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愧欠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宫中传出先帝驾崩的消息后,韩煜修才从千里迢迢的嵇国被接回到京中,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太子朝登基后,对韩煜修这个弟弟多有愧疚,于是将他册封为亲王,赐号煜。
无心应付朝堂上的明争暗斗的他,最后自请随同当时的骠骑老将军万氏征战沙场,试图以此来回避这一切。
韩煜修望着清冷的月色眼神忽然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许是心中多有疑惑想向韩煜修求解,秦晚箫还是忍不住坐起来问他:“咦?那按你方才所言,继承皇位的应是当时颇受器重的太子朝,怎么后来又会变成了你呢?”
韩煜修眸中闪过一丝寒光,只是一句“知道的太多对你来说毫无益处”就想把她给打发了。
谁知秦晚箫依然还是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架不住她软磨硬泡的韩煜修这才开口跟她讲述关于自己回朝后发生的一些事。
按律,先帝驾崩,太子继位。太子朝身为嫡长子,才智过人,实为继位的不二人选,朝中重臣对此也没有任何的异议。
然太子朝却在登基不到两年就不幸染上顽疾,只能每天靠汤药吊着命。自此,前朝后宫之事由太后郑氏一并接手打理。
眼见着皇帝的身子骨一天比一天虚弱,直到卧床不起的地步。太医们对此纷纷束手无策,最终他还是没能撑过那年寒冬。
韩煜修在军营里收到噩耗以后,思兄心切的他决定改变计划提前回宫。谁知率兵回朝才不出几日,就听说郑太后竟擅自替他选妃,不日便会送入煜王府。
三年丧期过后,郑太后又不顾百官还有韩煜修本人的反对,联同郑氏和其党羽齐齐将他往那把冰冷的宝座推去。
新帝登基,这场有关于权位的纷争才就此将息。
而他,就这样不情不愿地当了两三年的傀儡皇帝,任人摆布。
这期间,韩煜修十分忌惮郑氏那滔天的权势,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暗地谋划好一切,打算一举将政权夺回。
那之后,皇宫怪事连连,而这一切矛头不偏不倚地指向当时手握政权的郑太后。
这一切,源自钦天监的一席话。
钦天监说他从这几天连夜观天象的情况来看,皇宫东南方的上空莫名出现一大片鲜红色的杂星气,此乃不祥之兆。而那片杂星气的所在方向,正好对着郑太后所居的夙宁宫。
钦天监还添油加醋地说,若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危及到当今天子的性命,还会影响到昱朝的根基。到时国将不国,百姓们也会深受其害。
为了这天下的太平,彻底打消皇帝的猜忌好稳坐自己的太后之位,郑太后二话不说就主动交出政权,并宣布退居幕后,从此不再过问任何有关朝堂之事。
“啧,看不出来啊,你的手段果然够高明的啊,论手段,宫里怕是没人比得过你了。”秦晚箫轻啧了一声,又咬着食指陷入片刻沉思。
她更加认定自己是入了虎穴了。
韩煜修轻瞥了她一眼,秦晚箫立马回避他的目光,装作若无其事地道:“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脸上有东西吗?”
韩煜修没理她,接着刚才的话茬继续说下去。
“曾几何时,我无比痛恨那座皇宫,身处其中的人,眼里永远只有利益二字,至于其他人的性命,皆如草芥,要是当年没有她的话,我恐怕在回京途中就已葬身于破庙了。”
“她?是煜王妃么?”秦晚箫早前听说过韩煜修和那位煜王妃之间的事,所以头一个想到的人便是她了。
韩煜修摇头否认她的猜想,不过秦晚箫若不提起“煜王妃”这三个字,他几乎都快忘了这个同他命运一致的女人的存在了。
“那对你来说,煜王妃算什么?”秦晚箫漫不经心地打了个哈欠,听他扒拉了一大堆陈年旧事,眼下竟真的有些许困意了。
秦晚箫一边打着瞌睡,一边听韩煜修在那若有所思地念叨着:“顾曦寻?她嚒,只不过同我一样,都是受命运摆布的可怜人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是一位合格的妻子,合格的王妃。”
见那人许久都不吭声,他才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竟趴在石头上沉沉睡去了。
他轻轻地把秦晚箫放平在干草堆上让她能睡得舒服些,又脱下自己的外袍盖在她身上,思绪再次飘远…
初入府那年,他已是威名远扬的战神煜王,她也才不过豆蔻年华。
他们之间虽说是一纸聘书,明媒正娶,但由于二人并没有感情基础,所以韩煜修对她始终做不到像寻常夫妇那般恩爱无间。
可她既不怨也不悔,嫁进王府这些年以来,她尽到了身为王妃,作为儿媳和妻子的责任,不管是在外人面前还是在私底下,她对自己的这位夫君一直都是非常敬重的。
时间一久,韩煜修也就慢慢地消除心里的那道隔阂,开始尝试着去接纳她。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宫里来信说他既成婚这么久,理应有个孩子,但这个长子必须是他和侧妃小郑氏的。
他自是不愿,自从纳了小郑氏入府后,便因着郑家的关系,他假意宠了她多年,也冷落了顾氏多年,说实话,这种任人摆布的生活,他受够了。
在韩煜修登基前一个月,也就是上元节那天,大夫前来禀报说王妃顾氏和侧妃小郑氏同时有喜,可从韩煜修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初为人父的喜悦。
后来,小郑氏意外滑胎,致终身不孕,太后因此降怒于顾氏,怪她照顾不周,并下旨将她禁足了一月余,期间还不许韩煜修去探望她。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了,每每只要韩煜修忤逆太后的意思或者冷落小郑氏,顾氏就要因此而受罚。
韩煜修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索性再也不踏足后院了。
登基后,依照惯例,韩煜修本应立顾曦寻为后,却遭到朝中百官百般阻挠,最后只能无奈将其封为顾妃,而小郑氏则仗着郑家的势力成了高她一头的德妃。
再后来,顾妃先是平白无故遭人构陷再次被禁足,后又在那生产那日出现难产的迹象,她拼了最后一丝气力才为韩煜修诞下一个子嗣,那个子嗣,也就是如今的淳乐公主。
顾妃去后,韩煜修几乎是悲痛欲绝。
经查,这些事都是有人在背后操作的,种种矛头全指向郑德妃,奈何碍于证据不足再加上她背后有郑太后撑腰,这事只能不了了之,他生平最痛恨这样的人,和郑琬儿的恩怨也就此结下。
顾曦寻这个名字自此成了皇宫的禁忌,宫里无人再敢提起她的事,可他对她的愧欠,却一直存于心中,而他只能把这些全都补偿在这个一出世就失去生身母亲的孩子身上。
太子朝登基后,对韩煜修这个弟弟多有愧疚,于是将他册封为亲王,赐号煜。
无心应付朝堂上的明争暗斗的他,最后自请随同当时的骠骑老将军万氏征战沙场,试图以此来回避这一切。
韩煜修望着清冷的月色眼神忽然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许是心中多有疑惑想向韩煜修求解,秦晚箫还是忍不住坐起来问他:“咦?那按你方才所言,继承皇位的应是当时颇受器重的太子朝,怎么后来又会变成了你呢?”
韩煜修眸中闪过一丝寒光,只是一句“知道的太多对你来说毫无益处”就想把她给打发了。
谁知秦晚箫依然还是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架不住她软磨硬泡的韩煜修这才开口跟她讲述关于自己回朝后发生的一些事。
按律,先帝驾崩,太子继位。太子朝身为嫡长子,才智过人,实为继位的不二人选,朝中重臣对此也没有任何的异议。
然太子朝却在登基不到两年就不幸染上顽疾,只能每天靠汤药吊着命。自此,前朝后宫之事由太后郑氏一并接手打理。
眼见着皇帝的身子骨一天比一天虚弱,直到卧床不起的地步。太医们对此纷纷束手无策,最终他还是没能撑过那年寒冬。
韩煜修在军营里收到噩耗以后,思兄心切的他决定改变计划提前回宫。谁知率兵回朝才不出几日,就听说郑太后竟擅自替他选妃,不日便会送入煜王府。
三年丧期过后,郑太后又不顾百官还有韩煜修本人的反对,联同郑氏和其党羽齐齐将他往那把冰冷的宝座推去。
新帝登基,这场有关于权位的纷争才就此将息。
而他,就这样不情不愿地当了两三年的傀儡皇帝,任人摆布。
这期间,韩煜修十分忌惮郑氏那滔天的权势,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暗地谋划好一切,打算一举将政权夺回。
那之后,皇宫怪事连连,而这一切矛头不偏不倚地指向当时手握政权的郑太后。
这一切,源自钦天监的一席话。
钦天监说他从这几天连夜观天象的情况来看,皇宫东南方的上空莫名出现一大片鲜红色的杂星气,此乃不祥之兆。而那片杂星气的所在方向,正好对着郑太后所居的夙宁宫。
钦天监还添油加醋地说,若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危及到当今天子的性命,还会影响到昱朝的根基。到时国将不国,百姓们也会深受其害。
为了这天下的太平,彻底打消皇帝的猜忌好稳坐自己的太后之位,郑太后二话不说就主动交出政权,并宣布退居幕后,从此不再过问任何有关朝堂之事。
“啧,看不出来啊,你的手段果然够高明的啊,论手段,宫里怕是没人比得过你了。”秦晚箫轻啧了一声,又咬着食指陷入片刻沉思。
她更加认定自己是入了虎穴了。
韩煜修轻瞥了她一眼,秦晚箫立马回避他的目光,装作若无其事地道:“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脸上有东西吗?”
韩煜修没理她,接着刚才的话茬继续说下去。
“曾几何时,我无比痛恨那座皇宫,身处其中的人,眼里永远只有利益二字,至于其他人的性命,皆如草芥,要是当年没有她的话,我恐怕在回京途中就已葬身于破庙了。”
“她?是煜王妃么?”秦晚箫早前听说过韩煜修和那位煜王妃之间的事,所以头一个想到的人便是她了。
韩煜修摇头否认她的猜想,不过秦晚箫若不提起“煜王妃”这三个字,他几乎都快忘了这个同他命运一致的女人的存在了。
“那对你来说,煜王妃算什么?”秦晚箫漫不经心地打了个哈欠,听他扒拉了一大堆陈年旧事,眼下竟真的有些许困意了。
秦晚箫一边打着瞌睡,一边听韩煜修在那若有所思地念叨着:“顾曦寻?她嚒,只不过同我一样,都是受命运摆布的可怜人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是一位合格的妻子,合格的王妃。”
见那人许久都不吭声,他才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竟趴在石头上沉沉睡去了。
他轻轻地把秦晚箫放平在干草堆上让她能睡得舒服些,又脱下自己的外袍盖在她身上,思绪再次飘远…
初入府那年,他已是威名远扬的战神煜王,她也才不过豆蔻年华。
他们之间虽说是一纸聘书,明媒正娶,但由于二人并没有感情基础,所以韩煜修对她始终做不到像寻常夫妇那般恩爱无间。
可她既不怨也不悔,嫁进王府这些年以来,她尽到了身为王妃,作为儿媳和妻子的责任,不管是在外人面前还是在私底下,她对自己的这位夫君一直都是非常敬重的。
时间一久,韩煜修也就慢慢地消除心里的那道隔阂,开始尝试着去接纳她。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宫里来信说他既成婚这么久,理应有个孩子,但这个长子必须是他和侧妃小郑氏的。
他自是不愿,自从纳了小郑氏入府后,便因着郑家的关系,他假意宠了她多年,也冷落了顾氏多年,说实话,这种任人摆布的生活,他受够了。
在韩煜修登基前一个月,也就是上元节那天,大夫前来禀报说王妃顾氏和侧妃小郑氏同时有喜,可从韩煜修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初为人父的喜悦。
后来,小郑氏意外滑胎,致终身不孕,太后因此降怒于顾氏,怪她照顾不周,并下旨将她禁足了一月余,期间还不许韩煜修去探望她。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了,每每只要韩煜修忤逆太后的意思或者冷落小郑氏,顾氏就要因此而受罚。
韩煜修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索性再也不踏足后院了。
登基后,依照惯例,韩煜修本应立顾曦寻为后,却遭到朝中百官百般阻挠,最后只能无奈将其封为顾妃,而小郑氏则仗着郑家的势力成了高她一头的德妃。
再后来,顾妃先是平白无故遭人构陷再次被禁足,后又在那生产那日出现难产的迹象,她拼了最后一丝气力才为韩煜修诞下一个子嗣,那个子嗣,也就是如今的淳乐公主。
顾妃去后,韩煜修几乎是悲痛欲绝。
经查,这些事都是有人在背后操作的,种种矛头全指向郑德妃,奈何碍于证据不足再加上她背后有郑太后撑腰,这事只能不了了之,他生平最痛恨这样的人,和郑琬儿的恩怨也就此结下。
顾曦寻这个名字自此成了皇宫的禁忌,宫里无人再敢提起她的事,可他对她的愧欠,却一直存于心中,而他只能把这些全都补偿在这个一出世就失去生身母亲的孩子身上。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357/571316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357/571316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