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昭文书报(1)

推荐阅读:重生八零小娇妻,被高冷硬汉宠爆了穿越之开局觉醒阴阳眼医道真仙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身为宇智波,暴揍火影很合理吧岁月逆流重返十八律剑宝可梦:隐藏进化,精灵秒变神兽我家卧室通七零,拿下疯批当老公一笙慕君

    《礼记·礼器》曰:“三辞三让而至。”

    自天幕播放《郁陵千秋》,惠帝亲眼见到自己那在后世被展览的尸骨后,心神大伤,过往所服丹药的毒性趁此机会全都显现,他的身体与精神一日较一日孱弱。

    在经“三辞三让”程序后,惠帝顺利退位成太上皇,朱宣伊正式登基为帝,是为历史上第一位女帝。

    这本该在大胤引起极大的波澜,然而数月来人们观看天幕,即便再顽固的人也是一边不赞同女主天下,一边接受女主天下的事实。

    新帝登基,除按照旧例赦免部分罪犯,发放布米银钱给贫、老、弱、残者,还专门发放一笔添妆钱给天下女子。

    如此,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以得到皇帝陛下的赏赐。

    【各位看官安好~我是青橘,许久不见,甚至想念~】

    荷娘正坐在湖边柳树下对着平静清澈的湖面擦拭自己用添妆钱新买的口脂,听闻青橘的声音,她抬头浅笑。

    “呀!来了!”

    还真是准时呢!

    她将小小盒的口脂仔细收好,站起身,眺望远方,一叶小舟幽幽掩映于残荷中。

    “小姐定然又躺在舟上看书了。”

    荷娘无奈地摇摇头,复又坐于柳树下。

    【今天这期视频的主题是:昭文书报。】

    夏荷残叶下,沈珈兰取下盖在脸上的书册,神色厌厌,她坐起来,恰见天幕出现了此期视频的主题。

    “昭文书报?邸报吗?”

    与长居于大胤东部某州乡下庄子的沈珈兰不同,身处于大胤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京百姓,即便不识字也对京城的风向一清二楚。

    裴婵的母亲激动地问:“婵儿!报会不会是指《文心报》?”

    在经过初试、复试两轮笔试后,裴婵被文心报馆录取,正式成为一名编辑,与来自国子监的学官们共同工作。

    裴婵的母亲最初根本不认为女儿能够考上,而当裴婵被录用后,她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还说:

    “从前我只觉得她顽劣,不曾想婵儿是有真本事的!若是能参加科举,说不准能当个进士呢!真是光宗耀祖,为我长脸呢!”

    大家自然是恭贺的,也有人会说:“婵儿如今有了这重身份,也能嫁入更好的人家了!”

    往日因担忧女儿嫁不出去而频繁催婚的裴夫人此刻却笑笑,道:

    “不急不急,婵儿还年轻,要把心思放在报馆那里。户部主事钟灵韵不就是因博闻强记、文采斐然才得陛下任以官职吗?我们婵儿,要向钟灵韵看齐,争取走到陛下身边去。”

    【《左传 ·昭公十五年》载:

    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

    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

    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

    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

    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这则周王责备史官籍谈的记录,便是“数典忘祖”一词的出处。

    通过这则典故,我们可以得知:

    在春秋时期,虽然甲骨、布帛、金石等物品已经成为传播知识的载体,但因为价格昂贵、获取不易等客观因素,并未普及使用。

    文化知识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传承。

    秦汉时期,统治者颁布书同文、废挟书令等政令,毛笔、纸张出现并广泛应用,抄写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尔后,雕版印刷术发明,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开始由抄写转变为印刷。

    胤惠帝时期,雕版印刷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到昭文时代,雕版印刷术则飞速发展,并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促进印刷术发展进步的导火索便是赫赫有名的大胤第一报《文心报》。】

    “口语传播、抄写传播、印刷传播,人类就是这样进步的啊。”

    三个词语,三个阶段,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从口语传播到印刷传播,人类走了上千年,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极为不易。

    “印刷传播之后又该是什么传播?”

    朱宣伊蓦然想起青橘在《郁陵千秋》那期视频提及的数字墓园——数字墓碑可以存储亡者生前的照片、视频、作品等信息。

    “数字传播?”

    名字有了,概念没有。

    【惠帝三十年,舜阳公主朱宣伊登基为帝。

    因厌恶华而不实的文风,朱宣伊明旨下令公文当“弃绝华艳,朴实简明”,强制开启大胤公文文风改革。】

    是的呢。

    那些喜好浮艳文风、旧习难改的官吏一脸生无可恋,多亏天幕出现,陛下还是皇太子时便启动了公文文风改革,并将其纳入考核内容。

    培训班不怕,就怕考核。

    【为了推进这项改革,她精心开办大胤第一期公文培训班,延邀苏泊、曾还春等文风质朴简实的文学大家授课。

    课上,朝臣与名家就公文写作展开激烈的辩论,最终产生数篇可为典范的上佳之作。

    朱宣伊一方面将培训佳作附随邸报,派送给州县官吏;另一方面创立《文心报》,常态化面向文风符合改革方向的臣子与文人征稿,刊印发行。】

    “我们婵儿就是负责《文心报》刊印发行工作!”裴夫人激动得脸都红了,“青橘会不会说起婵儿呢?文心报馆第三、第四还是第五任馆主?啊,真是光宗耀祖了!这是我女儿!”

    侍女:冷静,夫人,按照小姐自己的话,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编辑呢。

    算了,还是不要提醒夫人,做做美梦多好啊!

    别人还没有这个机会呢!

    【这时,大胤实际存在两种报刊:一是仅刊登优秀公文,面向官吏的内部报刊;二是刊登诗文点评,面向所有人的外部报刊。

    文章登上内部报刊,有荣誉没稿酬;文章登上《文心报》,有荣誉有稿酬,且稿酬丰厚。

    于是,文人们纷纷向《文心报》投稿,《文心报》自然而然成为大胤最知名的文学报刊,大概也是痛恨背诵的古今学子最不想听见名字的报刊!

    毕竟,不管是大胤还是如今,哪个学生还没“背诵并默写”过几篇曾刊登在《文心报》上的文章呢?

    虽然我们摸着良心说实话,文章很好,长也不算很长。

    但是,背诵并默写那就是噩梦!】

    “哈哈哈哈哈——”

    苏泊、曾还春以及礼部尚书笑得好大声。

    朝堂上,同僚侧目。

    某御史忍无可忍,当场上奏:“陛下,臣请治礼部尚书殿前无状之罪!”

    有人附和:“臣附议!”

    朱宣伊笑着摇摇头:“算了诸卿。”

    礼部尚书笑意不止,行礼:“臣多谢陛下!”

    殿中气氛融合轻松,臣子们的心日渐坚定且充满信心。

    公文改革是时任皇太子的陛下在天幕提及后启动的,《文心报》却是陛下在天幕提及前创立的。

    无论天幕是否出现,两个时空里,陛下都创立了《文心报》。

    这是否说明,陛下总是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最好的决策和部署?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861/569918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861/569918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