来给鹊侍卫。”杨三略带着几分激动的点了点头。

    这件事对他而言是一个大的转机,如果他能入太后的眼,以后再也不需要看本家人的脸色。

    “好,那我等你的消息,明天我会让鹊侍卫送一份简易数据表给你。

    用这种数据符号,能更方便你做各种统计。”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404/571425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404/5714255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