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遇袭
推荐阅读:吞噬神王、七零:炮灰知青只想吃瓜看戏、末世:从红月开始、我靠发疯拯救了主角团、末世:丧尸爆物资,我的爆率有亿点强!、极道器尊、穿到十年后,冷戾夫君把我宠懵了、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穿成炮灰就流放,搬空王府一路浪、大明伪君子、
崔承心头一跳。
对面的匈奴女人语气平淡,而她却是在陈述着一个事实。
崔承也不敢赌张升的态度。
虽然他知道张升与他一贯不错。
可是因为他的反叛,陛下已经诛杀他的全家——包括年长的老母亲和还在走路的孩子,一个都没放过。
张升还会帮他吗?
崔承不知道。
看到崔承一贯坚定的眼神略略变得犹疑,阿木古兰适时提出来了休息的提议。
毕竟他们两个人已经走了一整天,离他们离开北海已经过了三天。
接下来的几天,两个人尽力赶路。
都显得有点沉默。
毕竟一个阴影正在背后缓缓升起。
他们隐约看到了轮廓,但是谁都不敢说那阴影究竟只是无害的光影还是不见底的深渊。
——
阿木古兰提着刚射下来的大雁,蹲在一边拔毛。
崔承吊着一条胳膊,也帮不上忙,就在那里坐着看她动作。
阿木古兰一边拔毛,一边看着崔承的样子。
一边负责打猎处理猎物做饭打水指路侦察,另一边负责岁月静好。
她突然有点后悔把崔承的胳膊打断了。
要是没打断,这种活能落在自己头上?
这汉人使臣年龄比她爹大,阿木古兰都没这么伺候过她爹。
这么想着,手上的动作更快了一些。
仿佛往下拔的不是毛,是崔承的胡子。
最好连头发也拔光。
崔承莫名感觉头顶有点凉,他回头一看,什么都没发生。
另一边,阿木古兰已经把雁肉备好,架在了火上。
还有一些细小的毛茬没拔完,但是烤一下也能吃。
他们余下来的食物还有不少,但是从见到张升的那天起,阿木古兰就开始打猎了。
这几天下来,食物反而多了起来。
周围的河流渐少,阿木古兰算了算,大约已经接近了戈壁附近。
她在思考究竟要从哪里走。
这几天无事发生,阿木古兰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谨慎了。
说不定张升只是出去玩,偶然碰上了。
雁肉在火上被烤得冒油,还好是夏天,猎物都算肥美。
若是冬天,便是干巴巴的一块。
阿木古兰透过火光看着崔承,他的脸上的沧桑以及疲惫难以掩饰。
虽然按崔承的年龄来算,身体算是壮年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北海并不是擅长休养的地方,放牧也并不是什么适合读书人的行径。
虽然现在的读书人都很能打。
但是草原会无差别的给任何人伤病。
尤其是还断了一条胳膊。
这几天的奔波,也没什么地方能好好睡一觉。
崔承看上去更老了。
阿木古兰撕下来雁腿递给崔承,崔承用左手接着,慢慢地撕下来雁腿上一条一条的肉。
就着水咽下去。
现在夜已经有些深,风声渐起,手上的雁腿迅速变冷。
阿木古兰三口两口地把肉塞进嘴里。
坐在那里等崔承吃完。
她看到四匹马不安地动了一下。
阿木古兰站起身来,观察一下究竟是什么东西惊到了马。
只要不是人,什么都好说。
火在风中晃了晃,阿木古兰顺手把东西往马身上一搭——她没敢取下来马具,只是把行李拿下来一些。
马的耳朵动着,马蹄不安地踏着地面。
有东西来了,阿木古兰希望最好不要是人。
阿木古兰叫崔承。
崔承还没吃完那只雁腿。
阿木古兰把没吃完的东西往包裹里一塞,有点烫手。
然后她从旁边一掀,直接用外套盖灭了火。
光源消失,陷入了非常短暂的黑暗。
阿木古兰摸着黑让崔承上马。
崔承的那一份食物还在他身上。
“怎么?”崔承问。
“不知道,”阿木古兰说,“这个季节应该不是野兽,马大约发现了什么。先走再说。”
崔承没有废话,向着阿木古兰指向的方向跑了去。
阿木古兰也不说什么,直接翻身上马。
对面反应很快。
在阿木古兰盖灭火的一瞬间便有马蹄声响起。
但是漆黑的夜里,作为指引的光源已经消失,他们只能凭借印象向着个方向跑。
崔承伏低身子,虽然只有一只手能用,他还是能很好的驾驭马匹。
阿木古兰策马跑在他身边。
“什么人?”崔承问。
“不知道。”阿木古兰说,“是张升,或者是流匪。这边丁零人乌桓人鲜卑人说不定都有。”
她苦笑:“我这时候倒是希望是张升。”
崔承同意。
阿木古兰能听到后面追上来的马蹄声。
“崔承,”她叫道,“向前跑一些。”
崔承驱使着马更快的跑了几步,三匹马跑在前面,阿木古兰微微落后。
她张弓搭箭,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凭感觉射出去一箭。
不知道中没中,大约有三四个人追着他们,马蹄声很密,阿木古兰分辨不出来。
第二箭。
有东西落了地。
第三箭。
有人的惨叫声。
第四箭。
她听到有人叫骂。
第五箭。
那边人用阿木古兰听不太懂的话骂了几句。
追兵停了。
阿木古兰带着崔承继续向南。
一直跑到天蒙蒙亮时才敢停下。
马也很疲惫,低垂着头找草吃。
阿木古兰和崔承直接躺在了还微微有一点露水的草地上。
反正很快就会干。
“真是倒霉。”阿木古兰抱怨,“是盗贼。”
草原上的盗贼杀人越货,和边境上的不太一样。
边境上抢了就跑,杀人的情况还不算多。
自从有了长城,内部的盗贼也多了起来。
毕竟抢谁不是抢,这个时候分什么汉人匈奴人。
“休息一会儿。”阿木古兰说。
两个人奔波了一晚上,还好诺木赫给的马都是好马,坚韧有力,脚程很快。
在清晨的阳光里,一老一少进入了梦乡。
周围四匹马浅睡着为他们警戒。
在他们更北的方向——
“将军!”一个士兵检查着周围的痕迹,“有生过火的迹象,南边离这里二里处有箭和血迹。”
一个侧脸有痣、留着短须的精瘦的中年男子前来查看。
他看到匆忙盖灭的火堆,又跟着痕迹看到了留下来的那几支羽箭。
一支插在地上,另外四支散落周围。
插在地上那支箭没入三寸。
他有些赞赏的端详了一下那支箭——上面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就连箭羽用的也是最平常的羽毛。
但是射箭的人必然是高手。
余下的四支箭,箭尖都带着血。
他用手捻了下残留的血迹。
已经干了,但是没有干多久。
“时间还近,”中年男子说,“他们必跑不了多远。”
对面的匈奴女人语气平淡,而她却是在陈述着一个事实。
崔承也不敢赌张升的态度。
虽然他知道张升与他一贯不错。
可是因为他的反叛,陛下已经诛杀他的全家——包括年长的老母亲和还在走路的孩子,一个都没放过。
张升还会帮他吗?
崔承不知道。
看到崔承一贯坚定的眼神略略变得犹疑,阿木古兰适时提出来了休息的提议。
毕竟他们两个人已经走了一整天,离他们离开北海已经过了三天。
接下来的几天,两个人尽力赶路。
都显得有点沉默。
毕竟一个阴影正在背后缓缓升起。
他们隐约看到了轮廓,但是谁都不敢说那阴影究竟只是无害的光影还是不见底的深渊。
——
阿木古兰提着刚射下来的大雁,蹲在一边拔毛。
崔承吊着一条胳膊,也帮不上忙,就在那里坐着看她动作。
阿木古兰一边拔毛,一边看着崔承的样子。
一边负责打猎处理猎物做饭打水指路侦察,另一边负责岁月静好。
她突然有点后悔把崔承的胳膊打断了。
要是没打断,这种活能落在自己头上?
这汉人使臣年龄比她爹大,阿木古兰都没这么伺候过她爹。
这么想着,手上的动作更快了一些。
仿佛往下拔的不是毛,是崔承的胡子。
最好连头发也拔光。
崔承莫名感觉头顶有点凉,他回头一看,什么都没发生。
另一边,阿木古兰已经把雁肉备好,架在了火上。
还有一些细小的毛茬没拔完,但是烤一下也能吃。
他们余下来的食物还有不少,但是从见到张升的那天起,阿木古兰就开始打猎了。
这几天下来,食物反而多了起来。
周围的河流渐少,阿木古兰算了算,大约已经接近了戈壁附近。
她在思考究竟要从哪里走。
这几天无事发生,阿木古兰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谨慎了。
说不定张升只是出去玩,偶然碰上了。
雁肉在火上被烤得冒油,还好是夏天,猎物都算肥美。
若是冬天,便是干巴巴的一块。
阿木古兰透过火光看着崔承,他的脸上的沧桑以及疲惫难以掩饰。
虽然按崔承的年龄来算,身体算是壮年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北海并不是擅长休养的地方,放牧也并不是什么适合读书人的行径。
虽然现在的读书人都很能打。
但是草原会无差别的给任何人伤病。
尤其是还断了一条胳膊。
这几天的奔波,也没什么地方能好好睡一觉。
崔承看上去更老了。
阿木古兰撕下来雁腿递给崔承,崔承用左手接着,慢慢地撕下来雁腿上一条一条的肉。
就着水咽下去。
现在夜已经有些深,风声渐起,手上的雁腿迅速变冷。
阿木古兰三口两口地把肉塞进嘴里。
坐在那里等崔承吃完。
她看到四匹马不安地动了一下。
阿木古兰站起身来,观察一下究竟是什么东西惊到了马。
只要不是人,什么都好说。
火在风中晃了晃,阿木古兰顺手把东西往马身上一搭——她没敢取下来马具,只是把行李拿下来一些。
马的耳朵动着,马蹄不安地踏着地面。
有东西来了,阿木古兰希望最好不要是人。
阿木古兰叫崔承。
崔承还没吃完那只雁腿。
阿木古兰把没吃完的东西往包裹里一塞,有点烫手。
然后她从旁边一掀,直接用外套盖灭了火。
光源消失,陷入了非常短暂的黑暗。
阿木古兰摸着黑让崔承上马。
崔承的那一份食物还在他身上。
“怎么?”崔承问。
“不知道,”阿木古兰说,“这个季节应该不是野兽,马大约发现了什么。先走再说。”
崔承没有废话,向着阿木古兰指向的方向跑了去。
阿木古兰也不说什么,直接翻身上马。
对面反应很快。
在阿木古兰盖灭火的一瞬间便有马蹄声响起。
但是漆黑的夜里,作为指引的光源已经消失,他们只能凭借印象向着个方向跑。
崔承伏低身子,虽然只有一只手能用,他还是能很好的驾驭马匹。
阿木古兰策马跑在他身边。
“什么人?”崔承问。
“不知道。”阿木古兰说,“是张升,或者是流匪。这边丁零人乌桓人鲜卑人说不定都有。”
她苦笑:“我这时候倒是希望是张升。”
崔承同意。
阿木古兰能听到后面追上来的马蹄声。
“崔承,”她叫道,“向前跑一些。”
崔承驱使着马更快的跑了几步,三匹马跑在前面,阿木古兰微微落后。
她张弓搭箭,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凭感觉射出去一箭。
不知道中没中,大约有三四个人追着他们,马蹄声很密,阿木古兰分辨不出来。
第二箭。
有东西落了地。
第三箭。
有人的惨叫声。
第四箭。
她听到有人叫骂。
第五箭。
那边人用阿木古兰听不太懂的话骂了几句。
追兵停了。
阿木古兰带着崔承继续向南。
一直跑到天蒙蒙亮时才敢停下。
马也很疲惫,低垂着头找草吃。
阿木古兰和崔承直接躺在了还微微有一点露水的草地上。
反正很快就会干。
“真是倒霉。”阿木古兰抱怨,“是盗贼。”
草原上的盗贼杀人越货,和边境上的不太一样。
边境上抢了就跑,杀人的情况还不算多。
自从有了长城,内部的盗贼也多了起来。
毕竟抢谁不是抢,这个时候分什么汉人匈奴人。
“休息一会儿。”阿木古兰说。
两个人奔波了一晚上,还好诺木赫给的马都是好马,坚韧有力,脚程很快。
在清晨的阳光里,一老一少进入了梦乡。
周围四匹马浅睡着为他们警戒。
在他们更北的方向——
“将军!”一个士兵检查着周围的痕迹,“有生过火的迹象,南边离这里二里处有箭和血迹。”
一个侧脸有痣、留着短须的精瘦的中年男子前来查看。
他看到匆忙盖灭的火堆,又跟着痕迹看到了留下来的那几支羽箭。
一支插在地上,另外四支散落周围。
插在地上那支箭没入三寸。
他有些赞赏的端详了一下那支箭——上面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就连箭羽用的也是最平常的羽毛。
但是射箭的人必然是高手。
余下的四支箭,箭尖都带着血。
他用手捻了下残留的血迹。
已经干了,但是没有干多久。
“时间还近,”中年男子说,“他们必跑不了多远。”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820/569805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820/569805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