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送别(2)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有诗曰: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陛下将金莲花赠予钟灵韵,钟灵韵便是陛下的所思,金莲花寄托的便是陛下的情思呀!

    裴婵越想越觉得可能,越想越兴奋,越兴奋越觉得这就是事实!

    天啊,这对也好好磕!

    然而,她的小伙伴高思茹保有清醒,道:“《离骚》有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陛下婴尸借莲花赞美钟灵韵高洁的品格。”

    裴婵:……好有道理。但是,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少年的钟灵韵站在书架前面带微笑、全神贯注地阅读《汉书》。

    章华殿的桌案上,摆着一张硕大的舆图,朱宣伊用朱笔将几个州圈在一起,钟灵韵在旁,手指一处,似乎在提什么建议。

    “改革道阻且长,朕身边的能臣干吏还是太少。”

    朱宣伊将一支纯金打造的莲花钗别在钟灵韵的发髻上。

    “陛下为公主,臣为公主家令;陛下为皇帝,臣愿为陛下的宰辅之臣。”

    “这诚然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但臣往后余生以此为志,绝不退缩。”

    长空万里,鸿雁振翅御风翱翔,朱宣伊在太极殿召开朝会;身着官服,佩戴莲花钗的钟灵韵行走于宫廷官署、青山绿水间。】

    裴婵眼尖:“钟灵韵看的是《汉书?宣帝纪》!前一个视频说了,陛下的偶像是宣帝!”

    再一次感慨汉字的博大精深,“偶像”二字,裴婵已经明白上什么意思了。

    裴婵:“青橘在《衣妆变化》那期说,女官官帽缀有莲花,原来这是起源于钟灵韵!而且,金莲花是一品到三品官员才能佩戴!”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陛下一心想让钟灵韵成为紫袍高官!

    钟灵韵离世后,陛下看着那些佩戴莲花的官员,是否会想起钟灵韵?

    一定会的!

    陛下是否会有恍惚时,将这些女官当作钟灵韵的替身?

    光是猜想都令人心潮澎湃!

    裴婵现在就是双手捧脸,眼睛亮如星辰,喃喃着:“磕到了磕到了!”

    高思茹也有自己的发现,她激动地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此为志、绝不退缩,这不就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吗?就是我说的那样!”

    两个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

    而某些心思细腻的文臣武将、学生暗想:陛下喜欢汉宣帝,那我再去将《汉书?宣帝纪》多读几遍!

    还可以写本研究汉宣帝的书,出版后,说不定陛下可以看见。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梦寒。”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朱宣伊与钟灵韵漫步在御花园中,海棠新绿,朱宣伊再一次跳触摸它的枝条嫩叶。

    “朕相信他们,但朕更相信你,更愿意让你、你们走到朕的身边。”

    长长的宫道,钟灵韵亲自引领一批通过举荐制度入朝为官的女子觐见君王,她们或是沉着冷静,或是难掩激动。

    白雪纷纷,钟灵韵离开章华殿,频频回首。

    “我相信缘分,相信陛下与我的相遇相识相知,皆是命中注定。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会会再次回到洛京,然后永远地留在陛下的身边。”

    朴实无华的马车顶着朔朔寒风驶出城门,马车的窗户被打开,钟灵韵探出头,于风雪中回望白雪掩映的洛京。

    风雪交加,凄寒瑟瑟。

    洁白的雪花坠落飘零入刺史府邸的窗台,病体难支的钟灵韵用眷恋的目光眺望苍茫的远空。】

    “此次离京,不知我是否还有再返?”钟灵韵不禁问道,“如若没有,那……”

    她不忍再说下去。

    陛下会在任命刺史前接见官员,听治理策略,但是接到任命时官员如果太远的地方,陛下会选择让他们提交奏章,而不是亲自接见询问……

    如若没有,那此次不就是她和陛下的最后一次见面吗?

    此次,不就是她们的诀别吗?

    看视频的剪辑,离京与强撑病体远眺衔接,说明她再也没有活着回到洛京,再也没有见到陛下。

    怀着壮志、抱负、不舍离开,却不知道此去即是生离死别。

    朱宣伊亦是伤感,暗下决心:这一次,她绝对不会让如此生离死别再次发生!

    裴婵改捂脸为捂心脏,不行了,她的心跳得好快!

    “缘分、命中注定!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她说道,“钟灵韵说的没有错,有朝一日,她确实再次回到了洛京,她也确实永远陪在了陛下身边!”

    “她葬在了郁陵啊!”

    越观唐葬在郁陵,难道钟灵韵就没有葬在郁陵吗?

    至于越观唐和朱宣伊是合葬……不好意思,裴婵已经选择性忘记了。

    等磕昭文靖亭的时候再想起!

    【“陛下,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夜里,在您提灯出现在我面前的那一刻,我灰败可怜的生命瞬间如那盏灯明亮,有了希望。”

    钟灵韵主持建立的竹县女子书院揭牌,穿着统一学子服的女子迈着轻快的脚步踏入书院。

    风和日丽,草长莺飞,钟灵韵在女子书院内眉飞色舞地为学子讲述故事,学子们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

    “现在,我想将这希望带给更多人。”

    风雪中的灯光闪烁这绚烂的光芒,这光芒无限扩大,化成春日的暖阳,洒落在竹县书院每一个学子身上。】

    王清然赞许地点头。

    她看着钟灵韵长大,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

    钟灵韵对朱宣伊忠心耿耿,一切以朱宣伊为先,愿为了朱宣伊付出所有。

    当她到地方为官,走到百姓中间,更深入接触民生民情,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把从朱宣伊那里获得的希望传递给更多人,对朱宣伊的忠转变为对大胤百姓的爱。

    钟灵韵又一次成长了!

    朱宣伊也非常满意:“朕一直相信,灵韵不会让朕失望。”

    钟灵韵虽然离开洛京,但却以另一种更为坚实强大的力量,支持着她。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竹县、鸣州百姓赞道:“钟灵韵真是一个好人!”

    近日读了《孟子》的荷娘突然灵光一现:“小姐,钟灵韵这样是不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沈珈兰含笑:“是啊。”

    荷娘:“自从出发前往洛京,小姐的笑容兜多起来了!小姐要时常这样笑笑才好呀!”

    沈珈兰:“因为……我和钟灵韵有一样的心情。”

    她教荷娘读书写字,看见她进步,看见她逐渐摆脱旧日束缚于灵魂的枷锁,便很高兴。

    把希望带给更多人——沈珈兰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青橘通过天幕春风化雨,陛下为女子为官殚精竭虑,钟灵韵兴办女子书院,蔡恬在战场打出女子的锐气与锋芒,那她沈珈兰可以做什么?

    她有一支笔,她擅长写故事,那便以笔为刃,和陛下、钟灵韵等人一起劈开这几千年的铁链!

    【“从前,只要陛下高兴,我便很高兴。可是现在,不止这样了,看见竹县的百姓因为我而生活好转,脸上多出笑容,我发自内心,由心触及灵魂的愉悦和满足。”

    在春日连绵的雨水里,钟灵韵头戴竹帽、身披蓑衣,走在河边,查看汛情。

    在夏日繁盛的森林里,钟灵韵领着队伍潜藏在山路旁茂密的草丛,等待伏击由此经过的山贼。

    在秋日丰收的田野里,为了一篮柿子,钟灵韵与眉开眼笑的农妇推来推去。

    在冬日寒冷的桌案前,钟灵韵在蜡烛上烘烤凝结成冰的墨水,修改下属长篇累牍的公文……】

    兵部尚书:“不是公文文风改革吗?为何公文如此冗长?”

    礼部尚书:“可能是事情多,不得不写长。”

    王展:“农妇送她柿子……唉,我还从未收到农人如此真心的赠送。”

    陛下说得对,官员的政绩还体现在百姓的态度。

    百姓见到她就高兴,愿意拿出家里的好东西和她分享,说明她是一个心里有百姓的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一封封信从竹县发往洛京,又从洛京寄往竹县。

    马车滚滚驶过,野草在风里摇曳,钟灵韵从竹县奔赴鸣州,任司马一职。

    她走在州府分给司马的宅邸,站在一株海棠树下,定定看着,突然跳起伸手触摸枝叶。

    一片树叶悠悠坠落,被风吹到栽种浮萍的水缸中,幽深的缸水震荡,一道道裂纹迅速爬满缸体,四野俱暗,地动山摇。

    钟灵韵站在城外,看见那块写有“鸣州”的巨石四分五裂,被泥泞半掩。

    野草从石块下冒出来头,随风而动。】

    鸣州百姓:“地震了……”

    鸣州躲不开的痛。

    高思茹:“看那石块下的杂草,这是在喻钟灵韵啊!借钻石而生的杂草表达钟灵韵的坚韧顽强不屈!”

    裴婵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她道:“钟灵韵跳起来摸树叶了!”

    高思茹:???

    “所以?”

    裴婵:“她跳起来摸树叶!”

    高思茹一脸茫然:“我不懂,我真的不懂。”

    现在的小姑娘都在想什么呀?

    朱宣伊注意到了。

    小时候,总喜欢跳起来摸树叶,摸到了,好像就说明长高了。

    她有这个爱好,跟在她身边的钟灵韵,也有了这个爱好。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侥幸逃生的卖艺女子,坐在一块裂开的石头上,一边无声流泪,一边拉二胡。

    钟灵韵走在鸣州城内,路过无数哭泣、无措的人,初至鸣州时那繁华热闹的场景在记忆的海洋不断翻腾,与眼前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比。

    浑身泥泞的司法参军大步跑来,在钟灵韵的面前嚎啕痛哭。

    大雨已经过去,阴云已经散尽,金橙色的太阳栖息在西天之际的山峦,洒落无数温柔而又清冷的光芒。】

    “夕阳何其美丽,然而鸣州何其惨不忍睹?”王清然锐评,“夕阳的美,使鸣州的一切更加凄凉悲伤。”

    痛哭的司法参军,坚强的钟灵韵,她站得笔直如松,鸣州的担子就这样落在她的身上。

    虽然这是原历史线的故事,但钟灵韵好似已经感受到那沉甸甸的责任。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遥远的洛京城,太极殿灯火通明,收到急信的朱宣伊紧急召宰辅大臣议事。

    钟灵韵在空地上搭起营帐,鸣州的官吏、士兵擦干眼泪,在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奔波。

    “我叫钟灵韵,是鸣州司马,我在这里,一直在这里,我不会不管你们。”

    “我们会在这里,重建家园!”

    她查看救灾情况,关心受伤灾民,擦干孩童的眼泪,在粥棚施粥,在营帐内累到伏案而眠。

    “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官?我要做一个能够辅佐陛下的官,我要做一个为百姓解忧解难、让她们过上有饭吃、有衣穿日子的官。”

    “我不后悔来到鸣州,我衷心地感谢陛下,让我来到了鸣州。”】

    裴婵:“她在鸣州,她在洛京,但她们都在为了鸣州而努力!重建家园,重建家园!是的,这个时候就应当给予困顿、痛苦、迷茫中的人希望、方向和支持!”

    高思茹:“我们想到一块儿了!”

    裴婵一笑,她也不是只会磕cp呀!

    王清然又一次赞道:“灵韵再一次成长了。”

    她的灵魂在鸣州得到升华。

    钟灵韵握紧拳头,满腔热血,鸣州,鸣州!

    朱宣伊道:“诸卿啊!朕对你们的期待亦是如此。做一个什么样的官——忠君、爱民。”

    宦海沉浮的臣子们:简简单单四个字,做起来何其难?

    薛泽若心道:陛下还年轻,她不知道,有的时候,忠君与爱民,不能同时满足。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鸣州城外,大雨淋漓,提着药箱的接生女医大胆地拦下刺史的车驾。

    钟灵韵请她们上车,匆匆往产妇家中去。

    简陋但干净的茅屋,燃烧着温暖的火炉,主人家温上一壶珍藏的菖蒲酒,献给半身寒意的钟灵韵。

    老婆婆笑容满面抱来新生的小女婴,请钟灵韵赐名。

    钟灵韵手点酒水,在陈旧的木桌上写下“孟淳”二字。】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861/569919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861/5699191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